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道德經》第十二章</p><p class="ql-block"> 原文</p><p class="ql-block">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p><p class="ql-block">譯文:</p><p class="ql-block">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睛都看花了;美妙的音樂,使人的聽覺都失聰了;豐美的食物,使人的口味都傷損了;馳馬打獵,使人的精神極度放縱;珍貴物品,使人欲行不軌。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維持生計,不耽于感官的享樂,所以圣人在欲中總是有所取、有所舍,而不是一任欲念滋生蔓延,只取不舍。</p><p class="ql-block"> 這一章老子仍然將道之切入點轉入實際生活,論證圣人的取舍之理。在老子的道悟中,告誡我們要追求虛無的本性,雖然人生活其里需有欲,只是簡單的粗茶淡飯,才和合道之規律。如果過度追求吃喝玩樂,就偏離道之初心,傷害五臟六腑,感官遭殃。提醒人們隨時隨地辯證道之有無,反觀自己的行為,懂得取舍。</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贊美老子的大善、大柔、大無微不至。上一章從車輪、陶器皿碗,房屋為我們比劃無的重要性,有只是便利。這一章細化具體到生活的口鼻眼耳心之感官的需求不能放任,要掌握度。</p><p class="ql-block"> 比如當下人人向錢看,物欲橫流,精神生活卻空虛、危機。老人兒童留守,光棍村,老無所養等逆天的非自然現象;貪欲難得之貨,天上地下亂開采,大氣、江河、土地環境卻嚴重污染,南北極冰川開始大面積融化;食物豐富多彩卻失了本真。追根溯源 ,皆因人們欲念如戰馬嘶鳴,如百萬蚊蟲黑壓壓襲來。所以《道德經》是永恒的宇宙真理,老子是永遠的老子,天地大道亙古永存。</p><p class="ql-block"> 詞解:畋,狩獵。</p><p class="ql-block">行妨:傷害操行。妨,妨害、傷害。</p> <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 劉玉花,筆名雨和,原名張巧玲。祖籍榆林吳堡,定居延安。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西部散文學會會員、 陜西省青年作協會會員、延安市作協會員。</p><p class="ql-block"> 作品散見《延河》《中詩報》《當代文學家》《青年文學家》《西部散文選刊》《南方文學》,人民日報互聯網電視.文化等雜志及網絡平臺,有詩入選《新詩百年.中國當代詩人佳作選》。獲各類獎十余項。</p><p class="ql-block"> 目前解讀老子《道德經學》八十一章已完畢,正在二次校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光泽县|
芜湖县|
莎车县|
札达县|
丹凤县|
成安县|
浦城县|
崇文区|
东台市|
五大连池市|
江门市|
萨嘎县|
东海县|
陆河县|
大厂|
获嘉县|
克东县|
依安县|
合水县|
定日县|
东安县|
抚松县|
广宁县|
聊城市|
青川县|
甘德县|
辰溪县|
墨江|
宁波市|
宝清县|
藁城市|
清涧县|
商城县|
桓台县|
安图县|
长武县|
修文县|
玉山县|
额尔古纳市|
紫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