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建德市大同鎮石門莊村與衢州市龍游縣石佛鄉毗鄰,這里山嶺叢集,十分閉塞,卻有一條“壽龍古道”橫穿其中,我這次四上石門莊,就是要去走一走這條跨越兩縣的壽龍古道。</p> <p class="ql-block"> 沒有看到我想象中的將山嶺連接得非常通暢的古道,山道被雜草和滕蔓所湮沒,殘缺的石塊高低錯落的散落在雜草中,我們行走其間大受其累。</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浙江淳安縣 ,北宋宣和三年 (1121) 屬嚴州,南宋咸淳元年 (1265) 屬建德府。元朝屬建德路。明、清時期屬嚴州府,到了民國初又屬浙江金華道。據說到淳安上任的官員,要從金華府出發走這條舊時龍游縣到壽昌縣的“壽龍古道”到建德,跨越了衢州和杭州兩個府,再走“遙嶺古道”進入淳安縣,所以這條古道在當時也堪稱“省道”了。</p> <p class="ql-block"> 比起現代人快捷而舒適的出行,古人的遠行確實是件原始而艱難的事情。春花開了,蘆葦又白了,炊煙斜了,青山又遠了,一天又一天的山重水復,不知道有沒有走到懷疑人生。不過此時可以肯定,目的地會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在山重水復的過程中,人的意志會變得越來越強大。</p> <p class="ql-block"> 不過走得最多的應該是周邊的山民吧,哪塊臺級松了,哪里被山洪沖毀了,他們都會停下腳步義不容辭的修整一翻,古人相信修路是件攢積福德的高尚事情,并且這種福德會恩及子孫。現在的山民都搬下山了,幾位留守老人也沒有能力上山了,這條古道最終也難逃被湮滅的命運!</p> <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和衢州的界碑處,原來有涼亭一座,全部為大塊青石錯縫砌筑而成,頂部刻有“壽龍亭”三個字。據說建于民國初期,專供路人避雨、小憩,以解旅途勞頓。現在徹底成了廢墟,半塊大青石柱子立在雜草中,應該是亭子的門柱,隆冬里更昭顯出滄桑,且住,我也不是矯情,我就是更喜歡流于世俗,來,打卡界碑!</p> <p class="ql-block"> 過了界碑就是龍游界了,一直下坡,龍游段的古道保存的比較完好,目測最寬處達1.5米左右。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日麗中天,萬里無云,陽光普照,照得我睜不開眼,雖是隆冬卻恍如繁花錦簇的春天,好一個艷麗盛裝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19年我三上石門莊在高筍塘茶葉基地遙望石船頭,模糊的看到一個影子,現在站在古道上看更加清晰且形象。</p> <p class="ql-block"> 石門莊的山茶油品質非常好,山茶樹到了每年的開花時節,整片山坡看上去如云似雪非常漂亮,因為山茶籽是每年的11月份左右開花,到第二年的3月花落,茶籽到10月份左右成熟采摘,生長期長,所以這里的茶油不僅特別香而且營養成分也很豐富。沿途有大片的老山茶樹,枝干粗壯,看上去有些年頭了!</p> <p class="ql-block">古道的盡頭是龍游縣石佛鄉。</p> <p class="ql-block">走過石樓梯峽谷進入建德境內的大店口村。</p> <p class="ql-block"> 沿紅塘水庫的柏油馬路迤邐而行,徒步至大店口鄉公交車站結束本次戶外活動行程,全程約20公里左右,用時7小時。</p> <p class="ql-block"> “壽龍古道”沿途雖然沒有舊時士子出而問世的痕跡,也許痕跡也早已被時間輕而易舉地抹去了,但這并不重要,它真實的存在過,并演繹過一幕幕的人生戲劇這就足夠了,有時候缺憾是一種美麗,隨性更能怡情。</p><p class="ql-block"> “幸遇三杯酒美,況逢一朵花新?”四上石門莊,探尋石門莊起點段杭衢古道完美收官!</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兖州市|
镶黄旗|
南昌县|
遂溪县|
阳曲县|
西和县|
合水县|
西华县|
施甸县|
永和县|
射阳县|
额济纳旗|
鹤庆县|
宁夏|
莱芜市|
永嘉县|
定安县|
阳信县|
兴海县|
鹿邑县|
启东市|
若尔盖县|
小金县|
石泉县|
山阳县|
错那县|
盐山县|
喜德县|
平顶山市|
日照市|
昭通市|
科技|
根河市|
汤阴县|
新安县|
长治县|
大姚县|
吉林省|
海伦市|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