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以為這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以為這不可能發生在你身上,以為你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會在你身上發生這種事的人,而隨后,一件接著一件,他們都開始在你身上發生,與發生在其他每個人身上一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回憶錄《冬日筆記》的首段,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句話,于是激起了找來這本書繼續讀下去的興趣。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很多回都是因為邂逅一句話而與某本書或作者結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以為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這種隱約的念想曾經不止一次地從人們大腦閃回,但漸漸在人生緩緩受錘的過程中無奈地熄滅,人世間誰都擺脫不了某些無法更改的宿命。講真這部《冬日筆記》并不是保羅?奧斯特最突出的作品,比起《孤獨及其所創造的》顯得鮮少人知。選擇一本書,不一定非名作名家不讀,更無需把自我綁架在宏大的敘事或主流思想的戰車,只要能契合自己的文字審美,填補你精神需求的罅隙,給當下提供自洽的情緒價值,那么你雙眸的風箏不妨跟隨一行行墨字的牽引,來一場自由而快樂的飛行。</p> <p class="ql-block"><b>01 身體自我</b></p><p class="ql-block">與常規的自傳和回憶錄作品相比,《冬日筆記》別具特色,不論是在構建文體框架上,還是在選取敘事的視角方面,保羅?奧斯特都沒有循規蹈矩,作為先鋒派作家代表,這次他仍然沒有復制同類作品慣常的寫作手法,嘗試用筆開墾出回憶錄創作的一片嶄新園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羅?奧斯特是美國當代頗具盛名的作家,多次摘得國際文學大獎,并入選美國藝術與文學院院士,但他在回憶錄里幾乎沒有著墨寫作的歷程,對取得的諸多榮譽更是只字未提。在開篇,即將迎來六十四歲生日的他對自己說,“也許不妨暫時把你的故事放在一邊,試著檢視從記事第一天起到這一天,活在這個身體里有怎樣的感覺。”保羅?奧斯特是將筆頭調轉向自己包藏在軀殼里的身體,使之抽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具象的客體,由它擔綱故事的主人公。作者采取非線性敘事結構,以身體部位和器官的遭遇與變化聯結起《冬日筆記》的架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敘事對象的設計使人的目光更加聚焦關注和愛護自我本身上,相比外界附加與人的身外之物,畢竟身體才是我們專屬的獨一無二的小小星球。保羅?奧斯特精密記錄下軀體與世界的每一次意外撞擊。突襲而來的車禍事故,大大小小疾病如眼疾、急性胃炎、慢性干眼癥、靜脈曲張、甲狀腺病等的侵擾特別是恐慌癥的爆發,以及兩性朦朧意識的萌動,“身體就是這些事件的發生地”。例如二十四歲的保羅決定去巴黎旅居后,與女友的戀情不期而終,獨自一人啟程前兩周,胃開始造反,“你感覺就好像晚飯吃了一鍋鐵絲網”。這緣于“一部分的你害怕這樣的劇變,你總是這樣。無論何時來到岔路口,身體就會崩潰,因為你的身體總是知道你的大腦所不知道的事,總會承受那些大腦不能或無法抵抗的打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殘留的那些疤痕與創痛陰影如一枚枚紀念章,昭示著身軀在人生疆域不停轉場搏擊的戰績。凝視著鏡中眉頭對稱的疤痕,他清楚它們的前世今生,“你存下的傷疤,它們是生活的印記,那刻入臉龐的各種突起線條是來自秘密字母表的字母,它們說出了你是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作者對創傷沉浸式的回溯書寫,無疑使自己再次陷入一場精神自虐,但這也許是作者對迄今不曾打垮的身體完成一種致敬吧。</p> <p class="ql-block"><b>02 21處驛站</b></p><p class="ql-block">兼為電影編劇和導演的保羅?奧斯特還糅合了電影鏡頭語言,一幀幀展示了從出生到現在的二十一處住所。那是“庇護身體免于露天的屏障”,也是他六十四年來一路風雨、奮進和曾經困苦、掙扎的人生地圖,1到21正如一串閃爍的紅色坐標,刻注著不同年齡階段和成長遭遇的身體在各異空間的駐扎和遷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嘆服于作者的高超寫作技藝,將敘事視角反轉成以空間為經,以時間為緯,避免了序時記賬式的平鋪直敘,更能突顯出微小的個體輾轉漂泊于人生旅途的驛站之間,內心世界那殘缺的安全感以及無法安放的歸屬感。“總是迷失,總是朝錯誤的方向出擊,總是原地轉圈。你一生都苦于無法在空間里找到自身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耀一路前行的從來都是內心信仰的神燈。作者追敘第11處住所,即巴黎盧浮宮1區2號,這是曾住過的最小的空間。彼時二十五歲的保羅為挽回女友的心專程去愛爾蘭,但一無所獲,與女友再次黯然分手,“你回到房間,回到房間的孤獨之中。但說你在那兒不快樂也是不對的,因為你對于小環境沒有任何問題,你欣喜地發現自己可以幾乎一無所有地度日,而只要你能夠寫作,你住在哪兒或怎樣生活都沒有什么分別。”在那里,窘迫、焦慮以及苦悶的遭遇將身體封印在暗黑窄小的空間,幸好有寫作成為掩體的避難所,用筆鑿開光能透進來的出口,讓他可以仰望到一方星空。“一個與世界剩余部分切斷了聯系的沉默的人,日復一日坐在他的書桌前,僅僅為了探索自己頭腦里的內部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9編號的布魯克林住地是作者“命運意外轉折”的地方,三十四歲的他偶遇到了靈魂同頻共振的親密愛人,他的第二任妻子,從此霞光驅逐了陰霾,燃亮他的理想之城,終結了充滿噩夢與內心掙扎的時光。作者是這樣深情回憶他與妻子的婚禮場景的,“就在你挽起妻子的手臂親吻她的那一瞬間,風暴終于來襲,巨大的雷聲撕破了頭頂正上方的空氣,震響房間窗戶,搖撼腳下的地板,而房間的人們驚嘆著,就好像天堂在向全世界宣布你們的婚訊。在生命中你首次感受到正在參與一項宇宙事件。"自此他失散的靈魂與身軀終于合體,不再各自流浪。妻子的愛、母親般的力量以及完整家庭的溫暖像精神按摩師,為他松綁因奮戰命運而緊繃的肌體,護佑他在文學的國度安全穿行。</p> <p class="ql-block"><b>03 生命消亡</b></p><p class="ql-block">“一扇門已關上。另一扇門已打開。你已經進入生命的冬天。”六十四歲的作者在《冬日筆記》里直面生命逐漸消亡這一人生事件。在作品的第三部分(這是我自己拆解的閱讀區域),保羅?奧斯特記載了幼時玩伴、父母、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的相繼離世,特別是母親毫無征兆的猝死像閃電幾乎將他擊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開始整整兩天,他不想哭,甚至一部分的他偷偷為她的去世而高興,像諾獎小說《無欲的悲歌》里漢德克那樣看來波瀾不興。他假裝是男人式的、英雄主義的選擇,但他后來明白是害怕放任自己,一旦允許自己哭,將無法控制情緒的閥門,“痛苦會太過洶涌而你將無力應付。你忍住痛苦,吞下它,埋在心里。”而隨后一位表親電話里對母親的一通道德評判和詆毀,終于引爆了他內心深海潛藏的恐慌癥,那是最劇烈的一次發作,身體摔倒在地,猛烈的心跳,暈眩,盜汗,嘴巴恐懼地嚎叫,四肢變成了水泥,等待身體沉溺在死亡深海色的水中。“你哭不出來。于是你的身體崩潰了,替你傷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恐慌癥這一精神疾病可以看出,作者內心藏匿著一個具有敏感、疏離、內斂性格特質的小孩,那是童年時父母痛苦失敗的婚姻以及祖母槍殺祖父的事件給他植入了不安全的種子。因此他的身體系統總會因一些變故而失序,陷入混亂。精神恐慌癥是最高級別的病毒,當最親愛的母親突然與他天人永隔,而他又沒有建立任何心理防御機制,潘多拉盒子立即一觸即發,恐慌噴涌而出,瞬間攻陷了他整個身體領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痛徹心扉于,盡管他自覺得了解母親,但是還沒來得及全部讀懂,她作為女性生命個體的一些精神謎題。這緣于自十八歲離家讀書起遠走高飛,所造成的物理距離的隔閡,也有因過多精力放在關注自我而疏忽對母親的情緒照料,更因他自小已塑形的沉默逃避和不擅于傳遞情感,數次阻止了他的開口,這些都成了他悔不可追的痛楚。或許他以為向來身體無恙的母親來日方長,還有足夠的時間能陪伴在她身旁,但死神搶先將她強行帶走。倒在冰冷堅硬的地板,他發出錐心刺骨的哀鳴,仿佛末世來臨全世界都在傾斜崩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父親也是因心臟病在幾秒鐘之內猝然離世,同樣給他留下了余生無法消解的苦痛和難以彌補的缺憾。盡管父親很早就缺席了他的成長,但這更加劇了成年后的他對父親的愛和理解。那種再也沒機會“清除始終橫亙于兩者之間迷霧”的挫敗感,再無法讓父親不再擔憂“他那笨拙、不切實際的兒子”窮愁潦倒的傷感,緊緊纏繞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他只有超越時間的壁壘,趁午夜將自己駛進夢境的小島,那里父子倆在燭光下長久地親密從容交談,直至月落天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睹身邊太多親人倉促離開,兀自將他愛的人和愛他的人拋在黑暗的曠野,“已經進入生命的冬天”的保羅?奧斯特對自己離世的方式進行了構想,“因年老而死,是一種令人嫉妒的死法,生命直達你的第九個十年,然后有機會消化你正在告別人世的路上這一事實,有機會稍作回顧。”或許還可以選擇更具挑戰性的方案,“如果你不是突然離世,那么你希望能可愛。如果可以的話。”衰敗的軀殼囿于輪椅和病榻,還能保持生命的尊嚴和體面,以“可愛”的面貌呈現親友眼前,這種辭世設想充滿理想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終揭曉的死亡答案無法恰好切合自身的祈愿,它非賽場上的跑道,只需遵照預先設定好的方向,沿途緩緩抵達終點。它是你命運秘密花園中數條分岔小徑其中的一條,你無意之中卻又似冥冥注定要踏上的那條單行道。作者撰寫回憶錄,也是以筆桿為武器抵抗生命消逝的一種姿勢,當生命之鐘不得不停擺,文字如玉器可歷久煥彩。</p> <p class="ql-block"><b>04 作品顏色</b></p><p class="ql-block">《冬日筆記》的筆觸是冬季那種清冷、蕭瑟、陰郁甚至有點喪的冷色,但在這一片白色天空里,也呈現有一抹橙紅的暖調。作者第二任妻子及其家人在他生命中的降臨,猶如一道彩虹,為他架起了連接好運的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書后半部分,作者的文風因此明顯變得歡快和溫情,“一旦你的眼睛適應了她美貌的光芒,你就明白了這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是你曾遇見過的最優秀的心靈。”還有比這更熱烈的贊美和崇拜,“1978年,她是一百個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英文專業的學生之一,七年后,她是僅有的三名成功堅持到底的人之一。”作者掩飾不住的驕傲簡直快溢出了紙面。最浪漫的是,他們逐漸形成了睡前互相朗讀童話的習慣,一直到六年后女兒出生,甚至妻子還寫了一篇長詩《讀給你聽》,主角當然是她的親密伴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閱讀這一部分時,我的心情也是欣喜愉悅的,我樂于見到陽光總在風雨后的大團圓結局,它滿足了我們普通百姓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內心期盼。作者對妻子極富表現力的抒寫以及她熠熠發光如太陽女神般的大女主形象,無疑會增加讀者評分天秤砝碼的重量。我為這部回憶錄最終豆瓣評分8.5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這本書我種草了保羅?奧斯特,每屆諾獎的強勁角逐者,村上春樹倍加推崇的偶像,不斷探索文學創新邊界的寶藏作家。他的其它作品如《幻影書》、《紐約三部曲》、《神諭之夜》、《布魯克林的荒唐事》已經納入我2024年的書單,我的延伸閱讀之旅業已開啟,它們如一班綠皮專列,載著我穿越過這個暮冬馳往四月微醺的春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整理了書中一些瞬間戳中我思緒穴位的切片。它們像沙灘上散落的星星點點的貝殼,由我雙手拾掇穿聯起風鈴一串,當風吹來時它輕輕搖曳在你的窗前。</p> <p class="ql-block"><b>1、關于成長</b></p><p class="ql-block">向日葵的生長是那個夏天的中心事件,是積極投身于時間的神秘運作,每天早晨你會奔去后院與它比高低,看看它正以多快的速度追上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關于煙酒</b></p><p class="ql-block">你從煙酒之中得來的好處就像拐棍,撐起你殘破的自我,令你在世上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關于戀愛</b></p><p class="ql-block">你身為男孩時愛的女孩,身為男人愛的女人,每一個都與其他的不同。表面上的一切你都不在乎,你只關心探測到的內心之光、個體的火花、展露出的自我火焰,而那道光會令你覺得她美,即使別人對你看見的那種美視而不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關于妻子</b></p><p class="ql-block">你感覺自己遇見了自己的另一個版本——只是那個人比你進化得更充分,更能夠表達你憋在心里的東西,一個心智更健全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關于英雄主義</b></p><p class="ql-block">你覺得這些人是你所受教育的重要部分。那些孩子是英雄般的孩子,他們不得不比其他人努力十倍才能為他們自身找到一個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二月十二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上饶市|
托里县|
遂溪县|
长岭县|
绵竹市|
沂源县|
都匀市|
巴马|
永丰县|
和田县|
山阴县|
竹山县|
大埔县|
麻栗坡县|
闸北区|
金华市|
西华县|
潜江市|
宜州市|
云安县|
玉林市|
岳阳县|
阳江市|
恩施市|
东山县|
鄢陵县|
宜章县|
于都县|
肥西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武义县|
寿阳县|
治多县|
水富县|
若尔盖县|
静宁县|
乐至县|
仁化县|
汪清县|
台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