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芬芳如蘭</p><p class="ql-block">圖片/芬芳如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長江行第三天早晨,游輪在南京五馬渡靠岸。南京底蘊深厚,冠名如詩。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東吳、東晉、宋、齊、粱、陳、南唐、明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 在“虎踞龍盤今勝昔”的地方,蜻蜓點水似的一掠而過,絕不能感受其博大精深。我們的行程短促,一天時間,只能游覽牛首山與達摩古洞兩個地方,恰逢周末,景點人流如織,數位導游比肩,講解聲此起彼伏,我們機械的跟著人流龜行,眼睛狼吞虎咽,耳朵狂轟亂炸,知識填鴨灌進,少了悠然,沒有自得,大腦一片喧囂,不知如何下筆。因此,我沉淀了兩個月,回過頭仔細復盤,內心最深的感受,才慢慢的清晰的聚集筆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是佛教牛頭禪宗的發源地,因山頂南北雙峰似牛角而得名,這里是釋迦摩尼佛頂骨舍利供奉場,有別于其他以自然風光為主的佛教名山。清朝乾隆年間,“牛首煙嵐”就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年6月12日,裝有釋迦摩尼佛頂骨舍利的鐵函,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長干寺地宮出土,旁邊還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長干寺藏佛頂骨舍利字樣。這是1011年,一位叫施護的北印度高僧,來中國學習時進獻的佛頂舍利,安放在長干寺阿育王塔地宮內,金棺銀槨底部刻有施護字樣。</p><p class="ql-block">2011年9月,江寧區政府確定佛頂骨舍利安放地點與方式,2012年開始建造,2015年完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頂宮工程投資40億人民幣,屬于深坑建筑,整體造型酷似蓮花,直徑超200米,高達89.3米,地上3層,地下6層,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竣工后,該建筑分別獲得了建筑界的最高獎項,詹天佑獎,魯班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選用一張網上全景圖片和說明,顯示佛頂宮的全貌。</p><p class="ql-block">大穹頂外形酷似佛教袈裟,包裹著小穹頂,象征佛教的加持,小穹頂如佛祖的發髻,蓮花寶座由56根門柱組成云門如意柱,象征56座飛天菩提門。</p><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7日,釋迦牟尼頂骨舍利供奉大典在牛首山隆重舉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弘覺寺塔位于牛首山東峰南坡,建于唐大歷九年,唐代風格,后被毀。現在的塔身為明代初期重建,(牛首山為當時皇家園林)塔高約40米,磚制仿木結構,七層八面,每面有小窗兩扇,風格古樸,造型典雅。牛首山雙峰雙塔堪稱完美絕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禪境大觀,南北長112米,東西寬62米,內部凈高41.2米,空間面積約6000m2,涵蓋地上三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穹頂有燈光照耀,藍色蒼穹,繁星閃爍,置身其中,如入靜謐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釋迦牟尼佛80歲涅槃側臥像,長7.5米,由不銹鋼與漢白玉材質制成,設計靈感源自敦煌莫高窟第158號窟臥佛,寶相莊嚴,儀容端莊,還能360度旋轉,讓各個不同角度的參拜者,都能感受到佛祖涅槃時的寧靜安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場30分鐘的佛禪典禮表演,霧氣升騰中,禪樂輕柔,演員們冉冉上升,舒袖飄飛,舞姿輕漫,人們凝神靜氣,不覺進入禪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廳里有一幅精美的絲毯,全部由手工制作,耗時一年半,全長28.8米,高3.4米,亭臺樓閣,詩詞歌賦,煙街柳巷,呈現了那個時期的繁華盛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傳,歷史上第一個發現南京適合建都的是秦始皇,當時他命令方士看天象,發現這里最具王氣,但是已經定都,不能遷移,又不能讓這個地方王氣集聚,擾亂大秦,因此決定以水斷其龍脈,引長江水進來,形成了秦淮河。然后修筑城墻,墻外是外河長江,墻內是內河秦淮河,斷龍脈成功了,卻催生了這里商賈云集,繁榮昌盛。后來,滿清政府的60%財政收入都來源這里,以至開啟了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旅游模式,他應該是官方旅游廣告的創始人,但是所到之處官員噤若寒蟬,絕沒有現代砂糖橘們北上的經歷熱鬧紅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時,全國最大的貢院在南京,類似現在的高考中心,天下學子云集,弘揚四書五經,詩書禮樂;最好的妓院在南京,天下美女云集,盡享風花雪夜,鶯巢燕壘。兩地相隔20米,卻是禮樂森嚴與花街柳巷兩重天。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有微詞卻各行其是,有沖突卻互不相擾,一邊正襟危坐,一邊娛樂至死,走在各自邊緣,催生了市場繁榮,社會萬象。雅與俗,尺與度,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各安其道。這不僅是當時的中庸之道,當時的人性使然,還是當時的邊際效應,一地兩治,使秦淮文化達到了鼎盛時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殿,萬佛廊由地下3.4.5層構成,莊嚴靜穆,令人肅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殿呈現佛教密宗金剛界曼荼羅第四供養場的神圣場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下四層展現的是印度佛教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尊佛像都形象各異,表達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美穹頂,典雅不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殿水晶、鎏金、玻璃,金碧輝煌,奢華非凡。千佛殿中心是供奉佛祖頂骨舍利塔,高21.8米,造型與大報恩寺淦金七寶阿育王塔相似,莊嚴清凈,華藏世界,天人合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舍利宮位于地下六層,距離地面44米。為了更好的保護釋迦摩尼佛頂骨舍利,每年只有20天時間開放,其余時間均為觀看影像圖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達摩古洞位于五馬渡廣場以東,是在金陵四十八景中的“達摩古洞”遺址上恢復重建的,百余尊達摩雕塑,聳立陡崖之上,洞中輔以聲光色,魔幻出達摩一葦渡江,梁武帝追蹤的景象,將建筑,文化,禪宗,電子巧妙融合一體,打造了一個氣勢恢宏,輕盈靈動的禪宗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達摩是南印度香至王的三太子,種姓剎帝利,后來去北印度師從第27代禪宗般若多羅大師。大師讓他在大師去世后5至7年去震旦國(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當時南北朝混亂)弘揚佛法,得到心靈上的平靜。他來中國上岸的地方是南海,也就是廣州。當時南朝梁王肖衍癡迷佛教,數次進出寺廟當和尚。他請達摩到南京,對他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是我蓋的,供養佛與和尚,是否功德無量。達摩如實說,無有功德。于是達摩離開,想去北方地區。但是南京在長江邊上,沒有船,無法渡江,就在山洞打坐。梁帝又派人來請他,他不想見,兩邊山峰突然并緊,又名加駝峰,就是現在達摩洞所在地。達摩無奈,折斷一枝蘆葦,踩著過江,來到洛陽弘揚禪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禪宗是從佛教發展出來的一個分支,達摩的老師是印度第27代禪宗祖師,達摩是第28代禪宗祖師,是中國禪宗分支的創始人。佛教和禪宗有所不同。佛教主張大慈大悲,大智,布施,持戒;禪宗主張心靈平靜,靜坐冥想,定中生智。達摩大師在廣州,洛陽,南京等地,與皇帝,高僧,學者廣泛交流,研學禪經,追求內心平靜,為弘揚發展中國的禪宗,奉獻一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夕陽不經意的小酌,卻在黃昏的時候悄悄上頭,染紅了一江瑟瑟。微風拂過,漾起了心中漣漪,記憶的帆在緋紅中慢慢升起,漫游腦海尋找久遠的痕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日去雨花臺,霏霏細雨中祭奠烈士,我們今天的美好,是他們用鮮血染成,臨走,買了幾顆雨花石,厚重古樸的樣子,像烈士純潔的心;中山陵392級臺階,步步登高,兩旁青松翠綠,將中山先生緊緊擁抱。從上面俯瞰蒼茫大地,天下為公,把3億9千萬同胞裝在心里;雄偉的南京長江大橋,當地人說只要記住1至9,一座橋就是心中的一道彩虹: 一座橋、兩個橋頭堡、三面紅旗飄揚,4500米公路橋、6700米鐵路橋、八個橋墩、九個橋洞,真是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數年前漫游玄武湖時,有感于它玲瓏小巧,有西湖之雅致,無西湖之浩渺。當地人不服氣,于是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令我感慨頗多。玄武湖和西湖其實差不多大,但是兩任不同的官員,不同的思維,讓兩個湖泊一個名揚天下,一個閨中深藏。</p><p class="ql-block">王安石曾任三屆江寧知府,66年歲月,在南京度過20年。他父親希望他潤澤于天下,為百姓謀福祉。他看到玄武湖空置,覺得可惜,于是號召填土造田,給百姓分田分地,增產增收。大量的肥沃良田填出來,這在當時深得人心,真是造福于人民,這樣玄武湖的面積就變成了現在的3.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蘇軾分別在30歲和50歲兩次任杭州知州,第一次來時,西湖已經被堵塞四分之三,第二次來時,西湖被堵了一半。他在每一任期內,都積極清淤。他覺得西湖應該明眸皓齒,水天一色,于是上奏朝廷,申請款項,清湖挖泥,然后將淤泥堆建成跨湖長堤,在堤上修建6座石橋,于是有了千古一絕的蘇堤,美輪美奐,西湖的面積達到了6.39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處風景,一個故事,一處人文,一段歷史,旅行就是新鮮視覺,感悟人文,每一段旅程,都是鐫刻在我人生道路上的燙金文字,我要把游記當成一篇散文來寫,慢慢斟酌,細細品味,把內心的感受送給自己,把獲得的美好分享他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新年伊始,回看去歲匆匆金陵,真的是古、今、文、俗皆南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謝謝朋友來訪!問好冬日!??</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岐山县|
察隅县|
兰溪市|
锡林郭勒盟|
武冈市|
莒南县|
军事|
孝昌县|
万荣县|
阿克|
乌鲁木齐市|
招远市|
通海县|
崇明县|
巫山县|
蒙自县|
伽师县|
沙河市|
阿巴嘎旗|
青州市|
岳西县|
邵武市|
大悟县|
郎溪县|
九龙坡区|
错那县|
昂仁县|
射洪县|
瓮安县|
林芝县|
汝阳县|
兖州市|
高安市|
康保县|
台东市|
沈阳市|
涞水县|
灵台县|
成都市|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