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從北京到東京 <p class="ql-block">2月3日。凌晨6點,<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半個冷月尚掛天上。出小區,坐</span>上昨晚預約的網約車去大興機場。快過年了,路上靜寂,偶有車行,不是回老家,便是出門旅游的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來大興機場,驚艷于其大氣,舒適與便利。設計者是被稱為“建筑女魔頭”的伊朗女設計師扎哈,一生獻身設計,至死未婚,惜其沒能親眼見到機場建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值機和候機時畫了幾張速寫練練手。</p> <p class="ql-block">意外的驚喜。兒子說候機廳外的中國園中有徐冰作的中英文書法《詩凳》。之前在網上看過他的作品,這次可是看到真跡了。這些勒刻在石頭上的書跡,既像漢字,又像西夏文,其實是一組拆解了的英語單詞,綴起來是一首中國古詩,猜猜看,是哪一首?</p> <p class="ql-block">《七律.東京自由行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銀翼閃光玄碧中,</p><p class="ql-block">帝都廛市入虛空。</p><p class="ql-block">隔窗唯見云浮日,</p><p class="ql-block">閉目但思鵬舉風。</p><p class="ql-block">恩怨百年仇有結,</p><p class="ql-block">戰和幾代解無通。</p><p class="ql-block">一衣帶水輕飄過,</p><p class="ql-block">便抵扶桑島海東。</p><p class="ql-block">2024.2.3.于南航CZ647/63K</p> <p class="ql-block">10點起飛,下午1點抵羽田機場。辦入境手續很順利,每個轉彎口都有工作人員舉牌指點,用日式英語告訴你從哪里走,如何辦理。出空港,坐機場專線,轉新干線JR線,到御徒町駅(Okachimachi)出站,步行10分鐘左右,尋到預訂的酒店“多美迎”(dormy inn)。酒店雖小,但整潔,精致,方便,智能化程度很高,還提供免費的風呂(澡堂),可泡熱湯。關鍵是地點不錯,就在市中心,出門便可逛街看景。</p> <p class="ql-block">辦好入住手續,已經是當地時間5點(時差一小時)。稍事休息后,下樓。兒子和兒媳婦的大學同學棉棉來酒店,帶著大家一路逛街。此街區名叫御徒町,據說是二戰后保留較完整的老街,有點像杭州中山路一帶的南宋御街,店鋪林立,人來人往,非常熱鬧。6點多入一居酒屋,品酒食。點了當地特色的牛腸湯,雞皮餃子,湯澆雞肉飯等。一頓飯下來,兩家九人,花了1千多人民幣,人均100多,貌似跟國內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飯后步行回酒店。進入酒店免費的風呂(澡堂)泡湯。全身溫熱,輕松入睡。</p><p class="ql-block"><br></p> D2 從上野公園到小松川 <p class="ql-block">2月4日。立春。東京小雪,空氣清新,濕潤,體感舒適。9時許出酒店,全家在“全家”購早點,路上吃。我要了一個大肉包,皮薄,餡多,味美。價150円,折合人民幣¥7.5。有點小貴,但物有所值。</p> <p class="ql-block">步行十幾分鐘即到上野公園。戲仿王維《陽關曲》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京小雪浥輕塵,</p><p class="ql-block">撐傘出門觀景新。</p><p class="ql-block">上野公園立春日,</p><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游客盈。</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一個寺廟。發現一株盛開的梅花,不禁動了江南鄉思。</p> <p class="ql-block">入西洋美術館參觀,65歲以上老人免票(無料)。</p> <p class="ql-block">大門口是羅丹雕塑《思想者》《加萊義民》《地獄之門》,是有版權的原作翻造品呵。館內收藏西洋畫甚多,從中古到現代均有,都是精品。每幅畫簽上標有日英漢韓四種語言,說明畫種、原作者、創作年月、以及收藏者姓名和收藏年代(最后這兩項信息是國內展館沒有的)。驚喜地發現了幾張最喜歡的名家名作。</p> <p class="ql-block">最喜歡這張,小勃魯蓋爾的《冬獵》</p> <p class="ql-block">溫馨提示牌:“離館時注意不要遺忘傘等物品。”在我眼中,它也是一個獨特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艾子在上野動物園織識了一個日本小朋友。兩人用英語溝通,居然一起玩了一個小時。兩小無猜的中日友情呵!中午在美食節攤位上買了一些小吃當午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行到地鐵站半路上偶遇這場景,被震撼了。順便說一下,東京新干線(JK,JR等)四通八達,上班通勤或出門旅行都非常方便,入口也無需安檢,省去許多麻煩和人力成本。但票價起碼比國內貴1-2倍。因為這些名目繁多的干線都是私人公司經營的。不過上班族不必擔心,通勤費可在自己公司全額報銷。</p> <p class="ql-block">之后坐JR線到大島,去棉棉家住的社區一帶玩。在大島地鐵站接上頭,兩家同入小松川公園。</p> <p class="ql-block">這個地方雖屬東京郊區,但原野開闊,川流生動,是中古東京浮世繪36景取景地之一。棉棉說,這是東京最有名的櫻花觀賞地,三月份櫻花盛開的時候會有很多人過來打卡。可惜我們來早了。遺憾嗎?不遺憾。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網上搜到的《浮世繪三十六景》縮略圖,不知哪幅是小松川?</p> <p class="ql-block">五點半左右出公園,逛街,進了當地圖書館和超市瀏覽。</p> <p class="ql-block">社區圖書館,小巧,整潔,安靜。沒看到工作人員,索書,借書和還書都是自助完成的。操作臺上有階梯,看樣子是為小孩子準備的。</p> <p class="ql-block">6點半,進預訂的居酒屋,點了不少很有特色的菜品,本色淳味,是日本美食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街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6點半開吃,7點半結束,出居酒屋。這里需說明一下,逗留居酒屋有時間限制,預訂一小時就是一小時,早到了進不去,吃完預約時間得及時退出,讓給下一撥食客。這種規矩是國內游客所不理解的。</p><p class="ql-block">《七律.東京自由行之二》</p><p class="ql-block">立春時節在行途,</p><p class="ql-block">小雪侵晨風物殊。</p><p class="ql-block">上野公園塵壤潤,</p><p class="ql-block">散人體感客魂濡。</p><p class="ql-block">東京郊外浮云動,</p><p class="ql-block">浮世繪中圖景鋪。</p><p class="ql-block">最愛扶桑居酒屋,</p><p class="ql-block">闔家攜友一傾壺。</p><p class="ql-block">2024.2.4. ???</p> D3 淺草寺 <p class="ql-block">2月5日。陰,預報有陣雪。晚起。從樓下便利店買早餐回房間吃。食材新鮮,口味不錯,包裝精美得像藝術品,印象最深的是蘋果包裝,大袋里套五個小袋,每小袋2片,既節約,環保,又防止了氧化。細節處理見人性,講科學。可概括為三個字:一“小”,便于攜帶和分食。二“少”,既節約又環保。三“了”,每份自成一體,不混雜。</p> <p class="ql-block">11點左右出酒店,入上野駅,坐JR銀座線到淺草寺下。一路逛街看景,發現居然有人力車。小伙子長得很帥。我豎起大拇指,說了一個“帥!”,他回了一個“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和服的女子,不知是當地人,還是游客?</p> <p class="ql-block">幾個歐美游客開了這種奇怪的跑車呼嘯而過。</p> <p class="ql-block">入淺草寺前的文化中心,工作人員主動上前打招呼,用英語作了介紹,建議我們入寺前先上免費的8樓觀光塔,俯瞰一下淺草寺周邊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下電梯后,沿寺前商業街一路閑逛,從雷門進,入淺草寺。</p> <p class="ql-block">街上店鋪林立,商品琳瑯滿目。游人如織,大多為吾國同胞,熙熙攘攘,恍惚間回到了杭州清河坊。</p> <p class="ql-block">行不多久,下雨了,臨時買了兩把大傘,一把小傘。走到寺院。此寺形制與風俗與國內大異,干凈,整潔,空間開敞,沒有封閉院墻,且允許拍照。查百度,淺草寺(Sensoji Temple)位于東京都臺東區,是日本現存的具有“江戶風格”的民眾游樂之地。也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寺院的大門叫“雷門”,正式名稱是“風雷神門”,是日本和淺草地區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僅次于京都東寺的五重塔,為日本第二高佛塔。</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找到一處屋檐避雨,匆匆速寫了五重塔。</p> <p class="ql-block">午后雨下得更大了,只能轉回有頂棚的商業街,找了一家看似很有扶桑風的餐廳,吃中飯,點了5個定食(應該就是套餐吧)。我要了一份有鰻魚的套餐,價4475円。貴。</p> <p class="ql-block">飯后繼續在淺草寺一帶逛街。</p> <p class="ql-block">晚上隨便找了一家路邊居酒屋,原本想吃碗面條算了,看了下菜單,又窺探了鄰座食客點的精美菜品,不禁改了主意,又點了兩大杯生啤和一桌子美食,大吃大喝起來。下雪了。大喜過望。窗外大雪紛飛,室內溫暖如春,冰啤入喉,美食落胃,人生夫復何求?強力推薦右下角圖中的茶泡飯,白米飯上飄碧嫩的菜葉,撒點白芝麻,中間加一顆話梅,那種色、香、味,非親嘗無法形容。不知《繁花》中的寶總是否來過正宗的“夜東京”,品嘗過這種茶/水泡飯?</p> <p class="ql-block">鄰座有12個老中青食客,三張小桌拼在一起豪飲,估計是公司聚餐。平時所見地鐵車廂、寫字樓中的日本人,給人印象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拘謹,沉默,規訓過度,只</span>在居酒屋中才放縱任性,大呼小叫,想想也有點可憐。</p> <p class="ql-block">飯后出門,踏雪回酒店,眼前白茫茫一片,想起了川端康成的《古都.雪國》。因作七律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京自由行之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月東京大雪初,</p><p class="ql-block">古都雪國名不虛。</p><p class="ql-block">御徒町里全飛白,</p><p class="ql-block">上野駅前萬卷舒。</p><p class="ql-block">且進街邊和食店,</p><p class="ql-block">一嘗當地湯飯蔬。</p><p class="ql-block">入鄉隨俗冰啤爽,</p><p class="ql-block">精制菜肴嘆有余。</p> <p class="ql-block">8點半回酒店,稍事休息,即和兒子上12樓泡澡。找了一個露天小池,賞雪,泡湯,冰火二重天,亦人生一樂也。洗凈擦干后換上浴袍,下到2樓前臺喝茶,茶室即早餐廳,安裝有制茶/咖啡機,可自助制茶或咖啡,另外還有師傅做湯面,全部免費享用。父子倆邊喝邊聊,感慨扶桑文化之精致,低調的奢華,惜物而不役于物。與當下中國顯擺文化大異其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D4 從秋葉原到澀谷 <p class="ql-block">2月6日。晨作俳句一首,按五七五體式,不押韻:</p><p class="ql-block">夜飲歸客店。半醺裸身入風呂,頭頂雪花飛。</p><p class="ql-block">早餐在便利店買回吃。十點半出門,雪基本上停了,積雪也化了,原本干凈的地面,經一夜冰水清洗后更干凈了,簡直就是家里的桌子臺面。</p> <p class="ql-block">說到清潔和環保,再說幾句。街上沒有垃圾桶,入住酒店沒人打掃,垃圾都是房客自己清理入垃圾袋,放自己房間門口。第二天一早,服務員會收走,并將一袋新浴巾和睡衣等掛你房間門把上。除非客人提出,服務員是不會進房間的。這么做,既尊重了隱私,也免了各種麻煩。</p> <p class="ql-block">乘坐G線到秋葉原。秋葉原(<span style="font-size: 18px;">AKIHABARA”)這名字貌似</span>很有詩意,其實既無秋葉,也無原野,只是一個電器城。靠半導體起家。近幾年以其豐富的動漫和游戲產品店、cosplay活動、以及各種主題咖啡館而聞名,成為許多動漫迷和游戲迷的朝圣地。</p> <p class="ql-block">街頭隨處可見cosplay的美女和巨幅動漫廣告,以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動漫和游戲機店。對</span>喜愛日本御宅文化的廣大漫迷們來說,是一個必去的地方。感覺日本青少年不是在游戲,便是在去游戲機房的路上。可我從未玩過電游,無感。</p> <p class="ql-block">中午隨緣找了一家印度餐廳,店牌上宣稱開辦于昭和五十八年,即公元1984年。每人點吃了一份咖喱飯,味正量大,與和食風格大不同。人均人民幣50左右。第一次用投幣式自助機訂餐。</p> <p class="ql-block">《東京自由行之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雪后初晴秋葉原,</p><p class="ql-block">游人如織更繁喧。</p><p class="ql-block">電玩世界千頭聚,</p><p class="ql-block">動漫天堂二次元。</p><p class="ql-block">魔獸變形真假幻,</p><p class="ql-block">心魂顛倒色空昏。</p><p class="ql-block">匆匆游目過午后,</p><p class="ql-block">且進咖喱印度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2.6. ???</p> <p class="ql-block">下午坐銀座一澀谷線到澀谷。澀谷區(Shibuya-ku)是東京23區之一,是東京一個富有個性的行政區,商業活動也很興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百貨店、時裝專賣店、飲食店、咖啡店、游技設施、風俗設施等密集如云,是與新宿同樣被列為“24小時不眠之街”的城區,擁有“年輕人之街”之美稱,被稱為亞洲的潮流時尚中心。</span>澀谷車站出口有忠犬八公塑像,是游客的打卡地,居然被我們錯過了。</p> <p class="ql-block">逛了一個類似銀泰的大商場,和兒子一起看了商場內小美術館展出的當代英國藝術家Banksy的展,20分鐘視頻。最后與虛擬影像互動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超市里買了一大堆便當食品在房間里吃。花了近7000日元,加一瓶清酒(人民幣25元左右),包裝精致得像藝術品,舍不得打開。</p> D5 從清澄河到晴空塔 <p class="ql-block">2月7日。今日天氣好,開窗即景,樓廈鱗次櫛比,幾列新干線列車交替穿梭而過,恍如進入宮奇峻的動漫世界。房間隔音真好,開窗大喧,關窗無聲。</p> <p class="ql-block">上午出門坐新干線到清澄河。在棉棉帶領下,逛了下都江區東區,這里沒有國內見慣的單元樓,更沒有封閉的小區。都是一家一戶自己設計建造的私宅(“一戶建”),造型各異、個性鮮明,行一段街區即可見一座小寺廟,產權屬于私人,代代相傳,門牌上有住持的名字。寺廟邊大多建有墳墓,墳墓則連接民居。或許因為島國地震頻發,民眾見慣了生離死別,對生死已經看淡了。活人與鬼魂、祖先神靈,和諧共存,相安無事,形成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p> <p class="ql-block">一路步行到清澄河畔的清澄庭園。這是東京九大名園之一。典型的日本風,精致,細巧,簡約,處處見匠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兩個中學生正在園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仔細地用刷子刷著路燈上的灰塵。</p> <p class="ql-block">兩位園藝工人爬上松樹,正在仔細修剪松針。簡約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斷舍離的結果。</p> <p class="ql-block">《東京自由行之五》</p><p class="ql-block">東京二月早春嘉,</p><p class="ql-block">日式庭園低調奢。</p><p class="ql-block">殘雪尚留汀草地,</p><p class="ql-block">綠波已戲浦鷗鴉。</p><p class="ql-block">雜枝精剪分叉細,</p><p class="ql-block">磯石未雕突兀斜。</p><p class="ql-block">最喜池邊臺榭靜,</p><p class="ql-block">匠心禪意足咨嗟。</p><p class="ql-block">2024.2.7.</p> <p class="ql-block">出庭園,步行十來分鐘,棉棉請客,進了一家已經有70年歷史的蕎麥面店。這店屬于家庭式小店,狹小而親切。進屋等了一會兒,就座點餐,許久,面上來了。味美,湯鮮,份量適中,吃得舒服。</p> <p class="ql-block">這是店主供奉的財神吧?做得很精致,復雜,與店堂的簡約風形成明顯對比。</p> <p class="ql-block">餐畢,隨手畫了幅店堂的寫生,兒子說送給老板吧?同意!從速寫本上撕下遞給老板娘,看她一臉驚喜的樣子,我也開心。</p> <p class="ql-block">飯后繼續city walk。走一段即可見一兩個精致的窨井蓋或路面花飾磚。當地人對日常生活精致的追求,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街景很美,很安靜。只是頭頂的電線似乎有礙瞻觀。為什么不埋入地下呢?棉棉告訴我,因為日本經常地震,電線埋入地下容易引發火災。噢!從美術角度看,添加幾條斜線打破了橫平豎直,倒使單調的構圖更豐富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參觀了東京現代美術館,有本土女藝術家展。兒子說,目前展出女藝術家作品最符合“政治正確”。呵呵!</p> <p class="ql-block">出美術館,在旁邊的公園歇一會兒,畫一幅速寫。</p> <p class="ql-block">傍晚,坐三站地鐵,終于來到了向往中的打卡點,東京晴空塔(日語:東京スカイツリー/とうきょうスカイツリー;英語:Tokyo Skytre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售票窗口排起了長隊,等了很久,只能買到6點半這一場了。票分350米和450米兩種價格。我們買的是后一種票,可享受兩種高度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俯瞰暗黑中閃爍的夜東京,宛如列維坦般匍匐著,喘息著,蠕動著,心頭一片虛茫,無法言說,勉強借用里爾克的一句詩形容它:</p><p class="ql-block">“一種恐怖的美已經誕生。”</p> <p class="ql-block">下晴空塔,原路返回御徒町,隨緣找了家中國料理店,與日式居酒屋大異其趣,感受到了熟悉的噪雜,喧囂和油煙味,很接地氣。令人驚訝的是,食客大多是當地日本女性,大概太壓抑了,來此放松的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點了大盆雞,西紅柿炒蛋等幾個家常菜,覺得特別親切,對胃口。在異國他鄉,所謂的文化認同,首先是舌尖和胃的認同吧?</span></p> D6 從東京到北京 <p class="ql-block">2月8日。晴。早上在第一次在酒店用了它的自助早餐,收費每人1300円,合人民幣65元,有點小貴,作為體驗還是值的。器皿小,食料精,不敢多取。</p> <p class="ql-block">10點半辦了退房后,將行李存大堂,再次步行至上野公園,參觀了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是日本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博物館,建筑典雅,展廳簡約,分類細密,處處見匠心。因為下午要去機場,計劃只能用一個小時,走馬觀花瀏覽了一下,印象最深的還是地質地貌部分。</p> <p class="ql-block">看這幅日本地圖,底面呈爆炸狀向上凸現無數個小圓球,每個小球代表一次地震。不同顏色標示不同死亡人數,十人以上是紅色,百人以上是黃色,等等。日本人的物哀、惜物,對精致的追求和生死的看淡,或許可從地震頻仍、生死無常的環境中得一解釋。</p> <p class="ql-block">12點取回行李,買了中午吃的便當。進入上野駅乘地鐵轉機場輕軌,到羽田空港已經是1點多,辦理托運,出境手續后時間已經下午2點。趕緊到候機大廳。</p> <p class="ql-block">一場日中英夾雜的對話:</p><p class="ql-block">抲你西伐,Sir,羽田機場輕軌從這里轉嗎?</p><p class="ql-block">太君曰:嗨!在二層(伸出兩只手指)。</p> <p class="ql-block">夢幻般穿越時空,從東京返回北京,已是農歷臘月29日,南方小年夜。</p> <p class="ql-block">回到帝都已經晚上10點,看到熟悉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紅紅火火,一派年味。才明白自己最愛的還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斯土,斯宅,吾</span>國,吾民。</p> The En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连城县|
巴马|
宁武县|
揭东县|
临漳县|
石嘴山市|
东城区|
溧水县|
墨竹工卡县|
阳信县|
通城县|
普洱|
涞源县|
朝阳区|
大冶市|
平安县|
凤山市|
米脂县|
名山县|
周口市|
灌南县|
汽车|
宁明县|
如东县|
织金县|
舒城县|
乐都县|
永泰县|
晋宁县|
葫芦岛市|
高雄市|
菏泽市|
阿图什市|
中山市|
逊克县|
武隆县|
洛川县|
凤阳县|
盐源县|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