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菱湖與南潯同屬一區,兩鎮相距二十八公里,是南潯區四大古鎮之一,也是湖州市東南部曾經的經濟重鎮。</p><p class="ql-block">菱湖鎮四面環水,鎮內河港縱橫,特殊的地理位置制約了交通的發展,九十年代前主要靠水路出進。</p><p class="ql-block">1970年我下放馬腰馬嘶,雙搶結束后去菱湖玩,當菱湖班剛到達碼頭,我便跳上岸來到街上。溜達一圈后發現,菱湖的市容及臨街建筑與南潯相似,只有店里賣的菱湖雪餃,菱湖爆魚有所不同,當時囊中羞澀的我看得直吞口水,最后還是餓著肚子乘船返回。(那年我所在生產隊的年終分紅是二角三分一天,而且要到年底才能拿錢。)這是我第一次到菱湖。</p><p class="ql-block">1986年,湖州市郊區舉辦“家家樂”比賽,經過選拔我和汪瑪麗二個家庭勝出,代表南潯鎮去菱湖參加決賽。鎮領導十分重視這次比賽,安排了一艘木質掛機船專程同行。比賽是在菱湖絲廠的大禮堂進行,汪瑪麗的琵琶、潘西林的三弦配12歲兒子的開篇獲得第二名;我吹口琴、愛人打節奏伴4歲女兒唱歌獲得第三名,南潯二個節目都得了名次。比賽結束后并沒有上街玩,直接乘掛機船返回了南潯。這是我第二次到菱湖。</p><p class="ql-block">2015年,我擔任了由李惠民主編的南潯《村落記憶》拍攝工作,有幸結識了菱湖鎮文化大咖李惠民老師,吃到了菱湖雪餃,也吃到了菱湖爆魚,但遺憾的是沒時間去趟輪船碼頭……</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8日,因南潯鎮志編纂需要,定下午二時接李惠民老師同去湖州,拜會90高齡的文史專家龔肇智老先生。因從南潯出發早了,到菱湖還有近一小時的空間,我與同伴打個招呼,獨自去了輪船碼頭。</p><p class="ql-block">這是間隔了53年的再一次來到這里,模糊的記憶瞬間有了感覺。碼頭已重新改造,新建了很氣派的石牌坊。環河路一帶還保留著不少老建筑,如菱湖生活公司、批發部、碼頭倉庫、菱魚機械;還有老居民住宅、做魚筐的老手藝人、做魚抄兜的大嫂等等,他們經過半個多世紀后仍與菱湖塘相伴依然,我也由青蔥走進了古希。碼頭前寬闊的東苕溪河流經千年,已成為杭湖錫線重要的黃金水道,大噸位運輸船只川流不息,繁忙依舊。它們是歷史的記錄者,也是菱湖發展與變遷的見證人。</p><p class="ql-block">過去的菱湖,由于交通原因遲緩了發展,現在的菱湖不僅交通發達,而且作為南潯區的副城市已進入了快車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赤水市|
永泰县|
平和县|
施秉县|
佛冈县|
兴山县|
江油市|
万山特区|
灵丘县|
伊金霍洛旗|
和硕县|
旬阳县|
屏边|
梨树县|
闽清县|
喀喇沁旗|
游戏|
金秀|
巴马|
永德县|
乐山市|
屏东市|
元朗区|
岳普湖县|
麻栗坡县|
册亨县|
潍坊市|
仪征市|
特克斯县|
琼海市|
金湖县|
霍林郭勒市|
徐州市|
太保市|
阆中市|
巢湖市|
景宁|
广汉市|
崇明县|
云安县|