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應朋友邀請,到柳州考察一個文旅項目。雖然時處大寒,但我依然心向往之,理由很簡單——我沒去過柳州。</p><p class="ql-block">飛機準時地降落柳州,機場名字很雅,叫白蓮機場。走出機場便感知到了南國風情,同樣是在隆冬時節,但一眼望去,滿目蔥籠,甚至行道上的紫荊花也已零星地開放了。讓我這個從草木凋零的江淮走來的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春意。是的,生活無需四季分明,有花木的陪伴,心就永遠屬于春天!</p> <p class="ql-block">到機場接我的帥哥很健談,一邊載著我穿行在車流中,一邊給我講著柳州的故事。其中最令人驚悚的是那懸在城市半空的爛尾軌道交通工程。數百億元的項目,據說柳州官方先斬后奏,立項未獲批準就動了工,結果被上面叫停,還牽出了腐敗案!</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一家極具地方特色的餐館,都是地道的柳州風味,很適我口。當然少不了螺螄粉,更少不了我對螺螄粉現象的好奇追究。</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前,柳州有螺螄,有粉,但卻沒有螺螄粉!</p><p class="ql-block">柳州因水而生,這條水叫柳江。它灣灣曲曲地盤著古老的柳州城流淌,故而被他們老市長柳宗元稱之為“江流曲似九回腸?!绷Я鞅姸?,濕地廣大,加之水質清澈,為螺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柳州人說,柳州文化,就在這一口能嗅出的螺螄!柳州人嗅螺螄實在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據柳州白蓮洞古文化遺址考古發現,一萬年前的柳州古人類就有吃螺螄的習俗了。</p> <p class="ql-block">但柳州人早先吃螺螄就是單純的清水煮螺絲等等,沒有多少花式的。改革開放之后,告別了物質短缺的時代,柳州人就變著法子吃螺螄,其中用骨頭湯煮螺螄較為普遍。而米粉則是嶺南地區的家常主食,煮螺螄的骨頭湯中再放點米粉,味道真不錯。一傳十,十傳百,于是家常螺螄粉逐漸形成。</p> <p class="ql-block">因為螺螄有一種特殊鮮味,有個把螺螄死了,還有點微臭,而這微臭恰恰成了螺螄粉的特色!八十年代有人開始經營螺螄粉,由于喜歡吃的人多了,店鋪越開越多。螺螄粉鮮中帶臭帶酸帶辣的味道竟然成了柳州的特色滋味,遠方的客人來了都想嘗一嘗。九十年代末,當時的柳州市領導捕捉到這一市場信息,便有意扶持這一產業。給出政策,誰開一家螺螄粉店,政府就給予現金補貼。于是螺螄粉店在柳州遍地開花,并且走出了柳州,開到了南寧、桂林等地。</p> <p class="ql-block">柳州是個工業城市,著名的柳工機械、五菱汽車等產業名揚全國,故而柳州人產業化思維領先于人。為了做大螺螄粉產業,政府建設了螺螄粉產業園,設立了螺螄粉職業技術學院,聘請專家制定了螺螄粉標準……近三年的疫情,全國人民都“貓″在家中想著吃,尤其是奇巧八怪的東西更受年輕人歡迎。螺絲粉,以其獨特的鮮臭酸辣味道紅遍全國。如今,柳州螺螄粉已發展成年產值達百億元的特色產業,柳州也因螺螄粉而火爆出圈!</p> <p class="ql-block">考察柳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柳江不僅是柳州的母親河,也是中國南方的重要河流之一。柳江河段起于廣西三江縣老堡口尋江(古宜河)河口,止于柳城縣龍江河口。我們順著沿江大道,眼睛欣賞著山水美景,心中涌現出詩情畫意。最容易想起的是劉禹錫的那首柳枝詞:</p><p class="ql-block">楊柳青青江水平,</p><p class="ql-block">聞郎江上踏歌聲。</p><p class="ql-block">東邊日出西邊雨,</p><p class="ql-block">道是無晴卻有晴。</p><p class="ql-block">劉禹錫的這首詩雖不是在柳州所寫,但柳州卻有一段關于劉禹錫和柳宗元兩位文人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唐貞元初,王叔文領導的一場改革失敗,追隨王叔文改革的幾位朝廷官員被幾度放逐。在第二次被貶時,劉禹錫被貶到播州(今遵義)。當時播州的條件很艱苦,劉禹錫家中尚有年邁的高堂老母,如若到播州,老人家必將性命難保。此時,自己才經歷過喪母之痛的柳宗元,被貶柳州。他為了幫助劉禹錫,慨然上書憲宗皇帝,主動要求代替劉禹錫去播州,且表示“雖死無恨!”柳宗元的大義之舉感動了皇上,而使劉禹錫改貶至生活條件相對好一些的連州。</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到達柳州后,時常想念同時被貶的幾位同僚。某日,他登上城樓,舉目四望,心潮澎湃,詩情噴張,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律——《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p><p class="ql-block">城上高樓接大荒,</p><p class="ql-block">海天愁思正茫茫。</p><p class="ql-block">驚風亂飐芙蓉水,</p><p class="ql-block">密雨斜侵薜荔墻。</p><p class="ql-block">嶺樹重遮千里目,</p><p class="ql-block">江流曲似九回腸。</p><p class="ql-block">共來百越文身地,</p><p class="ql-block">猶自音書滯一鄉。</p><p class="ql-block">詩句中,作為貶謫之人的哀怨憂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頓挫之感撼人心魄,為唐詩中的上乘之作。從此,當時柳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南國蠻荒小城,便隨著柳宗元的詩句而名揚天下。柳宗元也用一個封建士大夫的文人情懷和擔當精神,在柳州大地上書寫出人生的壯麗華章,并在此演繹了他悲壯的生命絕唱。</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與劉禹錫在貞元九年同登進士第,踏上仕途;同朝為官,一起共事;一起參與永貞革新,謀議唱和,并肩戰斗。后來風云變化,二人同時遭難,遠謫邊地;十年以后,二人又一起被召回京,卻又再貶遠荒。共同的政治理想將兩人的命運緊緊相連。他們用自己的深厚友情共同譜寫了一段文壇佳話。</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病死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時年僅47歲,他的四個孩子都還未成年。柳宗元臨死前,遺書劉禹錫,并將自己的全部詩書遺稿交給他。劉禹錫則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為柳宗元料理后事,一篇悼文,滿懷深情,讀之念人肝腸寸斷!</p><p class="ql-block">此后,劉禹錫還將柳宗元的孩子撫養成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的柳州之行結束了,作七絕一首,以抒予懷:</p><p class="ql-block">只道平生詩酒狂,</p><p class="ql-block">行來南國聽蠻腔。</p><p class="ql-block">千山萬水今回首,</p><p class="ql-block">清碧多情是柳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秭归县|
翁源县|
中西区|
鄂尔多斯市|
龙江县|
鸡西市|
井冈山市|
措美县|
洪泽县|
浮山县|
云梦县|
北川|
隆子县|
东方市|
正定县|
彭阳县|
淮滨县|
武宣县|
曲松县|
黄梅县|
荥阳市|
宜丰县|
巩留县|
华阴市|
姚安县|
甘孜县|
陆河县|
嘉祥县|
黑河市|
三河市|
米泉市|
会泽县|
渭南市|
顺平县|
麟游县|
汕尾市|
伊金霍洛旗|
江津市|
黑水县|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