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思念的板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段時間,在網(wǎng)絡上看到一個故事,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在她還只有十多歲的時候,就被送到別人家做童養(yǎng)媳,從此也沒有見過娘家的人。在她臨終的時候,她要家人從房屋的梁上取下一個吊籃(就是一個普通的籃子,吊在房屋的梁上或天花板上,用以貯藏少量食物或貴重物品,因其地處高處,可以防鼠咬蟲蛀,防小孩偷吃偷拿,因其通風良好,可以短期防止食物變質,有了冰箱后,吊籃就失去用途了)。這個吊籃,跟了她幾十年,從茅草房到磚房,再從磚房到樓房,吊籃都是老太太的寶貝。家人取下吊籃,老太太從吊籃中找出一個小布包,一層層打開后,里面霍然是兩個干癟發(fā)黑的栗子。老太太搓揉著栗子,斷斷續(xù)續(xù)的說,離開娘家的那天,家里沒有什么東西送她,她娘給了她7個栗子,在路上,她吃了5個,剩下的2個舍不得吃,就留著,這一留,就留了一輩子,留成了對娘家人一輩子的念想。老太太是攥著栗子安詳離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我藏著的那顆板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確信那顆板栗是我外婆家的板栗樹結的,但是我又不敢肯定是我外婆家的板栗樹結的,反正我認為是我外婆家的板栗樹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婆家有一棵板栗樹,據(jù)說是上世紀60年代末的時候,大舅栽下的。那個時候,外婆家的舊木屋是朝著公路的,板栗樹就栽在屋后面的小溪邊上,比路面和木屋要矮下去好幾米。我知道外婆家有棵板栗樹,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那個時候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外婆家,只知道板栗樹的花像毛毛蟲,掉到地面怪嚇人的。暑假的時候,板栗還剛剛結果,板栗樹被一些槐柳等大樹掩映著,不怎么打眼,板栗長什么樣子,也看不真切。寒假的時候,板栗早已成熟掉落,連葉子都掉光了,更不能吸引孩子時候的我的關注。板栗樹就這樣安靜的生長著。那時,我是不是吃過板栗樹上的板栗,我沒有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二舅把老木屋拆了,建成了一棟紅磚屋,紅磚屋的朝向在原來老木屋的基礎上,順時針轉了個90度,紅磚屋側對公路,面朝小溪,于是乎,板栗樹就從屋后轉到了屋前了。屋場下面,溪邊的各種雜樹、竹子、藤蔓都被清理干凈,只剩下板栗樹傲然而立,從幕后走到臺前,成了紅磚屋周邊標志性的樹木。這時的板栗樹,已經(jīng)有合抱之圍,十多米高了。板栗樹從溪邊長上來三四米,分作大大的兩枝,樹杈緊貼著屋場的擋土墻,正好與屋場地坪齊平,于是,從屋場輕輕一跨,就可以上到樹上。板栗樹就這樣高調的走進了我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舅新磚屋建好兩三年后,我到附近的高中讀書,就住進二舅建的磚屋,高中期間,就有機會與板栗樹朝夕相處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幾場春雨下來,幾陣春風刮過,就看到光禿禿的樹枝上嫩芽悄悄綻開,不用幾天,就長成手掌長的橢圓形綠葉,布滿樹冠,新綠的樹葉在春光中迎風搖曳,陽光便透過樹葉,把斑駁的光影留在屋場上。初夏的時候,板栗樹開始開花了,淡淡的黃色,毛茸茸的樣子,一條一條約有半尺,掛滿樹梢,整個樹冠看上去,像是燙了一個綿羊卷發(fā),還散發(fā)出甜甜的隱約的栗子香。天氣逐漸熱起來,可能太熱了,板栗樹的“卷發(fā)”也掉了,掉到地上,真的好像毛毛蟲,淡黃的顏色變成褐色、黑色,那就更像毛毛蟲了。“卷發(fā)”掉了,刺頭慢慢長出來,嫩嫩的刺頭并不扎人,小小的,圓圓的,約莫綠豆大小,隱在樹葉中,藏在樹枝間,不顯眼。禁不住夏日陽光的熱情,刺頭迅速的膨脹起來,成了刺球。刺球一天比一天大,逐漸有雞蛋大,鴨蛋大,鵝蛋那么大,刺也一天比一天壯實、尖銳,刺尖還成了黃色,閃著金光,一副凌然不可侵犯的樣子。板栗就靠著刺球的保護,一天天長大。盛夏過去,秋風襲來,到了九十月間,刺球在涼爽的金秋里漸次炸裂開來,露出黃褐色的板栗,在樹梢上,在樹葉間,隨著秋風蕩漾,忽閃忽現(xiàn)。這個時候,我和表哥就可以偷空,一步跨上板栗樹,爬到半空中,撿方便的樹枝摘幾球板栗下來解解饞。遇到刮風的時候,風吹樹搖,刺球里的板栗會被搖落下來,稀稀拉拉的打在地上,板栗俯首可拾,在樹下大快朵頤的時候,有時還會被從天而降的板栗砸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看板栗的刺球都裂開得差不多了,外婆就會找個時間,安排我和表哥、表妹一起,爬到樹上,用長竹篙把板栗球打下來,用鞋搓,用手掰,將板栗一顆顆剖出來,把掉落在地上的板栗仔細撿拾起來,顆顆歸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婆會把收獲的板栗分作很多份,這個姨媽一份,那個舅舅一份,本地的表哥有份,外地的表妹也有份,各個都盤算到。接下來的日子,中秋、國慶、元旦、春節(jié),大家有的回來過節(jié),帶走屬于自己板栗,沒有回來的,外婆也會托這個,托那個,把板栗捎過去。印象中這棵板栗樹雖然高大,不知道是品種原因,還是從未修剪,任其瘋長的原因,板栗樹的產(chǎn)量并不高,可能一年也就二三十斤板栗吧。各人分享的板栗,多則一兩斤,少則三五兩,有時候就一二十顆。按照外婆的話說,板栗是不多,但是,你們這些細伢子,好歹還惦記著我這里有棵板栗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享外婆家的板栗的時光,延續(xù)了十幾年。到1997年戛然而止。那年秋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龍卷風橫掃大地,襲擊了板栗樹。狂暴的龍卷風,肆意搖晃板栗樹,欲將其連根拔起,晃動得整個屋場地坪都在顫動。最終,龍卷風將板栗樹齊根折斷,將樹冠丟在一旁,留下一片狼藉,揚長而去。事過一兩個月后,回到二舅家,聽外婆和二舅講起當時的情形時,仍能感受到那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時刻。外婆惋惜道,以后再也沒有板栗給你們吃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板栗樹沒有了,外婆還在,逢年過節(jié),我還是經(jīng)常回去看望外婆。沒有板栗吃了,但是還經(jīng)常跟外婆聊起板栗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3年元月下旬的時候,我正在外地出差,接到外婆溘然長逝的消息,因為路程遙遠,交通不便,沒有能夠趕回去送外婆最后一程,留下了永遠的遺憾。等到春節(jié)時,回到鄉(xiāng)下過年,在外婆的墳前磕頭祭奠后,我默默的走到火塘靠墻角的位置,坐在外婆生前經(jīng)常坐的座桶(形狀像一個圓形的桶,或者說像圓形的高背靠椅,像箍木桶那樣箍成,通高約一米三四,底座圓筒形,底部有隔板,離地四十厘米左右又一隔板,隔板之上的圓筒筒壁截去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個圓,留下的筒壁形同靠背,人坐中間隔板上,高靠背可以擋風,底座圓筒部分,可以開小口,內置小炭火爐取暖,或者成為小貓小狗的避寒之地)邊上,四處打量,四周摩挲,力圖感受外婆曾經(jīng)的氣息,回想外婆坐在座桶上的神情,回憶外婆的音容相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我在座桶的棉墊下面,摸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掏出來一看,赫然是一顆小小的板栗。這顆板栗,已成深褐色,干癟的樣子,拿在手里輕輕的,應該已經(jīng)干透了,顯然不是當年的板栗,應該遺落在這里有年頭了。我摩挲著這顆小小的輕輕的有些發(fā)黑的板栗,揣摩著板栗是如何留著座桶里的,也許,是某年某天外婆分板栗的時候,不小心落下的,也許,某年某天外婆掏口袋的時候,從外婆的口袋中掉出來的,也許,某年某天外婆把板栗收在座桶里,取走的時候遺漏的,也許還有其他的也許,但是,我只相信這顆板栗是外婆留下的,我只想相信這顆板栗是外婆家的板栗樹結的。我把板栗放入貼胸口的口袋,在胸口輕輕的按了一下,想要把板栗帶來的氣息留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節(jié)過后,離開鄉(xiāng)下的時候,我找二舅要一件外婆生前的物品留作紀念。按照農村的習俗,老人過世后,老人生前的物品一般都會燒掉。二舅想了想,翻出一對銅制的蚊帳鉤來,對我說,可能只剩下這個了。我認識,這是外婆用過的蚊帳鉤,應該有好幾十年了吧,厚厚的氧化物覆蓋著,完全看不出銅的黃色,上面鐫刻的花紋線條都難以辨認了。二舅知道我?guī)ё吡送馄庞眠^的蚊帳鉤,二舅不知道我?guī)ё吡送馄胚z漏在座桶里的一顆板栗。回到家,我把板栗和蚊帳鉤同我收藏的郵票存在一起,也把對外婆的思念存在心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婆不在了,我還經(jīng)常逢年過節(jié)回鄉(xiāng)下看望二舅、媠媽,在二舅家過年也是常有的事,這樣又過了近十年。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雖然每年都會回鄉(xiāng)下去看看,但是再也沒有在二舅家過年了,細細算來,怕有十年沒有在二舅家過年了。最近一次在正月到鄉(xiāng)下,是在2022年的正月,卻不是過年,是參加媠媽的葬禮,是一段哀傷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板栗樹不在了,板栗樹的樹樁還留了幾年,后來,二舅擴大屋坪,把板栗樹的殘根挖掉了,板栗樹生長的地方,圍入了地坪下面,被運來的泥土填埋了,了無痕跡。我藏著的那顆板栗成了板栗樹最后的遺留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讀完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故事,我翻出了我藏著的那顆板栗。板栗依然如我發(fā)現(xiàn)它的時候的樣子,如同我對外婆的思念還是二十多年前的樣子。我給妻子和女兒講我的外婆,講外婆家的板栗樹,講外婆的板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讀了那個故事,我驚訝一顆栗子,居然可以留存七八十年,留存一輩子。我相信,我藏著的那顆板栗也可藏上七八十年,藏上一輩,如同我對外婆的思念,藏在心里,一輩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陇西县|
彭泽县|
洮南市|
台安县|
石渠县|
沂南县|
秦皇岛市|
乌审旗|
邵阳县|
左云县|
进贤县|
那坡县|
思茅市|
正阳县|
合阳县|
白沙|
扶余县|
视频|
北安市|
淳安县|
南丰县|
雅安市|
石阡县|
尖扎县|
措美县|
临夏市|
乳山市|
新干县|
霍山县|
长岭县|
改则县|
连城县|
齐齐哈尔市|
樟树市|
南涧|
莎车县|
宣汉县|
昌宁县|
揭阳市|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