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聆聽花開、竹林聽風、醉翁</p><p class="ql-block">撰文:醉翁</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記</p> <p class="ql-block">井陘的新春社火很是熱鬧。尤其拉花,美的跟京劇似的。看京劇得花錢,看拉花能“擠”就行了。老了,擠不動了,只能在人頭攢動間看幾眼,也算是沒白來。</p> <p class="ql-block">上次到井陘還是三十年前。晚上打麻將被抓進了派出所。多虧房東大爺,用拐杖把所長的桌子敲得咚咚響:“把人放了,把錢還給人家”。</p> <p class="ql-block">百團大戰井陘是主戰場,老爺子是在那時負的傷,傷愈后轉到地方工作,直到離休。別說老爺子倚老賣老,當時,派出所是有創收任務的。</p> <p class="ql-block">社火是井陘春節期間不可或缺的慶典活動。本為古代的祭祀形式,隨時間的推移,漸變為民間藝術。坡頭村的社火還保留著類似痕跡。</p> <p class="ql-block">坡頭村有建于崇禎年間的西閣。閣上供有“無生老母”。新春社火都從這兒開始:在“武士”護衛下,村中長者到此進香祭祀,然后開始社火“巡街”。村人說:佛家、道家,都是受“無生老母”派遣,到凡間普度眾生的</p> <p class="ql-block">“丑婆秧歌”是國家級非遺,也是新春社火不可或缺節目之一,表演剛結束,人群里竄出一男一女:“我給大家演一段咋樣”?時隔半個世紀后,再次看到了惟妙惟肖的表演唱《老兩口學毛選》,其實他倆根本不老,胡子是粘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廣場邊有老宅,探頭看看,正遇主人歸來:“別偷偷摸摸的,進來坐好咧。”老人一臉灑脫、大氣。大概知道我是游客,說:“背水一戰就在俺們井陘這兒”。這事兒有引力,想聽,所以像“捧哏”似的來了句“就是那個叫韓信的?”</p> <p class="ql-block">“是滴”,老人也來勁兒了:“暗度陳倉后,劉邦老小子見韓信是真天才,讓他功勞太大了,將來咋辦?于是就把精兵調走,讓韓信帶著三萬鼓聲一響就逃跑的公子兵去攻打趙王,只要不太傻,誰都知道這是故意讓他打敗仗。”</p> <p class="ql-block">“當官兒,得跟木匠似的,知道咋樣的材料咋用法。你不是喜歡逃跑嗎?我把營寨背對綿河駐扎,逃必死,不逃還沒準兒能升官兒。于是,公子哥變成了亡命徒,二十萬趙軍大潰敗,娘們兒懷里的趙王歇被稀里糊涂的得摟(提)出來咧。”問:“什么叫得摟?”答:“就是用手提起來”。</p> <p class="ql-block">“老哥,換身西服吧。”我為老哥點贊:“去參加教授巡講團,就你這見解、你這口才,哪場演講不得給個萬拉八千的?”</p> <p class="ql-block">不遠處有古槐、茶棚,女老板在熱情地招呼客人。據傳:秦始皇東巡時曾在這兒歇息、品茶。這事兒沒記載,但秦始皇離開這兒不久,到了沙丘就歸西了,然后被趙高、李斯放進“辒辌”車里,沿著他生前修建的“車同軌”途經于此就回咸陽了。</p> <p class="ql-block">南行數百步,有樓臺曰“十字閣”,上有玉皇廟,下為古驛道,本為村頭至高點,屬古代寓瞭望、祭祀、交通于一體的多功能建筑,而今卻掛了個橫幅,曰“龍門”,還是黃底紅字。有村民說:廟前的對聯都是用黃紙。</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河有龍門,闊一里余,河水自中而下,逢春,有鯉逆流而上,得過者化為龍。”看來與本村的鱘魚養殖有關。大概是祈望坡頭村“魚跳龍門”,經濟來個質的飛躍吧。</p> <p class="ql-block">夜宿天長古城,在坡頭村品味了鱘魚宴。上菜者是老太太,隨問:“多大歲數了?”反問:“你多大了?”想了想,我總不能比你小吧?于是增加了五歲:“我七十三了。”“那你比我小,我是正月初一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临泉县|
耿马|
滨州市|
阳东县|
托里县|
山东省|
聂拉木县|
彰化市|
平原县|
香港|
望奎县|
北辰区|
民权县|
天气|
当涂县|
郴州市|
曲周县|
团风县|
大洼县|
曲松县|
卢湾区|
信阳市|
阿克|
长岛县|
全州县|
得荣县|
佛坪县|
石柱|
汉沽区|
枣强县|
寻乌县|
新密市|
上饶市|
新蔡县|
治县。|
万安县|
滕州市|
胶南市|
福泉市|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