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11月我們從美國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廣州城,闊別五年有很多的新鮮感,有吃不完的美食。不過我們還是抽出幾天時間前往福建作一次短暫的旅行。福建對于我有一種斬不斷的情緣。因為它是我母親的老家。小時候和年輕時候曾與母親回過福建老家省親,每次行程也僅限于廈門和農村老家。這次是時隔二十多年,我和姐姐一起相約在廈門出生長大、現在在深圳工作的表弟陪同我們作一次福建之行,這次是我第四次來到福建,主要想看看聞名遐邇的福建土樓。</span></p> 廈 ? 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天,我們早上8點45分在廣州東站乘高鐵前往廈門,約5小時車程到達廈門,表妹開車來車站接我們,多年不見依然如故,親情自然流露。表妹送我們去酒店,酒店是表弟訂的。沒想到在酒店還有另外一位表弟在等候我們,他帶我們check in進入房間,這位表弟我好像對他沒有什么印象,他說曾經去過我們廣州的家,卻沒有給我留下任何印象。從祖上算起我們的外公是他的舅公,還算是表親的。我們住的是廈門世茂海峽大廈的酒店式公寓。世茂大廈是由兩棟300米高的摩天大樓及裙樓組成,又稱“廈門雙子塔”。我們住36層的海景房,整個鼓浪嶼盡收眼底,景觀不錯。</span></p> <p class="ql-block">??廈門雙子塔</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雙子塔</p> <p class="ql-block">??在雙子塔36層俯瞰入夜的廈門和鼓浪嶼</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濃霧中在36層眺望</p> <p class="ql-block">??遠外的鼓浪嶼,隱約可見鄭成功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酒店放下行李后,隨表妹去她家看望她的母親,我們的舅母。舅母已經九十多歲,身體還算可以,但記憶力已經不好,記不得我們是誰了。和她聊了一會兒我們就離開。感覺有點餓了,在附近吃了廈門的特式小吃沙茶面,確實不錯,很好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隨后表妹開車帶我們繞了一圈廈門的環島路。冬天天黑得早,很快天就黑了,因此看不清楚海濱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上表弟從深圳趕到,和我們一起吃晚飯。飯后送我們回酒店,約好明天他來接我們去看福建土樓。</span></p> 福建土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天,早上起來我們在住處對面的沙縣小吃吃了早餐。吃過后才發現周圍還有很多店鋪還很有特色的,可惜肚子已被填飽了。之后表弟開車來接我們,今天出發去南靖和永定看土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福建土樓是一種在福建省巨型圍繞式建筑,它利用不加工的生土來作為承重墻,外形是圍起來的圓形或方形,一般有三、四層高,因此用“圍”字或“土”形容這種建筑。土樓是中國東南地區的特色民居,起源于唐末宋初,在明末時期就已經發展成現在的布局,在民國時期數量明顯增多。土樓是中原地區的漢族移民為了躲避戰爭而遷移至南方定居的全家大院,出于安全考量,極端強化了建筑的防御功能。這種適合防御的大家族混居的建筑形式一經發明,就被迅速擴散至福建各地。土樓因其依山就勢、就地取材、囊括全族的便利性,被認為是中國各式民居中的一個大分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首先到達的是南靖。土樓是客家傳統民居,南靖居住的也都是客家人。南靖是福建土樓的故里,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主要遺產地。2008年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共20座土樓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來到南靖當然要到云水謠古鎮,云水謠古鎮屬于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一個景區,國家5A級。那里山川秀美、人文豐富。云水謠其實并非是它本名,這個千年古鎮之前叫做長教古鎮,因為著名的抒情類電影《云水謠》而更名為云水謠。云水謠古鎮是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無一不訴說著歲月的變遷,見證著歷史的進程。</span></p> <p class="ql-block">??首先參觀著名的懷遠樓</p> <p class="ql-block">??懷遠樓外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懷遠樓建于清代。屬雙環圓土樓,占地面積1384.7平方米,建筑面積3468平方米,整體保存完好。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作為福建土樓的典型代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懷遠樓內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來到土樓之光文化園。土樓之光文化園主館為“鐘興樓”。鐘興樓始建于1926年,為通廊式方樓,樓高4層,占地面積1386平方米。鐘興樓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錐形的臺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瓦貓,瓦貓因其形象頗似貓而得名,但它的神態、面目猙獰,雖被冠以貓名,但卻寓虎為貓。在民間有著保家護院、鎮宅辟邪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土樓之光文化園</p> <p class="ql-block">??鐘興樓</p> <p class="ql-block">??一堆神態各異的瓦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漫步于云水謠古鎮上,古道沿溪而建,途中小橋流水人家、千年古榕樹遮天蔽日,宛如一幅田園山水畫。</span></p> <p class="ql-block">??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老街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來到了和貴樓,這里很難停車,好不容易才找到停車的地方。看來和貴樓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參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和貴樓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南靖最高的方形土樓。這座土樓的最大特點是它建在沼澤地上的,用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占地面積1947.3平方米,樓高17.95米,共分五層,歷經200多年的仍堅固穩定,保存完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和貴樓有四大特點: 其一,他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樓里個頭最高的方樓; 其二,他是建在沼澤地上的土樓,整座樓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澤地上,雖歷經200多年仍堅固穩定,屹立不倒。其三,是樓內有二口水井, 相距不過十多米, 卻一口清亮如鏡, 水質甜美, 另一口卻混濁發黃, 污穢不堪,被人稱為"陰陽井; 其四,是和貴樓結構是土樓外由一圈一層的房屋圍起了一個院落,而土樓內中間又建有一圈房屋。在福建管一層叫厝,二層叫居,三層及以上才叫樓。所以和貴樓就形成了“厝包樓,樓包厝“的建筑特點。也因和貴樓的與眾不同,使其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土樓“世遺申報點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的外觀</p> <p class="ql-block">??土樓中間建有一個學堂</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內有兩口水井,一口清澈,一口渾濁,被稱為“陰陽井”。</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的中間還保留了一塊僅鋪了一層石頭的沼澤地。據說在這里跺跺腳,跳一跳,便能看到腳下的卵石的起伏,還有輕微的滲水現象。</p> <p class="ql-block">??土樓里的一個電視屏幕一直播放著中央電視臺錄制的影片,引來眾多游客躍躍欲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離開了云水謠古鎮風景區后,我們開車趕往田螺坑村,那里的田螺坑土樓群也是很值得一看的特色土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參觀田螺坑土樓成人門票90元,我們65歲以上的可享受半價優惠。門口的一位當地“導游”給我們一個見意,200元包我們4人門票和作我們的導游帶我們上山觀景臺看土樓群,為了方便我們接受了她的建議。然后由她帶我們進入田螺村景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田螺坑土樓群是典型的客家土樓,從建筑結構上就與閩南土樓的單元式結構相區別。田螺坑土樓群主要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一座橢圓樓組成。田螺坑土樓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獨具特色的建筑形體組合,被中國古建筑保護專家稱為“世界建筑奇葩”,田螺坑土樓群建筑組合是福建客家土樓群的典范。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span></p> <p class="ql-block">??在下觀景臺仰望田螺坑土樓群</p> <p class="ql-block">??田螺坃上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在上觀景臺俯瞰田螺坃土樓群</p> <p class="ql-block">??四個圓形建筑中間圍著一個正方形建筑,被人們戲稱為“四菜一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天色已晚,我們還要趕到永定去,所以我們就沒有下山去參觀這個“四菜一湯”土樓群的內部建筑結構。離開上觀景臺后直接趕往永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永定土樓,又稱福建圓樓,位于福建龍巖市永定縣境內,起源于唐代,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到達永定的高北土樓群景區天色已晚,我們選擇了住在景區內。永定土樓群景區相當親民,65歲的老人可免去90元的門票,同時持有廣東省身份證的游客也可以免門票,這樣我們四人全部享受了這些福利,門票全免。我們住在土樓王承啟樓對面的一家民宿,民宿雖然不如酒店,但還算干凈整潔,價格也不貴,性價比很高。我們在民宿吃了簡單的晚飯。民宿老板還為我們簡單介紹了土樓王的情況。還提出付他40元,他給我們做導游并帶我們上去承啟樓二樓參觀拍照,因為承啟樓內有他家的房子。于是我們選擇了由他帶我們參觀。他很詳細地給我們講述了土樓的歷史和故事傳說,讓我們對福建土樓有了更多的了解,他還帶我們去他家在土樓內的房間喝茶和上二樓拍照。感覺這40元錢花得挺值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福建客家土樓產生于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并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筑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御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類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飯后由民宿老板帶我們首先參觀僑福樓。僑福樓屬于高北土樓群成員,位于土樓王承啟樓西側,始建于1962年。圓形土樓,坐北朝南。是樓主在海外的兄弟籌資興建。僑福樓屬于單圈圓樓,高三層,中為天井。僑福樓不大,但很精致。也許是因為僑福樓始建于1962年,建筑年代比較晚,所以看上去非常的完好。現代化的設施讓僑福樓成為上世紀的新型莊園和最新土樓的代表。僑福樓還因出了11個博士而聞名于世,又被稱為博士樓。</span></p> <p class="ql-block">??土樓的外觀完好無損</p> <p class="ql-block">??園內也很完美別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接著來到了被譽為土樓王的承啟樓。晚上的承啟樓大紅燈籠高高掛,充滿了喜慶的氣氛,與白天相比顯得更加豐富多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承啟樓占地面積5376.17平方米。始建于明崇禎元年,花了81年時間,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建成。承啟樓有“圓樓之王”的美譽,是永定客家土樓群——高北土樓群的組成部分。承啟樓整座樓共有三環,中心建有祖堂,是圓形土樓中環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客家土樓。土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下四百間。土樓古色古香,圓中圓,圈套圈,充滿了福建客家土樓的典型風貌,歷經滄桑三百年。它就像一座城堡,一座家族之城,不愧為土樓之王。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三天,次日的早上,我們一早就又來看陽光下的土樓王,因為昨天晚上太黑,很多細節沒看清楚,今早來補課。</span></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承啟樓外觀</p> <p class="ql-block">??承啟樓內院</p> <p class="ql-block">??昨晚中心的祖堂沒有開門,今早上門開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之后我們去了承啟樓東側的世澤樓。世澤樓始建于清嘉慶年間,1929年毀于戰火,1931年按原狀重建。是長方形土樓。占地約5100平方米,高4層。這座土樓較簡單,和承啟樓等無法相比。</span></p> <p class="ql-block">??世澤樓與承啟樓離得相當近,兩樓一方一圓,在兩樓之間抬頭仰望,兩樓的屋頂之間僅有一條縫隙,因此有“方圓一線天”之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看完了高北土樓群景區幾個有代表性的土樓后,我們又驅車前往位于洪坑村的土樓王子景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土樓王子景區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以土樓結構最精巧、形式最多樣、內涵最豐富而著稱,是福建土樓建筑的杰出代表。這里有"土樓王子"振成樓、五鳳樓經典福裕樓、宮殿式方樓奎聚樓、袖珍圓樓如升樓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首先來到號稱“土樓王子”的振成樓。該樓由洪坑林氏21世林鴻超兄弟等人興建于民國元年(1912年)。振成樓是客家圓樓的精品之一,外形似一頂古代官帽,在永定兩萬多座土樓中,較具代表性。它分為內外兩環,外環樓是四層的架梁式土木結構,內環樓是二層磚木結構的西洋式建筑,形成了“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可惜我們到來之時,土樓的外觀和外環正在修繕,沒能參觀外環建筑,只能參觀內環。只見內環的內部空間設計精致多變,其局部建筑風格及大門、內墻、祖堂、花墻等顏色都大膽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學所強調的多樣統一原則,達到了較高的審美境界,堪稱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可以說振成樓開創了將西方建筑文化融入客家圓樓建筑的先河。</span></p> <p class="ql-block">??振成樓的外觀,因為裝修使它不夠完美。</p> <p class="ql-block">??振成樓的內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這個景區有很多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土樓,走在這個村莊里能感受到福建土樓真的無處不在。村中的山間水邊 ,古樸高大的土樓就矗立在此間,斑駁的墻壁寫滿了歲月的滄桑,也譜寫著歷史的輝煌篇章。它們依山傍水,高低錯落,蔚為壯觀。那條流淌在村中的溪流、那棵村口的老榕樹、那些自由覓食的雞和鴨,還有那些綠意盎然的田園和眾多的土樓一起為我們描繪出一幅福建農家生活的生動畫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漫步村中,一邊欣賞村中的美好景色,一邊觀看此間的各色土樓,一邊贊嘆著歷代客家人的智慧與創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福裕樓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杰出代表,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福裕樓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后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墻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span></p> <p class="ql-block">??福裕樓的外觀</p> <p class="ql-block">??福裕樓的正門</p> <p class="ql-block">??福裕樓的內觀</p> <p class="ql-block">??福裕樓內的培徳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升樓與福裕樓隔洪川溪相望。如升樓是永定眾多土樓中小巧玲瓏的土圓樓,俗稱米升樓,因樓小,游客稱之為“袖珍土樓”。建于公元1901年。如升樓是單圈結構,樓周長只有56.6米,直徑為18.2米,每層16開間,內通廊式。底層為廚房、餐廳;二層設為糧倉,三層為臥室。全樓只設一門。樓門、門廳與后廳(祖堂)同在中軸線上。</span></p> <p class="ql-block">??最小的土樓如升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光裕樓是洪坑村最早、最完整的正方形土樓,建于1775年,距今約230年。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大樓為三層建筑,總計102間。相傳清朝初期,林氏十六世祖林福成經營煙刀,家財萬貫,于是建造光裕樓及書齋。由于重視教育,自遷進此宅后,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功名顯達。清朝期間,有大夫9人、進士4人、秀才40余人、武秀才2人。光裕樓占地約 2500 平方米。高4層,面闊 41.8 米,進深33.6米,共 3 進,以天井相隔,內通廊式。全樓每層35間,總計102間。設4道樓梯,1個大門,后廳為祖堂。樓內石門樗窗精雕細刻,盡顯家族輝煌。</span></p> <p class="ql-block">??光裕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景陽樓被稱為土墻最厚的土樓,樓高4層,樓面的最深處是供奉觀音的。樓內的天井建了一些小房子,有點雜亂,似乎破壞了土樓內部的形象。看上去主要還是以居民居住為主,并不是參觀游覽的場所,不過允許游客入內參觀。</span></p> <p class="ql-block">??景陽樓</p> <p class="ql-block">??景陽樓旁邊的景陽酒坊</p> <p class="ql-block">??建于1937年的正方形土樓慶成樓</p> <p class="ql-block">??流淌在村中的潺潺溪流</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大榕樹</p> <p class="ql-block">??自由自在的鴨子</p> <p class="ql-block">??村民在曬柿餅</p> <p class="ql-block">??林氏家廟。始建于下元八運明成化1483年,殿內供奉林氏始祖和洪坑林氏始遷祖神位。</p> <p class="ql-block">殿外22根石龍柱直指天穹,代表洪坑林氏22位有功名的先賢。</p> <p class="ql-block">??洪坑村的山水田園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時間有限,游覽完洪坑村的土樓風景區,我們就趕往下一個目的地——武夷山。在福建,土樓的數量非常多,我們只是走訪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土樓,重要的是讓我們了解了更多的土樓歷史和土樓的建筑特點,真是不枉此行。</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南|
湘潭县|
巴彦淖尔市|
乐安县|
东方市|
曲松县|
淮南市|
商丘市|
武城县|
乌什县|
固原市|
肃北|
西丰县|
阜阳市|
浮梁县|
南乐县|
茶陵县|
岑巩县|
中江县|
东莞市|
阳山县|
宁国市|
穆棱市|
介休市|
汽车|
靖远县|
博湖县|
盈江县|
城口县|
无棣县|
临猗县|
和田县|
铅山县|
漠河县|
红河县|
五华县|
石台县|
策勒县|
平和县|
化隆|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