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園是江南五大園林之首,擁有獨特的藝術特色與研究價值。 素有"城市山林"的美譽,又被贊為"奇秀甲于東南","海上名園",是上海市內唯一一座明式園林。 豫園始建于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已有450余年歷史。占地30余畝,名列現存的上海五大古典名園之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上名園"由江澤民同志題詞, <p class="ql-block">豫園東西長約100米,南北長約230米。園中每處院落大多有相對獨立的領域和邊界,每處院落空間的組合是有彈性的可編輯、改編、修復的空間結構,整個空間構建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詩意棲居的格局,表達出了大自然的朝氣和活力。 </p> <p class="ql-block">從福佑路168號購票進入豫園,首先進入萬花樓景區</p> <p class="ql-block">萬花樓 位于豫園北部,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其特色為藻飾精致,布局巧妙有萬花深處的含義,整體寄托了園主人歸隱田居,縱情山水的向往。景區出現最多的是與八仙相關的塑雕…</p> 亦舫 是園林中仿照船的造型,建造的一種建筑物。 <p class="ql-block">萃秀堂 位于萬花樓西邊, 深隱于大假山北麓。面臨峭壁,北倚高墻,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環境清幽,淡雅靜坐堂中,推窗可近觀大假山景。</p> 峰迴路轉 別有洞天 半跨于水的游廊 <p class="ql-block">游廊前的兩只元代鐵獅子,左雌右雄。</p> 三穗堂 豫園南門 <p class="ql-block">點春堂景區 堂名出自蘇軾的詞句"翠點春妍",整座建筑高敞軒昂,堂后有臨池水閣。點春堂曾為上海小刀會(1853-1855)城北指揮部。</p> <p class="ql-block">和煦堂 和煦形容溫暖的陽光。此堂面對湖石假山,四周窗戶環繞,光線充足,冬暖夏涼,堂內家具系榕樹根制作,工藝精巧,造型別致。</p> <p class="ql-block">會景樓 位于豫園中心位置,三面環水,四周林木蔥蔥,美景會集于此。</p> 龍墻 <p class="ql-block">玉華堂 園主潘允端的書房堂內,陳列著文房四寶,明代紫檀木畫案等書房用品。</p> 環龍橋 <p class="ql-block">涵碧樓 取材于宋代朱熹詩"一水方涵碧,千年已變紅"由緬甸上品楠木構建而成。典雅華麗,藻飾精美,梁枋上雕刻有百余種花卉圖案和四十幅全本西廂記畫本,故又稱“楠木雕花樓"。</p> 內景 <p class="ql-block">靜觀 亦稱晴雪堂。曾是清代錢業總公所,深廣高敞,是內園的主要建筑,面對假山,取古語"靜觀萬物皆自得"之意</p> <p class="ql-block">可以觀 小型方廳,精致幽靜,炎夏時節分外涼爽,對面墻上磚刻"郭子儀上壽",雕工細致,形象生動,層次分明值得賞鑒。</p> <p class="ql-block">船舫 亦稱"不系舟",為旱船造型。雖筑于假山之上,但船頭用瓦片小磚鋪地,成波浪狀,仿佛舟行于水中,構思巧妙新奇。</p> 岸上船舫造型 <p class="ql-block">照壁 用于襯托玉玲瓏。四個篆字為"寰中大快",意為在豫園中游玩,身心可獲得極大的愉悅。</p> <p class="ql-block">觀濤樓 三層全木結構,昔有"小靈臺"之稱。昔時,登此樓東向遠眺,可觀滬城八景之"黃浦秋濤"。</p> <p class="ql-block">豫園古戲臺 位于景區最南邊。戲臺宏偉軒敞,金碧輝煌,雕梁畫棟,堪稱"東南第一臺"另外近看戲臺頂部呈穹隆狀,由二十二層園圈圈和二十道弧線相交而成,并頂置一面明鏡,四周有二十八只金鳥展翅欲飛,視覺效果華麗精美。戲臺還巧妙地運用聲學原理能產生"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聲響效果。</p> <p class="ql-block">豫園內參觀路線指向較多,進了一個景點后,又有兩條線路可前行,有的地方要看完全景,需往返,走重復路,為了完整了解豫園全貌,游客需提前做好功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远安县|
沁阳市|
壤塘县|
禄劝|
斗六市|
开鲁县|
雅安市|
潼关县|
玛纳斯县|
乐亭县|
永定县|
兴安县|
麻江县|
庆城县|
建水县|
万源市|
太康县|
灵璧县|
五原县|
宾川县|
崇阳县|
宁国市|
甘孜|
西安市|
塔城市|
高清|
七台河市|
岳西县|
房产|
堆龙德庆县|
蚌埠市|
屯门区|
浦县|
克拉玛依市|
芮城县|
都江堰市|
寻乌县|
高台县|
建宁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