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沉痛悼念至親好友陳曉云</p><p class="ql-block"> 曉云,你突然就走了。告別上海和黃浦江,告別了蘭州和黃河,告別了洮河和四甲村,告別了故鄉和親人,留給這個冬天一個背影,留給這個世界一個傷口,留給親人包括同學一個肝膽寸斷。 </p><p class="ql-block"> 曉云,你不是高官,也不是大款,你是一位學者,一位擁有“雙座博士后”的學者。你是一個“為學而學”、“為教而學”的“拼命三郎”。四十年前,我們在西北師范學院教育系相遇,老鄉之緣,加上你姑姑和我父親都是玉井中學的老師,你又是玉井初中考高中的狀元,我們仰慕的對象,幾個原因,一下子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當時你已經是大二的學生了,你的專業是心理學,我的專業是學前教育。這兩個專業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便糊里糊涂地學著,在和你交往中,你好學之心,會學之妙,令我敬佩,給我動力。畢業留校后,你好學不倦,善于積累,并鼓勵我努力前行。你上進之志猶如鴻鵠,志向之遠似雄鷹,你一直是我心中的一盞燈。你從西北師范學院到華東師范大學直至復旦大學,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乃至博士后,從講師到教授,一路展翅翱翔,一路足跡輝煌。(簡介附后)</p><p class="ql-block"> 元月24日晚,王冬蘭老師發來一條信息,關于你離世的訃告,我大吃一驚,無法接受這個事實。這個消息告訴我,24日的你,已經化作青煙飄散在風中,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盯著訃告,內心感到十分震驚和悲痛,真是對“天妒英才”有了一個殘酷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還記得,在圖書館你讀書如海綿汲水的背影,還記得在黃河邊你我傾訴少女心思的場景,還記得你身著大紅旗袍靚麗新娘的倩影,還記得你我交流為人之母的喜悅……一幕幕畫面從腦海里浮現。得知你在華東師范大學讀博,再一次為你高興,為你自豪。再后來,我們聯系少了。有一年你帶著女兒回臨洮,我也帶著孩子在臨洮,我們在手機上聯系,卻沒有見面。2018年,聽師大的老師說,你有病了,我聯系到了你,并提出到上海出差順便看看你,你婉言謝絕,并說不方便,等以后有機會我們再約。再后來,我們與2021年3月25日通過微信取得了聯系,疫情期間及之后節假日發個微信互相問候一聲,道個平安,2023年12月31日,我發了一張“告別2023 迎接 2024”的圖片,你沒有回復,留給我一個空白。一個30多年沒有見過面的遺憾,一個到上海沒有看望你的遺憾等。</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0日,你走了。訃告上是這樣說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教授陳曉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1月20日19時4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59歲”。是啥病,這么早地奪走了你年輕的性命。況且上海的醫療技術和保障走在全國之首,為什么優質的醫療資源就沒有眷顧你?這一夜,我胡思亂想,許多個怎么會這樣,不停地為什么呀,一切都是空白的。</p><p class="ql-block"> 曉云,你在學術界獲得了那么多頭銜,那么多的學術成就,這一切,表明你太累了!太累了呀!</p><p class="ql-block"> 你的逝世,是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管理心理學界的重大損失。給年邁的母親和女兒及親人留下了無法言喻的痛,給同學朋友留下了無盡惋惜。我特別惋惜你----太年輕了。 </p><p class="ql-block"> 曉云,你走了, 我們的老鄉情份,同學情分,師生情分,朋友情份,值得永遠懷念。你的微笑讓我記憶深刻,你的樸實讓我記憶深刻,你的善良讓我記憶深刻,你的勤奮好學讓我記憶深刻。</p><p class="ql-block"> 你就這么走了,你的離世,令親人欲斷寸腸,令熟知者悲懷,令草木寂寞,讓清冷的寒風為你啜泣,讓潔白的雪花為你送行。</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曉云</p><p class="ql-block">謹以此文沉痛悼念緬懷我的至親好友陳曉云</p><p class="ql-block"> 2024.1.26</p><p class="ql-block">附件:陳曉云簡歷</p><p class="ql-block">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官網資料顯示,陳曉云,心理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理論經濟學(復旦大學)博士后,教授。韓國首爾大學、莫斯科大學訪問學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項目技術支持專家,上海市管理心理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總工會職工心理援助專家,上海市浦江人才。</p><p class="ql-block">陳曉云曾為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楊浦區文化局等單位開展幸福心理培訓與咨詢服務。</p><p class="ql-block">陳曉云主要教學及研究興趣:主講管理心理學、幸福心理學、經濟心理學等課程;研究方向為福利心理與國民幸福感、人力資源管理、職業技能開發度)獲獎記錄(獲商務部“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第十四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課題研究一等獎,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市級社科成果一等獎,以及復旦大學2005、2009年度“優秀導師”等十余項獎勵);主要貢獻(</p><p class="ql-block">課題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國家廣電總局科研項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p><p class="ql-block">部分論著:</p><p class="ql-block">專著:1.《就業行為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p class="ql-block">2.《經濟福利的心理保障》,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p> <p class="ql-block"> (圖片均來自百度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县|
陈巴尔虎旗|
卢氏县|
扎囊县|
汤原县|
阿城市|
平利县|
石首市|
温州市|
长葛市|
资讯
|
上犹县|
松原市|
汾阳市|
阳朔县|
邮箱|
高州市|
吉安县|
宜丰县|
扶余县|
陕西省|
邛崃市|
合肥市|
崇礼县|
铜梁县|
海门市|
定日县|
任丘市|
樟树市|
南丹县|
金湖县|
舞钢市|
湘西|
抚顺市|
东平县|
锦州市|
桐梓县|
衡南县|
全南县|
绥江县|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