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中,《繁花》可說是近幾年來難得一見的好作品,我是一口氣追著央視看,由于節奏快,跳動大,于是又追著上海東方衛視和江蘇臺補看,才終于斷斷續續弄清了全劇的故事脈絡。</h1><p class="ql-block"> 雖然全劇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波瀾不驚,不過是飲食股票,男女情愛之事,實則卻是急流洶涌、驚濤駭浪;特別是其中的黃河路保衛戰和為進貨單吵架這兩場大戲,直看得面赤耳酣,心驚肉顫。加上表導攝美景編精彩精致的雕琢打磨,使得《繁花》有如一壺陳年佳釀,讓人越喝越愛喝,越品越有味。可以說,這是自《武訓傳》、《抓壯丁》以來,影視界里多少年難得一見的優秀方言劇了。</p><p class="ql-block"><b> 首先,它是上海灘上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一面鏡子,是上海灘上的一段史詩。</b></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繁花》電視劇展現的是一部20世紀上海市民的心靈史,它講述了以阿寶為代表的小人物抓住機遇、施展才華,憑借迎難而上的勇氣和腳踏實地的魄力,改寫命運、自我成長的故事;還有人說,它講的是一個關于愛情和人生的故事,表現了寶總與幾位女人的愛情;也有人說,《繁花》最大的共情,就是讓不同的觀眾看到了曾經拼搏或者正在拼搏的自己;更有人說,《繁花》是一部外灘的《清明上河圖》;導演王家衛說:《繁花》表面是飲食男女,里面是山河歲月,時代變遷。是的,《繁花》不僅是阿寶們的奮斗史,不僅是一眾男女的愛情與人生的故事,不僅是外灘的《清明上河圖》,更是那個年代的一段史詩。 </p><p class="ql-block"> 第一、它截取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灘改革開放的一個橫斷面,再現了那個年代餐飲商貿股市的真實面貌。它以股市、貿易和餐館飲食為契機,通過股市、貿易及餐館老板娘之間的爭斗,表現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時期的上海外灘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這場浪潮中的故事,既反映了商場股市的殘酷無情,也表現了上海人及“滬飄族”在商海中的勇敢無畏和聰明才智,以及那個年代上海灘形形色色人物的眾生相。他們在那個時代的大舞臺上,演出了一出又一出的活報劇,一個個“你方唱罷我登場”,“金滿箱銀滿箱,轉眼就成窮光蛋。”揭示了上海灘表面繁花似錦,實則卻暗潮涌動,稍有不慎,就有被市場吞噬,甚至跳黃浦、命喪黃泉的無情史實。</p><p class="ql-block"> 第二、它的題材接地氣。它所表現的是基層老百姓想改變命運、想發財的心愿與夢想,是每天發生在身邊的普普通通的故事,就如鄰家阿珠阿寶的奮斗史和街坊里弄姑娘小子的成長史一樣平凡和普通。它撥動的是千家萬戶底層百姓的那根最敏感最關切的神經,它并沒有什么高大上的追求,表現的只是市井煙火氣的題材,因而它具有濃濃的生活味和親和感,也注定了它具有廣大的群眾基礎,所以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不僅上海江浙地區群眾喜歡,就是在全國各地也大受歡迎和青睞。</p><p class="ql-block"> 第三、它如實地紀錄了上海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餐館飯店麟茨櫛比的黃河路,也有布滿小水洼的破損路面;在背街里弄,還有如蛛網的電線、老舊的軌道、陳年的房屋、狹窄的樓道、叫賣的小攤、磚頭一般的大哥大、小小的BB機和偶爾出現的站街女;還有跳黃浦的小寧波廠長和炒股失敗自殺的阿發……。總之,全劇詳盡而又真實地為我們再現了那時的現代與原始,進步與落后,暴富與貧困,繁華與落暮并存的上海灘;真實地再現了改革開放初始年代泥沙俱下,良莠不一、萬花筒般的社會眾生相,這就是那個年代的上海灘。</p><p class="ql-block"> 第四、導演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從劇情到對白,從攝影到配曲,一切從生活出發,從實際出發,沒有編造,沒有做作,沒有雕飾,沒有假大空。加上演員們精湛高超的演繹,使全劇顯得天衣無縫,自然天成!還有那通篇甜糯的吳儂軟語,更使全劇具有了親和力、感染力和可觀賞性。</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那么,《繁花》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灘改革開放的一面鏡子。</p> <p class="ql-block"><b> 其次,《繁花》中所塑造的一個個生動活潑的人物,給觀眾留下了難已磨滅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 如頑強拼搏、寬厚好運而又不乏機敏、不服輸的寶總;為朋友敢兩肋插刀、小阿嫂給了鑰匙卻又不敢“越雷池”的可愛的陶陶;足智多謀、將阿寶一手打造成寶總的老法師爺叔;說一口蹩足上海普通話將家中老太婆看成是心中永遠的玟瑰花的范總;為了交房租、將貂皮大衣只賣2000元的“皮草王子”魏總。</p><p class="ql-block"> 而更耀眼的是塑造了一大批精明強悍,敢作敢為,有情有義的在上海灘打拼的女性,她們是上海灘的“半邊天”,也是上海灘最矚目的明星。如風風火火、勇敢可愛、透明得象一潭清水的汪小姐;成熟潑辣、從不吃虧上當的俠膽柔情的玲子;敢想敢干、改名換姓只身從南國來上海闖市場的李李;霸道兇狠、卻因丈夫炒股輸掉了酒店而黯然離去的金美林老板娘盧美琳;還有穩重的大管家至真園的兩朝元老潘經理、從江西來的三個打工妹敏敏、小江西、露絲和許許多多知名與不知的女性。</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紅樓夢》塑造了金陵十二釵等眾多的聰明能干的女性,那么,《繁花》也塑造了汪小姐、玲子、李李等眾多的在改革大潮中在上海灘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女性,她們展現了上海女性的獨特魅力和勇敢。比如,汪小姐為了與已成為對手的寶總競爭,在找不到制造廠家、眼看幾百萬的訂貨大單還有一天就要過期作廢的危急時刻,卻仍不愿接受寶總的幫助。范總問她為什么?她說為爭一口氣,范總聽了贊嘆道:“幾十年來,多少人風里來雨里去,就是為了爭一口氣,你這囗氣爭得驚天動地!”汪小姐的性格是何等鋼烈堅強!這口氣爭得是何等的令人震撼!上海女人的底氣和獨立是何等的令人敬佩! </p><p class="ql-block"> 所以,從某方面說,《繁花》也是獻給上海女性的一支贊歌。</p><p class="ql-block"> 此外,還有倉庫頭兒范師傅、砸場子的杜洪根、賣香煙的景秀阿哥、開電梯的小小顧、金花科長、梅萍等許許多多出場不多卻個性鮮明的人物,同樣讓人難已忘記。因為他們恰當地體現了上海灘當時的歷史、生活和普通老百姓的精神情懷。</p> <p class="ql-block"><b> 其三,無處不在的精僻精典的語言。通觀全劇,金句不斷,警句不斷,生動活潑的語言,俯拾皆是:</b></p><p class="ql-block"> 寶總說:“不要隨便挑釁男人,”李李反詰道:“不要隨便刺激女人。”李李的幽默和機敏傾刻體現。</p><p class="ql-block"> 爺叔說:“急事要慢做”、“大暑之后必有大寒”、“心可以熱,但頭要冷”、 “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風水輪流轉。”老成與經驗盡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紐約的帝國大廈曉得嗎?從一樓跑到頂樓要一個多鐘頭,而從頂樓跳下來,只要8.8秒!”這是爺叔給阿寶上的第一課,告訴他成功的艱難和失敗的容易,同時也暗示他:稍一不慎,就將跌得粉身碎骨。</p><p class="ql-block"> 寶總說:“誰也不會一根甜蘆葦從頭啃到尾。”既顯示了寶總的成熟和經驗,也告訴旁人,他絕不會順風車搭到底。</p><p class="ql-block">旁白:“命運的列車,從來不會提前報站。車到站時,各人風流云散。”將命運比喻成列車,恰當而又詼諧。</p><p class="ql-block"> 李李與寶總談股票時說:“大魚有大魚的吃法,小魚有小魚的吃法,今天我就比劃比劃。”既通俗易懂又風趣幽默。</p><p class="ql-block"> 黃河路的老板娘勸玲子說:“但凡有辦法,沒有幾個女人愿意出來當老板娘的,”玲子回應道:“一旦當了老板娘,就一定會有辦法的。”前句說的是當老板娘的艱辛,后句說明了玲子的快人快語和一往無前、義無返顧的勇氣。</p><p class="ql-block"> 小汪不喜歡死死纏著她的魏總,她的師傅金花看到了,語重心長地告誡小汪:“一個人,所想要的東西可能不會來,在你身邊的人,有可能不是你最喜歡的,但是你要好好珍惜。”這既是一個過來人的教訓,也是告訴沒有人生經驗的徒弟的待人之道,特別是女人的待人之道。</p><p class="ql-block"> 葛老師說:“感情這東西,頭一轉就過去了,再回過頭,巳不可能了。”這既是他幾十年感情經驗的總結也是對亡妻深情的懷念。</p><p class="ql-block"> 寶總與李李談他與初戀雪芝的關系:“我以為會永遠走下去,可坐到終點,才發現只有我一個。”公交車售票員雪芝是阿寶的女朋友,可是有一天,卻突然嫁給了一個香港人,到香港去了。這是寶總對這段戀情精僻的總結和比喻。</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寶總在香港餐廳用餐時,意外地見到了雪芝,但并不是如其自己所說的是年薪百萬的白領,而是端盤子的女招待時,后來感慨道:“天上的月不如水中的月,我想過無數次與她的重逢,卻沒想到是這樣的。”</p><p class="ql-block"> 范總對大驚小怪的梅萍說道:“我心里的那朵玫瑰花,不象上海花花世界的過眼云煙,只有我那杭州家里的老太婆才是我心中的玫瑰花。”那意思是最明白不過的,男人交的女人可能很多,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只有家中的那位,才是最可信任最穩當可靠的。</p><p class="ql-block"> 汪小姐:“創業,就是要風雨兼程!”意思就是要不懼風雨,馬不停蹄,只爭朝夕!</p><p class="ql-block"> 范師傅告訴汪小姐:“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碼頭!”就是要有屬于自己的根據地和地盤。</p><p class="ql-block"> 范總在看到汪小姐幾百萬的沃爾瑪大單,還剩一天時間就要過期,卻仍不愿接受寶總的幫助時,著急地說道:“下海,就是要拼命的劃,最重要的是要保命,不要淹死。”用下海游泳來比喻汪小姐的辭職做生意,很貼切地告訴她,在海中玩水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海水淹死,只有保住了命,才有其它。在商海,也是如此,只要保住了這筆生意,才可能有其他,否則,就是賠款虧損,死路一條。比喻形象而又通俗易懂,言簡意駭。</p><p class="ql-block"> 范總對汪小姐感謝他的幫忙時說道:“人情就象刷墻一樣,刷來刷去,刷的多了,人情就厚了。”比喻巧妙,詼諧有趣。</p><p class="ql-block"> 而賣香煙汽水和小道消息的景秀阿哥以旁觀者身份說的一段話,則為上海灘商場的殘酷爭斗留下了精彩的歷史注釋:“黃河路搭臺,大家來唱戲,一個個粉墨登臺,唱得好的在臺上,唱不好的下臺,正所謂唱戲不如聽戲好,上臺終有下臺時。”</p><p class="ql-block"> 劇中的這些許許多多無處不在的讓人回味無窮的“警世恒言”式對話插話,經典、精彩、簡短而又雋永,即增加了人物的文化修養素質和內涵,豐富了人物的性格,提升了人物品味,也成了劇中的畫龍點睛之筆,為本劇增色不少,不僅增加了全劇的文化厚度和知識性與趣味性,還給觀眾們帶來無窮的教益與樂趣。</p> <b>其四,精耕細作的細節描寫。</b><br> (接上文)一部劇的細節,最能體現一個導演的水平,《繁花》的注重細節幾乎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地上的網線陰影、斑駁的電車鋼軌、老式的自行車、樓道口的裝鮮牛奶瓶的小鐵盒、滿是灰塵的路牌,還有阿寶與雪芝的服裝,車窗邊公交服務員手中搖動的寫著“慢”字的小紅旗;五斗櫥上擺放的熱水瓶、寶總的鋁制飯盒、排骨年糕、大餅、油條、豆漿和泡飯等等。每一處場景、每一件道具、哪怕是匆匆過客的每一個動作,都經過導演的精心考量,精心打磨,都是恰到好處,就象那個年代的紀錄片一樣。那么逼真,讓人浮想聯翩。<br> 導演不僅注重環境細節的真實性,還注重通過人物的細節來突現人物的個性和特點。比如幾位主要人物的眼光:<br> 汪小姐的眼光是天真無邪,真誠得如一潭清水似的,讓人一看就知道在想什么。玲子的眼光卻略帶狡狤機靈,有點讓人看不透,滄桑中藏著真誠與熱腸。強總的眼光是霸氣的,但看玲子時,卻是飽含深情、一往情深。李李的眼光是高深莫測的,深沉的后面是飽經風霜的憂慮,那眼光偶爾透露的冷酷,是被現實傷了心的防衛與躲藏。<br> 梅萍給爺叔送禮,雖然爺叔不喜歡這位陷害汪小姐的人,但由于梅萍還在27號,所以還是敷衍她,教她做人,但當梅萍從27號出來后,再送禮給爺叔時,卻換來了冷冰冰的面孔和眼光。<br> 敏敏向老板詢問訂包間的是什么人的細節,暴露了她雖已是大上海著名飯店的領班了,但仍保留著鄉下人愛打聽的習慣。還有為買股票裝孕婦插隊,股票窗口營業員桌上堆積如山的一根根香煙,只顧討好顧客說話、忘了放餐具的火窩店老板娘,樓道里唱京戲的史老師、畫家陳老師乃至刻章的、貸款的、叫賣的小販等等,他(她)們都表演得恰如其分,維妙維肖。這些細節的刻畫,無一不體現了那個年代上海灘無處不在的濃濃的市井風味。<br> 本劇也不乏幽默有趣和讓人感動的鏡頭。<br> 如范志毅扮演的范師傅一巴掌將金美林老板打得頭破血流,老板哭喊著“打出了腦漿”,范說“誰想得到他是豆腐做的”!前國足范隊長的身手不由得讓人抿嘴想笑。還有三個打工妹因小江西被老板娘打得鼻青臉腫卻無錢住院仍要去找工作、三人抱成一團痛哭流涕的鏡頭,觀眾即為打工妹的情深義重感動,也為她們的遭遇同情。 <br> 還有陶陶在玲子和眾人的勸說下,決心回頭是岸,在病房抱著老婆狠命親嘴的鏡頭,也讓人潸然淚下。<br> 還有集郵冊最終回到了金花手里,她追出門望著爺叔背影遠遠消失的鏡頭,叫觀眾無限感動和唏噓。<br> 此外,全劇還有許多插入表達人物心聲及畫面的金曲伴唱,堪稱經典老歌的盛宴;這些畫外歌聲,為全劇起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如三個打工妹抱成一團痛哭時,左邊字幕上響起了“好想有個家”的歌聲,表達了打工妹辛酸的渴求和愿望;而汪小姐拒絕寶總的幫助,執意要走自己的路時,背景《執迷不悔》歌曲,表達了她的堅持和執著。再如李李在回憶過去時,字幕響起了《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歌曲,體現了她對A先生的懷念。這些相當于旁白的歌曲,豐富了角色的內涵,加深了觀眾對劇情的理解。<br> <b>其五,風格獨特的攝影手法。</b><br> 《繁花》的攝影手法與畫面之精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暗黃色的調子,大量的俯拍鏡頭,大對比的光影和色彩,還有貼地的低鏡頭,無處不在的逆光照,都顯示了攝影師眼光的獨到之處。如俯拍的珠網似的電線、黑色中的錚錚發亮有軌電車的車軌、錚亮的高跟鞋和腳后跟,還有金碧輝煌的霓虹燈與暗色下破舊馬路上的水洼,匆匆的汽車與一把被抱住差點被撞倒的小阿嫂,以及許許多多的唯美到極致的鏡頭,讓人不得不贊嘆攝影師眼光的獨到和技藝的高超。<br> 再如在夕陽的逆光中,破產失勢的金美林老板娘無助的緩緩地走出黃河路的畫面,李李、玲子、汪小姐三位美女的美得不能再美的逆光照,燦如桃花的笑臉旁那一根根堪比金絲的閃亮的頭發。特別是香港記者為玲子隨手拍的工作照,每一張都堪稱人像教材。<br> 還有那些精致精美的美食攝影,玲子親手做的日本料理、廣東大廚的火燒大王蛇等粵菜、寶總顛鍋的炒飯,色香味隨著鏡頭飄然而至,令人饞涎欲滴,欲罷不能。總之,攝影師的獨出心裁與風格,使《繁花》中有太多的可以成為美展和史詩的作品,那些風格獨特的唯美畫面,為本劇增色不少,也加分不少。<br> <b> 其六、幾點不足</b><br> 雖然《繁花》全劇精彩粉呈,但也存有破綻與不足。<br> 一是爺叔手中的澳門賭場欠條。爺叔手中怎么會存有澳門賭場的欠條?既便說得通,怎么在他手中一放就是十年?不去要債?也不去知會欠債人?既便疏忽忘記了,怎么又會白送李李?就是送了,又怎么知道欠債人恰好就是來砸場子的沈洪根?如果是別人呢?這樣的安排,這么多太多的巧合?是不是太過牽強符會?<br> 二是玲子對強總的苦苦追求無動于衷卻答應陌生人去了香港。為什么強總邀她去廣州或香港卻不去?從留學生到強總,舊戀難道不比一面之緣的港商靠譜?何況是多年前的戀人?從玲子與強總的多次交往看,她對強總還是有好感的,雖然后來移情寶總,還被寶總傷了心,但當舊戀人多次找上門來,難道不會重續舊情?如果說幾年前身無分文的窮學生強總就贏得了玲子的好感,那么當功成名就,腰纏萬貫的強總再來苦苦追求時,玲子會不動心?既便不愿嫁強總,不愿答應強總去廣州香港開飯店,難道還會答應與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去香港開飯店?何況玲子還是個有主見、走南闖北、見過世面的人。<br> 三是劇中強總、寶總溺水自殺和寶總與李李相擁、李李在車中歇斯底里大叫的畫面,雖然浪漫和具有蒙太奇色彩,但卻讓觀眾如墮云霧,不知所云,導演本意大約是要讓李李回憶A先生,但效果卻差強人意,最好能用字幕加以暗示或刪節或直接用A先生代替強總和寶總。<br> 四是劇中插入的歌曲太多太長,沖淡了主題,有電視劇變歌劇之嫌。50多首歌曲,至少可以砍掉一半,還有,每首歌的歌詞不要太長,一二句既可,沒必要大段大段的唱那么久。<br> 雖然存在以上破綻與不足,但《繁花》仍是值得一看的好劇。<br> 資江漁夫2024.1.19.于黃州。<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南陵县|
蕉岭县|
玉树县|
驻马店市|
肃南|
新蔡县|
岑巩县|
磴口县|
余姚市|
莲花县|
阜阳市|
河池市|
自治县|
南丰县|
伊川县|
胶南市|
资溪县|
托克托县|
灵寿县|
进贤县|
罗源县|
绍兴县|
蒙城县|
依安县|
霸州市|
布尔津县|
威远县|
中山市|
舞钢市|
沽源县|
喀什市|
渭南市|
鹤山市|
东至县|
沈阳市|
宣汉县|
汝州市|
亚东县|
黄梅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