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日共讀,催開一樹梅香。聚而論道,沉醉一路芬芳。掌握新課標,是每一位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更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為更好領會和貫徹新課標、新理念,指導教師準確把握新課標實質和主要變化,順應學科教學的新方向與新趨勢,四年級語文教研組開展了主題為“研讀新課標 共學促成長”的《新課標》共研讀書活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圖為閱讀中期四年級語文教研組進行集中研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深入理解、踐行落實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進而開拓教育視野,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針對這些問題,四語組的老師們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馮以馨老師說:2022版新課標中倡導“文化自信”,在“課程性質”中,這樣表述: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課程目標之一核心素養內涵”首要一點就是“文化自信”,這是一大亮點,也是語文教師需要重視的一處變化。在這一時局下,認同中華民族文化,熱愛祖國文化,顯得尤為重要,也切合新課標中“培養什么樣的人”的總目標。 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科的教學,它包含很多文化要素,很多課文在宣傳我們的民族文化,比如《中國美食》,介紹中國美食的同時,也介紹中國美食的烹飪方式、飲食文化、漢字演變等;《傳統節日》通過介紹傳統節日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等內容;《墨梅》、《石灰吟》等古詩的學習,引導學生學習中華民族“品質高潔、不懼艱難、熱愛祖國”等品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對學生進行啟蒙教育,以語文教學為陣地,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精髓,領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為將來傳播祖國文化的精神,實現祖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大業貢獻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玲老師說: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其所教學科的課程標準,才能全面、準確的掌握新課程理念,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本學期,我認真學習了新課標,其中的理論精悍而抽象,需在反復揣摩中才能領會。我對其中的一段感受很深。《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想,教學過程是由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活動構成的,教師與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師生之間應有良好的關系和相互配合。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由于陳舊的教育觀念的支配,教師大都比較主動,而學生大都比較被動,何談平等與對話?在新課程中,一直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敢于發表自己個性化的見解。試想,在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再是面目可憎的“權威者”,加之興趣的激發,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能不愛學嗎?由愛學轉為會學,會學更愛學,從而真正走到了教學中的良性循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黃旭梅老師說: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比對2011版課標最為突出的特點是明確提出了語文核心素養。2022版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它們是緊密融合,不可拆分的。作為語文老師,我們任重而道遠,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但不能將一個教學環節與核心素養的某個方面機械對應,我們應該整體關照這四個方面的聯系和作用,準確把握不同學段的教學要點和評價重心,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將語文課程立德樹人的使命貫穿始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劉歡老師說:新課標提倡讓孩子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教師應增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重在教給學生方法,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個性情感體 驗,提高學生對作者感情的體會,發展學生個性。“書讀百遍, 其意自現。的確,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多讀多悟中掌握課文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情感體驗感受遠比“填鴨”學得更有價值,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謠老師說:一直以來, 我們的語文教學的確存在許多問題,講得“死”,刷題多,學生缺少自主和興趣。甚至有的課堂一上課就敲黑板,劃重點。這樣的教學,不利于語文素養的提升和人才培養。但是,貫徹落實新課標理念,并不是將過去的一切都打破,推倒重來,一定是在尊重教學實際的基礎上改革創新。 我想,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我們作為一線教師要繼承和發揚前期新課改以來所積累的好的經驗,要守正創新,勇于實踐。用溫儒敏教授的話:“正”,就是傳統語文教學和多年來課改的好的經驗;所謂“創新”,就是貫徹新課標,必須尊重和承襲既有的好的經驗,尊重教學實際,在這個基礎上去“創新”。這一點講得非常實在,也給我們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課標指點了迷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謝麗梅老師說:在《新課標》的“課程目標”中對各學段學生的“閱讀與鑒賞”能力有明確的要求:”如,三四年級要求“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能閱讀這本書。””從這些閱讀目標和要求來看,新課標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出了新的高度,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及學生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必須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還要達到一定量的閱讀積累, 更要將對書籍的閱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思想、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做一個愛讀書、會讀書、能教書的閱讀型的語文老師,并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讓閱讀成為陪伴學生終身的一種好習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芳園老師說:新課標核心素養強調的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這四個方面缺 一不可,屬于一個整體。這一點令我印象深刻。學生在此素養內涵下應具備以下能力: 1. 認同并熱愛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懂得去傳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2.具備良好的語感,會積累梳理整合中國的語言文字,能在具體語境中有效溝通,對國家的 語言文字有深厚的情感; 3. 具有積極思考的習慣,思維有敏捷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 性,還要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 4.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的能力,還要有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審美意識。我們要謹記思維能力的提升、文化的傳承、審美能力的培養都是建構在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上。語文和精神力量一同增長,這是培訓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這些核心素養其實大部分都在學校的教學體系里才能體現,和家庭教育的關系不大,因此,它給我們一線教師指引了新的方向。首先,我們在小學的六年時間里,要帶領學生好好認字,讀熟課文,再.引導讀百十本高品質的書籍,書寫幾十篇洋洋酒灑的文章,當然,還要誦讀大量的詩詞和古文,最好是熟讀成誦,充分感受祖國的傳統文化。書讀多了,視野就會開闊,積累就會 增多,思維也會活躍,語感也會得到提高。低年級從薄薄的繪本開始,過渡到中年級- -周一本書的橋梁書,再到高年級兩周一本的經典名著。隨著年級升高,書也要越來越厚重, 越來越耐人尋味,一- 定要逐步改善那種快餐化、碎片化、網絡化的閱讀習慣。想要和同學們在讀書上有共鳴,我們作為語文老師也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積累。新課標在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這個版塊也提到了語文教師要堅持終身學習,提升自身文化修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蔣琴琴老師說:語文學習任務群就是一種單元整合,要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從教學內容設計變為教學行為設計與教學內容設計的融合。通過對任務群的再學習,不難發現,雖然任務群是一個新的概念,新的任務設計,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只要我們能從學生的角度重新認識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加上同仁們的相互學習,我們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學而思不足,思而得遠慮”,每一次學習都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對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我還要深入學習,認真研讀,逐字逐句的細讀,只有這樣才會理解深刻,教學才能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禮英老師說:新版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教師課堂上的所有教學都應堅持以生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個人體驗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發現與利用學生的體驗資源,給予了語文教學無限的希望。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增長知識、了解世界的窗戶,同時,又關閉了另一扇感受現實生活,積累體驗的窗戶。開放課堂,參與實踐,可以讓學生用身心去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積累多種多樣的體驗。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堅持以生為本。反觀自己的課堂,我認識到自己的生本意識還有待加強,有時對于教學的預設過多,導致對學生的牽引較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關注學生,課堂上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學生,把時間充分的交給孩子們自己去讀、去學習、去感悟,這樣的教學,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有實效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姿老師說:“貫穿”而非“貫串”,一字值千金“過程性評價貫串語文學習全過程”,評價建議中有這樣的闡述。“貫串”二字,令我為之一震,眼前一亮,特意查了百度,“貫穿”,有融會貫通、穿過、連接、連貫之意;而“貫串”,指從頭到尾穿過一個或一系列事物。過程性評價貫串語文學習全過程,貫串是核心點。每一次對新課標的學習與揣摩,我都會探索出新的思路,并能夠結合教學悟出新課標中不理解的內容,做到有廣度、深度地理解課標,更好地服務教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舒雅蕓老師說:回顧自己的教學的這幾年,都是以單篇課文為內容進行教學,首先是識字寫字教學,然后是寫詞,接著分析文章大意和主題思想,最后是習作手法等,很多知識都是碎片化的。學習了新課標中任務群之后充分認識到識字寫字、閱讀鑒賞、梳理探究、表達交流是一個整體,是互相推進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既要關注每篇課文,更要著眼于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通過此次新課標學習心得分享交流活動,老師們進一步領悟了新課標的精髓,明確了今后教學的方向。在未來的日子里,老師們一定會加強對新課標的學習,潛心教學讓課堂綻放精彩光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台安县|
辉南县|
保康县|
舞钢市|
永昌县|
上饶市|
吉首市|
上高县|
淮南市|
尉犁县|
长顺县|
舒城县|
长葛市|
民勤县|
伊金霍洛旗|
喜德县|
长白|
响水县|
石屏县|
扶余县|
奉新县|
理塘县|
于田县|
温州市|
广水市|
雷山县|
吴忠市|
彰武县|
铁岭市|
营口市|
尚义县|
闸北区|
闽清县|
临颍县|
平原县|
武宁县|
大庆市|
遂昌县|
正蓝旗|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