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宮事往憑誰問,無恙是朱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故宮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為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幕。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南面為午門,北面為神武門,東面為東華門,西面為西華門。城墻的四角,各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民間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之說,形容其結構的復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故宮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筑。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后為御花園。后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東六宮東側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分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中國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中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和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高26.92米,連同臺基通高35.05米,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其上為重檐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米、重約4300千克的大吻。檐角安放10個脊獸,數量之多為現存古建筑之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宮"金鑾殿"是世界最高的重檐廡殿頂建筑,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檐上各有四條垂脊(亦稱"岔脊"),而每一條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走獸的裝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太和殿的屋脊上,打頭陣的是騎鳳仙人,也叫仙人騎雞。他不屬于神獸,他是神獸的領隊哦!他的后面按照順序坐落著10只脊獸:龍、鳳、獅子、海馬、天馬、狎(ya)魚、狻猊(suan ni)、邂豸(xie zhi)、斗牛、行什(háng sh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騎鳳仙人:此處造型有逢兇化吉的寓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騎鳳仙人傳說中是齊國的齊縉王,也叫"仙人騎雞",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塊瓦件。公元前284年,戰國時期,五國聯軍進攻齊國,齊國大敗,齊縉王無路可逃時一只鳳鳥飛到眼前, 馱著他過大河,由此逢兇化吉。在屋檐的安置"騎鳳仙人"有絕處逢生、逢兇化吉的含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龍:天子化身。在這里,龍寓意帝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神奇動物,擁有無所不能的超凡能力。明清將之象征帝王,皇帝稱自己為真龍天子,龍便成了皇權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鳳:本意鳳鳥。在這里是皇后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鳳傳說是一種簡樸的小鳥,曾在大旱之年拯救了瀕臨餓死的各種鳥類,眾鳥為了感謝它,各自從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獻給鳳鳥,從此鳳便成了一只極美麗、高尚圣潔的神鳥,被譽為百鳥之王,也作為古代皇后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獅子:相貌兇猛,是百獸之王。象征皇家威德可達四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獅子雖然位居老三卻值得高度重視。它是唯一來自現實的動物,身為百獸之王,獅子是"猛"、"仁"兼具的瑞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馬:為落龍子。馬本是"六畜之首",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馬:長著翅膀的馬,它與海馬象征皇家威德可上天入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獅子后邊兩位一個是海馬一個是天馬,很多人都把天馬和海馬的順序搞錯了,其實前邊的是海馬,后邊的才是天馬,天馬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它有一雙翅膀。馬在古代,被譽為"六畜之首",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清朝是馬上奪天下,那海馬天馬放在這里,象征著皇家威德可通天入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押( ya )魚:是海中的一種異獸,押魚以龍與魚組合的形象出現,寓意為滅火防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押魚:押是執掌的意思,如《水滸傳》里宋江被稱為宋押司。押魚是魚和神獸結合的一種脊獸,他是水族魚類的統領。身為海中異獸,亦可興云作雨,是滅火防災的"能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狻猊( suan ni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狻猊寓意護佑帝王平安的神獸,喜煙火,好靜坐。狻猊能食虎豹,日行500里,是像獅子般的猛獸。他愛好煙火,經常可以在香爐上找到它的身影,它的特征也很好玩,禿頂,但是又很威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邂豸( xie zhi ):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可以明辨是非的獨角神獸。當人們發生沖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會將罪該處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斗牛:傳說中的一種虬龍(一種有角的龍),為鎮水獸,寓意為滅火防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斗牛牛頭獸身,身披龍鱗,與押魚作用相同,也是鎮水獸,是祥瑞的動物,有鎮邪、護宅的功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行什( hang shi ):與《封神榜》中的雷震子神似,寓意是防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什因排在太和殿屋頂神獸第10位而得名。它是長翅膀的尖嘴猴腮的神獸,很像我們古時候常說的雷震子,手拿金杵,是懲惡揚善,防雷的一個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屋脊獸的作用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仙人走獸在古建筑中除了裝飾之外,還具有三大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建筑結構來說,屋脊獸的存在是為了保護木栓、鐵釘防漏防銹而采取的措施。因為飛檐翹角的戧脊上都蓋有瓦,但因翹角上翹很高,瓦容易滑下,所以這些瓦中都有一孔,以此用鐵釘把瓦固定在戧脊上,為了防漏、防銹,于是在釘之上再壓一件裝飾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封建等級制度來說,它們具有標志建筑物等級的作用,建筑物等級愈高,它的個數就愈多,一般為奇數,如11、9、7、5等。遞減時由行什、斗牛、</span>邂豸<span style="font-size:20px;">、狻猊、押魚等依次向前遞減,減后不減前,人們抬頭一望其個數就能清楚地知道其等級的高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傳統思想來說,它們具有化兇為吉、滅火壓邪的作用,被稱為吉祥獸。仙人,意為逢兇化吉;龍、鳳、天馬、海馬,為吉祥之物;獅、狻猊,為辟邪之物;懈豸,執法獸,象征公正;押魚,滅火之物;斗牛,消災之物;行什,降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同的宮殿,為啥屋脊獸數量不等?只有故宮的太和殿有10個屋脊獸,天下僅此一處,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其他建筑上都要用奇數,數目因建筑的等級而相應增減。中和殿和保和殿有九個,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也用九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用七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用五個;某些配殿,只用三個甚至一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說:“屋檐上的神獸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部分,成為整個建筑物美麗的冠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宮的建筑雍容華貴,以紅墻黃瓦為主色調。紅墻象征著中國古代五行學說中的火元素,寓意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和不容侵犯。黃瓦則象征著土元素,代表著皇帝的尊貴和權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珍寶館中奇珍異寶無數,我卻唯獨喜歡這些精致小巧的擺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刷了無數宮斗劇,記住了無數宮殿的名字,看了無數宮殿中無數女子或喜或悲的一生。可當我們真正踏進故宮,觸摸到每一塊石頭,每一片磚瓦時,我們的內心真的無比震撼!爸爸細心地看介紹,不斷地感嘆古人的無窮智慧!故宮的防火防水防雷措施真的無比高明!從屋檐、磚瓦、墻面、下水道……每一個能想到的能利用到的細節都不放過。屋頂式樣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窗花如三交六椀菱花,燈籠錦、步步錦、冰裂紋、臥蠶紋……故宮龍之多大概有五萬條,還有超級守護神——玄武獸,其他的瑞獸更是數不勝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皇城根下曬太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皇城根下吃面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禁城中日月長,御樓高聳接云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無論行走在故宮的哪一處地方,總能見到很多“格格”和“娘娘”,華麗的衣裙和精美的妝容在紅墻綠瓦的映襯下確實美到極點。想想當年,每一個入宮的女子,都承載著家族榮光的重負,每天抬頭所見,無非是或方或長的藍天,頂多也就偶見幾只飛鳥掠過,從她們邁進宮門的那一刻,就把一生都困住了,這宮墻于她們而言,無非是日復一日的禁錮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逛完御花園后由神武門出故宮,抬頭即看到路對面的景山公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登上景山公園,在制高點萬春閣前俯瞰故宮,雄偉壯觀的紫禁城巍然矗立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宮,這座曾經的皇家宮殿,經歷了六百年的風雨侵襲,而至今風采依舊。朱墻黃瓦,光輝奪目;雕梁畫棟,美輪美奐;檐牙高啄,錯落有致。如今,她是中國文化遺產的瑰寶,她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推開一扇門,兩朝三世六百年,每一塊磚瓦似乎都有著一個故事。今日踏著許多前人走過的路,于凜冽寒風中,仿佛也能聆聽到他們的往事。</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黑山县|
应城市|
哈密市|
镇安县|
朝阳市|
福安市|
鄂尔多斯市|
渝北区|
裕民县|
祁门县|
天峻县|
襄垣县|
遂昌县|
五河县|
安庆市|
北票市|
汾西县|
澄城县|
澳门|
碌曲县|
桦甸市|
姚安县|
腾冲县|
宝丰县|
青阳县|
辽源市|
惠来县|
南昌市|
万年县|
七台河市|
尼勒克县|
饶河县|
和林格尔县|
九江县|
锡林郭勒盟|
凌海市|
清流县|
仁寿县|
吉木乃县|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