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劉佐鄉以及原先的孔壟,新開,蔡山,分路,統屬于民國時期的黃梅縣的下四區,即普遍稱之為下鄉。而下鄉的興起則主要是梅姓先祖開荒開發出來,期間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苦難的生活,不能一言而盡。十年九回淹,道不盡的辛酸苦辣!</p><p class="ql-block">福碾塆是梅花屋村的一個自然村,能被開發緣自于梅花屋兩個姓名帶了“馥”“姸”的先祖,分家后遷到這個比較高的土墩居住,圍堰開荒打魚種田 自此子孫興旺,開辟了村落,被人呼為馥姸塆!或許因為兩字較為生僻,后來人們把前面兩個字誤認為福碾塆,現在地圖導航以及書寫文書都顯示為福碾塆。</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我還是幾歲的年紀,記得當時與隔壁五二大隊交界的地方,長港的橫壩頭之處略高的位置,有一個大碾盤,印象中很大,直徑似有十幾二十米(當然沒有那么大,只因為那時候人小,看什么都大),應該是福碾塆的祖業,還是方便了附近的居民。后來因為有了軋米機,碾槽失去作用就被拆掉了,基本都用作修橋,修水渠。文革時各地時興修毛主席語錄牌,那地方因為地勢高曾經建了一個高大語錄牌,但七十年代初就不見了。</p><p class="ql-block">福碾塆三字中有一個碾字,不知道墩名改了與碾盤有沒有什么關系,我看既然這里有個碾盤,村落名字改了多少有些習慣俗成關系吧。</p><p class="ql-block">至于民國時期名盛一時的梅舒藻先生,梅壽南老人和梅孝福老人都說其祖先最早也是在福碾塆,后來才遷到梅花屋墩,并在哪里發展壯大富甲一方。據梅壽南老人家講,梅舒藻先生的祖屋在梅壽南老人的祖屋西邊,至于什么時候遷去梅花屋墩,年代久遠已不可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大竹县|
隆昌县|
宁国市|
抚松县|
鹤峰县|
拜泉县|
鹤岗市|
巴林左旗|
遂川县|
益阳市|
韩城市|
白沙|
新竹市|
竹北市|
中江县|
仁寿县|
大英县|
九江县|
富裕县|
海晏县|
德格县|
湛江市|
高青县|
忻州市|
武山县|
东莞市|
乌鲁木齐县|
綦江县|
招远市|
米脂县|
柳江县|
宣武区|
甘洛县|
盐山县|
边坝县|
邵阳县|
丹东市|
宾川县|
汶上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