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書城高大能藏道,心地光明只愛才</p> <p class="ql-block">《藏書的情結》</p><p class="ql-block">桐蔭居士</p><p class="ql-block">古往今來,無論公私,藏書者至眾。作為公共圖書館,不稍說的,資金雄厚,地方闊綽,又有專人打理?。而私家藏書就沒有這些條件。</p><p class="ql-block">私家藏書,首先遇到的就是財力不足,居處偏狹。雖然你慧眼識寶,最多也就是把你需要的書本買一些來,經過天長日久日積月累?,收藏的多了,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藏書家”。其實,這那里能比得上現當代那些公私圖書館。</p><p class="ql-block">我有個詩友,是洛陽師范學院圖書館的干部。據她說:學校圖書館藏書就有300多萬冊。300多萬冊藏書這是個啥概念!一個洛陽師專尚且如此,何況更高的學府呢!</p><p class="ql-block">河南大學、北大、清華、南開、復旦……這些上百年的老校和遍及全國成百上千所大中專各類大學,以及國家圖書館,這該有多少藏書呢?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以說,一個學校、一個國家,藏書的多少,也會直接影響著他們科技、歷史發展的水平。有些書藏而不讀一二百年的肯定不是少數。但不讀并不能證明你沒有必要收藏這本書。老話說,前車之鑒,后車之轍。今人的智慧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前人沖關破險披荊斬棘的辛苦哪有后人輕而易舉的成功。</p><p class="ql-block">二十年前我在街上就買了許多各大圖書館剔除下來的藏書,有的已經存放了五六十年都沒一個人看過的痕跡。像徐文長后人徐崙寫的《徐文長傳》,上邊都是除了印章和藏書票就沒有借閱的蛛絲馬跡。這本書書,對我學習詩書畫有著相當大的影響,也是領我入門書。記得是1972年,我堂兄去南京,不知怎么會給我捎回一本這樣的書。在那個時代這樣的書是很不容易買到的。雖然,其時我的文化水平雖還讀不懂這本書。但多看幾遍也可以理解。因為看了這本書我才對徐文長的一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也因此就想學寫詩、學畫畫、學書法、寫劇本。而此后這些門類我也不知不覺都切切實實的做了。雖然,無師自通的仨腳貓功夫微不足道,終究是在這些文學藝術方面中多留了一個心眼。</p><p class="ql-block">但?后來這本書被表弟拿去看,從此 再沒回來。當時我是絕對不讓他拿,他只是個礦工,就不識字。我懷疑他是給別人借書,果然一去不回。怎么也要不回來。后來才知道他就是給我一個鄰居看了,那人也是礦工,來我村女方插隊,他們是礦友。這件事讓我很懊惱了二十年。直到進入新世紀我在賣舊書的貟同林老頭那里又偶然買到一本,才放下心中的這個情結。</p><p class="ql-block">我買的這本書是河南社科院圖書室的藏書,六十年代的版本,定價1.05元,在那個時候是相當高的。老頭要1.50元,我沒還價。他就是要15元我也會買的。后來,我在孔夫子舊書網上看見有人居然把這本書賣108元。</p><p class="ql-block">《徐文長》傳的內涵,隨著年齡的增長,學識的豐富,我也越來越感到這本書的分量。在書畫家群體內可說是無人不知,他的書畫作品是開一代風氣的扛鼎之作。再次得到這本書,真讓我驚喜非常。迄今寶之又寶,不時翻閱。</p><p class="ql-block">?愛上書畫,這個是非常花錢的,筆墨紙硯、書報刊參考資料,這三四十年在我少說也打進去近萬元。這還不算你搭進去的功夫。如果像小孩子一樣從小進學習班,拜師學藝,那你眉毛胡子還沒抓到一根,幾萬元已經打水漂了。即便是學有所成的成年人再投師進修十天半月也得給人進貢一大把銀子。所以,這書畫不是隨隨便便誰都玩得起。即便你覺得功名成就了,若不會包裝自己,你還是發不了大財。最多是混口飯吃,弄幾杯濁酒喝。能成名成家的太少了。現實社會,是資本時代,狼人法則,若無金錢的支柱,那是寸步難行。</p><p class="ql-block">我之愛上書本,產生藏書的興趣,其發萌時代大約就是高小六年級的時候。那時,我們在大尖營上學,有時候中午不回家,就到魯山新華書店去玩。主要是我們都喜歡看連環畫,沒有錢買,就去附近水溝里捉魚,第二天中午再去城里賣,換了錢買畫本。斯時人太窮了,我們想盡了各種辦法,搜集到300多本連環畫。像《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楊家將》《瓦崗寨》《封神演義》……只要見到,我們都會想法子買來并由我保存。星期天我們就聚在一起,在院子里擺開,大家隨意翻看。可惜,文·革之初被啥也不懂的村里的紅衛兵一下子全拿走燒了。那些連環畫差不多都是很齊全的,《三國演義》是60本,不是現在的48本。此外,我那時喜歡戲曲,還搜集了35本古典劇本,被村中給我看過一次病的長武叔拿去,再也沒還。其中很多唱詞我至今記得,比如《南陽關》中伍云召的一大段唱詞,那些聲情并茂的唱念做打,我看過的戲,都歷歷如在目前。以前農村沒什么文化,大人小孩就喜歡聽說書、看戲,我則還喜歡看書。一個人靜靜地與書中人物對語,與他們的喜怒哀樂同步,何其妙哉!這也許就是我畢生喜歡玩書報刊,玩文字游戲的吧!</p><p class="ql-block">……往事雖然如煙,卻又并不如煙。許多人看書,喜歡借別人的,又不愿歸還。我在這方面深有體會。所以,我也很不愛把書借人,尤其看過的書,在你心里都有印象。一旦丟了,甚至“踏破鐵鞋無覓處”。讀書人愛護自己的圖書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我的書友云子、布衣無不如此。但你能夠愛惜并如期而歸,也不是不可以出借。書本來就是給人長知識的。</p><p class="ql-block">“書城高大能藏道,心地光明只愛才”。中國的“藏書家”不少,但慷慨大方的不多。問題就出在喜歡捋羊毛的人太多了!詩曰:</p><p class="ql-block">書香腹郁醉詩情,明月樓頭大愛生。</p><p class="ql-block">經史潤心揚淑氣,箴言悅耳育精英。</p><p class="ql-block">春秋護我存豪志,子集居家振鶴鳴。</p><p class="ql-block">筆墨千年追造化,宏圖駿業繪升平</p><p class="ql-block">2024.1.21</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泰兴市|
诸暨市|
仁怀市|
政和县|
镇坪县|
布尔津县|
龙里县|
兴业县|
茌平县|
铜川市|
乐都县|
荃湾区|
甘南县|
蕉岭县|
城步|
上虞市|
拉萨市|
昭苏县|
沂南县|
灯塔市|
祁东县|
定远县|
赞皇县|
临江市|
禹城市|
沧源|
闻喜县|
丽水市|
江川县|
苍山县|
民乐县|
常德市|
仙居县|
钟山县|
怀安县|
翼城县|
淅川县|
云安县|
吐鲁番市|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