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蘇蘇原創寫寫攝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是法國東北的一座城市,下萊茵省(Bas-Rhin)的省會,在法國城市中排行第七。斯特拉斯堡是座邊境城市,她在萊茵河的西岸,與東岸的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隔河相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座城市的居住人口比較復雜,歷史上有多個民族在此活動生活過。最初有凱爾特人、高盧人、日耳曼人以及后來的法蘭克人、查理大帝等,這些民族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生活足跡,文化融合后,形成了當地的文化多元化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斯特拉斯堡逐漸成為了德法長期爭奪的焦點,飽受戰爭摧殘。二戰后,由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洲反貪局及歐洲議會等多個歐洲聯盟合作組織均在斯特拉斯堡設立總部,被稱為“歐盟第二首都”。由此看來,斯特拉斯堡在歐盟的地位可見一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美麗的萊茵河(Le Rhin)流經斯特拉斯堡市區的東部,河流距市區大約還有兩公里的距離。萊茵河產生支流,形成伊爾河(l'Ill)由西南流向東北,水域將斯特拉斯堡環成一個大島,人們將這個島稱之為小法蘭西(Petite France)。伊爾河繼續向北流淌,與萊茵河平行了很長一段之后,最終交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城市內水域充沛,不僅有伊爾河(L'Ill)外,還有多條人工開鑿的水道,河流環繞形成水網交錯,所以斯特拉斯堡還擁有一個小威尼斯的別名。城市在秀水的滋潤下,愈加明媚美麗,光彩奪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斯特拉斯堡歷來屬于法國領土,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被德國多次占領過,德法兩國拉鋸交戰、交替擁有對斯特拉斯堡的主權,城市深受戰爭其害,民眾飽受戰爭摧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是因為這樣的歷史原因,這座城市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德法兩國文化在此交匯融合。斯特拉斯堡的當地居民很難簡單的說是“德國人”還是“法國人”,總之他們是阿爾薩斯人,高達80%的斯特拉斯堡居民的主要日常生活用語也是阿爾薩斯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當地的飲食、建筑特色也是德法兩國特色的融合,形成了斯特拉斯堡獨特的人文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水邊漂亮的建筑群是法國國家行政學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簡稱ENA,是法國名校之一。學院創立于1945年戴高樂政府時期,專門訓練高級文官或行政法院法官,每年只招收一百多名學員。看來,能進入此校學習的學子不是人中龍鳳便是天之驕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學校的教學成績斐然,在法蘭西共和國的歷史上,曾經有三位總統(包括現任總統)、七位總理以及眾多部長都畢業于此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是因為當地的迷人文化特色,吸引了許多名人來到斯特拉斯堡逗留定居,其中包括谷登堡、歌德、加爾文、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法兩國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一踏上這片土地,便被她的美麗所吸引,被她的建筑特色、被她的典雅氛圍、被她的世外桃源般的恬靜所打動,內心不止一次地發出由衷的贊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斯特拉斯堡擁有許多建筑美麗的教堂,外型美觀養眼。它們中間有兩座非常著名的教堂,一座是畫面里的新教教堂圣托馬斯(Eglise Saint- Thomas),于1196年在原有的教堂基礎上重建,1521年完工,耗時三百余年。教堂的建筑風格外觀羅馬式,內部屬于晚哥特式,建筑整體透著厚重古樸的氣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加爾文流亡斯特拉斯堡的三年中,從師于教堂的首任牧師Martin Bucer,布塞爾牧師對加爾文的影響很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音樂家莫扎特和史懷哲在斯特拉斯堡逗留期間,曾經都在圣托馬斯教堂的管風琴上演奏過曲目,教堂以此為傲,在教堂的介紹圖片中就有他們的模擬演奏場景。教堂的管風琴與圣母大教堂的管風琴都是出自于鋼琴制作名家斯伯曼之手,彌足珍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堂內安葬有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元帥Maurice de Saxe,這位元帥是位新教教徒,所以被安葬于這座斯特拉斯堡最重要的新教教堂內。元帥出身顯貴,本是波蘭國王的私生子,元帥的孫女是法國知名作家喬治.桑,她與肖邦是情人關系。參觀時聽到的這些名人的典故軼事,便將它記錄下來,這些陳年往事的鋪墊,讓這座教堂有了更加豐富的人文背景,值得細細參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圣托馬斯教堂門口的這尊塑像是著名學者阿爾貝特·施韋澤(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965年),人們推崇他為二十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偉人。他具備哲學、醫學、神學、音樂四種不同領域的才華,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思想,他是一位成就卓越的世紀偉人,他的傳奇經歷曾被拍成電影,于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進入市區,首先看到的是那座高高的教堂建筑,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斯特拉斯堡整座老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這座典型的哥特式大教堂便是遺產項目的杰出代表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法國是哥特式建筑的發源地,以瘦高的尖頂和高聳入云的鐘塔為標志,來營造神奇的教堂氛圍,這便是哥特式教堂的奇特建筑魅力。但哥特式建造難度大、經費高,往往有些教堂的工期一拖再拖,長達幾十年、甚至數百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此,我聯想到巴塞羅那的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4年,設計師去世了還沒完工,西班牙政府計劃于2052年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教堂因為等待資金而斷斷續續的不同時期設計施工,在風格與樣式上產生了差異。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最終未能完成原來設計構思的兩個鐘樓,只有現在的一個鐘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來應該是缺陷,反倒成了差異美,成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單塔教堂,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且盛名遠揚。</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始建于1176年,于1439年竣工,歷時263年的建造期。大教堂是中世紀的古老建筑,也是歐洲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材料全部采用孚日山的粉紅色砂巖石料筑成。單尖塔高142米,美妙的造型非常引人注目,另一邊應該也是尖塔的位置上,卻只有一座平臺,我在想,不知以后資金充足時,是否會繼續加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過現在看來,這座少見的單塔教堂更具特色,更有魅力,成為世界上的唯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細細欣賞著教堂外墻上的那些雕塑與屋頂排列整齊疊式尖塔造型,心中滿是贊嘆,不由得為建筑師的精美作品叫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堂內有一座十一米高的天文鐘(L'Horloge astronomique; Astronomical Clock),建于1838年。外觀看上去與布拉格廣場的天文鐘極為相似,不知建造者是不是屬于同一名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與布拉格的天文鐘工作原理也極為相似,這座鐘每隔15分鐘,分別有兒童、青年、壯年及老年代表人生的四個階段的機械人出現。在整點報時時,死神會提著板斧出來巡視。幾百年過去了,天文鐘報時準確無誤,我們等候在那里等待著刻鐘報時,看見一位可愛的小男孩走了出來,十分有趣的場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教堂附近的圣誕棚屋集市里,有一種熱紅酒的飲料出售,是當地人冬天熱衷的熱飲。便花了4.5歐買了一杯品嘗,紅酒在加熱時,加了一些水,茴香、迷迭香、桂皮、八角之類的香料,一塊兒烹煮。喝不出酒精的味道,感覺暖暖的香香的,腸胃很舒服,不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個名為古滕貝格的廣場是為了紀念一位叫古滕貝格的德國人而建立的,他的銅塑像高高地聳立在廣場中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滕貝格是在1434年因政治避難而遷居斯特拉斯堡的,在他的逗留期間,他發明了鉛字活字印刷術,對西方乃至全人類的文化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小威尼斯這個區域,舉目看去,許多中世紀的大量精美建筑,鱗次櫛比,美不勝收。在1988年,整個老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座城市的整個市中心區域獲此榮譽不多,布拉格算一個,這是第二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爾河的水流分岔為若干條運河,穿過小威尼斯老城區,在美麗的中世紀木筋房和巴洛克風格的砂巖建筑中蜿蜒穿行,勾勒出一片詩情畫意般的伊甸園恬靜。那些德國風格的木結構房屋與交錯的小運河相親相擁,如膠似漆。流水是老城的靈魂,為古老的木筋房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共同營造出這童話般的美好場景。這一切,太過完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仔細觀察,在這些古老街巷的房子中,竟完全沒有重樣的。雖然都是木筋房,但在式樣上卻是各具特色造型迥異的。有的樓層部分相疊,層層都筑有遮檐,呈梯形而上,給人以疊加有致的觀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房屋的主人在修建房屋的時候,考慮到家族的擴大家庭成員的增加,會建有拱廊懸出的樓層以及頂樓,可以隨時加層擴展面積。如果沒有擴建,拱廊懸出的樓層便成了一處敞亮的觀景臺,俯瞰街區河景,真是巧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世紀時期,居住在這里的居民,絕大多數是靠手工業為生的平民百姓。或是買賣方便,他們自動以職業群分,鞣革工、皮貨商集中在“小法蘭西”的街區,而磨房主、漁夫則大都住在“芬克維爾”街區。他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仔細欣賞,會發現有些講究的人家,往往在房屋的木框木筋或墻面上,有一些鐫刻物,如雕花或鏤紋類的裝飾,讓本來就很美的木筋房更加迷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木筋墻“筋骨”的形狀、色澤都不盡相同,取決于主人的愛好和職業,同時,房屋筋骨的顏色也是職業的招牌。譬如說:深棕色筋骨的房屋往往便是餐飲業或酒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乍一看,墻面上勾勒出方塊、三角、長方形等等,有些雜亂無章,仔細欣賞后,會發現它們對稱和諧,排列美觀,再加上繽紛的顏色,如同畫家的妙筆生花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簡直太喜歡那些一幢幢木筋房屋了,看上去甚至略顯歪斜的房子,那一根根橫七豎八的木頭支架,如同小孩子搭的積木,組成了看似無規律實則精妙無比的彩色房屋,真是美到極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想,當朝霞熠熠或暮靄沉沉之時,它們在水中的倒影該是多么綽約多姿、倩影迷離。一時間有些恍惚起來,這般景象是存在現實里還是在童話世界中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斯特拉斯堡,這一次便是記憶中的永恒。</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富顺县|
舒城县|
兴安盟|
五原县|
磐安县|
义马市|
泗洪县|
宁南县|
灵石县|
泰顺县|
汝阳县|
青川县|
尉犁县|
西平县|
遂宁市|
阳谷县|
毕节市|
额敏县|
兴隆县|
兴和县|
建德市|
白朗县|
石河子市|
舟曲县|
浮山县|
德清县|
涿州市|
青冈县|
涡阳县|
平乡县|
黄平县|
凤凰县|
正阳县|
鄂托克前旗|
上犹县|
永吉县|
文水县|
秀山|
南郑县|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