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朋友送了這頂棒球帽,他是退役的海軍軍官。刺繡精美,材質優良,遠非電商所售能比。但不用問,肯定不是軍品,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送的時候他多了句“知道為什么遼寧艦是16嗎”?這種小題那能難住咱這海洋大神,“七鎮八遠”脫口而出,搞得俺都有點佩服自己了,玩笑玩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鎮八遠”指的是北洋水師的15艘最著名戰艦,撐起了當時大清海防的一片天。七鎮:鎮中、鎮東、鎮南、鎮西、鎮北、鎮邊、鎮海七艘炮艦;八遠:定遠、鎮遠、經遠、來遠、致遠、靖遠、濟遠、平遠八艘鐵甲艦。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按有位北洋水師的老水兵說法,這些戰艦是哪個地方出的銀子多就用誰的名字,比如鎮江府出錢為主的叫“鎮遠”,保定府出錢為主就叫“定遠”,濟南府出錢為主的則叫“濟遠”,而“致遠”、“靖遠”據說是來自臺灣的捐款,不知真偽。不過好像也有道理,遼寧艦就是在大連完成的舾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些戰艦除了平遠號是福州船政局建造外,其余的不是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就是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建造,都是當時世界頂級的船廠。耗費的也是流水般的雪花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說起那北洋水師的結局,真真是讓人欲哭無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洋水師是李鴻章所創,就是那個曾國藩的學生,著名的洋務大臣,大名鼎鼎的李中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過李連杰主演的《投名狀》嗎?歷史上還真有這事,主謀就是這李中堂。他在蘇州設計誘殺太平軍投降的將士數萬,實為白起第二。近代所有與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幾乎都與他脫不了干系,比如最有名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貪官辦事嗎總得有好處,這幾年從俄羅斯解秘的歷史檔案里居然翻出一張李鴻章拿錢的收據:300萬盧布啊!沙皇時的盧布又叫金盧布,哪像今天的“紙”盧布。所以就有了沙俄與李鴻章簽訂的《中俄密約》,從此沙皇的火車就跑遍了全東北,俄艦就駛進了旅順口。要不是有個左宗棠,稍帶腳的新疆也劃過去了,今天我們去新疆旅游還得辦護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說李中堂并非如此不堪,自有家財萬貫,根本看不上毛子那幾個銅子,不過是被俄人所欺。中國有句老話“還怕錢咬手嗎”?據史料記載李家擁有4000萬兩銀子,而最貴的定遠艦不過140萬兩,北洋水師一年的經費也不過200萬兩,而大清一年才多少收入?聚下這天價財物,再說為天下盡忠,鬼都不信!他能坑殺數萬降卒,如此腹黑,能被俄人所騙,看不出引虎拒狼之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過他倒也有可取的一面,力主創辦了中國最早的近代兵工廠——江南制造局、金陵機器局。說重點,在1888年創建了北洋水師,使中國有了海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年的北洋水師可是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看看前面的八位大佬: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西班牙王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美利堅合眾國,那個不是龍行虎步,威風八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就這一支船堅炮利的近代海軍甲午炮響后僅5小時就折損5艘戰艦,平均一小時一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洋水師覆滅的原因是多樣的,從滿清體制,科技差距,任人唯親,貪贓枉法,疏于備戰,軍紀渙散,將士貪生,指揮無能,無論那條單拿出來都可以讓北洋水師遭受滅頂之災!這事學者們畢其一生尚無定論,細說起來幾十萬字怕是不夠。但最終那一擊還是來自于它的締造人,真應了那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雖然定遠艦、鎮遠艦是當時世界上都數得著的巨艦。但世人熟知的卻是排水量僅為前者三分之一的致遠艦。皆因為它有個英雄管帶。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說起來我與致遠艦也頗有淵源,1996年遼寧省第一屆海洋知識電視大賽時我就搶答了致遠艦的題目,借此淘汰了另一市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致遠一詞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致遠艦,當取乘風破浪、勢不可擋之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事與愿違,致遠并不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戰時雖致遠艦身受重創,但鄧世昌依然號令前進,史料上說要與吉野艦同歸于盡,但終被日艦隊集中火力擊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5年致遠艦在丹東市大東溝被打撈出水,人們發現發射管里居然還有一枚完整的魚雷,才恍然明白鄧世昌前沖的目的原來是為了進入魚雪射程,絕非魯莽的拼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都過去近百年,世人還一直以訛傳訛,認為對方是吉野艦,而日軍的記載卻是浪速艦。由此可見,北洋水師的情報有多么的差勁,這結局也不言而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該說正題了,關于遼寧艦的16舷號,坊間其實有三種傳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種便是從“七鎮八遠”這15艘近代軍艦算起,為了永記這段讓人屈辱的海軍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種是瓦良格號從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拖離,直到成功服役,一共歷經了16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種是為了紀念被稱為中國的“現代海軍之父”和“中國航母之父”的劉華清將軍,他出生于1916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軍好像一直也未官宣。竊以為還是第一種說法貼譜,間或三者全有。一個“16”舷號能同時含意如此之多,釀名者實居功至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議有關方面在不違反保密規定的條件下,還是公布一下緣由的好,沒看航母迷們的頭發越來越少嗎?都是猜不出來愁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個多世紀前有個叫馬漢的美海軍軍官就提出了海權。可多少年來的中國,壓根就沒人敢向上瞄一眼:“海權即憑借海洋或者通過海洋能夠使一個民族成為偉大民族的一切東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而今天正是憑借16號等,海權對我們才真不再只是課堂里講述的概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七鎮八遠”倶遠矣!今天的人民海軍不是封建王朝的傭兵,當年在白馬廟的那只破漁船上,不知有沒有人想過海軍的今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怎么又有點激動?不應該啊,呵呵…</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礼泉县|
黑水县|
汕头市|
新化县|
祁门县|
澎湖县|
墨竹工卡县|
阿拉善盟|
会同县|
同德县|
滕州市|
盐津县|
鹿泉市|
临安市|
齐河县|
宜宾市|
武胜县|
手游|
株洲县|
金阳县|
张掖市|
平山县|
隆德县|
卓资县|
桦南县|
玉环县|
颍上县|
寿光市|
平原县|
邯郸县|
辽源市|
阿尔山市|
富锦市|
台中市|
玉龙|
玛纳斯县|
阿瓦提县|
贵南县|
郑州市|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