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i>圖為克什克騰旗白音查干公社烏套海大隊的老書記孟克的妻子,攝于2018年11月。</i></h5><div><br></div>最近看了 <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0.cn/4wtlivrw?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08840746&first_share_to=copy_link"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可可托海不是?!?lt;/a>,想起本人以前曾寫過的一篇 <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jianshu.com/p/d4750adba8ee"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孟克的老伴》</a>,懷念這位賢惠的蒙族婦女,其中提到了她給作者看她家蓋房子挖地基時,挖出的海貝。 <h5><i>圖為孟克老伴拿出在她家蓋房子挖地基時挖出的海貝給小石看。</i></h5><div><br></div>孟克老伴拿出的這些海貝證明烏套海雖然現在不是海,但它在遠古時期曾經是大海。<div><br></div><div>為此,小石查閱了一些資料,尤其一篇最近發表在《地學前緣》2023年30(4)期的一篇文章,在這里引用一下,說明這里的地質變遷,由海洋變成陸地,很有可能在烏套海及其附近地區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div> 小石在論文中的一張圖上用紅色矩形框標明錫林浩特南有一條長長的古亞洲洋縫合帶,烏套海就在錫林浩特東偏南一百公里左右,正處于此縫合帶中。<div>紅色橢圓標明的地區,是古蒙-鄂洋域,“屬于西伯利亞與阿</div>穆爾地體的縫合帶。它含有大量中生代蒙-鄂洋中的玄武質巖石和蒙 鄂洋沉積物,它的存在表明蒙-鄂洋緩慢的封閉,沒有造成明顯的地殼變形?!? 作者用紅色標明烏套海所在位置。 論文中的另一張圖列出一條沿西北到東南橫跨錫林浩特的D-C線,以及它的古地貌截面圖。可以看出,古亞洲洋在隆起的錫林浩特地體兩邊,夾在阿穆爾地體和華北克拉通地體中間,猶如三明治。<div>文中明確說明”......在三疊紀蒙-鄂洋想東南俯沖的模式上,.....,南蒙古地體位于下阿穆爾地體和錫林浩特地體之間,還包含晚古生代古亞洲洋中的島弧帶,和古生代的沉積地層。南蒙古和錫林浩特這個構造單元的演化,主要受晚古生代古亞洲洋的影響?!?lt;/div> <div>從烏套海經過的吉利河流向北方的錫林郭勒盟,那從興安嶺余脈的冬天積雪融化的大量河水,并沒有流向海洋,竟然消失在錫林河周邊地區,留下大塊的濕地和星羅棋布的小湖泊。</div> 在錫林浩特周邊的濕地公園。 <div>地質專家們明確指出,在二疊紀末期到三疊紀,發生了一場大的生物滅絕事件,有90%以上的海洋生物遭遇滅頂之災。<br>這次生物滅絕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不一定是由于幾大塊地體板塊的移動造成古海洋消失。但古亞洲洋在錫林浩特地塊南北被阿穆爾地體和華北克拉通地體“縫合”,不僅在這里留下了海洋生物化石,也很可能在這兩億年的滄海桑田之后化身成石油天然氣,為現今的能源開采做好了鋪墊。<br></div> 此圖來自<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cas.cn/syky/202111/t20211123_4815103.s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國科學院網站</a>。<div>據烏套海的老朋友說,烏套海東部的大山里,發現了銅金屬礦,很有可能是二疊紀大滅絕期間富銅沉積形成的。</div><div><br></div><div>此文投石問路,所述研究和猜測有待進一步考證。</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甘肃省|
同江市|
焦作市|
兰溪市|
治多县|
读书|
崇阳县|
秀山|
河西区|
察雅县|
阜康市|
响水县|
毕节市|
铜山县|
肥城市|
天柱县|
阿克陶县|
茶陵县|
离岛区|
井陉县|
龙泉市|
方城县|
姚安县|
游戏|
盘锦市|
溧水县|
金门县|
上杭县|
建平县|
西吉县|
海晏县|
汉阴县|
沾益县|
岗巴县|
平利县|
郸城县|
南丰县|
当涂县|
灯塔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