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都知道,中國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類,其中草書又分為章草、今草、狂草。</p> <p class="ql-block"> 章草又稱古草,它是草隸、草篆經過一定的規范和總結而產生的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早期草書。章草的特點是取扁勢,帶隸意,起筆、收筆多用隸法,字字獨立,但每個字的筆畫之間出現了縈帶連綿的筆法,開創了草書連綿圓轉的先河。(代表人物趙孟頫、于右任)</p> <p class="ql-block"> 今草,又稱小草。它是在章草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今草始于后漢張芝而成熟于東晉王羲之父子。今草的特點是由原來章草字字獨立的靜態形式,一變為互有呼應、流暢連貫的動態之美(代表人物張芝、王羲之、王獻之)。</p> <p class="ql-block"> 狂草,又稱大草。這是最恣肆放縱的草書。狂草的特點是結字欹側俯仰,意態連綿。它打破單字的結體方式,常有一筆數字,甚至一筆一行,氣勢如龍騰鳳舞,跌宕縱逸,變化無窮(代表人物張芝、張旭,被稱為草圣)。</p> <p class="ql-block"> 草書的特點主要是音樂節奏感、舞蹈的動態感和繪畫的虛實感。點畫因勢生形、以使轉為主,字形變化豐富,章法大開大合。</p> <p class="ql-block"> 以上這些來源百度,并非本人杜撰。草書,尤其是狂草,其狂放飄逸、瀟灑自如、酣暢淋漓的風格著實讓人心曠神怡,閱之可見書者筆鋒翻飛,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欲隨之翩翩起舞。這一切,均源自那支任其馳騁駕馭的附神之筆。</p> <p class="ql-block"> 我不會書法,更別提狂草。欣賞狂草是需要深厚的書法功底的。我乃一介書盲,看到好的草書作品,心雖羨慕,但卻為不知所言而苦惱和慚愧。今談這個話題,無異乎癡人說夢。</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真是無奇不有。一個平常的機會,讓我現場領略了這樣的書法大作,但那筆可不是一般的筆,書者也不是一般人,不,筆不是筆,書者也不是人。這不是夢話又是什么呢?別急,其實你本人也見過這位特殊的書法家,只是你當時并不在意而已。他(她)呀,跟我此前美篇《萬山紅遍---記家鄉的巨幅國畫》的作者是同一人---大自然。那天,我在水庫邊亂拍,夕陽西下,岸邊的一切在陽光下嫵媚光鮮,因為順光,水面光線相對暗淡,岸邊景物的倒影卻比實物更有意思,特別是偏白偏亮的圍欄的水泥桿子的倒影。水面的圖案取決于風力的大小,隨著波浪的翻騰回轉而變化無常,時隱時現,一棵筆直方正的水泥桿,在他“手里”一會是游龍,一會變閃電,一會像蚯蚓,一會像麻花,一會像臭水塘里的火閃蟲,一會像字,一會像畫,一會又被撕成碎片......儼然一個情緒高昂的書畫家,在我面前潑墨狂舞,看著看著我居然著迷了,突然萌生用相機記錄下來的沖動,于是咔咔咔咔一通連拍,哎,神了奇了,固定下來的景像居然比動態的還美,一串名詞立即涌上心頭---書法、狂草、中國狂草!!!</p> <p class="ql-block"> 我曾經說過,大自然并不缺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我沒有說哪幅是哪個字或哪種物,請放開你思想的野馬,自由馳騁,為你心儀的畫面命名吧。</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試試,只是相機需具備高速連拍功能。祝你好運,如愿以償!</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圖片都在后面呢,是書是畫你自己定義吧!</p> <p class="ql-block">(說明:這些圖片,主景就是一棵水泥桿子,拍攝時除了調整感光度、快門等參數外,機位都沒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福建省|
西畴县|
墨脱县|
曲阳县|
宣武区|
盐池县|
广西|
龙陵县|
南宁市|
大新县|
宜春市|
泰来县|
乌兰县|
崇左市|
乌拉特后旗|
南澳县|
高碑店市|
大邑县|
积石山|
页游|
虹口区|
高安市|
平阳县|
宝山区|
丰台区|
乡城县|
水富县|
汕尾市|
华蓥市|
扬中市|
呼伦贝尔市|
兰西县|
和平县|
长宁区|
镇巴县|
万盛区|
滨州市|
巴彦县|
岐山县|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