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我們曾經的戰友一行8人(北京4人、上海4人),開兩輛車到青海和甘肅南部自駕游。共同的目標使我們走到一起,要趁我們現在身體還強壯、精力也有余,好好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度過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br> 本篇是《青海、甘南自駕游》的第(7)篇,繼續以圖片日記形式介紹我們在青海、甘南自駕游回程途中的游覽行程和奇聞軼事。 <b><font color="#ed2308">第26天(7月16日周日)</font></b> 昨天去游玩的艾肯泉,是我們此次青海和甘南自駕游的最西端。昨晚我們住宿的茫崖市,也是青海省最西端的一座年輕的縣級市。若從這里沿著G315國道再往西行的話就將進入新疆的地界。按計劃今天我們只需驅車460公里到達下一個住宿點格爾木市,沒有參觀游覽的安排。因此今天我們有時間仔細觀察一下茫崖這座被大片無人區所包圍的孤獨的小城。 ▲ 我們住宿的茫崖市城市快捷酒店。 ▲ 酒店前臺。小城市的快捷酒店,條件真的不算差。 ▲ 酒店門外的街道。這么小的小城市居然還有交警在路上糾正違停,這個絕對沒想到。 這座小縣城掛牌成立與艾肯泉景點掛牌成立的時間點差不多少,都是在2018年,非常年輕。茫崖縣的成立與青海省石油的開采密不可分,青海石油集團的花土溝基地就在這里。 ▲ 這是采油一廠辦公樓的照片。我們還看到有二廠、三廠和四廠,大同小異。 ▲ 這是職工食堂之一,門外的大巴是接送他們往返工地的交通車。 ▲ 這是綜合服務中心,內有商店、理發、澡堂等各種服務設施。奇怪的是這里很少看到老人和孩子,也沒見到幼托、敬老院等公用設施。這可能與石油開采企業的工作性質有關。 ▲ 在石油企業內部停車場,青一色的國產皮卡,車容整潔、排列有序,彰顯出石油工人嚴密的組織紀律性。 ▲ 石油企業職工全都身著統一的紅色工作服,沒有例外。這位姑娘一大清早騎著電瓶車上班,遇上紅燈自覺停車等待,在這種小地方難能可貴,表現出他們良好、文明的素質。 ▲ 賓館旁邊有一片住宅樓,地圖上看叫作“采油小區”,這樓房看上去像是沒人住。經詢問方知這不是居民樓,是石油工人的集體宿舍。 原來是石油工人流動性大,他們一般都不把家屬帶到基地一起生活。一線職工中的多數人都是在這里工作兩個月、回家休息團聚一個月。他們的收入不低,沒啥技術特長的職工年收入都有十幾萬。這種收入水平在北京上海這種全國一線城市來說也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 但不要忘了這里是個無人區中的小城市,條件艱苦的程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比如說上面照片中這一小片綠地,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搞這樣一個綠色小景完全不在話下。但這里的土全是砂質鹽堿土,這些綠植根本就種不活。這片綠地中的土都是從外地運來,就連人們平時吃的蔬菜糧食也都是從幾百公里以外運輸而來。在路邊開店的小老板們,都喜歡在店內擺上幾盆綠植以顯示他們的情趣,改善店堂內的氛圍。 ▲ 告別這座石油小城,我們啟程向格爾木出發。在茫崖市的G315國道入口處矗立著為開發這處石油基地而犧牲的烈士紀念碑。我們停車駐足向烈士們致敬! ▲ 在驅車向格爾木進發的路上,我們看到公路旁的采油現場。無數臺磕頭機(學名叫“游梁式抽油機”)在一刻不停地忙碌著,把黑色的石油從深井中抽出,沿著油管輸送到煉油廠油庫。遠處可看到一條與G315國道平行的高架式高速公路,那是G0612黃茫高速。再遠處還有一條自西寧經此進入新疆的鐵路,距離太遠,在照片中已經看不清了。 在距離茫崖市區大約8公里的地方還有一座能起降波音737的花土溝機場。茫崖市的交通條件不算差,否則這里的石油和其它礦產品運不出去,茫崖近3萬人口的生活物資運不進來,旅游資源也無法進一步開發,這個無人區中的城市將難以生存。 <b><font color="#ed2308">第27天(7月17日周一)</font></b> 昨晚住在格爾木市。格爾木是青海省中西部一個非常重要的樞紐城市,交通十分發達。向東可達西寧和我國中、東部各大城市,向西可去新疆,朝北離敦煌不遠,往南便是西藏。在五十年代整個西藏交通還不發達的時候,從這里到拉薩的青藏公路(就是現在G109京藏公路的青藏段)是西藏通往外界的唯一大動脈。 ▲ 格爾木位于青藏高原一隅,是青藏高原著名野生動物藏羚羊的故鄉。市內主要街口的中心環島上就有藏羚羊的雕像。 ▲ 今天我們第一個游覽點是察爾汗鹽湖,這也是我們此行中游覽的第四個鹽湖類景區。前三個分別是茶卡鹽湖、大柴旦翡翠湖和茫崖翡翠湖,在以前寫的游記中已做過介紹。今天的察爾汗鹽湖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是面積大,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鹽湖,總面積為5856平方公里;二是它的湖水中各種無機鹽的含量大、門類齊全,是一個工業鹽生產基地,湖邊可以看到許多鹽產品加工廠。 ▲ 湖邊的鹽產品加工廠之一。 ▲ 跟上次那幾個鹽湖一樣,這里也有一條世界上最咸的路,但自駕游的車輛不能開進來。 ▲ 這就不用嘗了,肯定是齁咸齁咸,而且是咸得發苦。因為這里的鹽無機雜質的含量高。 ▲ 鹽湖中的鹽島上建有帳篷可供游人夜宿,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在這里住。 ▲ 湖水照樣是色彩繽紛。近處是湖邊鹽的結晶,遠處是另一家小型鹽產品加工廠。 ▲ 這是在湖邊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我用手機從不同角度為一位北京老哥拍的兩張照片。后面湖水的顏色完全不一樣,很神奇。 ▲ 景區有規定不讓下湖,這三位姑娘說她們要治治腳氣。 ▲ 上午游察爾汗鹽湖,下午去登昆侖山。格爾木的平均海拔高度已是2780米,我們要驅車160公里到青藏公路的第一個制高點昆侖山口去體驗一下更高的海拔。右側加油站的大牌子上寫著“天路從這里開始”。韓紅的《天路》歌頌的是青藏鐵路,但這里是青藏公路。 ▲ 開始登山。坡度不大,彎道漸多。G109的這段路面條件不錯,全程都是柏油鋪裝。車輛不多,菜鳥駕駛員也可以到這兒來練練手。 ▲ 海拔高度在升高,已經可以看見遠處山頂的積雪。我們兩臺車的發動機均帶有渦輪增壓,這點高度對車來說不算啥,遠沒達到需要嘶吼的狀態。 ▲ 途中找個風景不錯的地方,靠邊停車休息、拍照。 ▲ 公路旁邊看到2006年通車的青藏鐵路,一列由內燃機車牽引的綠皮客車飛馳而過。從車頭的形狀和車身的涂裝來看,這是從美國通用公司引進的NJ2型柴油機車,牽引這列客車在高原高寒地帶運行的速度可達100km/h。但青藏線上并非只有美國內燃機車才能運行,國產的HXN3、DF4D和DF8B型內燃機車也照樣跑,速度同樣可達到100km/h。這些資料在網上均可查到。 ▲ 這是我們拍到的國產HXN3型內燃機車。 ▲ 終于到達昆侖山口,藍牌上標注的海拔高度是4768米,比160公里外的格爾木市高2000米左右。這里算不上是個景點,只是從格爾木出發,青藏公路上的第一個制高點。 ▲ 公路兩側各有一片平坦之處可以停車,有一些廣告牌、紀念石碑建筑等。 ▲ 這里對藏羚羊的保護措施之嚴厲那是沒話可說,還曾有烈士為此獻出過生命。 ▲ 高海拔地區,下車活動半小時后身體多少有那么一點兒高反,但也只是稍感氣急,無其它不適。有位北京戰友帶了血氧儀,測一下我的血氧值為86%,心率82次/分,也不算太差。我們隨車帶了小包裝的氧氣,如有戰友不適可以應急。 ▲ 人、車都沒啥高反,但這礦泉水瓶受不了了。瓶子是密封的,海拔高氣壓低,瓶內的空氣膨脹,本該上下一般粗的瓶子變成上粗下細,不成形了。另一個瓶子稍好些,但瓶底嚴重凸出根本站不住。檢查一下我們其它的隨身物品,發現有些密封小包裝食品的塑料包裝袋脹成了球形,個別的被脹破。 ▲ 青藏公路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翻過唐古拉山口就是西藏的那曲了。唐古拉山口距此還有400多公里,路程太遠,留待以后有機會再去。回程是一路下坡,我們循原路返回格爾木。 <b><font color="#ed2308">第28天(7月18日周二)</font></b> ▲ 今天我們離開格爾木向東行駛,去往350公里外的都蘭縣,都蘭的海拔高度略高于格爾木。天氣晴好,公路兩側的風力發電場連續成片且排列整齊,估算一下數量少說也得有上千臺。如此大的陣式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這段路,G109國道與G6京藏高速并行。車少景好,行車途中非常舒適。 ▲ 今天的第一個去處是香日德寺。這是一座藏佛教寺院,地處都蘭交通要道,建于1797年,曾是西藏政教領袖往來內地的驛站,十三世達賴和九世、十世班禪等知名人士均曾在此居住過。 ▲ 藏佛教寺院,照例是金壁輝煌。以前交通不便,那些高僧們從西藏來往內地行程不易,非常辛苦。在這兒歇歇腳小住幾天,順便傳經布道,倒也是個好地方。 ▲ 接下來的游覽點是我們十分向往的一個奇景,名叫夏日冰瀑。現在是七月盛夏,但這里卻有條瀑布結著厚厚的冰,并且終年不化。這不是一個正規景點,很難查到它的資料,一路上鮮有指示標志,就連導航都不認識這地方。我們只能根據當地人的指點一步步地探索。上面照片是路遇一戶牧民民宅想問個路,門沒鎖但家中空無一人。照片右側那一大堆是牛糞,牧民們收集起來,冬天取暖做飯用。 ▲ 一路上都是這種碎石路,有一大段路比這還難開。還不能把車開到路邊的草地上,否則當地牧民會有意見。開到實在無路可走了,還需下車步行2公里。 ▲ 總算見到一塊指示石碑。 ▲ 我們得沿著右下方這條亂石河床朝上游走2公里。路不好走,真怕一不小心崴了腳,影響后續行程。 ▲ 沿途的風景還是很不錯。 ▲ 已經遠遠地看見冰瀑了,目測距離還有1公里。 ▲ 快到了,用對講機跟戰友們通報情況。 ▲ 冰瀑的全景。可以看到它后面的山還很高。 ▲ 冰瀑的近景。根據人物身高的比例,大致上可以推算出冰瀑的高度略超過10米,厚度不到2米(左薄右厚),中間無冰部分的底部寬度大約有5米多。 ▲ 再看一下中間流水部分的局部,想象一下嚴寒時期冰瀑的形成過程和炎熱天氣下它的融化過程。 ▲ 當天都蘭縣預報的最高氣溫是22℃,這里的海拔3800米,肯定遠低于22℃。按照這里盛夏時的氣溫和冰層的厚度推算,若沒有人為的干預,這冰層終年不化是完全有可能的。 ▲ 看我在現場拍的一段視頻。 ▲ 我們從冰瀑往回走,抬頭看到的景色是這樣。這時才知道剛才來的路都是一路上坡,已經爬到這么高了,遠處的山都在我們腳下。 <b><font color="#ed2308">第29天(7月19日周三)</font></b> ▲ 都蘭是個小地方,但這家賓館的老板很熱情,服務態度極好,有啥困難他們都愿意幫助解決。 ▲ 賓館門口的公路就是通往格爾木方向的G109國道。路面條件不錯,通過的車輛以小客車居多,大型車輛較少見。 ▲ 今天第一個游覽點是“花海草原”。到這里來就是為了看漫山的野花,看牛馬羊群在高山草原上放牧,非常適合我們這些大城市來的游客到這里拍照,體驗高海拔草原上的牧民生活。陰雨天寒,我們紛紛找出薄羽絨穿上,帶上雨具。 ▲ 雨漸止。視野中出現草原、牛羊、群山、棧道,只是還沒看到花海。 ▲ 花海在這里,一定要爬上山坡才能看到。 ▲ 天氣有放晴的跡象。爬上坡頂,看到山坡的另一面是這樣的景象。在照片中部可以看到對面山頂上有5G基站的天線,再看看自己的手機信號是滿格。在這偏遠之地也能享受到5G服務,這有點令人意外。但我們沒看到它周圍有電線桿,不知這基站的用電從何而來,難道是用太陽能電池板? ▲ 到花海拍花,這是我們來此的目的之一。這朵藍色的花是亞麻,它的植物纖維可紡高支紗用于制衣,同時它也是一種油料作物。 ▲ 這種黃色的花在草原上的數量最多。網上查,它的學名叫多莖委陵菜,全株可入藥,牛羊都喜歡吃。 ▲ 這叫飛廉,渾身長刺,看似不能碰,扎手。網上說它可以藥用和食用。 ▲ 重點要介紹一下有名的狼毒花。左下這株是花蕊狀態,右上這株已經盛開。據當地人介紹,狼毒花的汁液有毒,牛羊都不吃。它的生命力強大,根可以入藥。 ▲ 本想拍一張風吹草低見牛羊,可是這天沒風,只能馬馬虎虎拍成這樣。 ▲ 給這頭小牦牛單獨拍一張。 ▲ 吃草也是個技術活兒啊。看清楚了,別一不小心把狼毒花給吃了。 ▲ 又是一次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我趴在地上給花拍照,蹲在旁邊的那位說要給我拍工作照。另一位湊上來對著我們兩人偷拍,沒想到還有第四人躲在一邊把我們三人一起攝入鏡頭。 ▲ 下山,回都蘭午餐。中途遇到好景,停車拍照。 ▲ 這里的海拔高度比都蘭還是要高了不少。 ▲ 下午準備去看都蘭縣的熱水墓群,在這之前先去都蘭縣博物館參觀,做做功課了解一下熱水墓群。 ▲ 先在沙盤上看看位置和地形。人類自古都是依山傍水而居,在都蘭縣南面有一條察汗烏蘇河,熱水鄉和熱水墓群就在這河邊,這里也是古絲綢之路青海道的遺址。 ▲ 熱水墓群屬北朝晚期至唐代吐蕃時期(6~8世紀)的大型墓葬群,經考古確認的墓葬共200余座,隨考古發掘出土的殉葬品除了常見的陶瓷器外還有大量的金銀器,以及大型殉牲遺骨。熱水墓群考古的重大意義見上面展板的文字所述。 按我的理解,古代的熱水是比都蘭更早、更成熟的一塊人類聚居地,位于古絲綢之路青海道的要塞。熱水墓群應當是當時的一塊墳地,位于察汗烏蘇河河邊一塊地勢較高的地方。這里出土的各種文物,有力地證明了絲綢之路的存在、發展和中華文明的璀璨。 ▲ 這是我們來到墓群現場看到的一座已經發掘并被保護起來的古墓,位于一座不太高的坡頂,墓室頂部已被鋼化玻璃覆蓋,游客可站在玻璃上觀察下方的墓室。墓室的一側是墓道,裝了兩扇門禁止入內。 ▲ 由于坡頂拍攝角度不佳無法拍到墓室的全景,我只能站在玻璃上向下拍張局部。那些錢幣和擺放物都是墓室尚未封閉時,當地人和游客留下的祭祀物。據說此墓的主人是當時熱水的一位地方官員,大概相當于現在的鄉長或縣長吧。 ▲ 在土坡不遠處的一座未封閉的墓坑內,看到殉牲——兩匹汗血寶馬的遺骨。遺骨就在眼前,若趴在坑邊,一伸手就差不多能摸到。如此近距離地接觸考古現場,這對我來說也算是有生以來頭一回。 ▲ 返回都蘭的路上,再好好欣賞一下察汗烏蘇河畔的美麗風景。 ▲ 看到一大片油菜花,北京戰友很興奮。上海戰友平時見得多了,顯得有點視覺疲勞。 ▲ 路過熱水鄉境內的一座藏佛教寺廟,照例是金壁輝煌。 ▲ 寺廟外遠處山坡的一塊石頭上刻著六個紅字。本次出行我又漲了點知識,嗡嘛呢叭咪吽,正確讀音是:ōng mā nī bēi mēi hòng。據說這六字真言是觀音菩薩的心咒,藏族男女老少無人不知,總體來說就是祈愿求福的意思。 <br> 第(7)篇到此暫告個段落,感謝同行戰友提供的部分照片素材。<br> 本次我們去青海、甘南自駕游總共歷時50天。現在雖已踏上回程,但與來時的軌跡并不重合,依然美景多多。后續篇將更為精彩,敬請期待。<br><br>2024-2-20<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吴忠市|
大同县|
左权县|
吉木萨尔县|
广水市|
武邑县|
滕州市|
泌阳县|
恩平市|
通道|
英山县|
惠来县|
克拉玛依市|
翁源县|
纳雍县|
彰化县|
北辰区|
杭州市|
昌黎县|
娱乐|
高雄市|
尉犁县|
车致|
巫溪县|
民权县|
绥芬河市|
大同市|
娄底市|
杨浦区|
阿坝|
石棉县|
虞城县|
深水埗区|
东兰县|
永康市|
吉木萨尔县|
赞皇县|
烟台市|
高陵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