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吉游戲以愛、冒險、投入、喜悅、反思這5個關鍵詞為準則,不斷為兒童的真游戲和真學習創造條件,充分將游戲的權利還給孩子,自主游戲,自由發揮,減少成年人的刻意引導,要求老師“閉上嘴,管住手,睜大眼睛”。它可以幫助幼兒增進協同能力、社交技能以及自信、表達能力,可以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激發他們表達自己想法的自信。</p><p class="ql-block"> 我園自2023年3月起,開展安吉游戲不足一年,對幼兒園的幼兒——家長——老師三方而言,全部是與以往教育(學習)經驗的深度碰撞,它帶來了新生、希望,帶來了新思維,帶來了人文環境和物質環境的新風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2018年開展室內自主游戲,2022年開展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有一定前期基礎。</span></p> <p class="ql-block"> 隨著我園對于安吉游戲的理念的不斷吸收與解讀,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教育的理念與呈現,家園共育的轉機與融合、人文與物質環境等方面,都迎來了與以往不同的正面改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幼兒方面——一日之生活</b></p> <p class="ql-block"><b>(一)早操</b></p><p class="ql-block"> 我們為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增強其體質,我園打破以往傳統的早操模式,在基本的熱身、隊形隊列變換、指令、放松環節中,融入了民族特色竹竿舞+足球+合作游戲+體能循環等新元素,讓早操成為了幼兒園的一道特色風景線。</p><p class="ql-block"> 早操分年段各有不同,兼具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及運動發展水平,走、跑、跳、鉆、爬、平衡等基本動作一一體現,滿足孩子們肢體均衡發展,也培養了他們大膽、自信、勇敢等品質。</p> <p class="ql-block">小班組安吉材料體能循環</p> <p class="ql-block">中班組竹竿、合作、游戲等相結合。</p> <p class="ql-block">大班組有趣的隊形變化和“團圓式”放松律動。</p> <p class="ql-block"><b>(二)自主用餐</b></p><p class="ql-block"> 傳統的“保育分餐”模式下,午餐環節是幼兒園教師最累的時刻之一。無論是保育員還是帶班教師都像陀螺一樣:忙著擺放餐具、盛飯菜、添飯菜……幼兒齊刷刷地坐在課桌旁,或托腮坐等吃飯或在等待中互相打鬧。保育員和老師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幼兒的自主能力也長久停留在原地。</p><p class="ql-block"> 安吉游戲開展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了越來越能干的幼兒。那么,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延續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分餐呢?年級試點與教研活動后,于是有了自主用餐。完成了“保育分餐”向“幼兒自主用餐”的過渡。</p> <p class="ql-block"><b>(三)其他活動與學習品質</b></p> <p class="ql-block"><b>游戲</b></p><p class="ql-block"> 和以往傳統的游戲模式相比,孩子自主選擇游戲活動材料,自己決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誰玩,有很強的計劃性和執行力。</p><p class="ql-block">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介入和干預,孩子們都是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具體的情境自然而然推動和發展著游戲進程。他們在游戲中積極主動地和同伴交往,表現出一定的社交技能。</p><p class="ql-block">他們情緒快樂,身體和精神都是自由和愉悅的。在自由的氛圍中孩子們的思維積極活躍,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p><p class="ql-block">從安吉游戲中我們看到了獨立、自主、有創造性的個體,這正是主體性的體現。</p> <p class="ql-block">投入。</p> <p class="ql-block">經驗轉移。</p> <p class="ql-block">創造,再現,反思。</p> <p class="ql-block">想象。</p> <p class="ql-block">合作,交往。</p> <p class="ql-block">冒險,挑戰。</p> <p class="ql-block">專注,沉浸。</p> <p class="ql-block">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課程游戲化實踐探索中,除了保障幼兒在園自由游戲時間外,非常重要的就是將游戲精神(如自由性、自主性、愉悅性等)滲透于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中。</p><p class="ql-block"> 我園深以為然并身體力行!</p> <p class="ql-block">自信,喜悅,愛。</p> <p class="ql-block">獨立,自理。</p> <p class="ql-block">探索,自然。</p> <p class="ql-block">自主思考。</p> <p class="ql-block">表征。</p> <p class="ql-block"> 安吉游戲讓我園一日生活環節都受到了積極進取的輻射,每一環節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被動到主動的思想轉變。從手把手式轉變成放手式,讓幼兒在自主游戲(含其他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學到知識,還能培養良好的品質,讓“投入、冒險、喜悅、反思、愛”在幼兒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家長方面——認可與共育</b></p> <p class="ql-block"> 在“安吉游戲”實踐初期,很多家長對“安吉游戲”不了解,更不理解。家長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得到家長的理解、認同、支持是推進“安吉游戲”的重要一環。</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我們做出一系列引導家長成為游戲改革路上的同行者的專題家長會、相關講座、日常微信解疑答惑、開放日等體驗式、參與式工作后,逐漸獲得了家長朋友們對安吉游戲的理解和支持,成功擁有了一批強大的同盟軍!經歷了前期的動蕩,家園共育迎來了柳暗花明,得到家長的高度認同。</p> <p class="ql-block">日常微信解疑答惑(家園互動)。</p> <p class="ql-block">安吉游戲相關反饋。</p> <p class="ql-block">相關專題家長會議。</p> <p class="ql-block">家長助教進課堂。</p> <p class="ql-block">家長體驗游戲。</p> <p class="ql-block">教師解疑答惑。</p> <p class="ql-block"> 家長們推翻了對“安吉游戲”以往誤解的、一知半解的錯誤認知,在原有的理論認知基礎上有了更新、更全的認識,進一步理解了游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家園信任程度加深,配合程度提高,家園共育效果更強,園所口碑愈發精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園所方面——教師與環境</b></p><p class="ql-block"> 隨著教師<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育思維的轉變,教師開始發現兒童,傾聽兒童,</span>教師內核心動力開始加強,會主動提高專業水平,環境創設的重點與方向,更加貼近于幼兒本身,一切教育活動開展的本始皆從幼兒本身出發,隨之帶來了一系列教育行為的轉變。</p> <p class="ql-block"><b>(一)教師方面</b></p><p class="ql-block"> 在實踐中,教師普遍覺得“放手讓幼兒游戲”這一步似乎相對容易做到,但要讀懂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卻不容易做到。教師應如何提高自己觀察、解讀、支持兒童發展方面的專業能力呢?對“幼兒在前,教師在后”這個有關教師角色定位的理念,教師已耳熟能詳,但是為什么做起來很難?教師需要怎么做才能形成彼此理解信賴、互動互學、共同生活與成長的師幼關系和班級文化?我們逐一探索。</p><p class="ql-block">教師體驗游戲。</p> <p class="ql-block">專業成長。</p> <p class="ql-block">教研。</p> <p class="ql-block">幼兒觀察記錄。</p> <p class="ql-block"> 我園教師在開展“安吉游戲”的過程中獲得了專業成長,兒童觀、教學觀、課程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兒童發展意識和課程意識得到了增強。</p> <p class="ql-block">(二)環境方面</p><p class="ql-block">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lt;/p><p class="ql-block"> 我園開展安吉游戲后,戶外環境創設充分開發利用幼兒園的空間潛能,幼兒可以進行各種游戲活動,如利用天然地勢地貌小山坡、小樹林等。整個戶外環境的創設與自然融合,游戲環境和游戲材料也充分利用了本土化資源,豐富多樣。我們學習“安吉游戲”環境創設的精髓,可以彌補教師在環境創設方面的不足,也增強其游戲環境創設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近一年的時間,萬寧市三更羅鎮中心幼兒園積極探索以兒童發展為本的保育教育實踐,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不斷強化“一日活動皆課程”理念,通過學習、內化、實踐、反思、調整、再實踐的路徑,努力將“安吉游戲”精神落地,并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這個過程是艱難的,也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理念的轉變、環境的轉變、教師家長的轉變,迎面而來的一切變化猶如頭腦風暴,但所有轉變的背后是孩子們令人驚喜的表現和春天般的美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绍兴市|
勐海县|
安泽县|
泸州市|
普格县|
海林市|
昌平区|
陆良县|
昆山市|
平安县|
邳州市|
郑州市|
调兵山市|
全椒县|
怀宁县|
安福县|
淅川县|
莒南县|
于田县|
柳河县|
双桥区|
凭祥市|
湛江市|
措美县|
亚东县|
巩义市|
锡林郭勒盟|
台州市|
阿巴嘎旗|
三河市|
临泽县|
灌阳县|
福建省|
清原|
白河县|
利川市|
桦甸市|
忻城县|
阿拉善盟|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