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年過的不溫不火,聽不到鬧紅火的熱鬧,只有偶爾零星的爆竹聲響,告訴你這個時間是過節。說實話,我今年特別反感放爆竹,我總覺得城市樓宇密集的地方更不適合燃放。如果特別想放可以到城外開闊的地方放放,滿足滿足心里的需求,也算過節的應景吧。</p><p class="ql-block">午休過后,一個人漫步街頭,突然發現自己是個自由自在的人,“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便坐上公交車,去了不遠處的雙塔公園。</p> <p class="ql-block">“雙塔寺”本名“永祚寺”(永祚,即:永遠傳流,萬世不竭,),只是人們習慣俗稱“雙塔寺”,猛然提及“永祚寺”就連本地人也不知所云。為了尊重古寺,以下改稱“永祚寺”。永祚寺位于太原市東南方向,占地12萬平方米,是太原城的八景之一也是太原現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該寺始建于明代萬歷中葉,大約在萬歷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間(公元1597—1602年),距今420余年。當時晉紳學士在科舉制度下,為“昌文風、興文運”,以開太原至文明而創建。寺院內現有大雄寶殿、三圣閣、客堂、禪堂、配殿以及塔院的雙塔等,是明代末期寺院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永祚寺雙塔,又名凌霄雙塔,是山西省會太原現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位于太原市城區東南向山腳畔。永祚寺內的兩塔猶如一對孿生姊妹,相映成趣。凌霄雙塔還有一個美麗動聽的別稱—文筆雙峰。這兩座形同孿生的姊妹塔,一個是先建的“文峰塔”,一個是后建的“舍利塔”。雙塔巍峨俊秀,是我國雙塔之最。</p> <p class="ql-block">也是太原市的地標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冬日午后陽光照著結冰的水面,看不到晴空萬里時雙塔的倒影。不過在冰面的映照下,雙塔的秀麗,也別具風采。</p> <p class="ql-block">新修的亭榭,發射著刺人的燦爛。光彩的有些失真。我記得讀書時陳從周先生寫到滄浪亭——“園林蒼古,在于樹老石拙,惟此園最為突出;而堂軒無藻飾,石徑斜廊皆出于叢竹、蕉陰之間,高潔無一點金粉氣……游者可憑陵全園,山旁曲廊隨波,可憑可憩。”</p> <p class="ql-block">喬木修竹,萬竿搖空,滴翠勻碧,沁人心脾。小院蘭香,時盈客袖,粉墻竹影,天然畫本,宜靜觀,宜雅游,宜作畫,宜題詩。——只能是想象了。</p> <p class="ql-block">不遠處環雙塔寺修的住宅樓,鱗次櫛比,完全是時髦的現代建筑,絲毫感不到與雙塔相映成趣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走進園門,就見得大雄寶殿和三圣殿,以一種不太尋常但又頗為和諧的方式搭在一起。三圣殿建于大雄寶殿頂上,天花頂部用磚雕斗拱,層層出挑,疊澀而上,形成套拱,筑成下大上小的磚砌藻井。這藻井,絕對是中國古建筑無量式殿閣中的珍品!在太原,只有竇大夫祠獻亭藻井奇罕瑰絕,而雙塔寺內也這樣的盛景。這竟是全國唯一—座完全由磚仿木無梁建筑組成的寺院。雖是磚石無梁殿,卻處處藏匿著屬于木構的風韻,每一處都無不讓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無梁殿前明代的牡丹。</p><p class="ql-block">“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其實,作為“國色”的牡丹不但能“動京城”,而且可“動古今”。山西太原雙塔寺的“紫霞仙”,就是這樣的牡丹。</p> <p class="ql-block">按照牡丹的習性,其適宜栽種在地勢高、空氣燥、排水好的地方,而雙塔寺正好具備這些條件,為“紫霞仙”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p><p class="ql-block">以明代牡丹“紫霞仙”為代表的6000余株各色牡丹珍品進入盛花期,古枝挺拔,競放新花。牡丹園占地面積為30余畝,1000多個品種,紅粉黃白紫綠墨9色齊全,整個園區綺麗絢爛,姹紫嫣紅。</p> <p class="ql-block">牡丹‘紫霞仙’明代中葉萬歷年間徙植于太原,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是現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也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的明代牡丹。‘紫霞仙’在位于三進院落中,大雄寶殿前的方形花壇里,有數十株,它花期較長,是牡丹花中的佼佼者。因花型為單瓣,花朵碩大如盤,初開時花瓣呈肉紅色,盛開之際呈淡紫色,臨近晚期則為正紫色,故謂之‘紫霞仙’。”除了“紫霞仙”以外,姚黃牡丹、“二喬”牡丹、黑牡丹、豆綠、趙粉、狀元紅、魏紫、碧雪丹沙、青龍臥墨池等等40多個品種牡丹。</p> <p class="ql-block">不過這些圖片都是我每年牡丹開放時照的。今天冬日暖陽里,牡丹干枯的枝條,在不就前下的雪映照下,瑟瑟著,等待著春天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園外的高樹,在冬日的午后,枝條黑黑的,棱角分明,樹上也有幾只喜鵲,嘰嘰喳喳的叫喊不停。</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下,也有祈福納祥的活動,繁繁雜雜著世人的噪雜與無望的祈求。聽著高空塔角風鈴的清脆的聲音,我似乎回到了久遠的歷史中,讓我暫時忘卻的眼前的喧囂,靜靜地與古今對話。</p> <p class="ql-block">這里一組傅山先生的展覽,讓我沉浸其中。</p><p class="ql-block">靜、淡、遠、藏、忍、樂、默、謙、重、審、勤、儉、寬、安、蛻、歸。——《霜紅龕集·家訓·十六字格言》</p><p class="ql-block">我多么希望做人、處事,常常記著這十六個字。</p> <p class="ql-block">糊糊涂涂走了半個下午,走出雙塔寺,這時山門門額正中的題字“永祚寺”三字瀟灑飄逸,自然跌宕,剛勁的鐵畫銀鉤,飛彩凝輝,法意俱全,給寺院增色不少的同時,也遙遙呼應著400多年間寺廟修建者的苦心孤詣。</p> <p class="ql-block">走在這煙火里的雙塔寺,景物之勝,處處都涵天真。想想春日和喧,樹花將放而嫩葉嬌枝,態尤嫵媚,樹頭鳥語,城中犬吠,遠處升起的青煙,引人入勝。也許這些都是我們想象中的世界,多么愿望它就是如此美好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诸城市|
津南区|
仁怀市|
建始县|
留坝县|
平阳县|
紫金县|
松溪县|
襄樊市|
陆良县|
九龙城区|
南投市|
阿拉善右旗|
华容县|
武胜县|
兴海县|
沙湾县|
平山县|
耿马|
闻喜县|
霍林郭勒市|
黑山县|
南召县|
万载县|
平度市|
阿拉善右旗|
富源县|
上杭县|
虹口区|
乌拉特前旗|
莎车县|
改则县|
临武县|
涟水县|
张家川|
孝昌县|
彰武县|
建平县|
万全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