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為霞尚滿天 為藝正當時 ,— 李貞煜的精彩人生 —

童雄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縣老年學學會會刊《霞光》出版,刊載了作家謝建國先生的大作《為霞尚滿天、為藝正當時 — 李貞煜的精彩人生》,為方便大家閱讀欣賞,征得作者同意后,將作品以美篇的形式轉發。在此向作家謝建國先生表示衷心的謝忱與敬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作者:謝建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里的著名詩句。用這句詩來形容我的“老班長”李貞煜最恰當不過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申明一下,李貞煜沒有當過兵,我們這些同學也不是解放軍戰士。“老班長”是我們90屆成人中專文秘班同學們稱呼李貞煜的號,之所以親切地稱呼他為“老班長”,我想理由有三:一是他是解放前出生的,在班上屬年齡最長者;二是他為人寬厚熱情,經歷豐富,富有長兄風范;三是他是文秘班的班長。“老班長”這個稱呼他當之無愧,所以這個尊稱一直延續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為共同生活在一個小縣城里,我們經常相遇或者相聚,感覺每次的見面機緣,都讓我能夠從他身上學習到許多東西,比如低調,比如穩重,比如厚道,比如善良……等等優秀品德。“老班長”真是我們生活中和人生旅途中的良師益友。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品德的提升和對“十番音樂”的不懈追求,“老班長”的知名度和名氣也越來越大,已經成為連城縣精神文明的一張靚麗名片和道德文化的品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進四角井歷史文化街區,修葺一新的媽祖廟端莊肅穆、神圣威嚴,新建的文昌閣、文廟祥光繚繞、氣勢恢宏。文川河平靜地流淌著屬于連城人那平凡而又淡定的時光與輝煌。在一棟大樓的一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貞煜工作室”銅牌在金黃色斜陽的輝映下,顯得更加光芒、燦爛。在掛滿各種榮譽獎牌和“十番”活動圖片的工作室里,我跟“老班長”促膝交談,聆聽“老班長”的精彩生涯和他不忘初心、熱心奉獻的心路旅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機緣巧合為藝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班長”李貞煜出生于解放前的1948年8月。他回憶說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就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有幸結識了老藝人黃花孜。那是1964年的秋天,李貞煜初中畢業后,毛遂自薦參加了街道文藝宣傳隊,利用文藝表演,宣傳當時的各項中心任務。幸運的是,他在宣傳隊中結識了連城縣“十番音樂”第四代傳承人黃花孜,了解到十番音樂后,他深深愛上了“十番音樂”。此后,他又拜黃花孜為師。從此,開始刻苦學習笛子、二胡、三弦等樂器及吊規、大胖壺、小胖壺等十番音樂特色演奏樂器,較熟練地掌握并承續了“十番音樂”的演奏技藝,并經常隨同師傅參加迎神廟會、百姓婚慶嫁娶、祝壽升學等民間民俗活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9年3月,在賴源公社上山下鄉時,他帶頭組織本大隊青年文藝愛好者開展學習、演奏客家十番音樂等活動,活躍農村基層。擔任賴源公社文化站站長后又把“十番音樂”推向各個大隊,培訓學員,組建“十番音樂”樂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得那是1973年9月,公社領導推薦李貞煜擔任賴源公社文化站站長,他的才藝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李貞煜在各個大隊組建了文藝宣傳隊,舉辦培訓班,培訓了鄉村“十番音樂”演奏的帶頭人徐俊榮、羅庚盛、李長生。他還經常下村指導,自刻蠟紙油印十番樂譜《南詞》《北調》《過江龍》《采茶燈》等發給大家練習演奏,使當時有連城“夾皮溝”之稱的林區公社到處都聽得到“十番音樂”。如今,徐俊榮已成當地十番音樂演奏的帶頭人,還組建了業余木偶劇團,活躍在鄉間村落田間地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6年2月回城后,每到晚上,李貞煜就和一班樂友重操舊業,在街坊間彈唱十番樂曲。他以東街社區居委會為平臺,邀集民間音樂愛好者組成一支十番樂隊,親自擔任“連城縣蓮峰鎮東街社區十番樂隊”隊長。同時注意發現青年愛好者,吸納他們參加樂隊并免費傳授技藝,共培訓培養了上百名學員,改善了十番樂隊成員的年齡結構。不管是文藝宣傳,還是應邀參加民間廟會活動,李貞煜組建的十番樂隊已成為城區小有名氣的樂隊班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傳承、弘揚‘十番音樂’,必須創新,必須走出去”。這是李貞煜常掛在嘴邊的話。“十番音樂”,是閩西客家民間傳統文藝項目,像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十番音樂”也面臨失傳的危險。“莫讓古音成絕響”。李貞煜認為,傳承與保護十番音樂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還需政府、民間團體多方介入,集思廣益,為其傳承與發展注入一股新鮮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更好地傳承“十番音樂”,他打破慣例,改變以往師徒傳授、心口相傳的民間傳授方式,主動讓“十番音樂”從民間走向學校。定期組織“非遺”進校園活動,在當地中小學等場所舉辦鄉土音樂示范課,為學生講解“十番音樂”的歷史,介紹各種樂器。“‘十番音樂’得到傳承,最基本的是要有年輕人接班,首先要讓他們接納并喜歡上它。除了民間力量,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參與支持。”李貞煜說,他們已向縣里有關部門建議,將十番音樂編入連城縣鄉土教材,將曲譜編成范本,送入課堂,讓十番音樂的種子在校園生根發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將這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古音能夠一直傳唱下去,退休后,李貞煜積極組織街坊鄰居參加文體活動,創辦了“冠豸之聲”激情廣場,樂隊每周在小廣場固定演出。他的十番樂隊還經常到社區、農村、景區義務演出,每年至少演出20余場次,并為當地鄉村民間樂隊提供指導、互相交流促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在配合街道(社區)中心工作中大力宣傳和傳播“十番音樂”,也善于利用“十番音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使各項工作齊頭并進,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時,他還開展“十番音樂的研習”,根據自己的水平對樂曲進行適當的處理,使客家十番音樂演奏更具有時代氣息,更有活力,得以傳承和發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九大,真偉大,舉世囑目都點贊……”在蓮峰鎮東街社區小廣場,時常飄蕩的十番音樂正在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吸引周圍群眾觀看,鼓掌喝彩。這是李貞煜的“金嗩吶”文藝宣講小分隊正在演出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得那是2017年10月,李貞煜牽頭組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金嗩吶”文藝宣講小分隊,并擔任隊長。小分隊精心創作了三句半《歌頌黨的十九大》、快板《總書記,報告好》、十番說唱《圓夢中華》等文藝節目,深入田間地頭和居民宅院進行文藝宣講,營造了“小分隊走到哪,笑聲跟到哪,十九大精神就傳到哪”的良好氛圍。李貞煜也成為人們追捧的“鄉土明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著歲數的增大,他將更多的重心放到傳承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上。2017年,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成立,協會設在東街社區,李貞煜當選為副會長。協會成立后,又在廟前鎮芷溪村、隔川鄉、東街社區等地掛牌設立了“客家十番音樂傳習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十幾年來,李貞煜和他的樂隊堅持每周三個晚上在東街社區激情廣場演出十番音樂,積極參與每年一屆的“連城客家民俗文化節”和“旅游文化節”,經常參加一些接待演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客家文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十多年來,李貞煜個人帶領著“東街社區十番樂隊”“金嗩吶文藝宣講小分隊”“連城縣十番音樂協會”一直活躍在城區鄉間、大街小巷,備受贊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9 年10月,赴龍巖市參加文藝調演,榮獲集體榮譽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1年6月,參加市老年大學文藝匯演,獲集體二等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3月,李貞煜被中共連城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2019年度十佳宣傳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11月,參加文旅龍巖2020群文十大活動之“國家非遺?又見十番”閩西十番音樂大賽,獲一等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6月,被福建省總工會評為“匯演優秀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12月,參加“文旅龍巖2022年群文十大活動”之“歡慶二十大?十番奏華章”,獲金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3月,被中共龍巖市委精神文明辦公室和龍巖市志愿者協會評為“最佳志愿服務項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辛勤的耕耘必將收獲豐碩的果實。2010年8月28日,李貞煜被確認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代表性傳承人,2012年12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十番音樂(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代表性傳承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李貞煜, 1984年起在東街居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32年,一直到2015年,70周歲的他才從書記的崗位退下來。退休退位不退志,他目前仍擔任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常務副會長,冠豸山京劇票友會會長、臨時黨支部書記,連城縣“金鎖吶”文藝宣講小分隊隊長。2017年被龍巖市委離退休干部工委評為“優秀離退休干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敢為群眾鼓與呼</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了二十多年的人大代表,所提的建議很多,參與的調研、視察、檢查等活動也很多,一個星期都說不完。印象最深、實施最快、效果最好的是:文川河的整治、檢察院至隔川鄉修擴道路、揭樂鄉和北團鎮人飲工程。”談起自己的人大代表履職經歷,李貞煜如數家珍。李貞煜從1984年到2015年,一直擔任連城縣人大代表。任職以來,他都用自己對群眾工作的熱心和摯愛,詮釋著一名人大代表的責任和擔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使自己能更好地履職,他積極參加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學習活動,使自己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正確行使人民代表的權利和履行人大代表的義務。同時,他努力做到自重自律,爭當廉政建設的排頭兵。他說,人大代表,首先必須是勤政、廉政的模范。多年來,他正是以這樣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身的一言一行,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去。做到不該講的不講、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到的地方不去,在社區和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積極發揮代表的表率作用,積極響應縣人大常委會的要求,認真參與在全縣人大代表中開展的“我為建設海西新連城加快推進閩西老區崛起履好職、作貢獻”主題實踐活動。社區工作頭緒多、任務重。他從抓黨的建設入手,努力促進社區的各項工作,無論是宣傳教育社區居民,引導大家積極向上,還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寓教于樂活躍大眾文化生活,加強青少年教育,以及建設平安社區、和諧社區、幫扶解困和完成縣委、縣政府與鎮黨委、鎮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專項工作,他都盡最大努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貫徹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方針,他利用自己是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代表傳承人的優勢,提出了創建文化型社區的建議,積極打造特色文化社區,吸引社區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強化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不斷改善社會風氣。他帶頭組建東街十番樂隊和冠豸山京劇票友會,現有樂隊成員 25人,京劇票友會成員69人,每逢周三、周六、周日和重大節假日,都會開展“冠豸文明風”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利用演唱間隙,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與廣大群眾激情互動,既學習掌握了政策,又陶冶了精神情操。此外,他還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組織開展書畫、攝影等講座、培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密切聯系選民,既要在形式上經常接觸他們,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要求,最根本的是要時刻關心他們的疾苦,要把選民的事放在心上,盡最大努力實實在在地幫他們辦成幾件實事。要本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原則,把搞好社區管理和服務、建設和諧社區作為工作重點,在服務群眾、促進和諧中推動社區科學發展。”李貞煜這樣說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街社區有不少的困難群眾,低保戶121戶、265人,殘疾人76 人,還有許多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下崗工人等,都需要各種政策的關心、救助和保障。他和社區的同志經過詳細的入戶和調查,創新建立三個社區服務網絡:一是建立面向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服務網;二是建立面向孤、老、殘等特殊人群的社會福利網;三是建立面向下崗和再就業人群的社會保障網。通過努力,所有困難群眾實現了低保制度的“應保盡保”。有32名重度殘疾人按月領取了殘疾人補助;低收入家庭91戶253人順利申請到了廉租住房或住房補貼;為25人次辦理了醫療救助手續;為215名70周歲老人辦理了每月70元居民養老金;動員社區內老人和特殊病種人員235人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免費體檢;動員下崗和再就業人員75人參加各類職業培訓。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穩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這一新型社會養老服務模式。在他的領導下,規劃成立了300多平方米“居家養老服務站”,內設閱覽區、書畫區、棋牌區、日間照料室、老年學校等。爭取資金,開辟了近400平方米的戶外活動場所,為社區479位老人提供了人性化的助老服務,形成人人敬老、尊老、愛老的良好氛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年一次的人代會,他都安排好時間,廣泛聽取廣大選民的意見和要求,帶著多數群眾的愿望參加會議,反映他們的期望和呼聲。他還在社區定期舉辦社區活動日,邀請選民參加形式多樣的社區活動,讓選民對社區的事項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對選民反映強烈的,他每次都認真地做好筆記并及時歸納。他總是不厭其煩的為百姓吶喊,他建議將商品交易城區域由二級環境衛生管理提升為一級環境衛生管理的建議得到落實,使該區商戶和居民分享到改革開放城市化發展的成果。他建議改善和提高社區干部待遇,使現在社區干部的生活補貼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促使政府為他們解決了參加職工社保、醫保的問題,大大地提高了社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他提出的城市管理、社會治安、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建議和意見,引起了縣領導的重視,均被采納和辦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8年11月,李貞煜被福建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先進工作者”;2021年6月,被中共連城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22年1月,被連城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全縣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最美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和諧家庭勇爭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李貞煜的家是一個充滿愛、充滿和諧的家庭,他深深體會到“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貞煜的父親是革命烈士,受父親影響,他熱心公益、樂于助人,特別注重傳承和弘揚紅色家風,他把立德樹人放在第一位,言傳身教,在孩子們的心靈種下“五愛”的種子。他是由他的母親和哥哥撫養長大的,生活讓他感悟互敬互愛和學會感恩是家庭和睦和諧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輕時,他作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回城時在街道辦的工廠做蠟燭、修理輪胎。他的妻子則在家門口賣涼水、擺地攤、租小人書。他們不離不棄,恩愛有加。平時的生活中,他和妻子之間互相照顧,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他的兒子和兒媳也孝順老人,體貼老人。在家里,他們一家人時常交流思想,互相取長補短,遇到困難互相開導,遇到磨難一起克服,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引來鄰里和同事們的羨慕和稱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李貞煜謹記“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的道理,他帶頭抓好家風建設,要求全家人要學習和踐行“重禮儀、講誠信”、“扶正義、斥邪惡”的家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父親因領導起義而被敵人殺害,1981年落實政策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時常告誡自己,做人做事要謹慎認真,要帶頭抓好家風建設,繼承和弘揚好父輩的紅色家風,以淳樸的家風教育孩子刻苦學習,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事業,教育親屬子女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明白見利忘義、貪贓枉法都是不道德和為人所不恥的行為,他在家風建設中積極做好表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貞煜對子女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引導孩子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他的兒子李杰在他的動員和教育下,大學畢業后即赴寧夏參加支援西部建設工作,回到家鄉后,發起并組建了藍天救援隊,積極投身志愿者服務活動。由于成績出色,被評為“福建省第二屆熱心消防公益事業先進個人”,“2015年度全國社區消防宣傳大使”。李貞煜和妻子董美英特別喜好文體活動,家庭文化氛圍濃厚。他的二女兒耳濡目染,考取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專業,畢業后擔任了一名音樂老師。茶余飯后,他們全家吹拉彈唱演,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貞煜一家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評為“2017年度全國最美家庭”;2018年7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第一屆文明家庭”;2020年12月,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評為“全國五好家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霞尚滿天,為藝正當時。德藝雙馨、名滿天下的“老班長”正如那冠豸山上的一抹彩霞,絢麗多姿,璀璨奪目,映紅了星空,照亮了連城的大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 ☆</b><b style="color:rgb(1, 1, 1);"> </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作 者 簡 介</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 ☆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泓(謝建國),</b>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花鳥畫協會會員,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p> 編? ?后? ?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大哥貞煜,如同歲月中的古樹,根深扎地,沐浴風雨。他的眼中充滿睿智的光芒,宛如明燈指引迷途的行者。言傳身教間,散發出一股慈祥的氣息,如溫暖的陽光灑在心田。他的經驗和智慧如一本沉淀的古籍,值得我們虛心傾聽。在與他相處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深厚的學識,更能體味到那份對人生的豁達與淡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童雄章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4年元旦</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抚州市| 明光市| 鄱阳县| 常德市| 丰城市| 尉氏县| 宜丰县| 拉萨市| 石柱| 白城市| 霍州市| 潼南县| 赤壁市| 金湖县| 谢通门县| 鄂州市| 平阳县| 喜德县| 九江县| 察雅县| 朝阳市| 红安县| 伊吾县| 泗洪县| 信丰县| 乌鲁木齐县| 成安县| 张家港市| 弥勒县| 邯郸市| 南通市| 定陶县| 红河县| 丽江市| 肃宁县| 六安市| 招远市| 荔浦县| 英德市|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