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之行(二)</p><p class="ql-block">都說旅游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去別人待膩的地方,的確是這樣。一般人都只能選擇在節假日去旅游,鋪天蓋地的人潮,不管是風景名勝還是歷史厚重的地方,走進去后,腳步趕著腳步,都不過走走過場,看不到真正的內容。</p><p class="ql-block">昨天一天是滿滿的行程,可留在記憶里的也不過是一個古城的古樸被現代繁華包裹的樣子。早上起來后,沒顧上洗漱,趁著大家還沒起床,我獨自出門去轉。</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曾經繁華盛極一時的城市,也是一個因為貧困沒被開發而現在又被旅游裹挾的城市,只有在人潮退卻后,你才能看到他古老滄桑的一面。</p><p class="ql-block">那些青磚鋪就的街道,兩米來寬,曾經跑過噠噠的馬蹄聲,也走過牛車、驢車以及人力車,每天行走最早的可能是拉糞的車。臨街店面都是一樣的建筑,不同的只有門頭牌匾、兩邊楹聯以及門前的裝飾物吧。</p> <p class="ql-block">街道兩邊是許多個巷道,把城里居住的住戶一排排分割出來。巷道有一米來寬,因為有天井小院修建在宅子里面,所以每家大門都緊挨著巷道,看起來十分規整。</p> <p class="ql-block">分別每家每戶的仍然是門額上面的牌匾吧。那些牌匾上的字樸拙遒勁,內容或明志,或祈福,都極具文化味兒,比如“恒于斯”“崇德第”“修齊”“延暉”等。</p><p class="ql-block">我極想知道這些牌匾都有什么用意,是不是統一定制,還是只有書香門第才有。抓了幾個當地的路人詢問,有說不知道的,有說沒什么用意,就像寫對聯一樣,家家都有,內容隨便選。但我想事實絕不是這樣,只是后來的人大多已不了解當年的事而已。</p> <p class="ql-block">在一條巷子里,走著走著就遇見了一所學校,學校還是和周圍的民房一個風格,只是有一個退廊,門前寬闊了一點。后來聽書店老板說這是古城里唯一保留的學校,現在只有三十個學生。學校對面是天主教堂,學校的墻上被貼了許多花花綠綠的標語。走在這條巷子里,似乎穿越到過去的某個時刻。</p> <p class="ql-block">走出這條莫名其妙的巷子,繼續在正街上轉,于是就看見了一個當年試圖振興經濟的建筑——平遙賓館。如今里面荒草遍布,門窗破落,寒鴉滿枝。</p> <p class="ql-block">在回程中,忽然發現街邊有間低矮破敗的房子,沒有牌匾,門額上書“五元書店”。走進書店,三排書架,一排是陳舊的學生用書,標價五元區;一排是文學類書籍,標價五--二十元區;最里面是書法及繪畫類書籍,也是五--二十元區。臨街一面有一扇窗戶,窗戶下是一張木板搭起來的單人床,床單被褥有些陳舊。我不知道老板是怎么維持生計的,就從我看到的現象上與他搭訕起來。我說我發現城里很多人家都貼的是撰寫的對聯,不是機制的,書法功底都還不錯,說明這里古今文化底蘊都很深厚。老板自豪地說縣城里有五十多萬人口,書協會員四百多人,美協會員三百多人,入了中國書法協會的就有十二個。我看熟絡起來,就問他為何不多賣些學生用書,書法和美術類書籍需求量太少,怎么維持生計。他好像說還有一個店在新城吧,老城只剩一個學校,三十個學生,幾乎是一對一教學。我想想也沒什么可說的了,他大概是個民間藝術家,或者是個熱愛藝術的發燒友吧,就選了一本《懷仁集圣教序》,一本《曹玄碑》,共三十元。</p><p class="ql-block">返回住處,小弟說你竟然從文化底蘊深厚的西安跑這里來買兩本字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阿尔山市|
曲麻莱县|
周宁县|
玉田县|
景洪市|
绥化市|
吴川市|
博湖县|
嵊泗县|
鹤壁市|
万州区|
大方县|
碌曲县|
景宁|
漯河市|
道孚县|
扎囊县|
三穗县|
共和县|
东丰县|
武强县|
越西县|
东乡县|
宿迁市|
阜南县|
婺源县|
隆化县|
八宿县|
衡山县|
镇江市|
镇巴县|
定南县|
凉城县|
绵竹市|
五大连池市|
扎囊县|
正蓝旗|
洞口县|
庆城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