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留壩縣距離西安290多公里,地處秦嶺南麓腹地,位于漢中市北部。歷史上即為南北通衢,素有“秦漢咽喉”之稱。留壩之名,始見于明《一統志》,本名劉壩,相傳因留侯張良辟谷于境內紫柏山,因有留侯祠而得名留壩。</p><p class="ql-block"> 秋風起,去留壩,把自己浸泡在無邊的秋色和秋趣中,金秋的繽紛是屬于留壩的。先打卡留壩老街,這條始建于嘉慶13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的老街,曾是古連云棧道上的重要驛站。老街靜謐儒雅,很文藝,全長也就700多米,最寬不過七八米,兩邊住著人家和少量的商戶,店面多以餐飲為主,匯聚了陜南及當地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 獅子溝牧場,位于留侯鎮的營盤村,據說是當年諸葛亮扎營屯兵、厲兵秣馬之處。牧場在山谷間一片十分開闊的谷底,周圍被大山包裹。純天然,原生態的高山牧場,沒有人工智能打造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圍的山色五彩斑斕,有楓樹、黃櫨、槭樹、樺樹等樹種。高遠澄凈的藍天,隨風飄逸的云朵,自然古樸的木屋用籬笆柵欄圍起來,悠然自得的牛羊,一條綠色小河從中間流過,河水中富含礦物質,所以是綠色的……共同營造出油畫般斑斕的色彩,頗有小瑞士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秋染太子嶺,樹樹皆秋色。</span>太子嶺地處留壩旅游環線,原生態環境的自然風光美如畫卷。每年進入秋季,<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子嶺是留壩最先紅的區域。</span>當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至太子嶺之巔,一覽秦嶺深處疊翠流金,<span style="font-size:18px;">絢麗多彩的樹木漫布群山,就</span>像一幅連綿數千公里,濃墨重彩的千里畫卷,美不勝收!醉人心扉。</p> <p class="ql-block"> 車子沿著蜿蜒但平坦的山路穿行在秋意盎然的太子嶺深處,車窗外層林盡染、五彩繽紛的群山像一幅幅油畫從我們眼前緩緩掠過,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最美鄉村公路~高江路,這條39公里的鄉村公路修建于50年代,是一條備用道路,兩旁樹木多樣,一到秋天各種樹木拼成了一幅七彩圖案,儼然一副濃墨重彩的千里畫卷,似紅葉黃葉筑起的流金隧道,暢游其中,讓人流連忘返。攻略中對高江路都是這么描述的,而我們來的稍早了些,樹木還沒完全變色,但走過全程已經感受到它的美了。</p> <p class="ql-block"> 紫柏山,位于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為國家級森林公園。4A級旅游景區。山上古樹多紫柏,故名紫柏山。也因漢代留侯張良歸隱此地而聲名遠揚。紫柏山特有的天坑及山頂上的草坦,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坦群落。最高海拔2610米。山勢巍峨,蜿蜒起伏,自古就有“七十二洞、八十二坦、九十二峰”之說,是與華山、太白山齊名的陜西三大名山之一。我們因時間倉促,沒能繼續登頂一睹天坑和草坦。</p> <p class="ql-block"> 上山只能坐纜車到達山的三分之二處,下纜車后登山,山上全是木質臺階。步行約半小時即可登頂。</p> <p class="ql-block"> 這棵古銀杏地處留壩縣玉皇廟鎮石窯壩村,經初步測算樹齡近4000年,其胸徑為4.4米,樹高26米,相傳是周文王親手栽植。此樹居全國古銀杏第三,西北第一。樹心有一個約3米大小的空間,可容納30余人。此樹雖歷經劫難,但仍生機盎然,時至今日,留壩人常選擇在此祈福。</p> <p class="ql-block"> 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筑,被列為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約在2200年前,謀士張良在幫助漢高祖劉邦打下大漢江山后被封為了“留侯”。張良開國后放下功名利祿,遠離紅塵,翩然來到這莽莽蒼蒼的秦嶺腹地,尋得一處幽謐之境,開始過起悠然自得的隱居、讀書、修煉、尋仙之新生活。后人在張良院居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道觀,這便是“張良廟”。</p> <p class="ql-block"> 娑羅樹,相傳是張良隱居后所植。</p> <p class="ql-block"> 秋天的斑斕屬于留壩,真的一點都不夸張,太美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市|
尉氏县|
曲麻莱县|
衡阳市|
尖扎县|
公主岭市|
迁安市|
郑州市|
崇州市|
宝坻区|
上虞市|
永春县|
宜宾市|
岚皋县|
澄城县|
靖远县|
富川|
库尔勒市|
霍城县|
华池县|
双柏县|
叶城县|
保山市|
恩施市|
新郑市|
普兰店市|
抚顺市|
博野县|
唐山市|
钦州市|
诸城市|
娄烦县|
兴文县|
乌拉特后旗|
沙坪坝区|
揭西县|
靖安县|
健康|
专栏|
乐昌市|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