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工人運動,一場發生在1923年2月7日震驚中外的紅色風暴,是中國近代工業革命成長起來的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新生的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標志。在這場工人運動中,京漢鐵路工人所表現出的團結一心,不懼強暴,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在中國大地上樹立起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中國人民在謀求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奮斗道路上,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百年來,它像一座路標,在中國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漫長的征程中,堅守初心,引領砥礪前行的方向。<div>又到了紀念二七的日子了,2024年的2月7日是二七工人運動101年紀念日,也是全國鐵路總工會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讓我們翻開塵封的歷史,尋覓那一年又一年紀念二七的時代印記,回望我們走過的路,了解紀念二七的歷史意義和深刻影響。</div>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是一個覺醒的年代,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開啟年代,是知識分子與工人階級相結合,是一個探索民族解放道路的時代。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黨的第一個決議確立了建立工會組織,開展工人運動作為黨的第一個奮斗目標,南湖紅船由此駛出。 1922年8月,長辛店工廠八月罷工取得勝利,隨后京漢鐵路全線紛紛罷工,中國工人運動由此進入高潮。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召開成立大會,遭到反動軍閥的鎮壓,2月4日,京漢鐵路全線舉行總罷工,2月7日反動軍閥出動大批軍警,抓捕工會干部,殘殺鐵路工人,釀成二七慘案。 五十二位烈士英勇犧牲,他們的英雄壯舉永載史冊。從此,每年的二月七日,成為緬懷二七烈士,弘揚二七精神的紀念日。 轟轟烈烈的二七工人運動雖然失敗了,但中國工人階級沒有被敵人的屠刀所嚇倒,反而以更為堅強的意志,更加堅韌的精神,肩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主席對長辛店鐵路工廠在中國工人運動中的重要作用給予高度評價:中國工人運動還是從長辛店工廠開始的。</p> 一年后的1924年2月7日,是第一個二七紀念日由此開啟,全國鐵路總工會在北京成立,工會組織進一步壯大,全國第一個產業工會由此誕生。 1925年2月7日,京漢鐵路總工會發布恢復宣言。 1925年2月7日,全國鐵路總工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發布追悼二七殉難烈士詞。 1926年1月15日,中共中央發布每年紀念二七的《中共中央第七十二號公告》。由此,紀念二七成為了黨的政治活動的重要內容。 1926年2月7日,全國鐵路工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天津召開,京漢鐵路工會代表史文彬、康景星參加了大會。 1926年2月7日,廣東各界紀念二七,《民國日報》大幅刊登紀念活動的報道, 1927年2月7日,武漢七十萬民眾集會,舉行聲勢浩大紀念二七活動。與此同時,舉行二七烈士紀念碑奠基儀式,儀式悼念詞寫有:<b>花落不是無情物,化為春泥更護花,漫地灑下革命種,卻到將來開花時!</b> 1943年華北北岳區抗日根據地總工會發出紀念二七號召,全力對付敵人,準備反攻,迎接勝利。 1939年2月7日,延安召開紀念二七十六周年大會。 毛澤東在紀念二七16周年大會上講話。 1939年2月7日,《新華日報》發表紀念二七文章《平漢鐵路工人的光榮戰斗》。 1940年2月7日,《新華日報》刊登紀念二七主題文章《不自由,毋寧死》。 1940年2月7日,《中國工人》創刊。 毛澤東為《中國工人》創刊號題詞。 1941年2月7日,林伯渠代表題為《紀念二七,堅決保衛邊區》的文章。 1942年2月7日,《新華日報》刊登文章《二七慘案經過》。 1943年2月7日,《新華日報》發表紀念二七文章《如何促進工人提高生產》。 1945年2月7日,《新華日報》設立《紀念二七 中國工人的日子》為主題專版。 1945年2月7日《新華日報》刊登紀念二七文章。 1947年2月7日,《解放日報》刊登紀念二七二十四周年文章《中國工人階級今天的任務》。 1949年2月,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關于紀念二七二十六周年的通知》。 1949年2月7日,北平各界職工團體召開紀念二七26周年大會。 大會結束后舉行大游行,長辛店鐵路職工走在游行隊伍的前列。 《北平日報》在頭版顯要位置,刊登了紀念大會的報道。 1950年2月7日,武漢《大剛報》刊登文章《紀念二七罷工二十七周年》。 1951年,2月7日,武漢《大剛報》以抗美援朝為主題,提出:發揚二七工人階級的光榮傳統,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并刊登專題文章《發揚二七工人的斗爭精神》。 1951年11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首批頒發由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發的烈士證書,二七革命烈士擺在前列,吳禎烈士證書編號顯示的是:“北京字第叁”號。 1953年2月7日,《工人日報》刊登了長辛店工廠123名工人上書毛主席《保證發揚光榮傳統搞好生產》的一封信。 同年,鐵道部把毛澤東號機車的大修任務交給了長辛店工廠,9月24號,毛澤東號機車大修竣工,工人們與機車合影留念,留下珍貴的影像。 從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火中走過來的毛澤東號機車,與其說是大修機車,不如說是新造機車,大部分機車部件都是新制的產品,一臺嶄新的毛澤東號機車以雄偉的身姿,踏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征程。 <p class="ql-block">1956年著名作家魏巍、錢小惠創作完成電影小說《紅色的風暴》</p> <p class="ql-block">1957年2月,彩色電影《風暴》投入拍攝,公演后觀眾爭相觀看,成為早期國產彩色電影的經典。</p> 1958年2月7日,一百八十八位二七老工人再次上書毛主席表決心:繼承二七光榮傳統,鼓起新的革命干勁。與此同時,鄭州等的職工集會,紀念二七35周年。 1958年6月15日,全廠職工經過25天奮戰,造成國產建設型5321號機車,結束了工廠六十年只能修理不能制造的歷史 同年,祖國第一臺內燃機車在長辛店工廠誕生,由此揭開了中國鐵路運輸實現內燃化的歷史新篇章。 1959年2月7日,在工廠俱樂部二層設立的廠史館正式開放,工人們紛紛前來參觀。 參加過二七大罷工的二七老工人作為特邀嘉賓參觀廠史館,深情的講述二七斗爭的故事,其中的杭寶華、劉在祥等多位老人,長期從事二七革命歷史的宣講工作,直至終老。為傳承二七精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廠史館陳列的油畫和雕塑,都是來自清華美院等藝術院校師生創作的,這些杰作藝術的呈現了二七工人運動波瀾壯闊的場景,塑造了二七先輩的英雄形象,凝聚了藝術家的心血和傳承二七精神的滿腔熱情。 1960年2月6日,在紀念二七40周年之際,長辛店工廠提拔十六位大工匠為工人工程師,開辟了不拘一格用人才,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先河。 工人工程師董文華,98歲,1942年入廠當臨時工,轉正后在老貨車場當鑲配工,這是一個傳統的工種,對技術工人的手藝和智慧要求很高,早在建廠初期,工廠為慈禧造龍車,就有了精雕細刻的鑲配工,傳承幾十年。解放后承擔了工廠自己制造的蒸汽吊車鉚接任務。1960年2月6日,晉升為工程師,入職工廠設計室,此后一直從事設計工作。五十年代主持設計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行視察的瞭望車;六十年代,國家研制原子彈,急需核燃料同位素防輻射專用運輸車,他經過深入調研,確定了用封閉的行李車加鉛板密封的方案,為祖國核武器研究試驗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19年獲得建國七十周年榮譽證章。 1963年1月,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滿懷激情地為紀念二七40周年題詞。 <p class="ql-block">1965年,為紀念二七四十二周年,中央歌舞團、鐵路文工團和工廠業余文工團,聯合排演了大型歷史歌舞劇《北方的紅星》,參加演出的有150多人。中央歌舞團謝同、譚嗣英、姚燕玉、谷建芬,擔任編導、舞美和音樂創作。</p><p class="ql-block">2月7日,在紀念二七四十二周年大會上正式公映,北京廣播電臺現場錄音,并在全市播放演出實況。</p> 1966年9月,長辛店鐵路工廠正式更名為鐵道部北京二七機車車輛工廠。以2月7日這一難忘的日子命名一家工廠,賦予了有著悠久而輝煌歷史的萬人大廠,繼承二七傳統,傳承二七精神的榮譽和使命。 1973年,為紀念二七50周年,工廠刊發《二七特刊》 同年,工廠創作大型歌舞劇《火種》。 中央歌舞團著名的舞臺編劇譚嗣英擔任導演,國家一級作曲家、指揮家馬俊英擔任作曲和音樂指揮,演員全是工廠文藝愛好者。 1983年2月7日,紀念二七60周年大會在長辛店舉行,大會宣讀了鄧小平、葉劍英、陳云等國家領導人的紀念題詞。 此前的2月6日,國家副主席王震為長辛店二七紀念館奠基揭幕。 紀念大會召開以后,與會的全總工會、團中央、北京市、鐵道部等有關領導和二七工人代表參加了奠基典禮。 長辛店二七紀念館是京漢三地,最后動工興建的紀念館,卻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給予最高關注的紀念館,時任全國總工會主席倪志福,對推進建館進程對此做出指示,時任北京市總工會副主席李瑞環擔任總指揮,老一輩革命家、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彭真為紀念館題寫館名,一座紀念館寄托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世代傳承二七精神的厚望。 1996年2月7日,工廠舉行首屆紀念二七73周年火炬環廠接力賽,二七老工人為比賽鳴槍發令,各車間處室按黨政工團和青年工人順序依次接力火炬。 此后,每年的二月七日,工廠都會舉行“繼承二七傳統,弘揚二七精神,奮勇前進”的火炬接力賽,既是職工體育運動的傳統賽事,又是職工廣泛參與,具有深刻意義的革命傳統教育的新形式。 2003年2月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鐵道部,在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行紀念二七工人運動八十周年座談會。同日,工廠在二七紀念館召開“發揚二七革命傳統,弘揚新時代二七精神”座談會,并舉辦環廠火炬接力賽。 2021年7月1日,二七紀念館邀請二七革命烈士的后代,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心情無比激動。 此時大廳里,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廣大職工的重要指示,格外醒目,如在耳畔回響。 2023年2月7日,是二七工人運動100周年紀念日,武漢舉行林祥謙銅像揭幕儀式。 同日,長辛店紀念館舉行《不朽的豐碑》郵資明信片首發儀式。 大型明信片展牌矗立在紀念館前:不朽的豐碑——二七精神,京漢鐵路工人鑄就不朽豐碑,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青年集郵愛好者手捧由鐵道部老部長國林親筆簽名的明信片,喜出望外。 少先隊員舉行主題隊日,仰望北方的紅星,童聲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在二七工人運動圖片展板面前,父親給女兒講,爺爺曾經講過的故事。 二七斗爭的故事世代流傳 二七烈士永垂不朽 二七精神耀我中華 信仰長存,浴血不悔——100年后的今天,京漢鐵路發出新時代的宣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班戈县|
怀宁县|
西丰县|
武威市|
丹江口市|
铜陵市|
仪陇县|
天镇县|
福鼎市|
瑞丽市|
屯门区|
法库县|
衡东县|
云南省|
英吉沙县|
定襄县|
松原市|
黑河市|
温州市|
平和县|
汝阳县|
灵山县|
武鸣县|
马关县|
巴南区|
汝城县|
成武县|
枞阳县|
和田市|
兴义市|
泸溪县|
柘荣县|
永德县|
凤台县|
竹北市|
改则县|
涟源市|
黔南|
两当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