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被譽為“海南第一廟”的文昌孔廟,又稱文廟、圣殿,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鎮(zhèn)文東路20號,是海南省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1041年至1048年)。</p> <p class="ql-block">文昌孔廟坐西向東,以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正門入口處有一磚墻影壁,左右開門,左為禮門,右為義路;門外立一石碑,碑刻“文武官員至此下馬”。</p> <p class="ql-block">中軸線上的建筑從欞星門開始,入門后為前庭,庭的右側(cè)有一古井,庭中為泮池,故名月池。池中架一橋,名為步云橋,又稱狀元橋;橋兩旁有圣域門、節(jié)孝祠、更衣廳、賢關(guān)門、孝義祠、天衢門、名宦祠、云路門、鄉(xiāng)賢祠等,前殿后即為三開間的大成門,大成門左右開兩便門,進門后是四合院,東西兩廡,正中為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文昌孔廟建筑群室內(nèi)外的梁枋檐和門窗隔扇等構(gòu)件上均有祥龍、彩鳳、花鳥蟲草、獅子瑞獸的雕刻與彩繪。在建筑立面上,采用了龍背硬山墻和華麗的屋脊處理,具有海南地方風格;并且考慮到了海南地處熱帶海洋氣候的特點,外檐柱多采用條石或柱座礎(chǔ)為石、柱為硬木相結(jié)合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七星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zhèn)東北,北面臨海,隔海和雷州半島相望,海拔117.4米,大小十余峰,其中七峰獨高,似“七夕星斗”,七星嶺,由此而得名。也被《瓊州風水志》一書列為海南八大狀元寶地之首。</p> <p class="ql-block">嶺下,有座七仙圣娘廟。廟宇坐北朝南,背依七星嶺,面朝三江,風水位置極佳。七星圣娘,全稱七星嶺表七位護國圣娘,其傳說淵源與漁民有著密切關(guān)系,也是一個發(fā)源于海南本土的民間神靈。</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七星圣娘的原型是唐朝時期的七位女英雄。她們金蘭結(jié)義,三女為唐王掌上明珠,其他姐妹亦為皇室之郡主。她們殺敵立功,護國安民,是不折不扣的巾幗英雄,為護國安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通過廟里簡介得知,該始建于元朝,歷代多有修繕,無論是縣志,還是府志都有記載。然,同行好友查了查清朝與民國的資料并無發(fā)現(xiàn)有相關(guān)記載,僅能查到此處原有一座七星山神壇,祭祀活動在每年春秋兩季。本著認真求證的態(tài)度,在廟內(nèi)走了一圈后,我卻沒發(fā)現(xiàn)有相關(guān)碑刻記載廟的歷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黔东|
临朐县|
库车县|
阿鲁科尔沁旗|
葫芦岛市|
肇州县|
徐水县|
南江县|
中山市|
汉寿县|
松桃|
靖边县|
汤阴县|
崇礼县|
泸州市|
苏尼特左旗|
诸暨市|
日喀则市|
徐州市|
南部县|
山东|
鲁山县|
惠州市|
定安县|
张家川|
宁海县|
沈丘县|
聂拉木县|
集安市|
赤壁市|
新源县|
兴安盟|
兰溪市|
铅山县|
江安县|
双牌县|
潞西市|
于田县|
宽甸|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