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景象繁榮,國泰民安。這是景泰縣得名的由來。</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2024辛1月27日,農歷癸卯年臘月十六日,紫氣東來,萬象更新,算起來已經是過年了。</p><p class="ql-block"> 位于甘寧蒙三省(區)交界地帶,素有“一腳踏三省”之說的景泰朋友相約,前往白墩子鹽池采風。孤劍雖不是高尚士,聞之,欣然歸往。</p> <p class="ql-block"> 白墩子,位于上沙沃鎮,本是一座白土筑成古烽火臺,其建筑時代尚待考證。也有說,烽火臺本黃土夯制而成,但被歲月鹽堿侵蝕,故有此名。</p><p class="ql-block"> 只是,這個有滄桑的歷史名字的古墩,已不堪重負倒在鹽池邊,宛如一峰承載千年歷史老駱駝,疲憊地全無氣息,卻成了地理標志之一。</p><p class="ql-block"> 2009年7月6日,白墩子烽火臺列入景泰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上沙沃鎮位于甘肅省景泰縣中北部,甘、寧、蒙三省交界地帶,明清時期地理位置很重要,境內尚存明長城遺址。如今,省道308線、201線及包蘭鐵路在境內交會,依舊為交通要塞。</p> <p class="ql-block"> 現代化的工具,大大的方便了人們,也給人們養成了極大的依賴性。我們在導航帶領下,一路前行,途中見到明顯是早期公家的建筑,朋友告訴我,這便是早期的白墩子鹽場。</p><p class="ql-block"> 這個被稱為盛產“白墩子雪花鹽”的白墩子鹽場。其廠名也曾被命名為“中華老字號白墩子鹽場”。</p><p class="ql-block"> 有資料記載,明代晚期紅水、五佛等地民眾陸續遷居白墩子,在這里開池聚水結晶曬鹽為生,所出產的鹽沿古絲綢之路,在駝鈴聲中被銷往蘭州、天水、四川、洛陽等地,民國時被收為官有,新中國成立后白墩子鹽場屬于國有,2005年后因鹽田老化而停產廢棄。</p> <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熙熙攘攘客來駝往的鹽場1逐漸冷落凋零,悠悠駝鈴聲慢慢消失在空曠的田野,只剩下茫茫鹽沼。</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隨著景電水利工程的實施,地下水逐步回歸地表,使濕地水域逐步擴大,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如今耐鹽堿的草本植物縱橫交錯,成為一方名勝之地。2017年,國家林業局批準白銀市景泰縣白墩子鹽沼濕地公園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這也是白銀市獲批的首家國家濕地公園。但孤劍等在隆冬季節到來,又走錯道路,初視沒欣賞到白茫茫縱橫阡陌、僅有黃悠悠萬草枯萎的冬景。</p> <p class="ql-block"> 茫茫的戈壁灘上,又見到了生命力極為強盛的芨芨草。</p><p class="ql-block"> 從古至今,很少有人贊美芨芨草。也許是芨芨草太過普通,加之它生長的環境并不顯眼,其作用不是打草繩,就是扎掃帚,不能登大雅之堂,并沒有引起唐人墨客的注意吧。孤劍卻欣賞芨芨草,贊姜它頑強生長的魅力、堅韌不拔的毅力、默默無聞的定力和無懼風霜的堅強意志。</p> <p class="ql-block"> 給它來一張特寫吧。</p><p class="ql-block"> 每次走過阡陌郊野,在荒漠戈壁,植被稀疏,沙土裸露處,別的植物難以生存地,總會不經意間看見一簇簇芨芨草昂首其中,颯颯臨風,傲視荒原,蒿草螻蟻盡皆匍匐于它的腳下。</p> <p class="ql-block"> 喜鵲,是除草原和荒漠地區外,全國各地常見的一種鴉科、鵲屬鳥類。它棲息地多樣,常出沒于人類活動地區,喜歡將巢窩筑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喜鵲在中國是喜氣吉祥的象征,深受人們喜愛,因而自古有畫鵲兆喜的風俗。</p><p class="ql-block"> 喜鵲屬于留鳥,必然有自己的的巢窩。從外觀上看,喜鵲的巢窩是最粗糙的,似乎就是用一堆樹枝雜亂無章的堆在一起的,毫無美觀可言。但其實喜鵲在搭建時,每一根樹枝交錯吃力,非常的牢固,據鳥類學家稱,喜鵲巢窩完全可以抗住7-8級的大風。</p><p class="ql-block"> 喜鵲巢窩不僅有窩,還有頂蓋,不怕風雨。最關鍵的是,喜鵲巢內部設計非常的合理,堪稱自然界中豪窩,真可謂“敗絮其外、金玉其中”。</p> <p class="ql-block"> 多數情況,喜鵲全年成對生活,因此,一棵樹上,只建有一個巢窩。白墩子的喜鵲,居然四巢同樹,實屬罕見。</p><p class="ql-block"> 這或許是因為高大喬木太少,也或許它們能夠和睦相處,已經到了較高的思想境界了吧?</p> <p class="ql-block"> 七繞八繞,來回穿梭,終于到了白墩子鹽沼邊。</p><p class="ql-block"> 白墩子鹽沼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騰格里沙漠南緣,景泰縣北部,為內陸鹽沼濕地生態系統,在西北干旱區具有典型性和獨特性。同時也是景泰縣面積最大的季節性咸水沼澤。</p> <p class="ql-block"> 根據資料得知,白墩子濕地外圍南北長12公里,東西長6公里,水域面積4.3萬多畝,高程1548-1552米,外高內低,相對高差達4米,總面積約2700公頃,是景泰縣面積最大的季節性咸水沼澤,國家級濕地公園。</p> <p class="ql-block"> 白墩子鹽沼地作為內陸鹽沼濕地生態系統,在西北干旱區具有典型性,在全國范圍內也具有獨特性。近些年,由于濕地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更增添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增加了其保護價值。</p> <p class="ql-block"> 由于濕地內耐鹽堿植被覆蓋率提高,加之零星水面擴大成片,吸引了多種野生鳥類及大雁、天鵝等候鳥在此生息繁衍,且種群數量逐年擴大,已形成一處獨具特色的沙漠濕地風貌。</p> <p class="ql-block"> 隆冬季節的白墩子鹽沼池并沒有過多的游人,除了偶爾泛出黃褐色的土地,極目所視,白茫茫的一片,有些廣闊,也有些寂寥。</p> <p class="ql-block"> 有幾處池塘,水面沒有封動,池水周圍,層層的鹽堿花紋,襯托出池水越發的清澈,有人比喻為天空的鏡子,的確較為形象。</p> <p class="ql-block"> 曲曲折折的池塘邊上,依就是白花花的鹽堿土層,仿佛剛剛下過一場小雪,恰到好處的把水岸分開,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因為池水的深淺不同,結冰的程度也不相同,水岸邊的圖形也各不相同,有的像一個大大的耳朵,有的像一個凸起的鼻梁,自然的力量,真是神秘難測。</p> <p class="ql-block"> 池水中的小陸地,也是泛著白色的鹽堿地,和顏色深淺不同的水,形成鮮明的對比,成了最具魅力的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 鹽池中有好多的泉眼,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汩汩地泛著水, 涌出地面之后, 又結成厚厚的冰層,別樣的風姿,調和了單調的是平面。</p> <p class="ql-block"> 鹽池不遠處的山峰,層巒疊嶂,忘記了叫什么名字。</p> <p class="ql-block"> 更遠處的壽鹿山,山頂上還有皚皚的白雪,想要拍照,可是電線影響了美感。</p> <p class="ql-block"> 有人在拍攝風景,無意間卻成為別人的風景,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唯獨卞之琳,寫出了優美的詩句??梢?,讀書者未必都能成為文人,成為文人者,未必都能寫出好的作品,后天的修煉,往往都和先天的靈性,相結合而成,才能創造出偉大的藝術作品。</p> <p class="ql-block"> 距離鹽池邊不遠的地方,有各種各樣抗寒抗旱的,又非常的耐鹽堿的植物,冬天的時候,顏色都是統一的單調與枯黃。</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起了白居易的詩作《 賦得古原草送別》:</p><p class="ql-block">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p><p class="ql-block">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p><p class="ql-block">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p><p class="ql-block">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p><p class="ql-block"> 只是此刻并非晴翠之草,但明年的春風吹拂下,肯定是綠意盎然。這種來自于人間生活,有高于人間生活的筆調,自然高出了一般的詩人,難怪博得了顧況的青睞。</p> <p class="ql-block"> 不說別的植物了,看看池沼附近的蘆葦蕩。蘆葦是一種生長在水邊植物,成片地生長在水中,許多生活在水里的小動物都把家安在蘆葦叢里。</p><p class="ql-block"> 冬季,雖說早已干枯,純潔的蘆花輕歌曼舞,卸妝的葦稈依然傲立寒冬,仿佛訴說著濕地美妙的詩、迷人的畫!</p> <p class="ql-block"> 這一只獨特的蘆葦,在冬日的陽光中,葦桿細細的高高的開白色的像棉絮一樣的花,巍峨地挺立,似乎并不是是一只弱小的蘆葦,倒象一棵參天大樹,等待著施展自己的才華。</p> <p class="ql-block"> 蘆葦花象征堅韌和頑強的生命力,鼓勵人們勇敢、努力、樂觀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時值隆冬,卸去夏天綠色濃裝的蘆葦顯得特別成熟。葦稈依然傲立,但純潔的蘆花輕飏曼舞,像一支支飽蘸詩情的妙筆,描繪著濕地美妙的詩、迷人的畫!整個濕地也被裝點,陰陽調和,美輪美奐。</p><p class="ql-block"> 佛家認為蘆葦的品質與佛教的教義相契合,代表著一種平和、淡泊、寧靜的心態,是一種修行的方式,可以幫助人們擺脫世俗的紛擾。達摩更是利用一葦渡江,修煉成正果。</p> <p class="ql-block"> 蘆葦,不僅僅是自然的植物,更是多情的植物。《詩經》里的名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就是指的蘆花。古代文人墨客還為它寫了不少的詩詞歌賦。</p><p class="ql-block"> 如今,匆匆一瞥,離別的白墩子鹽池,是否承載來日的相約,有誰,又能寫出感人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漠孤劍,癸卯年臘月二十八,草于景泰縣華達滑雪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庆阳市|
赤壁市|
靖宇县|
张掖市|
雷山县|
偃师市|
北安市|
方正县|
托克逊县|
嘉义县|
泸州市|
明水县|
西宁市|
郁南县|
股票|
阳东县|
黑龙江省|
吴堡县|
鄱阳县|
长白|
志丹县|
长葛市|
循化|
宁河县|
嘉鱼县|
灵武市|
星子县|
水富县|
海城市|
常宁市|
宁南县|
长白|
开原市|
阜宁县|
蕉岭县|
马边|
新闻|
太谷县|
安庆市|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