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年初十,雖然很多人已經“正式退出春節檔”了,但春節檔電影的票房數據還在持續拉升。從這幾天來看,春節檔票房排第四的《第二十條》后勁很足,多次實現了“逆跌”,2月18日領跑當日票房。很多人觀影后表示,“淚點與笑點并存,笑著笑著就哭了”“我們很需要這樣的影片,如果《第二十條》早點上映會更好”“做好人不該付出代價,還是要勇敢地做一個好人”。</p><p class="ql-block">電影《第二十條》是如何喚起大家對正義之舉的敬仰?笑聲背后,又為何讓人不禁掉下眼淚?</p> <p class="ql-block">電影片名《第二十條》,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關于正當防衛的條款。影片呈現的三起案件,都圍繞著正當防衛的爭議而展開:村民王永強一家因欠高利貸,長期遭“村霸”放貸者欺壓,他將放貸者捅成重傷,放貸者最終死亡,他卻可能被判處死刑;高中生韓雨辰為阻止校園霸凌將霸凌者打傷,卻由于缺乏霸凌證據,面臨被立案拘留;公交司機張貴生為保護受到騷擾的女乘客,將騷擾者打傷,卻被判定為故意傷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作為一部法律題材電影,《第二十條》之所以能在春節檔吸引那么多觀眾走進影院,絕非偶然,主要是因為它將抽象的法規條款化作身邊的故事,擊中了每個觀眾內心樸素的情感,引發了人們對于公平正義本能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為什么這些案件會激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和熱議?<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實,公平和正義一直植根于中國老百姓的內心深處,是在長期的文化熏陶中形成的,是在社會的共識中前進的,有時只需一些小小的觸動便能被激活、被放大。</span>或許很多人沒有讀過刑法第二十條,但大多數人都知道“見義不為,無勇也”,都相信“好人有好報”,都愿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正是有了這樣舍生取義的民族精神和守望相助的價值導向,中華民族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進取不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當今社會,人們對公平正義的向往和訴求,早已超越了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的范疇,形成了以法應對不法、以公正對抗不公的理性認知。</span>不論是為了保護本人合法權益的自衛行為,還是保護他人的見義勇為、保護國家和公共利益的英勇斗爭,都應該得到法律保護,尤其是后者更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褒獎。當我們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在每一次判決中看到是非曲直得以辨別,才會對國家法治進程更有信心,對內心的價值判斷更有底氣。</p><p class="ql-block">有人說,好人難做。有此感慨的原因之一是,盡管人們依然有赤子之心,依然有干云義氣,然而有些時候,種種現實顧慮牽絆住了他們仗義而行的腳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好人常滿腔熱血,但熱血的義行有時會被誤讀。</span>電影中有一個生動的情節,檢察官韓明為了阻止公交車司機張貴生上訪,拿著手機給他解說案發當時的監控錄像,一幀一幀地分析,這個視頻里從第幾秒到第幾秒屬于見義勇為,從第幾秒開始屬于互毆,從第幾秒開始就變成了故意傷害。看似荒誕其實隱藏了深刻的現實思考。</p><p class="ql-block">見義勇為這件事本身就需要有一點兒“上頭”,如果張貴生能夠“三思而后行”,恐怕他就不會出手救人,而是會選擇明哲保身。做“事后諸葛亮”、用上帝視角去評判一次義行是簡單而容易的,但如果把自己代入當時的情境中,就會發現所謂的評判不符合實際。怎樣選擇最佳救助方式、怎樣把握防衛限度需要科普,但是怎樣守住這一點挺身而出的沖動與血性,也同樣重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好人總心懷善良,但善良的人有時會受委屈。</span>影片中,韓雨辰勇敢幫助遭受校園霸凌的同學,反而被誣陷為打架受到調查處分,甚至差點被立案拘留。韓雨辰父母為了不讓此事影響他的升學大事,教導他“小不忍則亂大謀”,兩個人輪番上陣向身為教導主任的霸凌者父親請求和解,韓雨辰無法理解,明明錯的不是他,為什么要他道歉?下次遇到這種事,還要不要管?</p><p class="ql-block">我們教育孩子從小要真誠、勇敢、善良,那么我們就要把這樣的價值觀念一以貫之、言傳身教地貫徹下去,不為一己的利益顛倒是非,也不為世俗的無奈而扭曲善惡,更不要讓孩子因為做了善事而受委屈。孩子的世界往往是黑白分明的,世界也本來應該是黑白分明的,我們要讓孩子始終相信,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就算陽光一時被遮蔽,終究會有云開霧散之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好人愿施以援手,但幫助別人有時換來的卻是傷害。</span>大學時代的韓明幫助呂玲玲伸張正義,卻耽誤了自己畢業時的工作分配;張貴生見義勇為,卻因故意傷害罪被判入獄三年。而在現實生活中,曾經出現過攙扶摔倒老人反被訛詐、路見不平出了手卻被誣陷敲詐的事件。一方面,一些道德坍塌、誠信缺失的事件讓人們寒了心、涼了血;另一方面,曾經“沉睡”的法律條款也沒能讓一些善良的人免于遭受傷害。</p><p class="ql-block">正如電影臺詞所說,“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法律應該維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社會秩序,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很多人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刑法第二十條的激活,趙宇見義勇為案等案件的裁決,正在為這些勇敢善良的人披上堅固的“鎧甲”,讓他們可以大膽行善,不再有后顧之憂。</p><p class="ql-block">《第二十條》最令人熱淚盈眶的,是觸動,是解氣,是不讓做好人付出代價的法治進步。雖然說電影來源于生活,很多人物和情節也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和電影相比,現實生活要更為復雜。</p><p class="ql-block">從電影到現實,從個例到整體,從積極倡導到社會自覺,我們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怎樣不讓好人付出代價,這個問題值得每個人深思,因為它事關“我們是把怎樣的一個世界交到下一代手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讓做好人付出代價,就要保護好每一次勇敢出手。</span>法律是最基本的社會制度,是治國之重器。制定法律的一個重要初衷是維護公平正義,但是如何在每一個具體案件中精準地理解和適用法律,如何“讓壞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雖然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要完全做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p class="ql-block">面對罪惡,普通人怎樣才會站出來?怎樣才肯出手、敢出手?最起碼的一點就是要保護好他們,首先是法律上的保護。法律不是冰冷的邏輯,而是有溫度的,體現著普通人的常情常感。影片所聚焦的三起正當防衛案件,承載了無數普通人對公平正義的期待。這份期待,是對每一次出手的保護,不讓做好事被挑刺,不讓做好人被辜負,大家才會敢于去做好人,進而讓善行義舉在整個社會蔚然成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讓做好人付出代價,也要注意保護好以身護法的法律人。</span>法律和法律人是公平正義的防線。試想,影片中如果沒有韓明、呂玲玲等這樣一群胸懷法治信仰和正義感的檢察官,如果他們的堅守沒有獲得認可與支持,案件又將會是怎樣一個走向?</p><p class="ql-block">電影中塑造的檢察官形象,便是現實的折射。推動法治的更大進步,讓老百姓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始終需要一大批這樣的法律人。堅守心中信仰,推動作出不同于以往的裁判,需要頂住巨大壓力,他們同樣需要被這個社會保護起來,少一些干擾,少一些非議,少一些求全責備,保護他們的信仰追求,保護他們的剛正不阿,保護他們的正義情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讓做好人付出代價,同樣不能忽視輿論監督的推動作用。</span>老百姓對關心的社會話題,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是推動法治進步的重要力量。換句話說,網絡輿論往往反映著民意走向,如果被正確引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填補法律上的空白,推動相關法律的進一步完善。</p><p class="ql-block">近幾年多起案件的審判,特別是互聯網上對于正當防衛的大討論,輿論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輿論監督不是“誰弱誰有理,誰死誰有理”,也不是讓情緒與法治站在對立面,更不是所謂的“輿論審判”“輿論勝利”。而是要傾聽老百姓最樸素的情感期待,努力實現天理、國法和人情的統一,讓人們更加自覺地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信仰法律。</p><p class="ql-block">不讓做好人付出代價,讓大家敢于做好人,是《第二十條》留給我們的一個思考。它既應該是這個社會的共識,也應該成為無數普通人的追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原市|
平和县|
马山县|
沐川县|
同仁县|
措勤县|
德清县|
彩票|
崇阳县|
黔南|
遂川县|
阿克陶县|
安达市|
巍山|
三河市|
四子王旗|
仙居县|
临沭县|
扬州市|
兴安县|
微山县|
通城县|
利川市|
含山县|
郁南县|
周至县|
布尔津县|
太白县|
儋州市|
昌宁县|
贡觉县|
丹寨县|
西充县|
尉氏县|
建始县|
陆丰市|
潜江市|
盱眙县|
大宁县|
怀柔区|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