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金陵之行(七)——沒頭緒和不夠用(上)

馮仁剛(剛剛好)

<p class="ql-block">“沒頭緒”和“不夠用”,是金陵之行的最深感受。臨時抱佛腳讀了許多介紹、看了幾部紀錄片、瞅了不少自媒體,越看越不知從何游起,越看越不知該去哪里,總是“沒頭緒”,啥都“不夠用”。</p><p class="ql-block">1、知識不夠用,歷史記不住。</p><p class="ql-block">2、眼睛不夠用,看也看不全。</p><p class="ql-block">3、典故不夠用,多方查出處。</p><p class="ql-block">4、文才不夠用,科舉面面觀。</p><p class="ql-block">5、腿腳不夠用,景點走不完。</p><p class="ql-block">6、鏡頭不夠用,拍不出感覺。</p><p class="ql-block">7、艷遇不夠用,秦淮河太長。</p><p class="ql-block">8、嘴巴不夠用,見啥都想吃。</p><p class="ql-block">回到家后,繼續惡補各方面知識,思來想去,缺啥補啥,從8個“不夠用”入手,逐漸理清思路,對南京有了大致的頭緒,進而梳理一下金陵之行的感慨。</p><p class="ql-block">鑒于篇幅的原因,上篇記錄一下前4點感受,下篇記錄一下后4點感受。</p> <p class="ql-block">1、 知識不夠用,歷史記不住。</p><p class="ql-block">翻閱史料,編輯整理,梳理出金陵之行相關歷史信息。</p><p class="ql-block">南京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 、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p> <p class="ql-block">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是指三國至隋朝,南方的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這六個朝代,都建都于此。另外,除了六朝政權外,還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國、民國時期也曾定都南京,因此南京又有了“十朝都會”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春秋戰國起,南京稱為——金陵,一個非常霸氣又好聽的名字。</p><p class="ql-block">秦始皇開挖秦淮河,以泄金陵的王氣,并將金陵改名為秣陵。泄王氣,金變草,說始皇帝把金陵視為眼中釘毫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建東吳,將金陵改為建業,南京第一次作為都城崛起,引導了長江流域及整個南方地區的發展,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吳時期,還開始建造人工運河,進行區域聯通。并于230年派魏溫、諸葛植率船隊首到臺灣。</p> <p class="ql-block">公元316年,匈奴攻破中原,西晉滅亡,大量北方人南逃,史稱“衣冠南渡”。王導攜司馬睿到南京,建東晉,保華夏,“王與馬,共天下”,南京首次成為華夏之中心。</p> <p class="ql-block">前梁時南京稱作建康,當時建康城有28萬戶,100多萬人,是世界上首個人口過百萬的大都市。歷史對南朝蕭衍的評價為“儉過漢文,勤如王莽”。蕭衍不僅勤政,還是一位詩人皇帝,“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的《河中水之歌》,是其流傳至今的佳作。</p><p class="ql-block">蕭衍晚年信佛,曾四次脫下黃袍穿僧衣,每次都是眾大臣用重金將其從同泰寺(今雞鳴寺)中贖回。</p> <p class="ql-block">南朝陳的最后一位皇帝陳叔寶,也是一位詩人,在位期間“枕于女色,寄情文酒”的奢侈生活,使他被后人視為亡國之君,其作品《玉樹后庭花》被認為是亡國之音。</p> <p class="ql-block">"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p> <p class="ql-block">隋軍攻陷建康城,陳后主攜愛妃張麗華和孔貴嬪鉆入胭脂井中自取其辱……</p> <p class="ql-block">被稱作“國家不幸詩家幸”的南唐后主李煜,更是被尊稱為“千古詞帝”,他發出的“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吶喊,飽含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而此時,國破家亡,一切晚矣!后世稱之為“政治上的罪人,文學上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滅匈奴建大明,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并于公元1368年在應天稱帝,后改應天為南京,1378年再次下詔改南京為京師。</p> <p class="ql-block">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孫中山先生,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p><p class="ql-block">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南京總統府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中國從此走向共和。</p> <p class="ql-block">1949年,“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推翻了蔣家王朝,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p><p class="ql-block">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更是對所有列強發出了自信而又豪邁的宣言:“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從此,中國走上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憤圖強之路。</p> <p class="ql-block">2、 眼睛不夠用,看也看不全。</p><p class="ql-block">在南京,注冊的博物館就有65家之多。</p><p class="ql-block">要想了解“百萬年的人類史,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最快的方式就是參訪各類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在南京,先后瀏覽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六朝博物館、南京圖書館六朝遺址處、城墻博物館、梅園新村、總統府、江南織造博物館、云錦博物館、旗袍博物館等十余家場館。場館各具特色,寶物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六朝博物館,應該是南京最具特色的博物館之一,藏品豐富,主題鮮明 。展品為六朝各時期的出土文物,從城市建設、社會交往、日常用品、飲食起居等一應俱全。</p> <p class="ql-block">雞首壺也稱雞頭壺、天雞壺,一般指壺身一側貼有雞首,另一側帶有把手的盤口壺。"雞"與"吉"諧音,故有吉祥之寓意。雞首壺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器物,其用途有酒器、茶具之說,也有冥器之言。這種器型的出現,改變了原先壺、罐沒有流水口,傾倒不便的狀況,是最早的執壺。</p> <p class="ql-block">壺上雞首的造型經歷了一系列變化,有寫實,有夸張,千姿百態;壺的把手則逐漸伸長,由條形變為龍形;釉面由單一的青色到加以褐斑點彩,并出現了黑釉雞首壺。</p> <p class="ql-block">六朝博物館內最具代表性的是青瓷器,其中的青瓷蓮花尊,為南北朝時期同類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造型端莊宏偉,高85厘米,堪稱"青瓷之王"。</p> <p class="ql-block">通體蓮花透露著濃厚的佛教色彩,是罕見的佛教藝術珍品,更是六朝青瓷藝術中的瑰寶。最為關鍵的是器型保存的如此完美,令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東吳時期的青瓷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也是一件六朝早期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釉下彩繪制的人物栩栩如生,涌動的小蛇形態逼真,其他的紋飾藝術性極強,還有器身上立體的佛像,雙頭的鳳凰,造型精美內涵豐富。</p> <p class="ql-block">青瓷虎子,是一件比較特別的青瓷器,有人說是水壺,因為出土時放在主人的頭邊;也有人說是夜壺,因為它的形狀實在是太像今天醫院中男士使用的夜壺了。</p> <p class="ql-block">文物保護有:“干千年,濕萬年,不干不濕僅半年”的說法。六朝時期的“名刺”(名片)充分印證了這句話,出土的“名刺”字跡工整清晰可見,想必是南方濕潤細膩的土質,起到了很好的隔絕空氣的密封作用。</p> <p class="ql-block">六朝瓦當,是六朝時期建筑物品,因其表面燒刻有笑臉,被布滿整面墻,成為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六朝博物館的logo,設計創意源自于六朝笑臉瓦當。</p> <p class="ql-block">修建南京圖書館時,發現了六朝遺址。隋滅南陳后,六朝持續約360年間經營的建康宮闕城,被夷為平地,埋藏于地下。</p><p class="ql-block">遺址地處現在南京的市中心,大面積開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對現場不可大規模移動的文物,采用了搭建玻璃框架進行保護并展示的辦法。</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見,六朝時期的建康城中心,與現在的南京城中心,在選址上是高度重合的。</p> <p class="ql-block">到達南圖六朝基坑時,圖書館依然營業,基坑展示區域已經關燈,在手機燈光的照射下,依然可以清晰看出六朝時期立磚鋪成的車道,可以說,這是南京歷史上的“第一條馬路”。</p> <p class="ql-block">江寧織造,是南京最負盛名的云錦織造坊,一經一緯,一絲一線,一款一件,從龍袍、莽服到劍衣,每一件都是手工完成,織造的過程,似現代計算機編程一般,經緯不亂、絲毫不差、令人咂舌。</p> <p class="ql-block">云錦博物館,更是展示了手工藝人的高超絕技,有著1500多年手工織造歷史的南京云錦,以特殊的浮雕、鑲嵌技藝,表達出特殊的審美境界和文化藝術魅力,反映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p> <p class="ql-block">從順治二年(1645)江寧織局恢復生產,到光緒三十年(1904)裁撤,江寧織造署存續達260年,它見證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滄桑歷程,其中尤以康雍年間曹氏家族在江寧織造任上近60年的興衰榮辱最為引人矚目。</p> <p class="ql-block">江寧織造署因皇帝數次南巡接駕而聲名顯赫,盛極一時,為后人留下可嘆可追的繁華勝景與無限遐想,而織造機房則造就了中國云錦工藝的巔峰與輝煌。</p> <p class="ql-block">在江寧織造府,還誕生了一位偉大文學家——曹雪芹。從巔峰跌到深淵的親身經歷,使曹雪芹寫就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紅樓夢》是曹雪芹對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的偉大貢獻。“紅學”也因這部名著而長盛不衰。</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長大”,是南京一家博物館內,展示的一處鼓勵孩子們走進博物館的宣傳標志。其實在面對博物館內眾多的展品、面對華夏幾千年浩繁的歷史文脈、面對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遺產時,我們何嘗不是孩子吶?我們應該盡最大可能了解我們勤勞聰慧的祖先、盡最大可能研究博大精深的歷史遺產、盡最大可能傳承唯一沒有斷過文脈的中華文明!</p> <p class="ql-block">3、典故不夠用,多方查出處。</p><p class="ql-block">沒到過金陵,卻寫下千古佳作《金陵五題》,這是劉禹錫創造的傳奇。</p><p class="ql-block">《金陵五題》是詩豪劉禹錫以金陵為題寫下的五首千古流傳的絕世佳作,世事滄桑、荒涼與落寞盡在這詩中,借古抒懷,境界高遠,讓人讀后不禁掩卷沉思。</p> <p class="ql-block">懸掛于牛首山佛頂宮的28.8米純手工巨幅絲毯畫——《金陵梵剎妙染》中,編織了杜牧、李白、李商隱、劉禹錫等諸多文豪十余首描繪金陵的詩歌,詩豪夢得獨占四席,可見其在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劉禹錫在其作的序中寫到:“余少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嘗有遺恨。后為歷陽守,跂而望之。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欻然有得。”……</p> <p class="ql-block">還有那童話王國的安徒生,從未到過中國,卻對大報恩寺琉璃塔——他心目中的“瓷塔”,情有獨鐘。在童話《天國花園》中寫到“我從中國而來——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子舞,把所有鐘都弄得叮當響!” 可見大報恩寺瓷塔在海外的知名度美譽度。</p><p class="ql-block">報恩寺琉璃塔堪稱“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p> <p class="ql-block">甚為可惜的是,在太平天國的內訌中,琉璃塔被下挖地道填埋炸藥,上用炮火轟炸等方式徹底摧毀。</p> <p class="ql-block">烏衣巷,一千五百多年,似乎只住過王、謝兩家。王家的知名因為“王與馬,共天下”,謝家的灑脫因為著名的“淝水之戰”。</p> <p class="ql-block">王導作為瑯琊王氏,東晉的開國元勛,其輔佐司馬睿建東晉于金陵,司馬睿對其恭敬有佳,出現了“主弱臣強”的局面,在歷史上留下來“王與馬,共天下”的神話。陳寅恪先生稱贊他“籠絡江東士族,統一內部,結合南人北人兩種實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獨立,文化因得以續延”,堪稱奠定東晉立國基礎的“社稷之臣”。</p> <p class="ql-block">同為瑯琊王氏,被譽為“書圣”的王羲之,其代表作《蘭亭集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不僅是有名的書法作品,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美散文。民間流傳的“巧補春聯”的故事,更是令人拍案叫絕,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瑯琊王氏,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800年間五品以上官員達199人。</p> <p class="ql-block">謝安在歷史上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淝水之戰”。舉賢不避親的謝安舉薦自己的侄子謝玄出任兗州刺史,鎮守廣陵,負責長江下游江北一線的軍事防守。</p> <p class="ql-block">“肥水之戰”,謝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謝史、謝玄等率東晉八萬將士破前秦苻堅的八十萬大軍。捷報傳來,正在下棋的謝安淡淡的說到“小兒輩破賊”,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辭以后,謝安才抑制不住心頭的狂喜,舞躍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齒都碰斷了。</p><p class="ql-block">淝水之戰的勝利,使整個黃河以南地區重新歸入了東晉的版圖,讓謝安的聲望達到了頂點。</p><p class="ql-block">后謝安急流勇退,歸隱山林……</p> <p class="ql-block">現在的秦淮河畔,游客似乎更多關注的是美食的風味與秦淮的風月,而烏衣巷內少有人問津,一筆鵝、曲水流觴等處,更是罕見游人蹤跡……</p> <p class="ql-block">4、文才不夠用,科舉面面觀。</p><p class="ql-block">說到科舉,必先說隋朝,中國的科舉制度始于隋大業元年。只有38年的隋朝,是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奪回河西走廊、重開絲綢之路、舉辦萬國博覽會、南北統一于一國、開鑿修建大運河、初創三省六部制、唯才是舉推行科舉……可以說是“隋朝栽樹,大唐乘涼”,隋朝為大唐的盛世,為后世的發展,奠定了強大而堅實的基礎。只是隋煬帝操之過急,國庫用盡,民怨沸騰,隋朝短命而終。</p> <p class="ql-block">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在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廟旁,展示了始于隋朝,終于清末,延續1300年的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p> <p class="ql-block">為了避開人流高峰,特意選在2023年最后一天的晚上,絕大多數游人都在秦淮河邊迎接新年的時刻進館參觀。原本是拼團聘請講解,到了博物館門口,才發現該時段的拼團,只有我們兩人,拼團變成V?P,于是跟著導游在幾乎沒有其他人打擾之下,逛完了科舉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據介紹“這是中國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館,1300平米的水池,寓意著1300年的科舉歷史,博物館從地面下去,一共4層130米,一米抵十年,剛好再次寓意科舉1300年的歷史。走完博物館,也就走過了1300年科舉泱泱歷史。”</p> <p class="ql-block">江南貢院是史上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鼎盛時期擁有考試號舍20644間。科舉歷史的長河中,產生出八百多名狀元、十萬余名進士、百萬名舉人,涉足科舉者更是數不勝數。</p><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全國共有112位狀元,江南貢院占58位。</p> <p class="ql-block">文人雅士為改變命運而艱辛應試。凌晨3點進入號舍,白天兩塊木板分為桌凳,夜晚兩板一拼和衣而臥,歷經九天六夜的考驗與挑戰,悶熱潮濕的環境、蚊蟲肆虐的叮咬、混合刺鼻的味道……期間的辛勞更有"三場考試磨成鬼"的俗諺。</p> <p class="ql-block">鄉試中舉即稱"舉人",中舉后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并可以借此使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產生質的提升,進而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p> <p class="ql-block">中舉后,可以得到官方資助車馬和盤纏,所用車馬稱為“公車”,車上插“奉旨會試”的黃色小旗,再次踏上進京趕考之路。盤纏據各省財力和路途遠近而定,從分布圖上看,山東的盤纏費用不高。</p> <p class="ql-block">館藏清代《紀昀、德保、蔡新、胡高望為習振翎題"進士"匾》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會試全體考官(紀昀、德保、蔡新、胡高望)為祝賀習振翎得中二甲第二名進士所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習振翎(1757-1818),官至山西布政使,是江西省峽江縣湖州村習氏后人,陜西富平習氏的族系關系可追溯鄧州習氏始祖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人習思敬,又同源至湖州村始祖,即北宋官員習有毅一脈上。</span></p> <p class="ql-block">張謇,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江蘇五才子”之首。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p> <p class="ql-block">中國科舉史上末科(1904年)狀元劉春霖,自稱"第一人中最后人"。劉春霖的試卷上寫有“院取第三名”字樣,據說因其生于直隸、“春霖”之名更顯祥瑞,再加之清秀剛勁的小楷,被慈禧太后欽點為第一,而朱汝珍因名中帶“珍”又是廣東人,觸犯了老佛爺的忌諱,則由第一名變為榜眼。</p><p class="ql-block">劉春霖奉派留學日本歸國后,身居要職,“九一八事變”后,日偽政府邀其參政,并對其威逼利誘抄家問斬,劉春霖嚴詞拒絕拒不屈從,彰顯了愛國文人的錚錚鐵骨。</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介紹中是這樣評價科舉制度的:作為考試制度的科舉能延續一千余年,這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千余年來,科舉倡導公平競爭,以考試成績作為錄取的惟一標準,制度日臻完善,贏得"至公之制"的美譽;千余年來,科舉不僅有利于強化統治思想,穩固統治秩序,更有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千余年來,科舉塑造了知識分子的面貌、精神、修養、思維方式,進而通過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影響著一般民眾的價值觀念與心理;千余年來,科舉不但吸引了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各國的知識分子踴躍來中國應試,而且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仿效中國,設立科舉制度選拔官員。</p> <p class="ql-block">自19世紀起,法、英、美等西方各國更是借鑒科舉建立文官考試制度,這是中國在精神文明領域對世界的一大貢獻,完全可以與物質文明領域中四大發明相媲美,因此有學者稱科舉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p> <p class="ql-block">國重斯文,天下至公!</p> <p class="ql-block">金陵之行(七)——沒頭緒和不夠用(上)先寫到這里。</p><p class="ql-block">其他4點感受,會在金陵之行(八)——沒頭緒和不夠用(下)繼續分享,歡迎美友關注并提出寶貴意見,萬分感謝!</p> <p class="ql-block"> 游覽于2023年12月</p><p class="ql-block"> 撰寫于2024年元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义马市| 临高县| 襄樊市| 印江| 河南省| 阳高县| 涟源市| 略阳县| 江源县| 衡东县| 岳池县| 汽车| 巴林左旗| 枣庄市| 日土县| 德阳市| 广水市| 绩溪县| 翁牛特旗| 喜德县| 衡阳市| 安徽省| 阿拉善盟| 彩票| 江油市| 巨野县| 含山县| 娄烦县| 六盘水市| 长岛县| 怀来县| 吉安县| 绍兴县| 凤阳县| 弥勒县| 罗山县| 木兰县| 新泰市| 南乐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