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廣州地鐵七號線二期去年底如期完工了,那天同夫人搭乘新段線游玩,竟無意中闖進了具有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深井古村。</p> 古村原名"金鼎村",位于珠江出海口長洲島的西南部,陸地面積為2.6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5000多人,因村內水井普遍較深,后來人們干脆稱它為"深井村"。 據說是在南宋末年,凌震與王道夫響應陸秀夫,張世杰的號召,組織義軍抗元,為逃避元兵追殺從福建遷來,后任廣州都統,并三次收復廣州。此后,凌震的子孫的一支落籍深井等地,繁衍成為深井村的大族。 島上耕地無幾,凌氏后人在深井讀書、經商、出仕,不少村民以商業為生,發財者往往在鄰近的番禺順德一帶投資,圍墾造田(沙田),成了"經營地主"。深井村也因此富甲一方,文教昌榮,并建成深井村現在的古民居建筑群。 深井古建筑群占地面積近50畝,悠長的麻石街巷旁,到處是宗祠、私塾書廳、民居、店鋪。其中,南田坊、岐西坊、正吉坊、叢桂、中約榮陽里古民居建筑最多。 深井文塔建于清代,塔高約18米,為六角型閣樓式磚木結構的古塔。因深井村歷來重視教育,文人輩出,故建塔以表彰村威,并期望后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p class="ql-block"> 前山凌公祠,堂號“自誠堂”,建于清康熙年間。現由詠春傳人進行活化利用,打造為廣東省武術協會詠春訓練基地。</p><p class="ql-block"> 佇立在“凌公祠”前,我仿佛回到了七百年前刀光劍影,黃沙蔽日的古戰場,感受到前仆后繼,不畏犧牲,勇往直前的彪悍民風。</p> 建筑群內,明清兩代建筑除了有西關大屋的風格之外,還吸收了客家式的碉樓以及西洋式石柱,門樓以及寬大的窗戶花紋圖案兼有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跡,見證歷代中西商貿往來的歷史,被文物專家認定為是嶺南地區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群。 據說深井燒鵝很有名,下次來,一定要買只打包給我家小玥吃。 <p class="ql-block"> <b>補記</b>:陸秀夫、張世杰與文天祥同為抗元名將,被后人稱為“宋末三杰”。</p><p class="ql-block"> 陸秀夫在崖山海戰中,面對元軍的包圍,為免受“靖康之辱”,最終選擇投海殉國。他首先強迫自己的家人投海自盡,然后背負年僅八歲的宋代最后一位皇帝趙昺一同跳入大海。這場戰斗發生在公元1279年的農歷正月,地點位于今天的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南崖門鎮的崖山。崖山海戰是南宋與元軍之間的一場關鍵戰役,標志著南宋的滅亡和漢族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芷江|
天柱县|
噶尔县|
和林格尔县|
金平|
石城县|
微山县|
久治县|
阿拉善右旗|
游戏|
揭东县|
双牌县|
九江县|
郑州市|
耒阳市|
定陶县|
丰镇市|
云梦县|
息烽县|
略阳县|
孝义市|
白山市|
上犹县|
怀远县|
周至县|
洛扎县|
凌云县|
遵义县|
丹寨县|
来宾市|
老河口市|
蒙阴县|
新干县|
鄂托克前旗|
中阳县|
阳原县|
玛沁县|
玉环县|
贡山|
舞阳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