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2)</p><p class="ql-block"> 喊了多年的土地整合,保護耕地政策無法真正落地落實。某些利益集團,某些鄉鎮村委干部,大多是投機主義者。不懂因地制宜,不顧百姓生計,全靠倒買倒賣土地牟取暴利。欺下瞞上,只做政績工程,只干面子工程。</p><p class="ql-block"> 基層干部大多的工作作風永遠是,推諉扯皮,專政懶政,為了應付上級,只做表面文章。這些不作為的工作作風直接影響著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改革進程的,有序健康穩健發展,更是違背了國務院提倡精政簡政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咱李總說:“我看到有些城市,街邊到處是小店,賣什么的都有,不僅群眾生活便利,整個城市也充滿活力。但有的城市規劃、管理者觀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環境整潔’,犧牲了許多小商鋪。這樣的城市其實是一座毫無活力的‘枯城’!”</p><p class="ql-block"> 沒有百姓便利的生活條件,大城市就會萎縮,流通業發展也就失去了根基。“之前有個別城市,夏天不讓農民拉西瓜的小板車進城,說是影響城市清潔,讓老百姓吃不上西瓜,農民也賺不到應有的收入。政府難道就沒有其它解決清潔問題的辦法嗎?”。</p><p class="ql-block"> 李總講話中更是多次強調,政府必須要提高規劃、管理能力,決不能光圖省事:“一禁了之”。“說難聽點,這不就是懶政嘛!”</p><p class="ql-block"> 這個時代,難道只有李總知道百姓苦,肯幫最底層人民說話?保留地攤經濟,給底層人們一點溫暖吧。農村振興難道只有把農民趕上樓,不讓養雞,不能養鴨,殺了耕牛,豬圈扒塌,高掛犁耙這一條道嗎?</p><p class="ql-block"> 一個社會既然有貧富差距的存在,就應該有多元化經濟的存在。現在城市最低層的人都很難看到希望,更別說農村了。尤其是年齡上了四十歲以上,沒有什么特長和學歷的底層貧困老百姓,更是沒有什么機會;甚至打工的話也找不到什么比較好的工作,一般也只能做一些清潔工、保安、建筑工人、搬運工這些工資非常低的,待遇非常差的苦力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城市底層貧困階層,主要是城市里面原有的低收入階層,失業下崗工人和農村進城的務工農民。他們共同構成了城市里最底層的這個社會群體。</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沒有城管。那個年代,只要是比較繁華的地段,人流量比較多的地段的人行道上,常有很多商販聚集在那里擺攤。看起來的確臟亂差,卻是一道繁榮熱鬧的景象。對于地攤經濟,管理機構可以監管或為底層創業者提供專門的免費的或租金低廉的經營場所,而不是一味地打擊處罰。</p><p class="ql-block"> 那些擺地攤的商販大都來自農村,因為不需要交門面的租金,也不需要交什么稅費。他們的商品大多為農村物資,比如紅薯雜糧各種自己種的蔬菜。由于賣的相對比門面商鋪和商場的價格便宜,所以大受城市低收入家庭者歡迎。</p><p class="ql-block"> 這樣多好呀,農民多了一個賺錢的渠道,自己家菜園子種的菜,吃不完了就拿到城里,擺個地攤換點零錢,買米買鹽。城市里低收入的階層也可以在地攤上買到廉價的時令蔬菜。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成熟繁榮的城市窮人經濟圈。</p><p class="ql-block"> 90年代末期,一些城市開始有了城管,后來地攤生意逐步被城管取締了,門面的租金也隨之開始暴漲,那些擁有門面的房東成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p><p class="ql-block"> 現在仍然有一些小販,在和城管斗爭,打游擊,城管來了就跑。但是這樣的游擊生意,就很難做好,每次都誠惶誠恐,而且做得非常艱辛。</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大肆宣揚地攤小販的道德無底線,所售賣的商品和服務在衛生和安全方面沒有保障。實際上,只要是有合格的進貨渠道,那么產品質量是可以得到保障的;而且,假貨最重要的不是在地攤渠道,而是在生產的制造頂端。作為執政者,城市的管理者,你應該去嚴格的管理源頭,而不是謀生太拙的百姓。</p><p class="ql-block">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市場規則,淘寶、京東,美團、拼多多,等等所謂的電商網紅,幾乎擊垮了所有的實體經濟,就連小商小販都舉步維艱,在掙扎中活命。</p> <p class="ql-block"> 九億農民呀,是一個怎樣龐大的群體,一旦離開了生養他們的那片土地,涌向城市,會怎樣!這是個需要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他們收入極其微薄。這更是一個迫切需要政府高度關愛的群體,她們沒有出路。</p><p class="ql-block"> 固然城市化進程是大勢所趨,但是作為執政者,管理者,政府政策的制定者,合理分配,有效利導才是根本。</p><p class="ql-block"> 背井離鄉的農民,為了城市的建設,付出了很多很多。建筑工,環衛工,賣菜工,甚至城管眼中的小商小販,幾乎都是農民。這些生活在城市邊緣最底層的人兒,每天絞盡腦汁的努力著,掙扎著,拼搏著。</p><p class="ql-block"> 他們只是想在城市落個腳,能擠進別人的視線,融入這個社會。為了擠進別人的視線,為了能留在城里,為了擺脫那貧瘠的土地,更為了與命運抗爭,他她們艱難卑微地生活在這城市邊緣。</p><p class="ql-block"> 每座城市里,他她們都是最早被太陽照到的人,他她們也是被太陽曬得最黑的人 。當一座座高樓平地崛起,美麗的城市不在似曾經那樣雜亂不堪,是誰用那長滿老繭的雙手創造了一座又一座的高樓,又是誰讓這臟亂的大路,污穢不堪的城市街道變得干凈整潔,是的,是他,是她,是《她》他們。多少個不經意間,我們隨手制造的垃圾就這樣被他們默默地帶走,沒有怨言,只是這樣日復一日的重復著,重復著。</p><p class="ql-block"> 凌晨四點的大街上,嚴寒酷暑,風雨無阻的是來自農村的環衛工人。一口硬饃就著一口涼水,一個身影舞著一把掃帚,就這樣,天亮了,街道也跟著干凈明亮了。</p><p class="ql-block"> 雞鳴而起,日暮歸途的是建筑工地上來自農村的農民工。然而世俗的眼光總是讓一些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著他們,只因他她們是農民。他她們來自農村,是社會最底層的人群。沒有文化,沒有背景,更加沒有錢,生活所迫,他們需要養家,需要糊口,所以才更需要拼命工作。</p> <p class="ql-block"> 農村的無望,是無奈的,是悲哀的。他們是沒辦法才選擇了背井離鄉,來到城市。做一名只能下苦力的農民工,廉價出售著自己身上唯一還有的那點力氣。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皮膚曬得黝黑,手上的老繭一次又一次的加厚,蛻皮,然后又從新長出老繭。</p><p class="ql-block"> 他們也曾是懷揣著夢想,走進城市的。然而,遭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白眼相待,辛辛苦苦的頂著寒風頂著烈日在高樓上危險的工作著,在城市里奔波著。他們從來不畏風霜雨雪。所有的一切他們只是干笑著從容的面對著,因為在他們的心底也揣懷著夢想,他們希望能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只為有一天能留在這里。</p><p class="ql-block"> 在他們心底,也有著一個宗旨,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不畏懼危險,不畏懼痛楚,只要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勤勞且從容的面對生活,她們都愿意相信,終有一天,他們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祈盼的幸福,被城市接納。</p><p class="ql-block"> 可很多時候,現實的殘忍總是連他們最小最小的祈愿都給破滅得粉碎,走在喧鬧的城市街道上,他們會遭人白眼,哪怕只是乘坐一個公交車會有很多的行李,大包小包的衣服,工具,鋪蓋卷。有些司機都會不耐煩地將他們趕下車,或者無視存在就一腳油門呼嘯而過。筆者不是臆測,也不是誹謗,因為筆者就曾經是其中一員,經歷過追公交車,感受過被甩站的無奈。</p><p class="ql-block"> 許多時候,感覺這個世界上我們的存在就是多余的,沒有價值的,可是時間久了,經歷的多了,似乎這些也都讓我們麻木了。每次別人笑話我們,或者司機將我們從車上趕下,我們只是無聲的在心里罵幾句,然后從容的笑一笑。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筆者來自農村,是最底層那種,相當于那個不堪回首時期的貧下中農。 從小有顆自卑的心,怎奈現實的生活卻不能容忍我們的一點點自卑,也許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將這些自卑勇敢的隱藏到心里,埋得很深很深,誰也不會給誰看到。生活讓我們只能厚著自己的臉皮,笑著去面對,除了這樣我們仿佛根本沒有任何的權利選擇。農民,農民工的標簽總是被無形的貼在臉上,無論你多么努力的擦洗,也抹不掉。</p><p class="ql-block"> 為了換一種活命,我們從農村,走到城市,這段路很難走也很漫長。喧鬧的城市讓我們內心生出來許多的向往,看著一家家的名牌名品店鋪,看著那一間間豪華酒店。看著那些個漂亮奪目且又價格驚掉下巴的名貴衣服,看著那豪華高檔的家具裝潢,看著別人的孩子能在名牌學校上學,享受著高等優質的教育資源。我們總會咬咬牙,一轉身假裝是幻覺,盡量不去看不去想。唯一的選擇是如何更加努力,更加辛苦,更加拼命的工作賺錢,贏得未來。</p><p class="ql-block"> 農閑時出門打工,農忙時回家種地,也許也只有在農忙或者過年時,才能回家看看自己的兒女父母。一旦莊稼顆粒歸倉,就是又一個農閑。放下帶泥的褲腿,帶上煮熟的玉米,蒸熟的紅薯窩頭,從新背起鋪蓋卷,又一次踏上,那條通往城市的,充滿苦澀的,及其賦有詩意的羊腸小道。是呀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詩和遠方,怎奈何先得茍且的活著。</p><p class="ql-block"> 當農民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一腳踏入這城市改革的洪流中。從農村到小城,從小城到大城,工也許換了一份又一份,城也無奈地走了一座又一座,甚至各種苦各種委屈吃了一筐又一筐,然而當夜幕降臨,千千萬萬個他們,身心又在何方?原來這城市的霓虹繁華,根本就不屬于他們。</p><p class="ql-block"> 有多少個這樣的夜晚,游子們徘徊游弋在大街上。從看到第一眼的城市,就被那燈火闌珊的絢麗下了毒,可久了,最終都會變的討厭那種奢靡的顏色。</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們總會拿這樣一段話來調侃自己:說自己是農民吧,已經很多年不種地了,說自己是工人吧,又沒有正經工作。說自己是城里人吧,戶口又在農村。說是農村人吧,又經常在城里討生活。自嘲一下仿佛就是,《四不像》是住在城鄉之間的城市邊緣人。</p> <p class="ql-block"> 他們是最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沒有想象的那么堅強,當一次次的面對不公平,一次次艱難的討薪,甚至包工頭攜款而逃,一年的辛苦付諸東流。一次次的維權,卻一次次的失望,維權無門,卻只能隱忍。</p><p class="ql-block"> 當面對逆天的房價,子女的教育,農民工的標簽,所遭受的各種不公平待遇。無論多么努力打拼,仿佛總也無法改變。于是,久了的失望,久了的壓抑,會讓我們發自內心的罵上幾句去TMD,受夠了,真受夠了……這不屬于自己的地方……受夠了……真受夠了,這幾經努力也無法融入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我是他們中的一員,在城市打工漂泊數年。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很迷茫很無助,想借酒消愁,卻沒錢買酒,更不勝酒力。想努力學習,卻已過了少年。想讀書明智,卻沒錢買書。于是在黃昏的大街上,那微弱的路燈下,書攤成了我的靈魂慰藉。當結束了一天的勞作,我蹲在書攤旁蹭著路燈的黃色微光,厚顏無恥地,貪婪地翻著不用付錢的書,盡管好多書都很便宜,卻也舍不得買。從月刊到雜志,從裸露到軍魂,從黃到綠,花花世界從此而過,寂寞也就有了短暫歸宿。</p><p class="ql-block"> 忘了在哪讀到過一段文字,寫的既凄涼又唯美,仿佛寫出了我的心夢,寫出了我渴望找到出口的吶喊。</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遇到一個人, 她的衣裳舊舊的 她的眼睛空空的 她的天空灰灰的,我想給她一枝玫瑰 但是我怯步了。我想起了那一句“人只有先感幸福,才能看到玫瑰。她的世界那么空寂,送玫瑰沒有用。</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經想要靠近一些人 ,艱難地, 爬山涉水去靠近, 可惜我只是一縷拂過她肩頂的細風 衣裳單薄挽不住的細風。</p><p class="ql-block"> 開花了就是開花了, 好心的石頭也阻止不了它發芽。 春天里的赤誠也要延續到冬天呀 !我不想做一個隔霧吶喊 ,說想要去遠方的人 ,我想穿越層層白霧, 看清玫瑰的盛開和凋落后, 依然相信風雪不是夜的幫兇 ,是來年絕境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 書讀的多了,喜歡讀什么?不喜歡讀什么?自己很清楚。就像鞋子合不合腳,自己腳知道。筆者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一個時髦點的詞匯叫涉獵。只是別人用涉獵面廣來形容讀的書多,而我卻越讀越窄,最后幾乎只讀農村題材。大概是來自農村,又都是河南人,我尤其喜歡讀李佩甫老師的書。</p><p class="ql-block"> 我從著名作家李佩甫老師作品《城的燈》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某某某,為了改變命運,為了把兄弟們都弄進城里來,他不惜放棄愛情,甚至放棄自我。用半生的隱忍,用靈魂的孤獨,來升華自己,來成全弟兄。歷經拼搏,最終走出了農門,站在了城市之林(當最終兄弟們相聚的時候,大哥已經年逾半百,為了這個家,為了兄弟幾個,大哥一直繃著自己做人。當幾個弟弟終于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時,大哥笑了,笑得一點也不虛偽,一點也不假。)因為從此這個家族魚躍龍門,離開了世代堅守的那份貧瘠。大哥的心也才算真正擺脫了那不堪回首的童年噩夢,于是,心松了,臉笑了,大哥終于變回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城的燈》真是一本好書,我經常推薦給好多身邊的朋友們讀。其實李佩甫老師的其它幾部作品都很好。比如《羊的門》(羊的門這本書我讀的最早,可以說這本書影響了我的人生三觀)。又比如《生名冊》寫的也很好。這三部書被稱為李佩甫老師的中原三部曲。書中的故事都很真實精彩,且深深地觸動著我。不,更確切地說,那不僅僅是觸動,幾乎就是感同身受的扎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城的燈里有一段描寫農村人串親戚的故事,一盒點心送了幾年,你送給他,他送給他,他再送給你。果盒內的點心都壞了或者早都被小孩子們偷吃空了,也沒誰家大人舍得打開全吃掉。就這樣,送來送去最終又回到了原點。當面對那樣的一貧如洗的貧窮,當面對無力改變的命運,一個人真的會窮怕,那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窮怕了,那既是貧者的獨白,又是窮者的無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幾年又讀了李佩甫老師另一部新作,《平原客》小說中的主人公李德林,是描寫河南曾轟動全國的副省長雇兇殺妻案的真實案例。一位農村孩子,靠自己的努力,飛出了大山,變成金鳳凰的勵志故事。出身寒門,后成為留美博士、教授專家、博士生導師、國家首席小麥研究專家,先是成功升任了“農科大”的副校長,緊接著趕上了知識分子從政的熱潮,他又搖身一變成為仕途新貴,升任主管農業的副省長。可最終毀在了婚姻和欲望中。有一段話這樣評價他,“如果他知道他的未來就是一個殺人犯的話,他就犯不著遠涉萬里,去美國讀博士了。殺人還用苦讀么?但現在說什么都晚了。”這本書,也值得一讀。</p> <p class="ql-block"> 前幾天又讀到一篇值得分享的文章,名字叫(不關心不關注社會陰暗,說明你的正義良知已死)我覺得很贊,在此分享給大家。</p><p class="ql-block">請勿譏諷希望社會進步而發聲,</p><p class="ql-block">還敢說真話的人。</p><p class="ql-block">能勇敢為民生和社會不公發聲的人,</p><p class="ql-block">都不是為一己私利。</p><p class="ql-block">他們只是,</p><p class="ql-block">心存一種原始的正義感,</p><p class="ql-block">當遇到社會不公的時候,</p><p class="ql-block">沒有人強迫你站出來吶喊,</p><p class="ql-block">但請不要遠離和背棄正義。</p><p class="ql-block">更不要站在邪惡一邊,</p><p class="ql-block">其實細想,</p><p class="ql-block">面對邪惡,</p><p class="ql-block">無視就是犯罪,</p><p class="ql-block">斥責勇為者就是幫兇!</p><p class="ql-block">只有對社會和人民摯愛的人,</p><p class="ql-block">才會批評社會的陰暗面,</p><p class="ql-block">因為他們只想社會環境和人們生活變好!</p><p class="ql-block">社會不缺勇敢者,</p><p class="ql-block">但缺少先知者和引領者,</p><p class="ql-block">因為他們可以引領人們走出迷惘,</p><p class="ql-block">走向覺醒……</p><p class="ql-block">經常會有人說他們內心陰暗,</p><p class="ql-block">看到的聽到的所發的,</p><p class="ql-block">都是陰暗的“負能量”,</p><p class="ql-block">整天不是批判就是譴責。</p><p class="ql-block">這個世界上,</p><p class="ql-block">沒有任何人和事,</p><p class="ql-block">任何社會環境和制度是完美的,</p><p class="ql-block">陽光憧憬和遐想愿景,</p><p class="ql-block">不能自動更新變好,</p><p class="ql-block">只有發現不足自查短板,</p><p class="ql-block">才能讓社會和文明良性進步前行!</p><p class="ql-block">其實也恰恰相反,</p><p class="ql-block">只有心里光明的人,</p><p class="ql-block">才會去發現和揭露陰暗齷蹉;</p><p class="ql-block">他們之所以譴責,</p><p class="ql-block">是希望變好;</p><p class="ql-block">他們之所以批判,</p><p class="ql-block">是希望改變;</p><p class="ql-block">只有心存光明的人,</p><p class="ql-block">才愿意去譴責和批判,</p><p class="ql-block">因為他們知道,</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種責任!</p><p class="ql-block">誰若無視社會不公和底層弱勢群體的現狀、</p><p class="ql-block">對社會的各種假丑惡付之以冷漠,</p><p class="ql-block">誰才最陰暗。</p><p class="ql-block">或許我們改變不了整個社會,</p><p class="ql-block">但心存善念和良知正義卻仍有可能。</p><p class="ql-block">當你抱怨社會整體正義淪喪時,</p><p class="ql-block">并不意味著你一定會淪喪。</p><p class="ql-block">你不必成為斗士,</p><p class="ql-block">但你可以成為一個心志堅韌的人,</p><p class="ql-block">有獨立思想與感知深度冷暖的人。</p><p class="ql-block">把知道的真相告訴大家,</p><p class="ql-block">是一種正義;</p><p class="ql-block">把明白的常識告訴大家,</p><p class="ql-block">是一種責任;</p><p class="ql-block">把目睹的罪惡告訴大家,</p><p class="ql-block">是一種良知;</p><p class="ql-block">把了解的內幕告訴大家,</p><p class="ql-block">是一種道德;</p><p class="ql-block">把聽到的謊言告訴大家,</p><p class="ql-block">是一種博愛;</p><p class="ql-block">把親歷的苦難告訴大家,</p><p class="ql-block">是一種告誡;</p><p class="ql-block">把追求的真理告訴大家,</p><p class="ql-block">是一種信仰……</p><p class="ql-block">自私自利和冷漠無視,</p><p class="ql-block">是當下社會的普遍通病,</p><p class="ql-block">當有人為不公和罪惡發聲時,</p><p class="ql-block">你總是會聽到這樣的聲音:</p><p class="ql-block">罵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你又改變不了什么?</p><p class="ql-block">這很正常啊!</p><p class="ql-block">我們又能怎么樣?</p><p class="ql-block">關我們什么事兒?</p><p class="ql-block">管好你自己吧?!</p><p class="ql-block">社會就是這樣的,</p><p class="ql-block">你改變不了的,</p><p class="ql-block">慢慢習慣了就行了!</p><p class="ql-block">如果都是這樣,</p><p class="ql-block">可以肯定的是,</p><p class="ql-block">這個社會的人只會越來越自私冷漠,</p><p class="ql-block">環境風氣一定會越來越淪喪越惡劣……</p><p class="ql-block">總有一部分人,</p><p class="ql-block">人微言輕,</p><p class="ql-block">義無反顧,</p><p class="ql-block">日拱一卒,</p><p class="ql-block">在強壓下擲出了信仰力量和尊嚴…</p><p class="ql-block">你記住,</p><p class="ql-block">權益沒有人自愿拱手相讓,</p><p class="ql-block">只有通過爭取才能獲得!</p><p class="ql-block">在歐美發達國家,當遇到社會不公時,</p><p class="ql-block">會有極力爭取權益和聲援的人,</p><p class="ql-block">因為他們知道:</p><p class="ql-block">當他一個人站出來的時候,</p><p class="ql-block">他深信會有一批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和他站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而我們呢?</p><p class="ql-block">當我們遇到類似情況時,</p><p class="ql-block">回頭一看,</p><p class="ql-block">留給你的只有孤獨、冷漠,</p><p class="ql-block">異樣懦弱的眼神和嘲笑!</p><p class="ql-block">如果,</p><p class="ql-block">你不為別人的迫害欺凌維權施助,</p><p class="ql-block">當你受到不公正遭遇時,</p><p class="ql-block">回報你的,</p><p class="ql-block">只有孤立無援的撕心苦喊……</p><p class="ql-block">他們承受著孤獨乃至代價,</p><p class="ql-block">堅持表達和堅守信念。</p><p class="ql-block">看似不自量力,</p><p class="ql-block">但這卻是覺醒者的宿命。</p><p class="ql-block">平心而論,</p><p class="ql-block">他們或許真的改變不了什么,</p><p class="ql-block">但他們可以做到本能掙扎,</p><p class="ql-block">可以做到不被腐蝕改變。</p><p class="ql-block">不沉默,</p><p class="ql-block">不合污,</p><p class="ql-block">不墮落,</p><p class="ql-block">不作惡,</p><p class="ql-block">是正義良知者的做人標尺。</p><p class="ql-block">大家也都知道自己對某些現狀不滿,</p><p class="ql-block">但為什么只有少數人敢于發聲,</p><p class="ql-block">而真正站出來呼吁公平公正的,</p><p class="ql-block">只有少數人中的少數人……</p><p class="ql-block">哀,</p><p class="ql-block">莫大于心死!</p><p class="ql-block">不要譏諷為社會進步改變而抗爭的勇士,</p><p class="ql-block">因為他們是在為你們爭取美好。</p><p class="ql-block">常常你會聽到有人對你喊:</p><p class="ql-block">你行你上啊?</p><p class="ql-block">這就是冷漠懦弱和沒有社會公德責任的典型表現!</p><p class="ql-block">事實上,</p><p class="ql-block">社會責任是一種全民責任,</p><p class="ql-block">任何人都沒有能力獨自承擔和承受,</p><p class="ql-block">也沒有任何人找理由選擇沉默,</p><p class="ql-block">更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坐享其成。</p><p class="ql-block">因為,</p><p class="ql-block">當社會災難到來之時,</p><p class="ql-block">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p><p class="ql-block">請不要習慣了黑暗,</p><p class="ql-block">就為黑暗辯護!</p><p class="ql-block">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p><p class="ql-block">但不可卷曲如蛆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西林县|
衢州市|
新民市|
新宾|
伊吾县|
鹤壁市|
革吉县|
乐昌市|
临洮县|
怀安县|
星子县|
自治县|
吉木萨尔县|
鸡东县|
新邵县|
美姑县|
阿瓦提县|
铜鼓县|
绥阳县|
井研县|
河东区|
临沧市|
都兰县|
红桥区|
志丹县|
宜川县|
石棉县|
南江县|
西华县|
保靖县|
荥经县|
桐柏县|
南靖县|
金山区|
达拉特旗|
嫩江县|
铁岭县|
文水县|
香港|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