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親是2024年1月4日(農歷冬月廿三)晚7時25分離世的,星期四,離世時幾乎躺在四姐的懷中。</p> <p class="ql-block"> 按著東北的習俗,出殯前要停尸三天,這三天天氣出現兩次異象,一是5日白天,天氣非常晴朗,萬里無云,空氣質量好,陽光明媚,屬于入冬以來少有的好天氣,二是出殯當天早晨,天空幾乎晴空,彎月高懸于天空,卻突然飄下了一陣雪花,大地很快兒被雪花覆蓋,在我正擔心路的濕滑程度不利于行車時雪花停止,后問出殯的楊老五先生,他說飄雪花好,說是天上下的銀片,你家后輩會非常的有錢富裕,但愿如此吧!</p> <p class="ql-block"> 母親是1925年4月27日(農歷4月初五)出生于山東省泗水縣泉林公社柳河裕尤家莊,19歲與爸爸成親,四年后的1948年生育我大姐,1952年我大哥出生,后隨父親“闖關東”來到東北的遼寧省本溪市南芬露天鐵礦,當時居住在位于鐵山的小石湖,1956年二姐出生,后搬家到南芬代家店道北28棟,我們的一趟房共計7家,我家屬于5號;1959年生有三姐,62年生四姐,65年我出生,67年弟弟出生,我家共計9口人,1984年舉家搬到鐵山三路太陽溝巷居住,哥哥72年12月份當兵時我家照過一張全家福,當時我才7歲,好像還沒有上學,可惜那張照片已經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當時那個年代,每家的孩子都不少,在我們那個地區,聽說好像最多的一家有11個孩子,后來有人給預測一下,說當時那個年代,最有福的父母家庭應該有五個孩子,最好是三男兩女,而我家比最有福的家庭多出兩個女孩,可謂是福上加福。</p> <p class="ql-block"> 母親是舊社會出生的人,裹過腳,當時辛亥革命已經十多年了,但身處農村的她們思想依舊沒有完全的解放,裹腳纏足是清朝時期遺留下來的“流毒”,對女孩的身體成長和思想是一種摧殘,裹腳要從6-7歲的娃娃‘抓起’,裹腳疼痛,據說當時姥姥挺心疼母親的,裹了3-4年,后期“放開”了,也就不再要求裹腳了,到最后身高1.65米的母親穿的是35碼的鞋,但走路依舊能看出“裹腳纏足”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 母親有許多優秀的品德,她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如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像父親一樣,就是在離世時都選擇在傍晚,以減少我們守孝三天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 在我們那個地區百歲老人并不多見,也算是百里挑一,據說鐵山趙堡地區第一高壽的老人活到老了107歲。活多大的年齡在當今社會看來并非是重要的指標,能自理不拖累人才是硬道理,而母親從我記事時起就擔起來家庭主婦的全職,把我們兄弟姊妹7人養大成人,直到我弟弟娶妻生子后依舊操持著家務,隨著年齡的增長,小侄的長大,家務逐步的被弟妹取代后,才退出“江湖”安享晚年。疫情三年,母親吃飯行動都可以并安然而過,疫情放開后,母親兩次“感冒”也全然而退,兩個多月前,山東的姑姑專車前來看望母親走后,母親的腿腫加重,有些嗜睡,這是心衰引起的緣故,由于年齡偏大行動不便,在家用藥,從此再沒下過床,從23年10月31起到24年1月4日離世共計臥床66天,也就是說母親這最后的六十六天才不能自理了。</p> <p class="ql-block"> 小時候家里很窮,但當時那個年代幾乎家家如此,也都是各過各的日子,家里男的是主要勞力,男的工作,女的持家,孩子之間大的帶小的,穿衣小的撿大的,雖說一天三頓飯,但每頓能有一個燉菜也就不錯了,根本談不上吃好,能吃飽就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家庭了,母親從19歲嫁到我父親時起就肩負起一日三餐的重任,當時據說最多時家里有23口人之多,有祖太爺太奶、爺爺奶奶、二爺二奶、姑姑叔叔及各層級的小孩等等,一大家子人可能各有各的分工,她早晨2-3點鐘就得起床燒火做飯,山東的主食就是攤煎餅和烀地瓜,每日攤的煎餅據說得有一尺多厚,“工作”沒有節假日和星期天。</p> <p class="ql-block"> 直到1949年解放后土改及其它變化,家里才進行了分家,分家的進程好像很合理,按現有家庭三一三十一平均分配,太爺與爺爺輩的子女平分,太爺拿走一半家產,爺爺與父親兄弟之間又進行的平分,到我父親這輩時東西所剩無幾;土地也是如此,52年我哥哥出生時,家里四口人共有土地不足一畝,農民的生存來源于土地,沒有地就無法生存,不得已父親被逼56年外出打工,最后我們才舉家遷往東北。</p> <p class="ql-block"> 父親是最早先來東北的,落腳后母親領著大姐大哥跟隨而來,再后來兩三年一個小孩的出生,母親既要照顧孩子又得做飯洗衣,其中有多辛苦,或許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她從來沒有任何抱怨,每天都是在努力的勞作,生怕哪個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她自己做衣服,我們兄弟姊妹的衣服、鞋子大多數是母親熬夜一針一線縫制出來的,儲藏冬菜、腌制咸菜都是她一手進行,為的是能夠讓我們吃飽穿暖,艱苦的歲月讓媽媽強起來。那時的人真苦,那時的人女人更苦,或者正是那個時期起早貪黑的“鍛煉”,使母親的身體非常健壯有力,記憶中從來沒有過病,家里也和和睦睦,兄弟姊妹7人都能健康長大成人,這是母親一生辛勤付出的結果。母親的一生是努力的一生、辛勞的一生、付出的一生、奮斗的一生,母親一生都操持著這個家,與弟弟生活在一起,直到老年行動不便,持家之事才由弟妹接手,最后幸福的安享晚年,“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或許這就是母親一生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 小時候的生活是艱苦的,溫飽是生活的主旋律,為了我們能吃飽吃好,母親想盡量辦法讓我們吃好,由于有著山東傳統攤煎餅的‘手藝’,一周一次的煎餅讓鄰居有些“望塵莫及”,所謂的攤煎餅,就是用三塊石頭把一塊圓形鐵板支起來,鐵板下邊挖個往下一點的深坑,坑中續上一些軟柴火(毛毛蒿也行)點火燒起來,燒熱鐵板,鐵板上邊淋上玉米面糊,用事先準備好的寬一點的竹劈將玉米面糊均勻的灘涂在鐵板上,用鐵板的熱量騰熟面糊,精致的面糊、板下均勻的火苗加上板上均勻的攤鋪構成絕佳的技術活,這些都是功夫的使然,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母親攤出一手好煎餅,每次攤煎餅時左鄰右舍的小孩都圍在煎餅攤前,和我們一起享受山東煎餅的美味,那種剛剛出鍋煎餅的美味,現在想想還依舊讓自己的口水流淌,這種美食或許就是粗糧細作的開山鼻祖吧。</p> <p class="ql-block"> 母親的身體狀況始終挺好,刨除遺傳基因外,與年青時的勤勞勞作密不可分,離世時滿口全牙,這或許與經常吃煎餅鍛煉有關吧。我老家在山東泗水,距離孔子的老家曲阜較近,據說母親的外曾祖父在該縣做夠縣令,后來家道沒落,到姥姥這輩女孩就上不起學了,母親沒文化,但依舊受家鄉傳統文化的熏陶,與人為善,鄰里和睦,忠厚老實,勤勞樸實等許多中華大地的美德在母親身上都提現得淋漓盡致,“自己吃了填坑,別人吃了揚名”這是她經常說的口頭禪。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懂規矩,知禮節,就在八九十歲高齡,每周我上去看望他老人家時,天黑前她都攆我走,怕天黑路不好走,每次她都走到門外的家門口,目送我開車遠去,我已經走出很遠,母親還靜靜佇立在那里,默默看著我的遠去,我知道母親的心里裝的滿滿是期待和不舍......,這就是我的母親,‘兒行千里母擔憂’啊,今后我再也沒有人送了,因為我再也沒有媽媽了......</p> <p class="ql-block"> 人生百年,母親做到了,她為我們七個兄弟姐妹付出了一生;母親遠去了,她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母親的美德永存。</p><p class="ql-block"> 母親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勤勞的一生,樸實無華的一生,與人為善的一生,母親離我們遠去了,但母親高尚的品德和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 母親永遠離開了我們,愿天堂里的母親不再辛勞,如果有來生,我還愿意做你的兒子,享受你給我的愛......!媽媽,兒想你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10日頭七兒子叩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附:媽媽過生日時的一組照片</b></p> <p class="ql-block"> 2023年九十九歲時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 2022年九十八歲時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 2021年九十七歲時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 2020年九十六歲時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 2019年九十五歲時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九十四時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 2017年九十三歲時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2007年時我們七個兄弟姊妹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2007年與父母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2007年時我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爸媽,兒子想你們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嘉兴市|
扎赉特旗|
德格县|
咸丰县|
府谷县|
土默特左旗|
恩施市|
万年县|
抚顺市|
临朐县|
北碚区|
馆陶县|
平阴县|
金坛市|
油尖旺区|
邹城市|
沁源县|
石屏县|
仲巴县|
阿巴嘎旗|
衡东县|
永州市|
蓬莱市|
承德市|
沧州市|
漳平市|
天镇县|
日喀则市|
安泽县|
湖口县|
阳山县|
大英县|
察隅县|
河南省|
泰兴市|
延吉市|
保亭|
克什克腾旗|
普宁市|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