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母在杭州工作的原因吧,我對西湖特別情有獨鐘,凡是叫西湖的地方都想看看。據說全國有三十多個西湖,其中杭州西湖位列第一毫無爭議,揚州瘦西湖和惠州西湖位列前三也應無懸念。揚州瘦西湖去過兩次,惠州西湖算這次也是兩次了。<br> 惠州西湖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地處惠城中心區。惠州西湖山水素雅幽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br> 惠州西湖之稱與蘇東坡有關系。北宋紹圣元年(公元1094年)蘇東坡被貶惠州,他稱贊惠州“山水秀邃”。并把豐湖稱為西湖, 一來湖位于城西,二來也因惠州的這個湖泊的風景與他熟悉的杭州西湖一樣美麗。從蘇東坡以后,惠州西湖就叫開了。<br> 惠州有“半城山水半城湖”之稱。在煙波浩淼的湖面上,堤橋如帶,把湖面分割成五大部分,在宋朝,惠州西湖就有“五湖六橋八景”之說。五湖是:豐湖、南湖、菱湖、平湖、鱷湖;六橋為:拱北橋、西新橋、明勝橋、圓通橋、迎仙橋、煙霞橋;八景是前人對當地人文地理風物景觀的一種歸納和彰揚,它們分別是:“豐湖晚唱、半徑樵歸、山寺嵐煙、水簾飛瀑、荔浦風清、桃園日暖、鶴峰返照、雁塔斜暉”,此八景稱為古八景。其中有自然景觀,也有人文景觀。<br> 隨著后來的不斷發展,如今,惠州西湖有“六湖九橋十八景”之說。上世紀九十年代,政府把紅花湖與這五湖貫通,形成一體,增稱為六湖。新中國前后又建設了幾座景觀橋,其中有九曲橋、枇杷橋、花洲橋,和古景六橋一起被并稱為當代西湖九橋。 隨著時境變遷,西湖建設不斷完善,后來又有了“十二景”、“十六景”、“二十四景”之說,現有景點28處,其中名景有18處,故稱十八景。這十八景為:飛鵝覽勝、豐山浩氣、水簾飛瀑、平湖秋月、玉塔微瀾、紅棉春醉、西新避暑、花洲話雨、花港觀魚、芳華秋艷、蘇堤玩月、連理紅棉、孤山蘇跡、南苑綠絮、煙霞柳浪、留丹點翠、象嶺云飛、鶴鷺祥舞。<br> 惠州西湖的景點實在是太多了,我們選了兩個經典游覽。一是“玉塔微瀾”。一是“孤山蘇跡”。<br> “玉塔微瀾”中的玉塔即泗洲塔,是惠州西湖的標志性建筑,有如杭州西湖的保俶塔。泗洲塔始建于唐代,最初是為了紀念泗洲大圣僧伽而建造的。北宋時期,蘇東坡謫居惠州時,將這座塔稱為大圣塔。明代曾重建,為樓閣式八角形七層磚塔。暮色晚霞中的泗洲塔倒影于湖水中,塔影搖曳,余輝逐波。蘇東坡為此寫下“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的千古絕句,即為此景。 豐湖上看泗洲塔 西湖風景 惠州西湖導覽圖 泗洲塔導覽圖 七級浮屠泗洲塔 泗洲塔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泗洲塔介紹 史上曾有“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 之說,此言來自何史出自誰口不得而知。此話將惠州西湖與杭州西湖比肩,聽起來雖然有些大,但說出來還是需要些底氣的。<br>清代惠州知府吳騫曾作《惠陽紀勝》詩,將杭州西湖與惠州西湖作了一次對比:“杭之佳以玲瓏而惠則曠邈; 杭之佳以韶麗而惠則幽森;杭之佳以人事點綴,如華飾靚妝,而惠則天然風韻,如娥眉淡掃。”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特色是天然美。<br> 除了風景的對比,還有一個地方可相提并論,那就是蘇東坡曾經在這兩個地方都做過官,而且在兩地均有貢獻,在兩地的西湖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記——蘇堤。<br> 蘇東坡在杭州任太守時,在短短不足三年的任期里,先后完成了杭州城的供水系統建設、運河疏通、西湖重整等大型工程,并對錢塘江和杭州灣的治理繪出了藍圖。<br> 蘇東坡在惠州也沒有虛度。他被貶在惠州任寧遠軍節度副使,為從八品,是個虛職。那時他的知名度已經很高,剛到惠州時“父老相攜迎此公”。可見,惠州人并沒有因他官小而勢利眼,而是以他們的熱情迎接一代文豪,安撫了蘇東坡在仕途上的寂寥之心。而蘇東坡也沒有辜負當地父老的熱情,帶著盛名而來的他雖任虛職卻做實事。他心懷百姓,利用自己的名氣與聲望努力創造條件,為惠州當地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通過建議、倡議、募捐等方式,把對民生的關懷落實為一樁樁具體的事情上。譬如豐湖,為了溝通兩岸交通,浚疏水利,在他這里組織修建了堤壩(后人稱為“蘇堤”,與杭州西湖蘇堤同名),修復了西新橋,為惠州西湖兩岸百姓帶來了方便。再比如推廣插秧之法,普及秧馬(插秧船)的使用;改善稅項,減輕百姓負擔等等。對于蘇東坡這樣的心懷天下之人,官職高低已無所礙,后人更不會以此去衡量他。“孤山蘇跡”正是后人對他的紀念與敬仰。<br> 惠州西湖也有一個與杭州西湖同名的孤山,是西山湖東的一座小山。“孤山蘇跡”就是因在孤山區域建有東坡園,集中展示蘇東坡寓惠期間的史跡而得名。園內有古跡蘇東坡侍妾王朝云墓、六如亭、景賢祠;當代建有東坡紀念館、東坡寓惠書跡、相宜居、亭廊雕塑等。景點錯落有致、引人入勝。游人至此,既可飽覽湖光山色,又可訪古憑吊。<br> 為紀念蘇東坡對惠州的貢獻,在孤山建造了蘇東坡紀念館。東坡紀念館一館由前言、東坡足跡和東坡寓惠事跡組成,陳列有反映東坡生平的圖、文、石碑、實物等。東坡紀念館二館陳列蘇東坡寓惠詩文、書法作品及有關書籍資料,較全面地反映了蘇東坡在惠期間的創作與生活歷程。 拾級而上便是蘇東坡紀念館 蘇東坡雕像 蘇東坡紀念館一館 蘇東坡行蹤圖 蘇東坡瓷像 瓷像《蘇東坡捐腰犀倡建西新橋》 蘇東坡官職 賴少其書寫的陳毅詩 蘇東坡紀念館二館 紀念館院內蘇東坡和王朝云雕像 緊鄰蘇東坡紀念館是朝云墓。宋時孤山有棲禪寺,蘇東坡的侍妾王朝云便葬于寺側松林中,墓前建有六如亭。<br> 王朝云(1062—1096年),字子霞,吳郡錢唐(今杭州市余杭區)人。蘇東坡的愛妾。早年家境清寒,淪落歌舞班中,成為西湖名伎。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蘇東坡因而愛幸,納為妾,與其生有一子,名蘇遁。在蘇東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為溫婉賢淑,善解蘇東坡的心意,后跟隨蘇東坡謫居惠州。紹圣三年(1096年)王朝云身染瘟疫,她臨終時誦《金剛經》“六如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而后氣絕。時年三十四歲。蘇東坡失去朝云極為悲痛不勝哀傷,遵從朝云生前遺愿,把她葬在孤山棲禪寺旁。蘇東坡親撰墓志銘,并寫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詩詞,以寄托對朝云的深情和哀思。后寺僧在墓前筑亭,取四句偈意為“六如亭”。清道光名士林兆龍作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故為“六如”。這正是人生的寫照吧。<br> 據說歷史上惠州的老百姓常于農歷12月5日朝云生辰日拜祭,亦有用民間做會的形式予以悼念,形成一種有特色的民俗祭奠活動。廣東省文史館館長胡希明有詩贊曰:“死士生王論未休,西湖歌哭亦千秋。錢塘蘇小渾無跡,輸與朝云葬惠州”。 王朝云雕像 王朝云墓介紹 王朝云墓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朝云墓 六如亭 右至左:墓志銘、重修朝云墓碑、六如刻像、舟過六如亭記 從北宋紹圣元年到紹圣三年,蘇東坡寓惠期間寫下了大量詩詞歌賦。在東坡園內立有不少由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蘇東坡詩詞的碑刻,游客可以邊游覽邊欣賞蘇東坡那雋永的詩句。園內還有長廊和以他的詩意命名的連廊亭子。 蘇軾廣場 東坡詩《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東坡《酒經》 東坡詩《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其一》 東坡詩《殘臘獨出二首·其一》 沈鵬書東坡詩《送惠州押監》 《東坡書蹟》碑墻 連廊啖荔亭出自東坡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長廊盡頭杯酒亭 歷代以蘇東坡、李商隱、楊萬里、祝枝山、陳堯佐、白玉蟾、梁鼎芬、丘逢甲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為西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近代孫中山、周恩來等領導人在惠州從事過革命運動,在西湖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這些歷史古跡和革命勝跡與西湖的青山秀水融為一體,構成了惠州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蘊。<br> 在九曲橋我們結束了短暫的游覽,有些意猶未盡。杭州西湖的景觀我可以說看過十之八九。西湖經典的三十景,包括南宋古十景、1985年評選的新十景、2007年評選的三評十景我都去過了,有些還不止去過一次。而惠州西湖的十八景只去了兩個,想去全了恐怕機會不多了,這也是一個遺憾吧。 九曲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治多县|
万载县|
余姚市|
南开区|
德阳市|
和静县|
华蓥市|
海兴县|
美姑县|
澳门|
梅河口市|
榕江县|
敦煌市|
松溪县|
柘城县|
孟村|
偏关县|
长泰县|
增城市|
简阳市|
姚安县|
城固县|
鲜城|
林西县|
图们市|
宜城市|
平邑县|
菏泽市|
抚州市|
长治市|
且末县|
紫金县|
彰化县|
乃东县|
民权县|
栾城县|
共和县|
增城市|
鄂尔多斯市|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