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奇緣公主郵輪2023年地中海6國23天之旅(4)</span></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日晚,奇緣公主號郵輪駛離羅馬奇維塔韋基亞港,向南繞過西西里島,途經突尼斯海峽后一路向東進入東地中海,穿越安蒂基西拉海峽駛入愛琴海,兩天三晚巡游了大約1500海里,11月4日清晨抵達希臘著名旅游勝地圣托里尼。</p> <p class="ql-block">奇緣公主號2023年11月1日晚~4日早晨巡游線路示意圖。</p> 希臘共和國簡稱希臘,位于歐洲巴爾干半島最南端;北鄰保加利亞、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東北與土耳其接壤,西南瀕愛奧尼亞海,東臨愛琴海,南瀕地中海,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首都雅典。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Santorini,希臘文 Σαντορ?νη)位于希臘大陸東南200公里的愛琴海,基克拉澤斯群島的最南端,是由一群火山組成的島環。</p> 島環東邊最大的一個島也叫圣托里尼,別名錫拉島(Θ?ρα / Thira)。<div>清晨,奇緣公主號停泊在圣托里尼環形群島海面,李一民、劉衛伉儷在郵輪甲板合影,他們身后遠景是圣托里尼最大的城鎮費拉。</div>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老港海水深度容納不了奇緣公主號龐大的身軀,游客需乘擺渡船來到圣托里尼島西側懸崖下的老港碼頭,再從這里乘旅游車前往費拉鎮。</p><p class="ql-block">李宜男女士在圣托里尼老港碼頭留影。</p> <div>晴朗的天空將清澈的愛琴海印染成一片深藍,王杰、楊國瑩伉儷在圣托里尼老港碼頭留影。</div> 圣托里尼島位于北緯36°23′—東經25°27′,在世界兩大大陸板塊(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最深的海溝之間。<div>普麗華女士在老港碼頭留影。</div> <p class="ql-block">位于海平面上396米的圣托里尼居民區是公園前9世紀由多立安殖民者建立的,傳說首領為錫拉斯(Θραν),在此一直居住到拜占廷時期。</p><p class="ql-block">何達翠女士在老港碼頭留影。</p> 3500年前這里曾發生一次幾千年來最猛烈的火山爆發,留下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和幾百米厚的火山灰,間接地導致了克里特島米諾斯文明的消亡。<div>張汴芳、金衛國伉儷在老港碼頭合影。</div> 就像其他希臘領土一樣,圣托里尼隨后被羅馬人、拜占廷人及法蘭克人相繼統治。<div>古德婭女士在老港碼頭留影。</div> 1579年,島嶼的控制權落入奧斯曼人之手。<div>解玲女士在老港碼頭留影。</div> 1912年,圣托里尼島劃歸希臘管轄。<div>趙聲輝先生在老港碼頭留影。</div> 圣托里尼島上主要的居民點包括阿克羅蒂里、費拉和伊亞。<div>張梅英等7位女士在老港碼頭合影。</div> 圣托里尼的白色房屋、藍色圓頂教堂,美麗的海灘和夢幻的日落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氣晴朗,秋末初冬的明媚陽光灑滿白色小鎮,讓人心情格外放松。</p><p class="ql-block">李一民先生在費拉小鎮留影。</p> 小巧玲瓏的白色鐘塔與東正教教堂圓形穹頂之間豎立著一面希臘國旗,這是圣托里尼獨樹一幟的建筑格調。 <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圣托里尼住民是源于對希臘國旗顏色的偏愛普遍將房屋涂抹為藍白色,還是因為希臘民眾對藍白色情有獨鐘,由此選定國旗的色調;總而言之,愛琴海幾個島嶼上的建筑絕大部分都以藍白色為基調。</p><p class="ql-block">楊國瑩先生在費拉小鎮留影。</p> <p class="ql-block">深紅色懸崖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一幢幢藍白相間的小屋,與崖壁下碧藍的大海構成一幅讓人迷醉的畫卷。</p> 與至愛親人相伴游覽勝景讓人心情愉悅,龔學敏、戴廓伉儷開心地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費拉是圣托里尼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餐館、特色小店、超市、郵局、銀行等等一應俱全,生活極為方便。</p><p class="ql-block">劉衛女士在費拉小鎮留影。</p> 古德婭女士身著一襲紅裙在費拉小鎮留影——這張照片可讓你回味一生。 圣托里尼島上沒有溪流,水源短缺。<div>直到20世紀90年代,島上居民用水主要依靠收集降到房頂和天井的雨水、細小的泉水維持,甚至從其他地方進口飲水。</div><div>如今島上裝備了一個海水淡化廠,向居民和游客提供日常用水。</div><div>范洪波、耿長美伉儷在圣托里尼迷宮般的小巷中合影。</div> 李婭娣女士在費拉小鎮留影,她身后是座東正教教堂,高高的鐘樓前面有個精典的洋蔥形穹頂。 地中海沿岸氣候溫和,11月初各種植物依然花繁葉茂。一株紅色花朵盛開在藍色穹頂前,讓人誤認為現在還是春天。 <p class="ql-block">鮮花點綴的圣島景觀詮釋了什么叫做“錦上添花”。</p><p class="ql-block">范愛蕓女士身著藍色長裙在圣島留影。</p> 白色墻壁,白色圓頂,藍色的門窗和柵欄,這戶人家向游人展示了圣島民居最常見的情調。<div>戴廓女士在白色小屋前留影。</div>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島上主要的經濟產業是旅游業,為保護火山口,島上的采石場已于1986年關閉。</p><p class="ql-block">趙聲輝、張海鷹伉儷在圣托里尼留下溫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常年游人如織,費拉小鎮隨處可見出售旅游小商品的超市、餐廳和咖啡店。</p><p class="ql-block">金衛國、張汴芳伉儷與同學王杰、楊國瑩伉儷在咖啡店小恬。</p> <p class="ql-block">這座白色藍頂教堂位于小鎮最高處,造型非常別致美觀。</p> 范曉麗、謝建華伉儷在藍頂教堂前合影留念。 圣島曾多次火山爆發,公元前1500年那次噴發最為嚴重,島嶼中心大面積塌陷,原來圓形的島嶼呈現了今天的月牙狀。<div>解玲女士在費拉小鎮留影。</div> 張梅英女士在圣托里尼留影。 美麗的地方必定有美麗的花朵,多彩的三角梅將圣托里尼裝點得更加美麗。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拍攝藍頂教堂的最佳位置,何達翠女士在圣托里尼留影。</p> 李婭娣女士拍照時開心快樂、放飛心情。 王杰女士在圣托里尼拍照時感覺很好。 以藍白色為基調的小鎮上偶爾看得到其他色調的建筑,范曉麗女士在一幢粉紅色間雜著黃色的小屋前留影。 在白墻抹上一片淺綠,色調也很別致典雅。<div>李利群女士在圣托里尼尋覓美景。</div> 這幢橘紅色的小樓讓人耳目一新。<div>張海鷹、趙聲輝伉儷在圣托里尼合影留念。</div> 張梅英女士在一幢民居臺階上留影,這戶人家顯然鐘情于灰色情調。 普麗華女士在圣托里尼留影,她腳下的路面黑白相間。 有人曾這樣說:如果真愛你的伴侶,那就與她一起去圣托里尼吧。<div>王葆新、李宜男伉儷在圣島合影留念。</div> 領隊董慶寧先生與耿長美女士在圣托里尼合影。 這座迷人的島嶼有著壯麗的景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探訪。<div>李利群女士在費拉小鎮留影。</div> 劉衛女士拍照的位置可以觀賞費拉小鎮全景。 張梅英、李婭娣兩位同學在費拉小鎮懸崖邊合影。 圣島南端有一片奇特的海灘,由于海灘的細砂與山崖呈現火紅的色澤,因此有了“紅海灘”的名稱。 在圣島旅游觀光,游人會看到黑色、紅色、白色的火山巖,這些都是火山噴發的產物。<div>何達翠女士在紅海灘留影。</div> <p class="ql-block">經地質勘探發現圣托里尼島上有一層厚度約60米的白色火山灰沉積,它們的底部才是火山噴發前的地表。</p><p class="ql-block">金衛國先生在紅海灘留影。</p> 這個地層可以被分為三個明顯不同的層次,分別對應噴發中不同的階段。<div>李利群女士與弟弟李一民、弟媳劉衛在紅海灘合影。<br></div> 在圣托里尼島的紅色沙灘上散步,你會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震撼。<div>張海鷹女士在紅海灘留影。</div> 錫拉火山災難性的噴發是愛琴地區在特洛伊陷落之前發生的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它也是地球上幾千年來發生的最大火山噴發事件,這次噴發導致東地中海地區產生巨大的氣候變化。<div>戴廓、龔學敏伉儷在紅海灘合影。</div> 火山噴發前發生過一系列的地震,警告了當地居民關于發生災害的危險,使得他們有時間撤離這個危險地區,因此在圣托里尼島的阿克羅蒂里遺址中沒有發現遇難者的遺體。<div>楊國瑩、王杰伉儷在紅海灘合影。</div> 紅海灘之所以呈現紅色,是由于火山石含有大量的鐵礦,經過經年日久的氧化形成的顏色。<div>解玲女士在紅海灘留影。</div> 原本平淡無奇的海灘,因為沙灘是紅的,海水則是超級的藍,跟別的地方就是不一樣。<div>王愛華女士在紅海灘留影。</div> 圣托里尼,是一座人間仙境,美麗的景色令人陶醉,讓人仿若置身詩畫之中。<div>姚紅女士在費拉小鎮留影。</div> 圣托里尼因其獨特的藍白色調、世界上最美的落日和希臘最美的藍天碧海,倍受世界各國游客青睞,被多家旅游和自然媒體平臺評選為人生最值得游覽的50個地方之一。<div>劉衛女士在圣托里尼藍色教堂前留影。</div>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位于愛琴海中部,去圣托里尼,要么坐飛機到雅典后換乘渡輪前往圣島,要么乘地中海郵輪去觀光。</p><p class="ql-block">沈蘇昆、解玲伉儷在藍色教堂前合影留念。</p> 為滿足游客的多樣性需求,地中海郵輪各航次游覽的景點并非千篇一律,不是每艘郵輪巡游地中海的所有航次都會安排游覽圣托里尼,比如2019年星空公主號郵輪首航地中海之旅就缺少圣島觀光行程。<div>金衛國先生在費拉小鎮留影。</div> 奇緣公主號2023年11月航次安排游覽圣托里尼,讓30位團友如愿登上圣島游覽。<div>李婭娣女士眺望費拉小鎮。</div> 伊亞小鎮建立在圣島北端的懸崖上,是圣托里尼島第二大城鎮。 伊亞是圣島最耀眼的明珠,也是一個擁有全世界最美的日落的地方,拍攝婚紗的絕佳地點。<div>范洪波先生與姐夫謝建華漫步在伊亞小鎮。</div> <p class="ql-block">伊亞和費拉一樣擁有藍白色的建筑和教堂,那座高高聳立的風車是伊亞小鎮迷人畫卷中的點睛之筆。</p> <p class="ql-block">去過圣托里尼的游人猶如過江之鯽,但不是每個人都在風車前留過影。</p><p class="ql-block">劉衛女士在伊亞小鎮風車前留影。</p> 在伊亞,你可以感受到希臘的精髓,這里有最純粹的大海、最美的天空,最溫馨的小鎮。<div>趙聲輝、張海鷹伉儷在伊亞小鎮合影留念。</div> 這座藍頂教堂是伊亞最精典的標志,它給予觀者無以言表的美感。 李婭娣女士對游覽圣托里尼渴望已久,今日終于遂愿,她開心的在藍頂教堂前留影。 <p class="ql-block">換一個角度觀賞藍頂教堂依然美不勝收。</p> 涼爽的海風讓人心情寧靜,李一民先生在伊亞留影。 耿長美女士在藍頂教堂前留影。 解玲女士在藍頂教堂前留影。 去圣島游覽過的人都說這里一步一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div>張海鷹女士在圣島眺望遠方。</div> 雖然這是圣島的一戶尋常人家,古德婭女士卻為它的藍白色彩傾倒。 楊國瑩先生用廣角鏡頭記錄圣島藍頂教堂。 李一民、劉衛伉儷在伊亞小鎮合影留念。 “伊亞”一詞在希臘神話中是創造之神, 是人類和文化的創造者, 也是智慧和法術之神。<div>用“伊亞”命名圣島最美的小鎮,足以說明人們對這里的喜愛。</div><div>李宜男女士在伊亞小鎮留影。</div> 這幢小樓屋頂上矗立著一座兩層鐘樓,棕色的門窗和鐘樓上幾道棕色橫紋,愈發凸顯了白色的純凈。 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穿梭于伊亞蜿蜒曲折的小巷中,尋找激情與快樂。 面對圣島美景,喜愛攝影的龔學敏先生忙得不亦樂乎。 唯美、寧靜的圣托里尼,讓人心馳神往,回憶終生。 圓形屋頂在圣托里尼島比比皆是,伊亞小鎮居民同樣喜歡圓形屋頂,與教堂圓形洋蔥頭穹頂不同,他們居住的房屋猶如將一個圓柱形剖開后平鋪在屋頂上。<div>劉衛女士坐在一幢民居前留影。</div> <p class="ql-block">有人將圣托里尼環狀群島形象的比喻為“希臘的王冠”,而伊亞就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李利群女士在伊亞小鎮留影。</p> 潔白的圓形雙拱門下是兩扇鑲嵌著黑色花紋的輕巧柵欄,解玲女士在這里留下倩影。 一幢臨海民居屋頂上的圓形標識讓畫面更臻完美。 古德婭女士在盛開的三角梅前留影。 何達翠女士在民居步道留影。 龔學敏、戴廓伉儷在伊亞小鎮合影留念。 陽光照耀下伊亞小鎮左側的愛琴海水天一色。 李利群女士在伊亞小鎮留影。 李婭娣女士坐在伊亞臨海峭壁護墻上留影。 時近傍晚,太陽西垂,西邊天際泛出桔色晚霞,伊亞日落美景開始上演。<div>劉衛女士伊亞小鎮留影,她身后海面上停靠著奇緣公主號郵輪。</div> 該返回郵輪了,團友們戀戀不舍的離開圣托里尼。<div>李一民先生在郵輪頂層甲板觀賞日落。</div> 奇緣公主號緩緩駛離圣托里尼,李一民先生拍下了夕陽慢慢落入愛琴海的壯美照片。<div>再見,美麗的圣托里尼!</div> <p class="ql-block">這段視頻記錄了團友們游覽圣托里尼的歡樂時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静宁县|
固镇县|
历史|
章丘市|
新巴尔虎左旗|
敦化市|
南充市|
宁波市|
青海省|
克什克腾旗|
广水市|
合江县|
牟定县|
托克托县|
洪江市|
龙岩市|
三明市|
安陆市|
青州市|
樟树市|
长兴县|
西贡区|
静安区|
庄河市|
林口县|
容城县|
麻栗坡县|
会理县|
平果县|
珠海市|
沂源县|
舟山市|
绥棱县|
布尔津县|
尚志市|
仲巴县|
八宿县|
桓仁|
个旧市|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