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近,李大春先生的新作《三讓堂前凌霄香》發表,從文學的角度敘述了“三讓堂”的文化內涵及歷史底蘊。為方便大家閱讀欣賞,征得作者同意后,將作品以美篇的形式轉發。在此向作家李大春先生表示衷心的敬意與謝忱!</span></p> 佳 作 欣 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連城四角井歷史文化街區,一條逼仄又綿長的小巷,穿廟前街繞經堂,彎彎巷弄,左轉九十度,再右轉九十度,已感路盡頭時,又見柳暗花明又一村。幽幽巷道,兩旁青瓦老屋古老而滄桑,地面上橙色鵝卵石因久與路人腳下親吻,早已烙下悠悠歲月的痕跡。巷道里,一排斑斑駁駁的土墻上爬滿了熱烈的凌霄花,“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從平地起千尋。”這首贊美凌霄花的詩句,讓我想起那種永遠向上、攀登不止的精神。與土墻相望的是一棟青磚黛瓦的古居,簡樸寧靜柔美典雅。深深小巷,凌霄花的熱烈與古居的寧靜在這里爭相競逐。小巷,便是已鮮有人知的樓背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別官臨流迥,高樓背閣偏。”我不甚明了詩中“高樓背閣偏”的意思,但我知道這樓背閣地理位置如詩中一樣的偏,東臨白廟橋,南通水南尾,前后左右都是迷宮般的弄弄巷巷。據說,樓背閣從前的確有座很高很漂亮的樓閣,但因失火燒毀,現已了無蹤跡。不過,我在樓背閣那棟青磚黛瓦的大宅院“八磚世第”里卻看到了凌霄清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進具有江南特色建筑風格的“八磚世第”,進門便是一塊空曠的雨坪,雨坪地面三合土夯成,左右墻各嵌有一扇翠綠的瓷花格,古樸中透出典雅。步階梯穿廳堂便見中堂上書“三讓堂”三字,據說,這“三讓堂”只是房主所興建的三座華堂高屋中的一座,另外兩座為“三興堂”和“三省堂”,但因世道變故只建了“三興堂”和“三讓堂”,“三省堂”因故擱淺。“三讓堂”中的“三讓”取于孔子的《論語》:“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意為:若能夠用禮讓來治國,還有什么困難呢?若不能以禮讓來治國,那要把禮怎辦呢?此房主崇尚儒學,便把這“禮讓、誠讓、忍讓”的三讓精神當成家風家訓,要求子孫為人處世首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接人待物要有仁愛友善之心和敬祖愛國之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來到如今已是連城縣武術研習中心的“三讓堂”,與“三讓堂”主人豪子接觸,便感觸到了一股三讓精神。豪子是一位敦實的漢子,身穿一套胸前印有五星紅旗的勁裝,厚厚的近視眼鏡中透出一種“八磚學士”的睿智眼神。遞茶讓座,侃侃而談。說起他祖父當年是個“地主”,因成份較高,“三讓堂”曾被分給別人居住,雖然祖父為地方的解放事業做過一些貢獻,是位起義人員,但豪子對過去這些事沒有一絲埋怨情緒。豪子說,房子就是拿來住的,當年那種情況下分給一些貧苦人居住也是形勢所需。如今經過落實政策,“三讓堂”早已還給了原房主,現無人居住,但他不想讓“三讓堂”閑置,要讓“三讓堂”的“三讓”精神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發揚光大,便萌發了開辦武館的想法,并決定除收取一些聘請教練的費用外,免費傳授功夫,將“禮讓、誠讓、忍讓”精神融入到國粹武術中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進得“三讓堂”大廳,只見廳堂兩側擺放著各種傳統兵器,長矛、大刀、木棍、勾刀、三叉、飛鏢樣樣具全,更有連城獨特的武術青獅排列其中。我步入“三讓堂”大廳,感覺來到武打片拍攝地。好巧,這里正辦學開班,一些身穿練功服的孩子們陸續到來,人齊后,“三讓堂”開始授武術第一課——德育課。只聽豪子娓娓道來:練武要深刻理解“禮讓”精神,最主要的是要具備高尚的武德修養,善惡分明,尊德重禮;練功過程中要了解“誠讓”之精髓,誠信待人,心悅誠服,決不能爭強好勝、恃強凌弱;還必須具備“忍讓”的品質,忍辱負重,相忍為國;學習武術不單純為了強身健體,更重要的要以博大胸懷培育出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力量,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感,達到身體與心靈的和諧統一......不一會,“三讓堂”大廳和門廳里,便開始了現場武術傳授。但見得,連城拳、南拳、太極拳在這里各領風騷。傳幫帶,老帶新,手把手,劈砍、抓纏、騰空、翻滾,在這里出神入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三讓堂”,重見門前茂盛的凌霄花,忽想起明代詩人高啟的那首《八月花事之詠凌霄花》:凌霄托高樹,引蔓日已長。纏綿共春榮,幽花藹敷芳。高樹勿見伐,無依向風霜。我想,“三讓堂”的理念也許就像凌霄花一樣,執著追求志存高遠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吧。</span></p> 作 者 簡 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大春,福建省連城縣人,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龍巖市勞動模范。其作品散見于《文匯報》《福州晚報》《亮報》《福建電力報》《閩西日報》《客家文學》等;作品《善德傳家》獲福建省《家風家訓》主題征文一等獎,中國關工委主題征文三等獎。</span></p> 凌 霄 花 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志存高遠:凌霄花屬于爬藤植物,會堅持不懈的向上攀爬,凌霄花通常依附在建筑外墻或高大樹木上,借助其氣生根就可以不斷地向上攀援生長,開出美麗的花朵,蘊含著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寓意著人們要學習凌霄花的這種品格,不斷向上攀登,即便遇到了困難也不要輕易放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慈母之愛:凌霄花在花期遭受雨打時,花瓣會保護花蕊,就像是遇到危險時,母親對孩子的呵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莊重威嚴:凌霄花的花色鮮艷,大多為橘色或者橘紅色,是比較醒目的顏色,能給人帶來一種莊重威嚴感。</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兰坪|
崇义县|
海盐县|
曲麻莱县|
商城县|
宜兰县|
安溪县|
色达县|
通州区|
肥西县|
荥经县|
文化|
玉山县|
黑水县|
桑日县|
轮台县|
乐亭县|
祁门县|
灵璧县|
建阳市|
临清市|
罗山县|
安陆市|
红安县|
新泰市|
福清市|
闸北区|
德惠市|
偏关县|
环江|
宁蒗|
绥江县|
易门县|
文山县|
开封市|
罗田县|
伊春市|
东港市|
阿克陶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