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小鎮叫黑井古鎮,它臨龍川江畔依山而座,成條形,部分房屋沿山而建座落半山腰,需要爬坡上臺階才能到達,這里居住著漢、回、彝等民族,民風淳樸,空氣清新,特別是有幾千年前制鹽的繁榮歷史及古建筑,吸引很多人到這里游玩,1995年被列為云南省歷史文化名鎮,2006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云南省四大古鎮之一,2022年9月,黑井古鎮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 黑井古鎮歷史悠久,從出土的陶、銅器、獸骨等文物考證,早在3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少數民族的祖先在這勞作生活。傳說彝女阿招在黑牛的引導下,發現江邊山腳處有鹵泉自然溢出,牛舔地出鹽,先民們便采鹵而食,同時挖井掘池儲鹵,用原始的薪炭法制鹽;為紀念黑牛的功績取名黑牛鹽井,后改為黑井,南詔時期,黑井鹽成為專供王室的貢鹽,當時只有天恩、德洋、裕濟三口井,直到明洪武年,黑井正式大量開發。</p><p class="ql-block"> 到清朝,黑井鹽業發展到鼎盛時期,鹽稅占到云南鹽稅64%,黑井鹽銷售到云南大部分地區,逐步建有鹽廠形成一定規模,解放前,隨著海鹽的甚產和暢銷,昔日富甲一方的黑井鹽,失去支柱而走向衰落。現還有鹽源谷、古法制鹽坊、鹽廠遺址。</p> <p class="ql-block"> 黑井古鎮文物古跡甚多, 有始建于元大德五年的五馬橋,唐宋風貌坊巷,明清風格的民居,石雕、石牌坊、古戲臺,古寺等,特別是享譽省內外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武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咸豐七年擴建竣工,座落村中半山坡上,依山勢高低而建,呈“王字型,縱一橫三”,布局獨特,由四個天井組成,一層地面兩個天井,進大門右側有樓梯上二樓,二樓地面與主樓二層樓面相平,向外延伸在高地上建有兩個天井與主樓相連,四通八達,規模宏大,是云南少見的古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大龍祠座落黑牛鹽井背面的高山上,祠內懸掛<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靈源普澤”四個大字牌</span>匾是雍正皇帝題寫的,匾長2米多、寬80厘米,匾上雕有9個龍頭, 還有古戲臺。</p> <p class="ql-block"> 鎮上文廟圍墻外有一棵小葉榕樹,乙卯年種已有200多年,高大挺拔,枝葉茂盛,常年碧綠蔥蘢,是村民休閑、乘涼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 鎮上街道全是青石板路面,民居巷道保持古時風格,紫砂石鋪路、鋪臺、徹墻古香古色,很多地方己被風化殘缺,非常有歷史年代,值得觀賞。</p> <p class="ql-block"> 自開發旅游景點以來,黑井古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兩年旅游有些下滑,黑井古鎮游人也少多了,要繼續發展古鎮旅游,還應加強管理及服務工作。</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0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海丰县|
沛县|
临桂县|
平武县|
澄迈县|
抚州市|
新竹市|
汉源县|
彰武县|
金川县|
泊头市|
柘荣县|
册亨县|
隆化县|
鸡西市|
福清市|
扎囊县|
运城市|
南靖县|
惠来县|
页游|
丹东市|
全南县|
衡南县|
蒙自县|
皮山县|
天津市|
曲周县|
汾阳市|
黄浦区|
名山县|
陆河县|
临邑县|
会昌县|
扬州市|
北安市|
五大连池市|
蕲春县|
伊川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