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徜徉在威尼斯(下):品眾教堂內外,感受濃重的宗教文化氛圍——一對老驢在歐洲游蕩80天(24)

文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本篇編號:202401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圣馬可大教堂上的雕像畫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篇配曲《恩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幾點特別說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意大利是我們此次歐洲旅行的重要方向,威尼斯更是我們此行歐陸的重中之重,果不其然,威尼斯驚艷了我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威尼斯很精彩,可寫的東西很多,所以我用了上中下三個篇幅的文字予以介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3.本篇文字是有關威尼斯游記的下篇,本篇內容較多,敬請留意!本篇文字主要講講威尼斯的歷史文化及宗教相關內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4.本篇配圖100幅,主要選用了教堂內外及宗教飾物方面的拍片,全部為我們的手機拍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5.本篇配曲《恩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充溢滲透著濃濃的宗教文化氣息和氛圍。基督教在威尼斯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本篇從威尼斯基督教文化遺產的視角來介紹威尼斯,并</b><span style="font-size:20px;">重點著墨在圣馬可大教堂、圣馬可廣場以及廣場周圍的歷史建筑的介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在威尼斯的四天四夜里,已記不清到底參訪過多少教堂和歷史建筑了,有不少的見識與感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除了最著名的圣馬可大教堂,還有數不清的教堂,只是因為有圣馬可教堂的超級人氣,蓋過了其他的教堂。據統計,今天的威尼斯有</span><b style="font-size:20px;">120座教堂、120座鐘樓、64座修道院,40多座宮殿</b><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及數不清的小樓,數量聽起來雖然龐大,但整個城市其實占地不大,不怕迷路的話,各景點之間是可以步行穿梭的,一天能夠走馬觀花逛完威尼斯本島。然而威尼斯又是一座容納萬千的城,博物館,教堂,歌劇院,十天半個月也逛不完。</span><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圣方濟會榮耀圣母教堂</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的歷史和建筑美景數不勝數。在宮殿和宗教建筑之間,這座城市確實提供了許多可供探索的解決方案。在同一地區最重要的古跡中,有禮炮圣瑪麗亞大教堂、猶太人區的猶太教堂、軍械庫和圣瑪麗亞榮耀大教堂。在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中,還有圣約翰和保羅大教堂、奇跡圣瑪麗亞教堂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瀉湖城中可以找到無數值得一提的教堂,無論是因為它們的建筑價值還是其中包含的藝術珍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八角形的圣瑪麗亞禮炮大教堂,其宏偉的圓頂在大運河入口處引人注目,以及著名而雄偉的圣馬可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兩篇文字中,我曾介紹過,威尼斯的形成是因為人們為了躲避戰亂,在海中的一片灘涂上,像水邊的船屋一樣,將一根根處理過的木樁深深地插入淤泥里,再修建自己的房屋,后來人們用特有的巖石來夯實,如今天看到的鋼筋建模,然后澆筑混凝土的原理,地基開始越來越穩固,島嶼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今天的威尼斯,水面上陸續建造了118個小島、401座橋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遠觀圣喬治.馬焦雷圣殿(Basilic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建于1566-1610年,歷史可追溯到8-9世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遠觀安康圣母圣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該教堂是威尼斯著名教堂之一,巴洛克建筑的杰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從</b><span style="font-size:20px;">威尼斯建立后,在威尼斯終畢剃發為僧侶修道者,通過對教會領導階層的高層推崇和資助,使其成為基督教徒的重要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的基督教發展和其它歐洲國家的發展不太一樣,他們更傾向于偏重藝術與文學等人文精神層面的建設,例如:威尼斯畫派、岡多爾多的音樂、馬可·波羅的旅行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16世紀,繁榮的威尼斯雖然正式加入了天主教會,但仍然保留了自己的宗教風格,包括對某些事物的崇拜、彌撒中的黑暗幽默、濃厚的世俗與宗教混合等等。這一現象引起了天主教會的不滿和不安,但威尼斯人并沒有因此放棄他們的傳統,這也表明了威尼斯與教會的關系并不是盡善盡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的基督教歷史不僅體現了這座城市無限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遺產,也是意大利和歐洲基督教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歷史上作為虔誠的天主教國家,每年舉行盛大的慶典儀式和游行是威尼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威尼斯的公共慶典節日很多,按性質可分為四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是天主教圣徒紀念日,如每年4月25日的圣馬可節,即是用來紀念威尼斯城的守護神——圣馬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是涉及威尼斯同教皇之間關系的重大節日,如紀念教皇亞歷山大三世1177年訪問威尼斯并向威尼斯總督贈禮表示尊敬的慶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是威尼斯共和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紀念活動,如紀念威尼斯在1571年勒班陀戰役中擊敗奧斯曼土耳其的勝利慶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是體現共和國貴族政治,展示威尼斯共和國榮光的慶典活動,如總督的就職慶典和迎接國外的重要使團訪問的公共慶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些慶典活動到了16世紀發展到更為頻繁和程序復雜。據學者統計,至16世紀末,威尼斯每年至少有86天舉行重要的公共慶典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過這些慶典儀式活動,不僅加強了民眾的參與感,還培養了民眾的忠誠度。同時,慶典儀式過程中的游行環節還將城市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使各區民眾形成一種城市認同感,并且增強民眾對整個秩序化的等級社會的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威尼斯最具知名度的狂歡節在文藝復興時期發展至全盛階段,成為威尼斯民眾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并因其豐富多彩的狂歡活動,成為威尼斯招徠國外游客的熱門游覽項目,當時的英國游客甚至在日記中驚呼“全世界人都涌入了威尼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與威尼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介紹水城威尼斯,圣馬可是無法回避的宗教歷史人物,威尼斯最著名的圣馬可大教堂及圣馬可廣場均是以他命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馬可,實際是耶穌同母異父的兄弟,(根據基督教的說法)耶穌是圣母瑪利亞感孕后生下的上帝的孩子,而馬可,才是瑪利亞和她老公生的孩子,他的猶太名字又叫做約翰.馬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約翰·馬可(英語:John Mark)是圣經中的一個人物,他生活在早期基督教會成立的時候。天主教認為他也是一個圣人,因此馬可被封為圣若望·馬爾谷,基督新教的新約圣經里,他的名字一般譯作約翰·馬可或馬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馬可是耶穌的使徒,相傳他是《馬爾谷福音》(《新約·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難。在威尼斯,隨處可見這位顯赫的圣馬可,他成為威尼斯的保護神。其標志是一只帶翼的獅子,獅子形象的藝術小品也融入了威尼斯的城市建筑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廣場和圣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它們造型的優美、和諧,雕刻的生動、逼真,可以說是古羅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飛獅和威尼斯之間的淵源來自一個非常古老的傳說,一位天使飛獅的形象對在湖泊中遇險的圣徒說:“愿你平安,馬可,我的傳道人。你的身體將在這里安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原本圣馬可跟威尼斯根本扯不上什么關系。</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馬可死了近千年后,富裕起來的威尼斯人想追求點什么,為了他們的基督教信仰,威尼斯人挖空心思地想為自己的共和國找一個基督教的守護神,他們想到了上面的那個古老傳說,想到了葬在埃及已無人問津的圣馬可了。于是,幾個行動力極強的威尼斯富商立即行動起來,跑到埃及(當時已處于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管理下)把圣馬可的尸骨取了回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富有的威尼斯人自然不會薄待這位被“請”來的神,他們為圣馬可修建了金碧輝煌的教堂,與整個威尼斯的建筑氛圍如出一轍,與其說這是一個教堂,更該說它是一座巨大的宮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共和國最著名的象征——圣馬可飛獅(Leone di San Marco)——福音書作者圣馬可的象征,右爪拿著一本書、張開翅膀的飛獅。 書上用拉丁語寫著PAX TIBI MARCE EVANGELISTA MEVS,意為「愿你平安,馬可,我的傳道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飛獅也是威尼斯電影節獎項的標志,即金獅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廣場及廣場上的宮殿建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建于9世紀初期,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廣場建立的初衷是作為一個重要的公共空間和政治中心,也是威尼斯宗教和文化生活的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是歐洲最美的客廳,只有天空才配做她的穹頂”,1797年,不可一世的征服者拿破侖·波拿巴站在圣馬可廣場(Piazza di San Marco)上發出了如此感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大教堂是圣馬可廣場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它是威尼斯主教的所在地,也是威尼斯共和國的官方宗教場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該教堂最初建于828年,以容納據傳是由圣馬可門徒運回的馬爾科(圣馬可)的圣骨而得名,目前的建筑是在1063年至1094年期間重建的,主要為拜占庭式和羅曼式風格的混合體,它是威尼斯式建筑的代表之一。教堂內部裝飾華麗,包括金色馬賽克、寶石和珠寶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大教堂毗連總督宮,是威尼斯的驕傲,是威尼斯的榮耀,標志著威尼斯的富足,當然,還有威尼斯的歷史和信仰,盡在于此。圣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也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出發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雄偉壯麗的圣馬可大教堂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藝術的經典之作。圣馬可大教堂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紀加入了哥特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17世紀又加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如欄桿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赤足橋前的拿撒勒圣瑪利亞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i Nazareth),因為在赤足橋前,也稱赤足教堂(Church of the Scalzi、Chiesa degli Scalz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教堂,這座教堂建于公元839年,據說,公元827年,威尼斯兩位商人率領十艘船前往埃及亞歷山大城,任務是取回圣馬可的遺骨。為安放圣馬可遺骨,威尼斯人特別興建了圣馬可大教堂,該教堂融合了拜占庭、哥特式等各種建筑風格。教堂內還存有許多十字軍東征所劫掠的奇珍異寶,有綠寶石、紅寶石、罕見的非洲大理石、以及鑲金的宗教繪畫。此外還有從君士坦丁堡掠奪回來的雪花石膏藝術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外觀上,它的五座圓頂據說是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而整座教堂的結構又呈現出希臘式的十字形設計,這些建筑上的特色讓人驚嘆不已。圣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內部墻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鑲嵌的壁畫;一是大門頂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馳著的駿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圣西門教堂(San Simeone Piccolo或San Simeone e Giuda),建于1718-1738年間,由威尼斯本地建筑師設計,多少有點羅馬萬神殿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教堂是東方拜占庭藝術、古羅馬藝術、中世紀哥德式藝術和文藝復興藝術多種藝術式樣的結合體,結合得和諧,結合得協調,美不勝收,無與倫比。大教堂有五個圓圓的大屋頂,這是典型的東方拜占庭藝術,但供奉的卻是一個西方的圣人。僅此一點,便是獨一無二。其次,大教堂內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內外有4000平方米面積的馬賽克鑲嵌畫。每天從世界各地來瞻仰和欣賞大教堂的人成千上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場上格外顯眼的鐘塔高達97米,建于15世紀。每到整點的時候,兩個機械人就會用槌自動敲鐘報時,整個城市都可以聽見鐘聲。登上大教堂邊上一座高近百米的高塔,縱目遠眺,威尼斯全城,盡收眼底,一片紅褐色的屋頂,一眼不見盡頭。偌大的圣馬可廣場上,游人點點,幾近螻蟻。向海邊望去,一排排貢多拉,煞是好看。再望望那頭帶翼的獅子,似乎為自己能被游人瞻仰而洋洋得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圣馬可廣場上的時鐘塔和飛獅立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里亞托圣雅各伯教堂(Chiesa di San Giacomo di Rialto),按照意大利語發音,也有譯作圣賈科莫教堂的,也是圣雅各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美麗的時候是上潮的時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廣場鋪上一面巨大的鏡子,使所有建筑像鑲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間,顯得更加玲瓏剔透,光彩照人。加上周圍咖啡館的露天陳設,游人們鮮艷的衣著,五光十色,上下輝映,形成了一幅極其迷人的圖畫。廣場上,母親們帶著孩子在水中嬉戲,年輕人脫去鞋襪來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鴿子,時而簇擁在地上覓食,時而又帶著撲撲拉拉的振翅聲,飛滿整個廣場的上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身為威尼斯的各種中心,圣馬可廣場被城里最輝煌的教堂、最重要的政治文化場所和最體面的餐館兒店鋪環繞簇擁,把萬千寵愛都揣進了自己的懷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廣場還包括一些宮殿,其中最著名的是威尼斯總督官邸和尤金尼王宮,這些宮殿建于15世紀至18世紀,主要是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的混合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廣場四周環繞著柱廊,它們是由白色大理石制成,支撐著天藍色的拱頂,構成了一個獨特的走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廣場另外兩個標志性建筑是時鐘塔和摩爾人之家。時鐘塔是一座高47米的哥特式鐘樓,建于15世紀,其頂部裝飾著兩個雕塑和一個銅制的摩天大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可尼柱:馬可尼柱位于圣馬可廣場的南側,是兩根古代紅色大理石柱子之一,這些柱子據說是威尼斯商人在公元9世紀從君士坦丁堡運回的,其中一根柱子上裝飾著一個雕刻著圣馬可和天使的青銅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圣馬可廣場旁的“摩爾人之家”建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馬可廣場是整個威尼斯地勢的最低點,每當漲潮或下大雨時,會成為最先被淹的地方。廣場上修建的排水溝本是為了讓雨水直接流入大運河,卻在漲潮時成了個BUG:每天亞德里亞海潮漲時分,大運河的河水會順著排水溝從廣場的地下涌出,形成潭潭積水。連年的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逐漸上漲,冬天潮水最高的時候廣場會被完全淹沒。1900年的時候,圣馬可廣場每年會被淹上個十來次,可如今,每年要被淹上百次之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威尼斯至今閃耀著文藝復興的瑰麗光芒。全年有眾多節日及國際展,歷經1600年依然釋放著旺盛的藝術氣息與活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威尼斯全年重要的藝術活動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威尼斯狂歡節 Carnival of Venice, 每年2-3月之間,通常持續大約兩周,全球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狂歡節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威尼斯藝術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每年4-11月持續7個月,為世界三大藝術展之首已有120年歷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Venice Film Festival, 每年8月底9月初為期10 天,“世界三大電影節”之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威尼斯賽船節 Venice Regata Storica,每年9月的第一個周日,是繼狂歡節最受大家歡迎的傳統節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威尼斯手工藝展homo fabe,每年9月,令人大開眼界的藝術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離開威尼斯,我們依依不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們即將離開威尼斯前的那晚,我再次來到圣馬可廣場,剛剛下過雨,廣場上游人不多,但音樂聲此起彼伏,有多個樂隊在廣場旁的露天里為夜晚用餐的人們演奏古典樂曲。許多曲目我聽著耳熟,大多叫不出名字,只有一曲《我的太陽》我脫口說出了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離別的那個清晨,我們又鬼使神差地再次走到附近的圣馬可廣場,與威尼斯告別。大批的游客尚未到來,廣場顯得恬靜,成群的鴿子與海鷗圍攏過來,在我們身邊歡舞鳴叫,好像在為我們送行;貢多拉被栓在水邊的木樁上,輕輕搖曳,仿佛也在揮手與我們告別;我們路過漁市,剛剛上貨的海鮮令人垂涎欲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午離開了威尼斯時,從我們酒店到威尼斯圣露西亞火車站行走了約1.8公里,我們拎著行李跨過了11座橋,夫人戲言道:她好像已經記不起汽車和自行車的模樣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見,威尼斯,我們會記住你的精彩與美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至此,我的有關水城威尼斯的三篇游記全部完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篇配曲《恩友》,配圖為我們在意大利古城——威尼斯參訪時的手機拍片,文字繼續講述有關威尼斯的歷史文化及宗教方面的內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希望大家喜歡,謝謝關注分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謝謝關注分享!</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阡县| 会泽县| 东兰县| 凉城县| 金沙县| 昌吉市| 曲松县| 景宁| 泰宁县| 邹平县| 雅江县| 镶黄旗| 柯坪县| 奉化市| 通州区| 吴堡县| 武隆县| 策勒县| 张家川| 神木县| 兴业县| 休宁县| 游戏| 南川市| 从化市| 宁安市| 宽甸| 吴忠市| 九寨沟县| 湛江市| 苏州市| 广平县| 水城县| 柳林县| 改则县| 万源市| 林口县| 韶山市| 航空| 芜湖市|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