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東 方 日 內 瓦</p><p class="ql-block"> 程傳水</p><p class="ql-block"> 肇慶山水之美不亞于桂林山水,陶鑄先生當年稱肇慶為東方日內瓦,肇慶人很自豪。肇慶有我國最大自然保護區一—嶺南第一名山鼎湖山,有上蒼賜給的猶如仙境般的七星巖和環巖環城的七星湖,有聞名天下的中國四大名硯之一一—端硯,有2100多年人文歷史和歷史見證物宋代城墻和閱江樓。我高高地站立在七星巖那最高天柱巖山頂上,環視四周,不禁驚訝!這城這市這山這水的布陣簡直太神奇了。一半山水一半城,山之剛、水之柔,讓我陶醉、讓我浮想,讓我永遠記住它的嫵媚身姿。</p><p class="ql-block"> 鼎湖山原名頂湖,位于市東部十八公里處,嶺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頂有湖而得名。民間傳說:黃帝打敗蚩尤,采高山之銅在此鑄鼎,鼎成升仙,隨成鼎湖山。鼎湖山是天然氧吧,山里生長2500多種高等植物,頂上的天湖,方圓30多畝,水深18米,湖水晶瑩清澈,綠意沁人,湖畔群峰環繞,氣魄雄偉,讓游客留連忘返。在山頭擺放的人工打造的巨大的鼎面前,在那人造雕刻的花紋斑斑的巨硯面前,你會情不自禁的留下自己的鏡頭。鼎湖山依城傍水,下山再去羚羊峽,乘船溯江而上,乃西江一路風景。西江由西往東流經肇慶全境,羚羊峽全長7.5公里,山勢險峻,風光秀麗。但山水真正最美的還是要看看七星巖吧。七星巖奇特在七巖大小相序排列,屹立湖中;神奇在每座山體不大,個頭不高,但座座精致,尤如漓江山水的微縮。山影入湖,湖托山體,不知是山因湖美,還是湖借山美。據說這山水之美有著美麗的傳說:有的說這是當年女媧補天留下的七彩石排列生長成七個星座,有的說:這是七仙女散化留下的座仙女星座。七星巖風區由閬風、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等七座奇峰,以及東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大湖460萬平方米湖面組成,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七星巖留下的更多的人文遺產是那摩料石刻,巖壁不足1.5平方公里,鈉刻著上到唐代、下至現代的石刻題勒523則。分布密集,保存完整,字體紛繁,蔚為壯觀。1957年2月17目朱德游七星巖后留下石刻題勒“七星降人間,干姿實可攀;久居高要地,仍是發沖冠;開心繞見蟾,破腹任人鉆:腹中天地闊,常有游人船”。當年葉劍英有詩贊美,“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李鵬2005年1月8日游七星巖后留下“山奇水秀,人間樂園"的贊美句。當我從市街乘游艇花45分鐘繞七星巖浪漫觀城巖連體景觀,當我漫步于圍繞市區連接湖巖景區的寬廣明亮的市景湖堤大道,排排擠擠葉闊枝展的蒲葵風凰木,那綠團簇簇族不知名木的樹木;當我清晨晨練在寬闊的牌坊廣場,遙望遠景波光粼粼和排列整齊的座座星巖,我早已心曠神怡了。</p><p class="ql-block"> 肇慶聞名天下不僅得因山水如畫的造就,得益于這天人合一的地理環境,還得益于這里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已載已有2200年歷史,有聞名天下的端現。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柱林郡,就有肇慶縣治。公元前211年漢武帝建高要縣就是最早的縣名。公元589年隋文帝置端山,統領高要等縣。公元118年,北宋趙徽宗因即位前為端王,重和元年賜御書端山為肇慶府,意為吉樣如意。所以策慶人對先人留下的古籍十分珍惜,宋城墻保留完好,門總江樓翻舊為新,當年葉挺北代時曾作為指揮部,現為紅色教有的旅游圣地。最讓肇慶人感到自豪的和外人無不關注的是那一方方大大小小,雕刻精致,圖文并茂的端硯,大街小巷,旅游景區,門市里外,擺滿布滿,目不暇接,特別是現場一個個身披巖灰的雕匠師那神奇的一斧、一鉆、一雕、—刻的嫻熟技藝,似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的游客干脆就地取石材,當場叫雕匠師現場做。凡是喜歡書畫和收藏的人群來趟肇慶一般都要請一方端硯回家。</p><p class="ql-block"> 說起端硯確有一串串的神奇故事。據民間傳說,端硯的創始人是一位農家女子。很早以前,有位農家姑娘用她父親開采的紫色端石,不經意間鑿成方塊,用以磨墨之用。至此,端石變成端硯,竟然成為后來肇慶的特產,一種底蘊深厚的文化。端硯之所以有名,是端石的獨特性,“內邱瓷甌,端州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中葉,一位老硯工路過產端石的端溪,看見兩只仙鶴飛落溪水中,久久不起,于是心生疑竇,張網補撈,竟是一塊石頭。這石頭十分奇異,上有裂縫,不時發出鶴鳴聲響。于是老硯工將石頭雕成兩硯臺,各有一只仙鶴佇立硯臺之上,召來多少人贊美。所以后來人們把硯臺雕刻成各種雕紋,又作為收藏品之用。當年包公從安徽天長縣去端府主政三年,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如開鑿水井、加固堤圍,治江治水,開墾荒地,建立學校,設立糧倉。離任時,老百姓碼頭相送。這天風和日麗,天朗氣清,包公此時心情分外清靜。船過羚羊峽,卻風云突變,烏云滾滾,他感到蹊蹺,心情陡然不好,狐疑自己有沒有做錯什么,仔細揣測捫心自問。突然想到是否船上有無不該收的東西,請包興去責問,方知書童收下一方精美的端硯,是文人墨客送給包公紀念的。包公一氣之下將端硯執于溪中,頓時雨停了,天晴了,在萬里碧空下,行船徐徐前進。對于端硯,還有一個故事。據《紅動肇慶,情滿西江》中記載,當年岳飛熱愛書法,熱愛端硯,曾購一方端硯,自雕刻硯背面“持堅、安自、不磷、不淄”八個字。岳飛遇害百年后,宋末愛國詩人謝枋得千辛萬苦、千方百計買得留芳在民間的岳飛這方端硯,愛之如寶,也在硯背面刻上“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跡,和銘字相若,此蓋忠武故物也,枋得記”。隨贈好友文天祥。文天祥也在硯背上鐫銘:“記此事:岳忠武端山石硯,向為君直(謝枋得)同年所藏,咸淳九年十二月十有三日,寄贈天祥。”文天祥在硯背上刻一首詩以明志:“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寶。”</p><p class="ql-block"> 我已兩次去過肇慶,初略肇慶的那山那水那石頭那城,確實給我留下極美好的印象。我也去過日內瓦,那是個經典的山水人文之都,我也去過桂林,那桂林山水甲天下名不虛傳。三者比較,各有千秋。但我還是認為肇慶更有東方人文的魅力,肇慶的山水石頭可以與日內瓦經典之美比,可以與桂林山水如畫美比。肇慶的硯石,日內瓦、桂林可能就沒有了。如果肇慶人更用心一點,肇慶明天會更美麗。</p><p class="ql-block"> (2011.8.15)</p> <p class="ql-block"> 程傳水、筆名輕舟, 安徽大學中文系畢業,法學研究生。</p><p class="ql-block"> 現為安徽省政府文史館特約研究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顧問、安徽徽文化書法藝術學會顧問、安徽電視臺藝術人生欄目顧問、合肥高新區青商協會顧問,環巢書畫院院長。</p><p class="ql-block"> 書法創作與文學創作兼收。</p><p class="ql-block"> 書法作品三十多次參加全國行業和全省各類專展和大賽展、名家書畫精品展活動,多幅作品獲獎或被機關、社會團體和民間收藏。并為“江南醇”酒、“沐陽皇菊”等商品和《朱巷史話》等數部書籍,題寫商品名和書名。</p><p class="ql-block"> 出版學術文集《中國監獄發展路徑研究》,獲省法學會2010年學術論著評選三等獎。出版散文集《飄逸的紅葉》、《追著太陽走》、《輕舟行》。《飄逸的紅葉》獲2009年安徽省散文家協會“安徽散文獎”一等獎。《輕舟行》2019年度被合肥市有關方面推薦為全民讀書書目。近二百篇論文和散文見諸國家和省級有關報刊。主編文學作品集《浴火重生》、《云自卷書心自飛》、《獄城放歌》、《書法家實用春聯手冊》等。</p><p class="ql-block"> 2013年舉辦個人小型書法展與新書《追著太陽走》發行活動,2016、2019、2021年分別牽頭組織大型書畫展活動。</p><p class="ql-block"> 程傳水書法文學藝術得到許多媒體關注。如:《中國司法》、《中國監獄》、《犯罪與改造研究》、《人民藝術家》、《安徽政協》、《安徽治安瞭望》、《安徽監獄》、《安徽城鄉文化》、《安徽日報》、《安徽商報》、《徽商》、《安徽大散文》等均刊登他的作品或專文介紹。出版的文學書法作品集均被安徽省圖書館、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上海法學院警務學院、安徽省政府文史館文學藝術館等收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新丰县|
连南|
原平市|
遵义县|
开鲁县|
静安区|
凤冈县|
南川市|
彭阳县|
博客|
孝义市|
渑池县|
临清市|
庐江县|
五河县|
桐柏县|
宝山区|
峨边|
绥芬河市|
苏尼特左旗|
乾安县|
社旗县|
盖州市|
临安市|
古交市|
碌曲县|
西畴县|
邹城市|
南漳县|
林甸县|
抚顺市|
攀枝花市|
壶关县|
旬邑县|
峡江县|
巴彦淖尔市|
临江市|
黎平县|
河南省|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