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何岱新</span></p> <p class="ql-block">讀了李木生老師的評論文《清心照日月——記一洗堂主程寶源》一文,相對于木生老師溢美敘述,頗有同感,早年我與程老先生亦多有評述,雖有嘉譽,想來至今猶不能表達先生高風之萬一。</p> <p class="ql-block">記得當年在青藤書屋朝夕相處,那時即有詩歌《青藤卅韻》和《青藤八疊》抒發感慨萬千于一二,不覺已十余年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余在《記程寶源先生藝術人生》一文的開篇題記里是這樣描述的:他是一個平凡的人,像一口古井,澄澈,平靜,一眼望到底。并不是太過簡單,而是因為太純凈。一個人有至純的靈魂,原本就是撼動心魄的深刻,這種深刻讓人敬仰—— 題記</p> <p class="ql-block">先生自幼由家教書法啟蒙,后師朱復戡、孫育孺二位大師。繼之入中國書協會員高級研修班學習深造。宗《二王》,追秦漢,兼習唐、宋、元、明、清諸家,熔古鑄今,博采眾長,臨池濡墨七十年,逐漸形成了自己古樸凝重,自然飄逸的書風。</p> <p class="ql-block">幾十年來,程老先生的書法作品雖然載入青史典籍、聲名遠播海內外,殊榮佳績頻仍,但絕不自滿,高風亮節,先生曾自白:“我既不是書法家也不是詩人,書法和詩歌創作只是我一生的愛好而已。進入古稀之年,按我的性格習慣,依然進行著創作,因為這樣才是我最好的休息。上天留給的時間畢竟不太多,自己就應該珍惜它,把它像金子一樣運用好,用心為親朋們營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讓他們欣賞享用”。</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認為程老先生的書法,可以說是出神入化,尤其到了老年更是爐火純青。讓人感悟到總有一種生命的熱度,生命質量的提升。先生的書法,談不上空前絕后,但是,其書品和人品的曼妙結合,書和人彼此融入,使書法有了生命,書法之生命又啟迪了人們別樣的人生,已然達到了天人合一的禪悟境界。</p> <p class="ql-block">孔子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先生做到了:七十從心而欲,不逾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一切都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程老先生,以高樓大廈般偉岸的姿態,飽蘸著青藤的生命之綠,用清麗的書法字體,大寫的筆觸,勾勒著人生的根本要義。帶著對書法的摯愛,對民族文化的癡戀,程老先生從任教十馀年書法教育的老年大學二次退休后,于“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p> <p class="ql-block">先生不務虛,不慕名。忠節爭麗日,桑榆重晚晴。先生在他的詩中寫到:“澆花栽柳園丁事,留得清凈蔭后生”。</p> <p class="ql-block">程老常說:“和孩子們在一起,是我一生的最大快樂之一,于此我心靈的收獲也是最多的,孩子們的天真快樂,讓我感到人類青春生命的活力,相對于我個人,那更是一份責任”。</p> <p class="ql-block">在書法藝術的授業解惑中,他看到了祖國未來的希望,感覺到民族文化的延續和升華,他知道中國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在傳承,一代一代……,他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光榮。這就是程老先生的高尚情操。</p> <p class="ql-block">回首先生八十多年的人生歷程,雖經歷幾多風雨變幻,卻一生平安,究其原因,應該歸功于其一生都在尊崇中國文化的三道,既:禮儀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先生經常用最直白的話語表達人生理念:“沒有利欲熏心,人就會清醒。”活到老學到老,一日三省,現在大廔先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放下一份欲望,就會多獲得一些平靜。名利是身外之物,生命的美妙觸感才是人生快樂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縱觀先生的書法藝術之路,會明顯地感覺到的,像春蠶剝繭一樣,帶著多半個世紀的烙印,成就一點點積聚起來,一絲絲蛻變出來,直到今天,越發顯得淡定,從容,神閑氣定。</p> <p class="ql-block">昔九品論人,《七略》裁士 ,校以賓實,誠多未值。先生孝與父母,友于兄弟;周貧恤匱,勤而用心。重文士,厚人倫。學為孔孟,祖訓服膺。</p> <p class="ql-block">方今中國書壇,多有知大廔先生之上才,體先生書法之苦旅者。先生血瀝日月,賞究歷代,始終如一。況大潮起處,抱珠龍變;風靡云蒸。抱玉者連肩,握珠者踵武。以瞰華夏而不顧,吞以往于胸中者,相間輩出。先生誠滄海之遺珠,真桑梓之驕傲也。</p> <p class="ql-block">程老先生近年來得真悟,體禪意。他以人生體驗得知:般若為諸佛之母,也是禪宗思想合理內核的一個因子,書法是心靈的跡化。程老先生的書法由往時的絢爛到脫俗后的平淡,是行修和禪悟的結果,是先生心靈境界的升華,使禪與書法藝術之間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程老先生的書法,好比一位溫良謙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顏悅色,在那里與古人先賢從容論道。</p> <p class="ql-block">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先生一生智慧若海,藝術無涯,禪意深蘊,尤其在書法中更是大象無形,將佛法和書法融會貫通,將佛意通過書法,恩澤于廣大書法愛好者和民眾。</p> <p class="ql-block">他的書法藝術已在不經意間將佛法的清凈,歸真,悟心于靜表達的淋漓至盡,使得眾生從書法中得悟佛法出意。</p> <p class="ql-block">謹以《青藤八疊》詩一首以饗讀者:</p><p class="ql-block"> 羊山蘊,金鄉靈。身自書香出,藝從名師承??∫轂t灑人中鳳,二十八宿羅心胸。</p> <p class="ql-block">江山俏,煙云滔。超然本倜儻,心潮逐浪高。淡雅卓清怡暢朗,酒酣弄墨復長嘯。</p> <p class="ql-block">一生墨,一世情。珠璣具典籍,汗竹著香名。謙和君子范當今,猶道書藝學未成。</p> <p class="ql-block">師之表,士之儀。日月泣紅血,經年嘔心肺。萬枝千樹花妍發,翰墨流韻數桃李。</p> <p class="ql-block">縛虎手,自風騷。墨潤三江水,筆蕩五湖潮。爭道寶刀猶未老,熠熠留痕在今朝。</p> <p class="ql-block">不務虛,不慕名。忠節爭麗日,桑榆重晚晴。澆花栽柳園丁事,留得清凈蔭后生。</p> <p class="ql-block">漢之柏,黃山松。聳拔山之巔,枝茂復香凝。曾經霜雪和雷電,輕拂東南西北風。</p> <p class="ql-block">日悠悠,情依依。濡力薦軒轅,綿綿無絕期。樂為先生發浩歌,高唱桑梓鳳鳴啼。</p><p class="ql-block"> ——2019.10.30日于燕居</p> <p class="ql-block">謝謝賞析??????</p> <p class="ql-block"> ????????冬至快樂????????</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22日編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凭祥市|
廊坊市|
安远县|
南部县|
沛县|
开阳县|
和硕县|
绥阳县|
大新县|
大方县|
曲阳县|
大同县|
白玉县|
专栏|
巴林右旗|
西安市|
芦溪县|
桃江县|
蒲城县|
兴和县|
高唐县|
盐亭县|
贵德县|
五台县|
盐城市|
杭锦后旗|
陈巴尔虎旗|
泰顺县|
曲水县|
时尚|
晋宁县|
湘西|
易门县|
衡阳县|
昌乐县|
莱芜市|
肇庆市|
宁南县|
察隅县|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