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在泉州看到西街里很多年輕女孩都頭戴簪花圍,身穿彩色裙裝,或拍照留影或街上閑逛,導游說這是因為趙麗穎一張照片帶火的此等裝束。于是上網查看:“趙麗穎,僅以一人之力,帶火蟳埔女文化,她一個簪花圍發型,便讓眾多民眾知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蟳埔和簪花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街頭戴簪花圍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西街頭戴簪花圍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趙麗穎為臺灣《上城士》雜志拍攝的照片。她將泉州的傳統風土人情、歷史背景以及特有的蟳埔女文化完美地展現在了眾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在福建有三大漁女,分別是湄洲女、蟳埔女與惠安女,這三大漁女是閩中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觀。</p><p class="ql-block"> 她們靠海吃海,以海為生,吃苦耐勞,撐起了生活的半邊天。</p> <p class="ql-block">湄洲女是湄洲島籍女子的統稱,其最顯著的特征表現在發型和服裝上,相傳為媽祖親自設計,可以用“帆船頭、大海裳,紅黑褲子寄平安”這句話進行形象概括。</p> <p class="ql-block">湄洲女的藍色上衣代表大海,褲子上紅下黑兩截隱含平安與思念的意思。頭發盤起梳得像船上的帆,左右各一根波浪型的發卡,代表船上搖櫓的船漿,頭上盤一個圓圓的發笈代表船上的方向盤,一根紅頭繩盤在發笈里代表船上的纜繩,一根銀釵橫向穿過發笈代表船上的錨。頭上的每個發飾都代表船上的零件,象征著一帆風順。</p> <p class="ql-block">惠安女以吃苦耐勞聞名于世,當男子出外謀生或出海打漁時,惠安女成了建設家鄉的主力軍。她們善家務、多才藝,不論下海、耕田、開公路、修水利、鋸木、扛石頭、拉板車,還是雕石、織網、裁衣和經商做買賣,敬公婆、教子女,都做的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惠安女趕海</p> <p class="ql-block">蟳埔女主要分布在泉州豐澤區東海街道蟳埔、金崎、后埔、東梅等社區,與惠安女、湄洲女并稱為福建三大漁女。</p> <p class="ql-block">蟳埔女簪花圍。</p> <p class="ql-block">舊時蟳埔女簪花圍。</p> <p class="ql-block"> 在福建的沿海漁村會出現一個村子里,幾種宗教并存,比如信基督教、天主教、阿育王、媽祖、道教等。導游說信西方宗教是因為傳教士從海上登陸傳教所為。</p> <p class="ql-block">距離臺灣最近的小漁村--北港,在平潭的東北部,背靠君山,面朝大海,有兩千米的海岸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港村。</p> <p class="ql-block">北港村和其他許多漁村一樣,漁民的房子都是用石頭建造的,叫“石厝(房)”。石厝的特點是以島上特產的花崗巖、火山巖為主體材料,屋頂、墻壁色彩斑斕,像一座座彩色城堡屹立在海島上。人們為了抵抗臺風,就地取材用大塊石頭建房子,再用石塊壓住屋頂的瓦片,防止被大風吹跑。</p><p class="ql-block">房頂壓著的石頭,叫“壓濫(亂)”,除了壓瓦片,還壓其它各路邪怪。</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堂--北港錫安堂。</p> <p class="ql-block">道教圣帝宮。</p> <p class="ql-block">村里君山上采來的石頭會唱歌。</p> <p class="ql-block">向陽而生。</p> <p class="ql-block">沙灘魅影。</p> <p class="ql-block">三月開始在村里的一些海灣的水面,有時夜里會看到藍光,這種景象叫“藍眼淚”,發出藍光的有夜光藻和海螢二種生物,4-5月:夜光藻藍眼淚,7-8月:海螢藍眼淚。</p><p class="ql-block">往年平潭的“藍眼淚”一般于4月至10月間出現在周邊海域,4月至6月夜光藻藍眼淚數量最多。“海螢藍眼淚”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數量比較稀少,晝伏夜出,常生活在淺海沙灘中,會隨著潮起潮落到處漂浮,整片海域都閃耀著這種清亮的光。</p> <p class="ql-block">平潭島海水里也安置了風力發電機。</p> <p class="ql-block">廣東汕頭南澳三澳村,是個世外桃源,村子不大,三面環山,面對著的大海,是海上牧場,村前一條公路連接域外,開車路過的人都會被水面上五顏六色的浮筒吸引,要停車觀看。</p> <p class="ql-block">海上牧場三澳村。</p> <p class="ql-block">村前的圣王廟。</p> <p class="ql-block">年輕英俊的漁民。</p> <p class="ql-block">白色貝殼上的黑點是生蠔的種苗。</p> <p class="ql-block">紫菜養殖。</p> <p class="ql-block">浮筒下是養殖的生蠔,蠔苗掛在浮筒上,是為了離開海底的泥沙,養殖七八個月就可以上市,生蠔成長過程不需要喂食。</p> <p class="ql-block">鮑魚吸附在容器上,再套在網里,放入水中養殖,不用網套住,它們會溜之大吉。</p> <p class="ql-block">這塑料筐的蓋子也可以做鮑魚的家,鮑魚養殖一年半才可上市。</p> <p class="ql-block">鮑魚要喂食紅菜或龍須菜,這是龍須菜。</p> <p class="ql-block">生蠔串在繩子上放入水中養殖。</p> <p class="ql-block">生蠔打開有專用的工具和部位。</p> <p class="ql-block">把生蠔從報團中取下,只要用腳踩。</p> <p class="ql-block">福建東山島蘇峰山上的蘇峰禪寺,供奉阿育王。</p> <p class="ql-block">寺廟頂上的雕塑色彩艷麗,龍鳳諸神守衛在寺頂。</p> <p class="ql-block">寺廟頂上的雕塑色彩艷麗,龍鳳諸神守衛在寺頂。</p> <p class="ql-block">漳州西橋亭(廟),祭祀觀音菩薩。</p> <p class="ql-block">漳州東橋亭(廟),前殿始建于唐朝,主祀觀世音菩薩,東漳州東橋亭(廟)供奉西方三圣,即中間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到了清朝,又建了三進殿,供奉釋迦牟尼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東橋亭(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阳江市|
光泽县|
商洛市|
正定县|
重庆市|
邯郸县|
盐池县|
华亭县|
普洱|
泰和县|
吉隆县|
珲春市|
灯塔市|
郧西县|
灌阳县|
绥芬河市|
神农架林区|
厦门市|
阿拉善盟|
永州市|
南城县|
都昌县|
大港区|
惠来县|
望城县|
尉犁县|
荔波县|
睢宁县|
莆田市|
布拖县|
中宁县|
潼南县|
天门市|
甘泉县|
托克逊县|
莱州市|
临西县|
塔河县|
城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