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月十二日<div><br></div><div> 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遇龍河素有“小漓江”之稱,不是漓江勝似漓江。若把漓江當作大家閨秀,那么遇龍河就是小家碧玉了。到了陽朔旅游,除了坐大船游漓江,也要坐竹筏游遇龍河,才不虛此行。因此,我們12日的游覽項目首先就是玉龍河竹筏漂。<br> 早晨用完早餐后,我們來到陽朔玉龍河景區位于工農橋附近的萬景碼頭。這里是遇龍河美景精華之所在,我們在這里進行竹筏萬景休閑漂。<br></div> <h5> 遇龍河風光</h5> 坐在竹筏上,看著遇龍河兩岸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萬千的山峰,綠草如茵、翠竹蔥郁、樹木繁蔭的江岸,我們十分享受。遇龍河水水質清澈透亮,如同綠色的翡翠,水流緩緩,微風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遇龍河兩岸一派田園風光,沒有現代化建筑,沒有人工雕琢痕跡,沒有都市的喧囂,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樸、純凈,令人賞心悅目,讓人仿佛進入了天人合一的詩意境界、返璞歸真的自由天地,實為桂林地區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難怪國內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桂林陽朔遇龍河旅游度假區被確定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名至實歸。<br> <h5> 乘竹筏游遇龍</h5> <h5> 乘竹筏游遇龍</h5> <h5> 乘竹筏游遇龍</h5> 看著艄公用一根竹篙自如地操控竹筏直線前行,我們幾個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紛紛從艄公手中接過竹篙,有樣學樣地操控竹筏。看著人家輕輕松松,可我們卻手忙腳亂。在我們瞎亂的操控下,竹筏不是左拐,就是右轉,要不就是朝著別的竹筏撞去,根本無法直行。失望之余,只好把竹篙交還給艄公。伴隨著歡笑聲與尖叫聲,不知不覺,竹筏已返回起點,結束了時間和距離都不是很長的遇龍河竹筏漂。 <h5> 體驗</h5> <h5> 體驗</h5> <h5> 體驗</h5> <h5> 體驗</h5> 上午9點,我們離開遇龍河,向荔浦市進發。<br> 荔浦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縣級市,由桂林市代管 。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南部。著名的銀子巖景區就在荔浦市境內。 9點20分,我們到了位于荔浦市馬嶺鎮,距桂林市中心85公里、離陽朔縣城18公里、占地面積1500畝的“世界溶洞奇觀”銀子巖。<br> 在購買門票時,組織者蒙師傅得知:在銀子巖景區,有新建成的廣西地球記憶自然博物館對游客開放。在詳細了解了該博物館的情況后,蒙師傅告知大伙,該館展品珍稀、獨特,難得一見,值得一看。而且博物館與銀子巖合并參觀游覽,票價只增加20元。蒙師傅建議大家參觀,并征求大家的意見。這么難得的機會,游友們自然不愿錯過,于是,經全體游友的一致贊同,我們進入地球記憶自然博物館參觀。 <h5> 地球記憶自然博物館</h5> 通過參觀,我們了解到:地球記憶自然博物館成立于2021年,由廣西地球記憶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博物館展陳面積約1萬平方米,業務范圍是“收藏展出隕石、寶石原石、礦物晶體、化石,普及地球科學、古生物地史學和隕石學知識”等。博物館收藏了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的珍稀標本五千余件,以“天外來客”隕石和“地球精華”寶石原石為展陳特色。一塊來自月球具有國際認證的含“紅寶石”月球隕石、南丹隕石雨實物還原場景、世界頂尖的西瓜碧璽、自然金、紅寶石等“鎮館之寶”為全球首次公開展示。說實話,對于寶石原石、礦物晶體、化石這類展品,我們以前旅游時也見到過,但對隕石來說,只是在廣播中聽過、書本里讀過、報紙圖片電影電視上看過,至于想看實物嘛,想都別想。一來隕石這玩藝兒太稀少,普通人根本看不到,二來也沒有地方可以讓人們去看。而地球記憶自然博物館專業從事隕石的收藏、展出,很好地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這才讓我們有機會親眼看到隕石,而且,對于體積很大的隕石,還可以用手摸摸,切切實實感受這些天外來客,真讓人們大開眼界。只能說,地球記憶自然博物館集科普性、知識性、觀賞性和娛樂性為一體,很值得參觀、游覽。<br> <h5> 與重達3.2噸的天鐵隕石合影</h5> 既有實物發現又有文獻記載的南丹隕石雨:<br> 《慶遠府志》中對南丹隕石的相關文字記載:“正德丙子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隕,長六丈,蜿蜒如龍蛇,閃爍如電,須臾而滅”。 <div> 這是我國第一次既有實物發現又有文獻記載的一場隕石雨,它于1516年6月7日夜里降落在南丹縣里湖鄉打狗河一帶。1958年我國大煉鋼鐵時期,有人從仁廣村運來不少的“鐵礦石”,并將其投入小高爐進行熔煉,但無法熔化。當地的地質隊得知此事,采集了一塊標本,送交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進行鑒定。這塊標本經歐陽自遠老師研究,證實是鐵隕石,研究成果發表在1964年的《地質科學》第三期上。</div> <h5> 南丹隕石雨實物還原場景及隕石實物(一)</h5> <h5> 南丹隕石雨實物還原場景及隕石實物(二)</h5> <h5> 隕石展品</h5> <h5> 隕石展品</h5> <h5> 隕石展品</h5> <h5> 隕石展品</h5> 博物館有鐘乳石成因的介紹,并有鐘乳石實物展示。<br> 鐘乳石的成因: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水分的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這些沉淀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石鐘乳、石筍、石幔、石帷幕、石旗、石花、石柱等景觀。<br> 展覽中鐘乳石成因的介紹,為我們在隨后的銀子巖溶洞游作了相關知識的準備。 <h5> 鐘乳石的成因展版</h5> <h5> 鐘乳石展品之一</h5> 博物館還有“沙漠玫瑰”實物展示,并對其作了如此介紹:沙漠玫瑰大多數是石膏結晶體,因形狀酷似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主要出產在美國、墨西哥,摩洛哥等國的沙漠地帶,我國內蒙古,甘肅的沙漠地帶也有出產。美國亞利桑那州盛產“沙摸玫瑰”,當地人就用永不凋謝的“沙漠玫瑰”取代嬌艷的玫瑰花送給心愛的姑娘,寓意經歷天荒地老,依然不離不棄。 <h5> 展出的體積最大的沙漠玫瑰展品</h5> 國家AAAA級景區——銀子巖風景旅游度假區是一個以溶洞游覽為主的旅游景區,大桂林旅游圈一顆璀璨明珠。 <h5> 銀子巖景觀石</h5> 銀子巖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貫穿12座山峰,屬層樓式溶洞,現已開發游程約2000米,分為下洞、大廳、上洞三個部分。洞內幽幽森森、迂回曲折。<br><br> 進入銀子巖溶洞,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經過億萬年地質變化、在水流的沖蝕下,石灰巖歷經漫長歲月的溶解、沉淀,產生出形狀各異、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石柱、石塔、石幔、石瀑。這些高達數十米、形象各異的鐘乳石,像銀子似鉆石、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含有方解石、石英石微粒的鐘乳石在光線的照射下,宛如夜空的銀河傾瀉而下,閃爍出像銀子、似鉆石的光芒,故稱為“銀子巖”。<br><br> 在五彩繽紛的彩色燈光映照下,洞內的鐘乳石景觀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絢麗、幽美、奇特,構成了“雄、奇、幽、美”的萬般奇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被展示得淋漓盡致,故被譽為“世界溶洞奇觀”。銀子巖溶洞,讓我們大開眼界。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華清池</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佛祖論經</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音樂石屏</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水鏡倒影</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獨柱擎天</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神奇雙柱</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冰淇淋</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藝術長廊</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銀子巖溶洞景觀</h5> <h5> 視頻:銀子巖溶洞大廳之一</h5> 午飯后,我們乘車離開桂林地界,前往位于賀州市昭平縣的黃姚古鎮游覽。 賀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地級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湘、粵、桂三省區交界地。賀州市自古以來就是桂粵湘三省(區)通衢之地,具有2000多年歷史,是秦漢時期溝通中原和嶺南的重要交通要道,楚漢文化、嶺南文化在此交匯,古城鎮、古村落、古道、古建筑、古遺址豐富。<br> 昭平縣,隸屬賀州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桂江中游,縣內有黃姚古鎮、七沖原始森林等景點。 下午兩點半,我們到達黃姚古鎮。先安排在距景區五百多米的城市便捷酒店黃姚古鎮店住宿,稍事休息后,于三點半開始游覽黃姚古鎮。 <h5> 黃姚古鎮出入口之一</h5> 黃姚古鎮位于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距離賀州市區4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黃姚古鎮方圓3.6平方公里,屬喀斯特地貌。發祥于宋朝年間,有著近千年歷史。自然景觀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觀廟祠二十多座,亭臺樓閣十多處,多為明清建筑。著名的景點有廣西省工委舊址,古戲臺,安樂寺、寶珠觀、興寧廟、郭家祠、帶龍橋、天然亭等。由于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br> 黃姚古鎮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09年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AAAA景區。2022年七月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h5> 黃姚古鎮街景</h5> <h5> 黃姚古鎮街景</h5> <h5> 黃姚古鎮街景</h5> <h5> 黃姚古鎮街景</h5> <h5> 黃姚古鎮街景</h5> <h5> 黃姚古鎮街景</h5> <h5> 黃姚古鎮一瞥</h5> <h5> 黃姚古鎮一瞥</h5> <h5> 黃姚古鎮一瞥</h5> <h5> 黃姚古鎮一瞥</h5> 廣西省工委舊址位于古鎮寶珠觀內。1944年冬,日寇侵入廣西,桂林淪陷(桂林是當時省工委所在地),廣西省工委在錢興的領導下遷至黃姚,以寶珠觀做隱蔽地開展工作。當時隨省工委疏散到黃姚的還有何香凝、歐陽予倩、千家駒、張錫昌等大批知名人士。為紀念這一段歷史,廣西省人民政府把寶珠觀定為廣西省工委舊址,并于1990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h5> 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外景</h5> 錢興烈士塑像矗立在黃姚鎮寶珠觀中共廣西省工委紀念館前的小廣場上,塑像高3米,玻璃鋼塑造。塑像基座高2.6米,寬1.5米,臺基邊長1.1米,臺下階梯三級總高0.5米,為花崗巖結構。這一尊塑像是為了紀念中共廣西省第一任工委書記錢興于1986年興建的。 <h5> 錢興烈士塑像</h5> 古戲臺,始建于1524年(明嘉靖三年),是一座單檐歇山頂八柱亭閣式木石磚瓦結構戲臺,也是黃姚古鎮唯一的古戲臺。整座戲臺包括前臺和后廂兩部分,平面呈“凸”字形,裝飾精巧美觀,名家題聯風雅,是黃姚古鎮中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建筑。 <h5> 古戲臺</h5> <div> 龍爪榕,樹齡850多年,是目前古鎮中最古老的榕樹之一。因其枝干從半空倒垂而下,仿佛天外神龍伸出的一只龍爪,故而得名。其如龍爪般下垂的枝干其實早已枯萎,因氣根與藤蔓纏繞而掛垂下來,而樹干本體卻依然生機勃勃,見證了整座古鎮的興衰變遷。<br></div> <h5> 龍爪榕</h5> 龍門榕,樹齡800多年,因其虬枝盤錯纏繞,形如拱門,且坐落于佐龍橋之畔而得名。樹下有一奇石,似鯉魚上躍,與龍門榕組成“鯉魚躍龍門”的天然景觀,令人稱奇。 <h5> 龍門榕</h5> 昇平門,建于清代,原名太平門。清代學者康有為認為,社會是循著“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的規律發展的,因此昇平門更體現出人們對蒸蒸日上生活的期盼。門聯“昇恒有象天街勝,平正無偏道路遵”引用了《詩經》“如月之恒,如日之昇”的說法,大意是前方的街市會更加美好,腳下的道路將無比坦蕩。 <h5> 遠觀昇平門</h5> <h5> 昇平門</h5> 郭家大院,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間,為黃姚古鎮典型的平地庭院式建筑,占地500多平方米,由前廳、庭院、正廳和廂房組成,院內布局精巧,內涵豐富,更設有靈巧的防盜機關,至今仍是古鎮內最豪派的私宅大院之一。宅內保存有道光年間朝廷賜匾“稀齡舉案”,以表彰其和諧的家風。<div> 這是我們郭姓人士的大院,拍張照片留作紀念。<br></div> <h5> 郭家大院外景</h5> 郭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為三間兩進式建筑,由前廳、大廳、廂房等建筑組成,采用鑊耳歇山頂建筑風格,山墻圓弧起翹,形似官帽,為嶺南地區最具特色的古建筑造型,有保佑后人讀書仕進、功成名就的寓意。大廳繪有大型彩畫《龍入東海圖》及“唯有讀書高”的郭家祖訓。<div> 郭氏宗祠讓我這個郭姓人士感到特別親切,特意進祠觀瞻一番。俗話說:“五百年前是一家”,管它五百年前是不是一家,先拍張照片,留作紀念再說。<br></div> <h5> 郭氏宗祠留念</h5> 見龍祠,位于帶龍橋西北側,背靠真武山,面向姚江,由一座神祠和四角亭構成,奉祀土地公、土地婆,以保平安。祠聯“坐久不知紅日到,閑來偏笑白云忙”,道出了黃姚百姓悠然自得的生活縮影。 <h5> 見龍祠</h5> 因身感疲憊,晚飯后我們兩口子就回到酒店休息,沒有觀看古城夜景。 黃姚古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游覽之后,感觸良多。游友李玉琥先生的黃姚古鎮游后感,詳細地寫出了我們的所見所聞,很好地表達了我們的所感所想:<br> “在我的旅程里,去過的古城古鎮不少,但能夠久久徘徊在腦海中的不多。廣西賀州黃姚古鎮算是獨具風情、印象深刻的一個。<br> “這個小鎮位于賀州市紹平縣城東北部,是一座以嶺南文化與峰叢山水完美融合的千年古鎮。古鎮發祥于宋朝,經歷了明朝的興建和清朝的鼎盛,直至近代成為廣西民盟的發源地和現代文化人喜歡的居所。<br> “古鎮以典型的巖溶山水景觀、神秘的龍文化崇拜、精巧的明清建筑街巷布局、地道的廣府民俗風情聞名于世。<br> “古鎮之所以非同一般,自然有它不同尋常、引人注目的神采——邁步于黑色的、光滑的青石板路上,你會感受到年輪的呈現;冷不丁碰到的參天古榕枝枝丫丫覆蓋到周邊,你會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小橋流水環繞在你身邊,你會感到女人般溫柔的撫慰;楹聯牌匾直沖視覺,你會感到市井煙火的氣息。小鎮街巷全部呈丁字型布局,講究不漏風水財氣。臨街店鋪慵懶的開著,沒有叫賣聲,尊重消費者的選擇自由。不時見到店鋪大姐小媳婦在你身邊耳語,是在低聲介紹貨品討價或是還價。最震撼的是各類不同造型的牌匾楹聯和告知牌,不失調侃和調皮,透露出的是滿滿的真誠。讓幾多少男少女們欲罷不能、欲走還留。黃姚古鎮不失為人文和山水的融合典范,通過對很多古院落、古祠堂、古府第的參觀,人們會悟出人世的興衰和規矩存在的必要,這是保持黃姚小鎮人杰地靈長久不衰的不竭源泉。<br> “徜徉在黃姚古鎮的街頭巷尾,我們還看到了仰慕已久的兒童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作品《別了,黃姚》和著名現代作家王劍冰的作品《年輪里的黃姚》,以他們為代表的黃姚人的做人做事和作品無疑是黃姚古鎮經久不衰、歷久彌堅最好的注解。<br> “再見,黃姚!我們會想你的……” 六、十一月十三日<br><br> 11月13日早7點20分,我們離開黃姚古鎮,途經梧州市、來賓市、柳州市,于中午到達南寧市。 <h5> 來賓市象州縣(途中所拍)</h5> <h5> 柳州市柳江區(途中所拍)</h5> <h5> 柳州市柳江區(途中所拍)</h5> <h5> 來賓市興賓區(途中所拍)</h5> <h5> 南寧市青秀區(途中所拍)</h5> <h5> 南寧市良慶區(途中所拍)</h5> <h5> 南寧市良慶區(途中所拍)</h5> 南寧市,簡稱“邕”,古稱邕州。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月4日南寧解放,籌建南寧市,屬省轄市,為廣西省會。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南寧為自治區轄地級市、首府。南寧市位于廣西中部偏南,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南臨北部灣,處于“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是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中國—東盟經濟圈的交匯點。具有近海、近邊,沿江、沿線“兩近兩沿”的特點,距中越邊境約200公里,是距離東盟國家最近的省會城市。南寧素有“中國綠城”“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等美譽,先后榮獲聯合國人居獎和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稱號。<br> <div> 在南寧,我們游覽了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br></div> 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位于南寧市青秀區,坐落于邕江畔,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于1987年10月正式開放,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廣西十佳景區”和“南寧市”十佳旅游景區。 <h5> 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外景</h5> <h5> 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內景</h5> <h5> 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內景</h5> <h5> 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內景</h5> <h5> 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內景</h5> <h5> 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內景</h5> 進入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區后,人們自由結伴,前往景區不同的景點。我們四人選擇前往廣西珍貴樹種展示園游覽。 <h5> 珍貴樹種展示園園名景觀石</h5> <h5> 珍貴樹種展示園一角</h5> 珍貴樹種展示園占地面積約為300畝,重點收集展示、保護繁育廣西本土珍貴樹種,是集科普教育、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植物專類園。園內有觀賞性高、趣味性強、文化內涵豐富的大規格珍貴樹木1000多株,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金花茶、望天樹、紅豆杉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蜆木、黃花梨、沉香等。我們徜徉在展示園曲曲彎彎的小道上,在各種珍稀樹種前駐足觀賞,眼界大開。 <h5> 艷紅合歡</h5> <h5> 展示園珍貴樹種之一</h5> <h5> 赤苞花</h5> <h5> 巴西野牡丹(別名:紫花野牡丹)</h5> <h5> 朱櫻花</h5> <h5> 樟樹</h5> <h5> 朱蕉</h5> <h5> 珍貴樹種枝條切片標本展示</h5> <h5> 金鈴花</h5> <h5> 黃鐘花</h5> <h5> 闊葉十大功勞(別稱:土黃柏、土黃連、八角刺等)</h5> <h5> 雞蛋花樹</h5> 游覽青秀山后,我們于當日下午4點30分乘車離開南寧市,在高速公路欽州西服務區停留片刻后,于晚上7點30分左右到達北海市,入住北海7天優品酒店。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0uvdpw3" target="_blank">癸卯初冬八桂游(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0w7ic5x" target="_blank">癸卯初冬八桂游(四)</a></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宁远县|
柘城县|
中江县|
东光县|
应城市|
华坪县|
新晃|
襄樊市|
高尔夫|
武乡县|
浦江县|
乌拉特中旗|
兴文县|
昭通市|
德令哈市|
仁布县|
万山特区|
蒲城县|
布拖县|
永新县|
溧阳市|
阿荣旗|
札达县|
鹰潭市|
中阳县|
屯留县|
遂宁市|
上犹县|
英吉沙县|
六枝特区|
万年县|
突泉县|
遂宁市|
锡林郭勒盟|
平顺县|
奎屯市|
桐梓县|
固阳县|
咸丰县|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