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圖/崔海生</p> <p class="ql-block">崔家永和崔家駿是堂兄弟,是我故鄉陵川縣附城鎮新莊村的本家叔叔,又同是1927年出生的同庚兄弟,倆人從小無猜,一同“和泥巴”、一同“成家家”。先后參加八路軍、前后隨軍參加“抗美援朝”,都多次獲得戰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繼承英烈遺志奔赴抗日戰場</span></p><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崔家駿11歲時,在陵川參加“抗日兒童宣傳隊”,不久在晉城編入“太行山劇團”穿上了八路軍軍裝,崔家永羨慕的心情轉換成參軍的渴望。1943年底新成立的“陵高縣政府”駐新莊村,縣長路憲文辦公室就在崔家永院子的西屋,村里許多青年積極報名參軍,崔家永要求更為迫切。崔家永小名崔雙喜,弟兄3人,他排行老小,時年16歲,路憲文權衡再三批準了他的大哥崔成鎖,參加了駐在大槲樹村的八路軍129師“老二團”部隊,讓他再等等。大槲樹和新莊村僅隔2里路,看著穿著軍裝的大哥,他沮喪、懊惱,幾天不上地勞動,一個院住著,看見路憲文就扭頭、噘嘴不理他。</p> <p class="ql-block">崔成鎖參軍后,隨部隊參加保衛新政權“陵高縣政府”的作戰。從參加豐西阻擊戰、東王莊阻擊戰、嶺東阻擊戰開始的保衛戰,到解放高平境內的秦莊、候莊的進攻戰,他機智、勇敢,從一個戰士升為班長、排長、連長。1945年4月10日他隨部參加攻克陵川縣城、掃清陵川境內西河底峰頭、禮義野川底炮樓殘敵后,人不休息、馬不卸鞍,跟隨部隊下河南參加解放豫北對日作戰,時參軍2年的崔成鎖已是營長職務。</p> <p class="ql-block">當年7月在攻擊奪取新鄉市時,日寇垂死掙扎,用多輛裝甲車瘋狂阻擊,“老二團”副團長和許多戰友倒在進攻路上。上級命令崔成鎖“代理副團長”,組織指揮戰士突破敵裝甲車的阻擊。河南地勢平坦無險可拒,爆破手連連被敵裝甲車機槍射殺,日軍發現崔成鎖是“指揮官”,多輛裝甲車包圍攆著追擊,他身負重傷被碾壓犧牲。</p> <p class="ql-block">崔成鎖犧牲后,陵高縣長路憲文和崔家駿的父親崔實保(陵高縣民政局局長),派民兵把他的遺體從河南抬回到新莊村,開了隆重的追悼會,撫恤了烈士家屬。這時崔家永給路憲文提出要繼承大哥遺志參加八路軍,路憲文拗不過他,征得其父同意,讓給他當警衛員。沒幾天崔家永鬧情緒,非要參加戰斗部隊上前線。不得已路憲文只好送他到河南焦作前線作戰部隊當連隊通訊員。他隨部參加了解放焦作、清化對日偽軍的作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刻苦學習成部隊精英</span></p><p class="ql-block">不久抗戰勝利日寇投降,1946年1月崔家永隨部參加駐守焦作任務,任公安局警衛員。由于他工作的認真、積極,1947年10月被部隊選拔到華北軍政大學學習深造。那是1946年2月以原“延安抗大”2分校為基礎,成立的晉察冀軍區軍事政治大學,聶榮臻任校長兼政治委員。在校他系統學習了《社會發展史》、《政治經濟學》等基礎理論學科和攻防戰術中之射擊、刺殺、投彈等基礎軍事學科。因他文化水平低就笨鳥先飛,抽休息和睡覺時間刻苦付出,理論學習中認真筆記、背誦;軍事學習中摸爬滾打,常是小傷、流血不斷。1950年3月畢業時,科科成績列全班第一,得到校長聶榮臻的重視,認為他頭腦靈活、吃苦耐勞是可塑之才,就推送到山西太原工兵大隊進行專科深造。</p> <p class="ql-block">因為1948年10月山西太原戰役中,我工兵部隊在敵炮火下掃雷和架橋,為步兵開辟前進道路積累了豐富經驗。學習2年后,聶榮臻將他編入晉察冀野戰軍67軍201師603團當排長。67軍是一支功勛卓著、歷史悠久的英雄部隊,前身是八路軍115師林彪的部隊,曾參加過大同、張家口等晉北、冀北保衛戰;正太、平漢路破擊戰;解放平津、太原等戰役,部隊駐守塘沽、山海關,拱衛京津海防咽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抗美援朝功勛卓著</span></p><p class="ql-block">1951年1月,崔家永所在部隊奉命準備赴朝參戰,在組織、動員、更換裝備、補充兵員、70天大練兵、審查調整干部時,201師師長馬輝親自把軍校畢業、有優秀工兵專業特長、大練兵中表現突出的他,調601團直屬工兵連任副連長,當時603團不愿放人還發生了不愉快。</p> <p class="ql-block">當年6月4日201師通過鐵路輸送,9日到達朝鮮永柔接替47軍某部搶修機場任務。此機場,是國內物資用飛機運往前線的重要集散地,場內倉庫、跑道被敵機頻繁轟炸摧毀。盡快修復關系著前方戰士彈藥、糧食的保障,是上級緊緊盯著的任務。崔家永接到命令立即進入現場,指揮戰士采石、伐木、修場地、搞運輸、布偽裝,日夜輪流倒班搶修,17天完成任務,受到志愿軍司令部表彰,連隊榮立入朝首次集體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當年8月,67軍奉命在金城地區27公里正南上,防御美、韓4個師的瘋狂進攻作戰。金城位朝鮮三八線北朝鮮界內,是通往平壤和開城要道。戰斗在10月13日達到白熱化,90余輛坦克、150架飛機和27個步兵營輪番進攻,全天發射炮彈10萬發,飛機整日投凝固汽油彈燒紅群山,兵團指揮部也遭敵機轟炸,戰斗異常激烈。在緊要時刻,崔家永所在作為預備隊的201師投入戰斗。</p> <p class="ql-block">白天美、韓聯軍集團沖鋒前,敵機和火炮都要狂轟濫炸前沿陣地,白天失去的陣地夜間奪回幾易反復,敵人就加大白天對我后方彈藥、糧食補給線道路、橋梁摧毀的力度。這里是山區,丘陵、河流交錯縱橫,地形復雜,保障我軍后方補給線暢通成勝利的關鍵,這個難度大、又極其重要任務,就交給各團的直屬工兵連。崔家永和他連隊戰士白天做準備后稍事睡覺休息,黑夜趁敵機不能轟炸之際,爭分奪秒搶修。</p> <p class="ql-block">作為技術總指揮他跑前還得顧后。一次因搶修點多,一處橋梁沒完工,岸邊堆集了多輛汽車,天快亮了,他緊急讓“立木柱”支撐鐵橋面,人“抱柱”穩固,讓車輛先通過。車輛剛過完敵機就來了,發現我軍修橋就又扔炸彈、又用飛機機槍掃射,崔家永肩膀被彈片擦傷鮮血淋漓。</p> <p class="ql-block">直至戰斗勝利結束,期間一個多月他和戰士沒脫過衣服睡覺,他所在的部隊累計作戰911次,抗住了美、韓聯軍的瘋狂進攻,一舉粉碎敵所謂的“秋季攻勢”。由于他的技術精湛和勇于獻身精神,給這次阻擊、防御戰做出的貢獻,連隊和他都榮立“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此后他隨部參加了“秋季反擊”作戰;1953年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和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戰“金城戰役”。1954年9月在朝鮮多次立戰功的崔家永,隨部隊回國駐防山東青島。1956年6月在603團團長的強烈要求下,師長馬輝把崔家永重新調回603團擔任了直屬工兵連連長。為平復爭議,1957年7月師長馬輝將他調師直屬工兵營擔任“渡河連”連長。師長倚重他的技術才干,1961年3月調他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沙工程兵學院”學習深造,2年畢業后任師機關參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計名利解甲歸鄉</span></p><p class="ql-block"> 1966年3月,國家戰略方針調整,建設西南“三線”大后方基礎,因保密急需調部隊大量工程技術人員,崔家永名列其中。在師首長戀戀不舍中,他毅然攜著妻子兒女坐火車轉業到四川報道,擔任了石柱縣國家農合水電站工程副總指揮。</p> <p class="ql-block">四川那個“國家重點工程”剛上馬,一切都不就緒,顯得無章、無序。部隊那種高度統一、命令式的緊張工作,轉到地方,他感到極大的不適應。為了改變撒賴、拖拉作風,他協同“總指揮部”其它領導對職工隊伍進行“軍事化管理,吹軍號作息、上下班站隊、班余時間進行工程技術培訓”,短時間就使管理走向正規。</p> <p class="ql-block">可是數月后“文革”開始,單位造反派把他打成“反動技術權威”進行多次批斗、游街,嚴重干擾工程進度和質量。從烽火戰場煉出來的那種耿直精神,豈能服輸,他就是被“奪了權”不是“技術總指揮”,可他還是部隊那套不下戰場主動指揮,常對職工說:“國防工程千年大計,質量第一,它關系著國家安全命脈”。他不計個人榮辱、沒有怨言,和職工一同土石方作業渾身泥巴,小傷基本天天有;技術問題事必躬親親自把關。指揮部領導和職工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對他更加“尊崇”。</p> <p class="ql-block">經過8年奮戰,工程順利告竣,年近花甲本該享受國家高級待遇的他,卻萌生葉落歸根回故鄉養老之念。工程部領導紛紛勸說,可他心意已決。</p> <p class="ql-block">1975年8月回到陵川縣城,縣委組織部領導看了他的檔案卻犯了難,這么大的部隊領導,一個縣里怎么安排單位和職務。他卻說:“我當兵和轉業多年都是和土石方打交道,修公路、架橋梁都在行,就到建筑單位發發余熱吧!”組織部領導說,縣各局只有“交通局”條件好些,可是局長、書記都是剛剛任命,他就自告奮勇說那我就當個“副書記”吧!于是第二天他就跟著組織部領導到了縣交通局。</p> <p class="ql-block">到縣交通局上班,干部職工看到他一副國字四方臉、濃眉大眼,又是從部隊回來的“大官”,都敬而遠之不敢打招呼。他卻相反,和別人說話總是一副慈祥笑臉。機關開會布置工作、決定事項,從不和書記、局長相駁,積極支持當好助手。領導們都說崔書記不擺架,好擱伙;職工都說崔書記是個老好人,有問題或困難他總是想方設法幫助,大家都愿意和他嘮嘮嗑、談談家常。他還是部隊那種精神,有時間就拿掃帚打掃院里和廁所衛生。職工問問他在部隊經歷,他總是微微一笑而過,在交通局工作12年全然不知他是在朝鮮戰場出生入死、槍林彈雨中立過多次戰功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驥伏櫪退而不休</span></p><p class="ql-block"> 我和崔家永初次見面,是在他從朝鮮戰場回國返鄉探親,那時我還是孩童,在他家看到披著黃呢子大衣、威風凜凜的,我還有些羞澀,他卻笑笑瞇瞇問我是誰家的孩子,作答后,他說叫叔叔給你糖吃,吃著甜甜的糖想著長大我也要當兵。真是有緣,學校畢業后我參軍的部隊是中央軍委直屬特種技術“工程兵”。1973年我退伍被安置到縣化肥廠,擔任化肥廠總支副書記兼辦公室主任,崔家永1975年8月調回縣交通局。在縣組織的會議上我們再次見面,我主動自我介紹叔侄相談甚歡。你是工兵,我是工程兵,有部隊經歷就有說不完的話題。</p> <p class="ql-block">1987年崔家永離休后,即參加了老干部局屬下“綜合治理”辦公室工作,參加老干部組織的街道“治安巡邏”和縣各機關、單位環境衛生檢查。來到化肥廠我熱情接待,他帶著老干部檢查,還是部隊那種認真負責精神,對化肥廠存在問題不姑息遷就,我也不敢敷衍了事,老干部知道我們是叔侄關系,詼諧的說你們真不徇私情,我說因為我們都“當過兵。”</p> <p class="ql-block">1985年4月初,陵川縣委、縣政府決定舉辦“紀念陵川解放40周年”活動,縣組委會邀請“曾經在陵川工作過的老干部”回陵川共享盛舉。4月10日遠在長春警備區任副政委的崔家駿,千里迢迢來陵川參加了紀念會。期間和在陵川的崔家永相見又握手又擁抱,兩從小的玩伴在暮年相見,有說不完的思念,道不完的情誼。他們同在朝鮮戰場,崔家駿參加“上甘嶺戰役”,崔家永參加“金城戰役”,兩個戰役時間相隔不久,地址相鄰不遠,愣是沒見上面。崔家駿成全國著名軍旅作家,寫《雷鋒的故事》紀實文學作品,當年三上《人民日報》發表、印刷成冊發行293萬冊、譯成多種外文在國外發行。寫《上甘嶺》、《雷鋒》等電影劇本,拍成電影在全國上演;崔家永多次進軍校學習,成軍隊、地方國家重點工程“土木石”作業“專家”。他轉業帶回的資料、筆記有好幾捆,從部隊帶到四川、從四川帶回陵川。他兄弟倆相約生不能在一起,身后同回新莊村安葬。</p><p class="ql-block"> 1991年9月,崔家永一生在部隊和地方不顧生命危險,和土石方打交道,戰場上又負過傷,終積勞成疾享年才64歲就因病去世,葬新莊村北溝里。1999年4月崔家駿在長春因病去世享年72歲,遵他遺囑兒女將他骨灰從東北帶回新莊村安葬,也在村北那道溝里。一個在溝上,一個在溝下,相隔不遠,雖不能說悄悄話,卻也相鄰相守,達到同回新莊村的心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嘉善县|
金沙县|
进贤县|
安多县|
太湖县|
奉节县|
金塔县|
合川市|
高州市|
五原县|
苍南县|
镇康县|
浪卡子县|
海淀区|
眉山市|
年辖:市辖区|
霍山县|
平阳县|
秦皇岛市|
岢岚县|
东丰县|
弋阳县|
高唐县|
于都县|
天长市|
中超|
怀柔区|
托里县|
花莲县|
巍山|
耿马|
浦北县|
巢湖市|
库尔勒市|
大荔县|
灌阳县|
长兴县|
温泉县|
师宗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