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臨海古城墻,最佳的路線是從東湖北則的入口開始。沿東湖路北行,路基原是東城城基。后湖辟廣場,穿過“雄鎮東南”石牌樓,是‘百步峻”登城石階,共198級。登臨其上,返顧東湖,但見平波萬頃,橋亭如畫,夏秋之間,湖風撲面,令人神怡氣爽,環樓四顧,處處皆景:東則高樓鱗次,一片新區氣象;南瞰老城,多是古街古屋。古趣油然而生;北面環背白云之山,山間飛青疊翠,時接淡霧輕云;西眺天、仙之水.遙對波光山月。</p> <p class="ql-block">括蒼雄踞于西南,靈江遙接于東海,使人心胸疏蕩,眼界寬闊;折而西向,漫步城頭,兩邊松柏蒼茂,上下萬木青蔥,雉堞時仄時曲,嵐氣隨至隨消。前行約千米而至北固門,過門數百米即達煙霞閣,其閣凌虛高聳,氣勢巍偉,仿北京天壇公園里的圜丘壇而新建的“江南圓天壇”剛剛完工,舊傳這里是元末方國珍稱王時祭天所用之壇。</p> <p class="ql-block">你若有心,會發現這是“圓和九的世界”,在細部結構上分成“三層九重環”的圓合,白玉色的扇形臺板、臺階、欄桿等都是九和九的倍數:沿城敵臺隱出,城邊綠樹遮云,一座典雅古樸的唐代古祠掩映其中,乃被杜甫稱為“三絕”的鄭虔之紀念館,內有趙樸初、啟功、沙孟海等23個省市藝術家的墨寶。</p> <p class="ql-block">由此而下,城陡山削。城之壯觀,以此為最,江南八達嶺即此之謂也。沿山而下,已是臨江城墻。過了朝天門,再經鎮寧門,然后至興善門,側繞巾山,達于靖越門,這四個非常完好的城門及甕城,其一磚一石,莫不銘刻著滄桑的印記,那構造獨特的、為減緩水流沖擊而設置的“馬面”,更顯示著古代人民的智慧。臨海古城墻不但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而且也是臺州最具人文內涵的一大游覽勝跡。</p> <p class="ql-block">臨海古城墻,總長6000多米,至21世紀已有1500多年。歷史上,城墻為臨海城區防御外敵和抗洪防洪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一優秀文化遺產,仍完整地保存著,成為全國縣市一級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之一,有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望江門、括蒼門等城門城墻和四個甕城及八個敵臺、13只墩臺(烽火臺),昂首屹立在靈江之濱,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地勢險要。臨海古城為千年府治,融儒學與佛、道化為一體。位于臨海市區,始建于晉,擴建于隋唐,全長6000余米,近年又進行了維修。</p> <p class="ql-block">城墻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繞靈江,東濱東湖,城北部最為險峻,逶迤曲折,氣勢恢宏,人稱“江南八達嶺”。城墻除御敵功能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甕城結構都別具一格。江南長城、大成殿、龍興古寺,紫陽古街、巾山群塔、東湖毓秀、華胥洞等景點,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王牌景點江南長城始建于東晉,歷經1700多年的滄桑變幻,尚存有攬勝、望江、鎮寧、興善、靖越等城門,白云、煙霞、顧景、平海等城樓和眾多的敵臺,甕城,長6000多米,因其敵臺的建造為北京八達嶺長城之樣板,故其與北京八達嶺長城有 "姐妹城"之美稱。</p> <p class="ql-block">巾山群塔位于臨海古城東南的巾子山上,高約100米的巾子山,今存多寶塔、東西兩塔及南山殿塔.多寶塔建于元代.坐落在巾山西麓,</p> <p class="ql-block">因塔的各面面磚和壁龕上刻有佛像(原有佛像1003尊).故又名千佛塔.千佛塔經受了700年的風風雨雨.屹立至今,不但在藝術上是個罕見的珍品.而且在建筑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價值,日本出版的《東方大觀》、《世界民族匯編》都曾刊登過千佛塔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紫陽街是臨海市第一古街,長約1080米,由青石板鋪成。它是千年古城的縮影,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紫陽街原來是有街無名,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重修《臨海縣志稿》繪制《臨海縣治附郭圖》上,這條街沒有街名的記載,而按照古跡、人名、地名而稱呼這條街的所在地,當時稱街的北端黃坊橋,南頭攬秀樓,中間地段,從北至南稱紫陽宮、一洞天、奉仙坊、十字街口、迎仙坊、白塔橋頭、方一仁、德清巷口、牌門周、臘巷口、安樂天、炭行街等50多處地名。如今的紫陽街北起北固山麓的紫陽故里,南至龍興寺與興善甕城,與靈江相望。</p> <p class="ql-block">它坊坊相接,擁有眾多名勝古跡、明清民居、古坊舊肆,亦是古時文人墨客造訪的勝地。繼杭州清河坊,紫陽街是浙江省第二條被列入“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的古街。</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代的東、西塔分別位于巾山兩峰之巔,東(大)塔又稱萬年塔,1865年,臺州知府劉敖命庠生大田赤水人徐萬年等重修。東塔與西(小)塔合稱為大、小文峰塔,兩塔原為磚木混合結構,后改為磚石結構,均為五級六面,以菱角牙子疊澀出跳。大塔螺旋中空,面面有窗,登臨眺遠,古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內壁不少塔磚有篆書銘文,乃邑廩生李用儀所書。南山殿塔位于西峰西南側的南山殿前,形式、結構與東西塔相似,始建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三峰禪寺 坐落在城東三峰村,始建于宋。 天王殿、大雄寶殿,嵯峨雄偉,富麗堂煌,是市區規模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三座山峰,挨肩聳立,兩旁矮山伸延。寺后八折瀑層層相遞,兩條小溪流于寺西,青山、綠樹、飛泉、小溪,構成幽雅靜溫的佳境,向為近郊朝佛游覽之所。臺州古城 臺州古城,始建于晉,成于隋唐,北枕龍固,南接巾子,靈江匯永安、始豐之水繞城而過。城依山,山傍水,水抱城,山、水、城相融,獨具特色。尤以北部最峻,依山就勢,逶迤曲折,猶如巨龍飛舞,人稱“江南八達嶺”。</p> <p class="ql-block">兩山相峙,兩水相依,群城群塔,構成古城獨特風格。 古城除用于御敵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甕城結構別具一格。城內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和自然景觀豐富。 唐代古祠 位于市區北固山八仙巖下,為紀念唐廣文博士,臺教正宗鄭虔而建,始建于唐,后屢有遷移。 古祠為單層四角飛檐,畫粱雕棟。 內有當代書畫名家沙孟海、啟功、趙樸初、王伯敏等所題贈藝術精品,琳瑯滿目。祠后巖下一小園,兩株古樟,數支石筍,幾處題刻,一汪清泉,端莊嚴肅,清雅別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永善县|
宜都市|
哈巴河县|
孝义市|
苍梧县|
尼玛县|
含山县|
镇安县|
钟祥市|
琼海市|
礼泉县|
遵义县|
禹城市|
虞城县|
洛川县|
扎鲁特旗|
麻江县|
年辖:市辖区|
元江|
定陶县|
曲阜市|
芮城县|
元阳县|
定陶县|
甘谷县|
介休市|
石阡县|
老河口市|
库伦旗|
武安市|
沂南县|
梧州市|
东阳市|
甘德县|
宜川县|
谷城县|
泌阳县|
恩平市|
德保县|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