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書法樂園里遨游,常常會看到一個普遍現象:大凡優秀的書法學習、研究者,在面對古圣前賢的作品時,都會在考察其技法、氣韻的同時,認真考察其作品形成背景及書家生平等,以便全面、深刻地把握作品的藝術特色、提升審美修養、破譯書法“密碼”。我在顏真卿《自書告身帖》的讀帖時,也曾遇到一段逸聞軼事,雖然對作品本身的藝術特色并沒有直接關系,但對其歷史地位及其重要價值有了較深的感觸。趁節日空閑,不妨錄下來把玩。</p> <p class="ql-block"> 話說上世紀70年代,西北地區鄉下有一農戶,戶主叫李金山。李金山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善良正直、勤懇踏實、樂于助人。一天,李金山去鎮上的集巿趕場,途經一段人跡罕至的偏僻小徑時,發現有名西裝革履的男子倒臥在地、頸部血跡斑斑、處于昏迷狀態。李金山意識到情況嚴重緊急、救人要緊,立刻背著男子去了附近村里的診所。男子傷勢危重,診所的醫生經檢查、露出了為難的神情、擔心救治不好反而惹上麻煩。見死不救于心不忍,于是,李金山買了些藥物,義無反顧地將男子背回自家中,悉心照料,期盼他能蘇醒過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一周之后,男子終于清醒過來。當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對李金山露出了感激的神情,說日后有機會必會報答救命之恩,翌日便在李金山外出時不辭而別了。</p><p class="ql-block"> 又過了幾年,到了1979年,一日,李金山偶然發現有人在他家田地里偷吃青麥,李金山隔著一段距離喊了一聲:“什么人?” 那人一驚而轉過身來,李金山一看,頓時露出了欣喜和驚訝:這不就是當年被他救下的那名男子嗎?正要上前寒暄,男子卻把一本舊書扔了過來,并讓李金山“保存好,日后有用!”便匆忙離開了,也沒給李金山靠近自己的機會。李金山困惑不解,但還是回家把舊書保存好,感覺到這本書對男子來說意義非凡,日后人家來要的時候一定完璧歸趙。但直到李金山臨終前,都沒再遇到那名男子,彌留之際他囑托兒子李想將舊書好好保存,隨后安祥地閉上了雙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局部)</b></p> <p class="ql-block"> 那位神秘男子扔給李金山的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顏真卿的墨寶真跡,價值連城。顏真卿的老家在陜西西安,他因精通書法,被譽為“亞圣”?,F如今流傳在世的、多為其書法碑刻作品,幾十年來,它們源源不斷地被考古學者們挖掘出來,如陜西出土的《羅婉順墓志》,河南出土的《王琳墓志》。除了碑刻作品之外,還有許多書面文字。顏真卿對多種書體都造詣頗深,流傳的作品有草書,如《爭座位帖》;行書如《祭侄文稿》;楷書作品相比草書和行書較多,如《多寶塔感應碑》、《東方朔畫像碑》、《顏氏家廟碑》等。但由于年代久遠,顏真卿存世的楷書真跡并不多,只有兩件,分別是《竹山堂連句》和《自書告身帖》,而神秘男子送給李金山的那冊舊書,便是《自書告身帖》。它是顏真卿晚年時期的作品,筆法已相當成熟,給人以渾然天成的韻味,質樸又不乏華美,是一種高級的藝術形式。</p> <p class="ql-block"> 30年后,李想帶著舊書上了尋寶欄目組,專家鑒定后給出結論:此書正是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真跡,價值2個億。李想希望通過節目組找到此書的原主人,幾經輾轉終于有了線索:男子曾是農作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但已經離世。原來男子當年遇到了不懷好意、想要搶竊他的書的人,為躲避、走投無路間恰巧又來到了李金山的田地,看到青麥長勢喜人,便又想就地取材進行研究,被李金山發現后,有些難為情,同時也是為了保護那本舊書和李金山本人,就順勢跑開了……。生活中有許多事情總是陰差陽錯,事與愿違,李想本要完成父親的遺愿、將書交還給原主人,但無奈已無可能,于是,毅然決然將《自書告身帖》無償捐獻給了國家文物院。</p><p class="ql-block"> 李家父子二人重情重義、無私奉獻,令人為之而感慨、感動。而正因為李家父子的品德,使我們今天能夠目睹顏真卿的真跡,透過那老舊、滄桑的書籍紙張,感受到顏真卿墨跡蒼勁有力、端莊樸厚的藝術魅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武城县|
苏尼特右旗|
嘉善县|
东港市|
大埔县|
合川市|
金堂县|
陆丰市|
视频|
五大连池市|
义马市|
金塔县|
方城县|
项城市|
海晏县|
宜黄县|
清流县|
阳曲县|
陵川县|
旬邑县|
丽水市|
易门县|
关岭|
东台市|
彩票|
大丰市|
涡阳县|
精河县|
托克逊县|
荔波县|
鸡西市|
琼中|
舒兰市|
钟山县|
乐都县|
阿鲁科尔沁旗|
巫山县|
怀仁县|
景德镇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