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元月4-6號我跟隨樂活攝影俱樂部來到美麗的涇縣,開啟了一段人文與風光的快樂采風之旅。</p><p class="ql-block"> 短短三天,收獲滿滿,開心滿滿。吃了阿梅老師親自興種,馬總親手烹做地道香美的農家飯菜;聽了張煒老師的人文攝影知識講課;進行了對宣紙、剪刀、宣紙簾、歡團、灌心糖等非遺傳統手工制作的現場拍攝;游覽了涇縣宣紙文化園,拍攝內容非常豐富。</p><p class="ql-block"> 我們所到之處和每一項拍攝都得到了制作師傅們的笑顏相待和積極配合,體現了老區人民的熱情、真誠和厚實。在此,感謝馬總夫婦和張煒老師的精心安排及辛苦服務!</p><p class="ql-block"> 涇縣,我還要來。。。</p> <p class="ql-block"> 后山村位于涇縣丁家橋鎮,是一個歷史悠久、風景秀美的鄉村。近年來,后山村依托自然資源,以傳統歷史建筑和宣紙文化為依托,積極發展旅游業,已建設成為集旅游、餐飲、美食、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美麗鄉村。同時,后山村也注重傳統工藝的傳承和保護,如后山剪刀、草鞋等傳統手工藝品制作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發展。</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后山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休閑鄉村,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p> <p class="ql-block"> 涇縣宣紙的撈制過程是一種獨特的工藝,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和操作,我們拍攝的僅撈制和烘干環節。調制好的紙漿經過打漿、調料、撈紙等工序,形成濕潤的紙張,再經過烘干后形成。</p> <p class="ql-block"> 涇縣后山剪刀是來自丁家橋鎮后山村的一種傳統工藝,制作非常精細,需要經過80道工序,其中重要的有24道。隨著歲月的變遷,純手工制作的后山剪刀由于生產成本過高,生產工序復雜,曾經的“一剪難求”已處于失傳的邊緣。</p> <p class="ql-block"> 涇縣宣紙簾,又稱竹簾,是涇縣丁家橋鎮小嶺村的傳統工藝產品,主要原料為當地的苦竹。其制作工藝包括選材、剖篾、抽絲、繞線、編簾、漆簾等40多道工序,全部為手工制作,難以為現代工業化生產所替代。宣紙簾是撈制宣紙的必備工具,伴隨宣紙而產生。</p> <p class="ql-block"> 歡團是涇縣的一種傳統美食,制作工藝比較獨特。通常是將糯米和麥芽糖混合后,經過揉搓、打磨、點綴等步驟,制作出外形渾圓的團子,寓意著團圓和喜悅。制作歡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涇縣當地的特色小吃店或者家庭作坊中購買或者品嘗。</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灌芯糖是涇縣民間的一種手工食品,以糯米和麥芽為原料,經過發酵制作而成。它呈小圓條管狀,乳白色,口感香脆可口、甘甜若飴,是一種美味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甜點。在春節期間,涇縣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制作灌芯糖,成為當地年貨的必備品。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春節食品琳瑯滿目,但涇縣赤灘等地仍然保持著制作灌芯糖的傳統習俗。</p> <p class="ql-block"> 中國宣紙文化園是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為保護和傳承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傳統制作技藝而投資興建的集宣紙技藝展示、文化旅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園區。</p><p class="ql-block">中國宣紙文化園項目共有中國宣紙博物館、宣紙古作坊、宣紙古籍印刷、文房四寶體驗園、宣紙陳列室、書畫長廊、文房四寶與書畫市場、江南民俗園八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 涇縣宣紙文化園依山傍水而立,風景秀麗, 建筑風格獨特,是旅游、觀賞的好去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宝清县|
罗定市|
乐东|
云南省|
商城县|
岳普湖县|
荣成市|
嘉兴市|
德庆县|
黎平县|
晋城|
安丘市|
海淀区|
穆棱市|
确山县|
华蓥市|
乌鲁木齐市|
凤凰县|
青海省|
文化|
和龙市|
宾川县|
临洮县|
青田县|
桐柏县|
柳江县|
西充县|
南江县|
都江堰市|
清涧县|
宝鸡市|
贵阳市|
泰和县|
齐河县|
沙坪坝区|
乡城县|
永吉县|
综艺|
湟源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