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治療肩周炎總原則是辨證治療與循經治療相結合,但是一些特效穴位也不容忽視,甚至可以一針治愈!</p><p class="ql-block">1,魚際、外關:對于肩胛內沿疼痛、外展障礙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p><p class="ql-block">2,陽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經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側為主,胳膊內收障礙效佳;</p><p class="ql-block">3,聽宮、養老:對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p><p class="ql-block">以上穴位在針刺時可以讓患者輕輕活動患肢外旋、內收、抬舉,有的患者當場可以見效,或者疼痛減輕或者活動范圍略有擴大。曾經以這三組穴位為主治療一位50歲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療無效,疼痛難忍),每次取穴不過5處,針刺11次,病情緩解一大半。</p><p class="ql-block">附:快速治愈肩周炎的多個奇穴!</p><p class="ql-block">1.奇穴---一針治愈肩周炎,囑病人連咳三聲進針,強烈的酸麻脹感并同時伴隨活動患肩,位于內關上八寸,左右各一,祖傳的非常有效 。</p><p class="ql-block">2.條山穴——治肩周炎,一針海外揚名 。</p><p class="ql-block">條山穴既條口穴透承山,一針兩穴。</p><p class="ql-block">為什么條山穴能治肩周炎呢?</p><p class="ql-block">條口和承山一屬足陽明胃經,一屬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在肩部的走向路過缺盆而絡督脈的大椎,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于肩部.兩穴經氣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療肩周炎有奇效。</p><p class="ql-block">從古人的著作中也可發現: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內病外治,外病內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論述。《素問 . 五常政大論》謂:“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p><p class="ql-block">升降出入是人體氣機功能運動的基本形式,所謂“升降出入,無器不有”(《素問.六微旨大論》)。這樣在治療上就構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過藥物。針灸下取以治療上部病證,上取以治療下部病癥的方法都屬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依據人體經絡,臟腑及氣機升降的調節機能而確立的法則,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勢利導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柘城县|
烟台市|
左云县|
桂阳县|
伊吾县|
亳州市|
辰溪县|
鹤峰县|
桃园市|
正定县|
和林格尔县|
金溪县|
祁东县|
蒲江县|
庄浪县|
民县|
桃源县|
驻马店市|
常德市|
武平县|
来安县|
敦化市|
新丰县|
焦作市|
登封市|
奈曼旗|
定兴县|
东乡族自治县|
敖汉旗|
盐津县|
临桂县|
武城县|
新余市|
城步|
个旧市|
珠海市|
慈溪市|
大埔区|
梁平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