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3、9、22 游記</p> <p class="ql-block">游鴨綠江</p> <p class="ql-block">鴨綠江是中國與朝鮮的界河,它起始于中國的吉林省長白山南麓,并向西北方向流動,經(jīng)過遼寧省的臨江市和丹東市,最后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附近流入黃海北部的西朝鮮灣。</p> <p class="ql-block">西岸:位于中國的遼寧省丹東市,這是鴨綠江的河口所在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朝鮮的新義州一側(cè)</p> <p class="ql-block">東岸:則是朝鮮的新義州特別行政區(qū)</p> <p class="ql-block">能見到朝鮮的廠房和散落在岸邊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這個水泥廠吧?</p> <p class="ql-block">1905年,日本人首先確定在江上架設(shè)大橋,他們于1909年5月在朝鮮新義州一側(cè)開始了基礎(chǔ)施工,利用邊施工邊與中國清政府交涉的辦法,威逼中方同意建橋。</p> <p class="ql-block">近觀斷橋 1950年6月25日,朝鮮爆發(fā)內(nèi)戰(zhàn),美國即派兵入侵朝鮮,并將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中國安全受到嚴(yán)重威脅。“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口號發(fā)出,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臨危受命,率領(lǐng)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由于大橋在援朝戰(zhàn)爭中具有“交通大動脈”的戰(zhàn)略地位,美方便千方百計對其進(jìn)行破壞。</p> <p class="ql-block">鴨綠江斷橋位于中國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qū)江岸路鴨綠江畔,是原鴨綠江大橋被炸毀后的殘余部分。鴨綠江斷橋?yàn)轼喚G江上諸多橋中第一座橋,由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1909年5月動工,1911年10月竣工。1950年11月,被美國空軍炸斷,成為抗美援朝滄桑歷史的見證者。</p> <p class="ql-block">1910年4月,朝方的工程已經(jīng)過半,腐敗的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強(qiáng)壓下,不得不同意他們在中方一側(cè)建橋。因此,1910年5月在安東(今丹東)進(jìn)行施工,次年10月大橋建成通車,這便是鴨綠江上的第一橋。1937年4月,日本殖民統(tǒng)治者又在此橋上游不足百米處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即現(xiàn)在的“中朝友誼大橋”,與第一橋并稱鴨綠江上的“姐妹橋”。</p> <p class="ql-block">游船從上河口行止鴨綠江斷橋就往回返了</p> <p class="ql-block">我國的邊境漁民在鴨綠江里承包養(yǎng)殖的中華鱘</p> <p class="ql-block">祖國的邊境一片繁榮景象</p> <p class="ql-block">選幾張網(wǎng)絡(luò)照片</p> <p class="ql-block">稍作停留參觀長津湖之戰(zhàn)</p> <p class="ql-block">丹東國門</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鐵路秘密運(yùn)輸線</p> <p class="ql-block">鴨綠江的中游段有一座著名的綢緞島,這座島嶼將鴨綠江河口分為兩部分,綢緞島屬于朝鮮。此外,鴨綠江中下游西岸是中國境內(nèi)唯一既沿江、沿海,又沿邊的“三沿”之地,這一區(qū)域跨越了吉林通化、遼寧本溪、鞍山、丹東等地。</p> <p class="ql-block">參觀上河鐵路大橋</p> <p class="ql-block">鴨綠江上橋有多座</p> <p class="ql-block">鐵路抗美援朝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門口菜農(nóng)的瓜果小攤</p> <p class="ql-block">路過馬市村展館</p> <p class="ql-block">一個民族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謝謝分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枞阳县|
永福县|
盖州市|
西吉县|
汝南县|
辽宁省|
黔江区|
高邑县|
宿州市|
石棉县|
石嘴山市|
太湖县|
广元市|
门源|
北辰区|
搜索|
石台县|
龙门县|
赤峰市|
延吉市|
富顺县|
河源市|
长岛县|
获嘉县|
泸州市|
武夷山市|
连城县|
全南县|
双城市|
湖州市|
正定县|
陇川县|
凤冈县|
大余县|
新绛县|
德格县|
金平|
突泉县|
正阳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